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燕鳴初啼》前言
  “東胡別種據幽燕,為北為南近百年。大單於始慕容廆,子皝孫儁並豪賢。”

  ——郭之奇

  這時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禮部尚書,郭之奇感懷五胡十六國國時期,五燕政權慕容家的詩文。

  自古國破難以複興,南明政權風雨飄搖之際,作為當世南明重臣,實際的宰相,感懷一個五胡十六國中的一個胡人:慕容廆,卻是鮮見。

  但細細詳究其背景,我們會發現這個慕容廆和其背後的慕容燕國,的確不簡單!

  中古之前雖有“少康復國”,“光武中興”。然一則:年代久遠,史籍語焉不詳,真偽難考,二則非主上失德,王莽所篡,疏枝皇族一奮起便能延續漢室。中國歷史上屢屢建國,滅國,復國,又滅國,再復國,延續百載不滅者,唯慕容家的五燕政權。

  從偏居一隅的遼東蕞爾小邦,到一舉入住中原,前燕政權,歷四世君王,享國八十五年,疆域極盛之時,“南至汝穎,東盡青齊,西抵崤黽,北守雲中”,雖為割據政權,亦曾有一統中原之實力,曾經為當時中國大地上的第一大國。

  “北喬峰,南慕容”世人知道“慕容”這個姓氏大抵是從金庸的武俠名著《天龍八部》的人物慕容複身上的事跡得來的。

  與最後慕容複的復國大業黃粱一夢相比,前燕在滅亡十四年之後,有一個人破千難萬險,歷百轉千回,率領自己的部族,一路向東,回歸故土,拓地千裡,掃平內亂,在花甲之即,再一次登基稱帝,完全恢復父輩慕容家的疆域,中興燕國,是為後燕。這個國家的開創之主就是慕容廆的孫子,慕容垂。

  這部《燕鳴初啼》就是以慕容垂(少年名為慕容霸)為主線,從其十三歲第一次領兵作戰,大破宇文;隨父親出征,攻滅高句麗;鎮守徒河,敵國不敢來犯;南征北戰,南下進攻羯人趙國,為前鋒大將,所克無往而不勝。

  人生的前半段雖屢屢為燕國立下汗馬功勞,然終為其兄長慕容儁所忌。慕容儁登基稱帝,獲封吳王,僅為侍中;終慕容儁一生,遣慕容垂到代北,幽平之地平亂,屢屢調遣,不使其久掌兵權。先前慕容垂原本名為慕容霸,其名字中的‘霸’字,終被燕王所妒忌,借故令其改名為慕容垂。在燕王死前,借“巫蠱”之事,拷問其妻段先,段先為段部鮮卑段末波之女,性冷高潔,終不願誣陷慕容垂,後死在獄中。燕王又逼令皇后之妹可足渾氏繼慕容垂之正室,其猜忌之心,可見一斑。

  在慕容儁駕崩之後,其子慕容暐登基。慕容垂的兄長慕容恪為托孤重臣,任太宰一職。其人一向賞識慕容垂,慕容垂在這個時期略地河南,攻陷洛陽,威名顯赫,按功加封都督荊、揚、等十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荊州牧。有兄長慕容恪的賞識,慕容垂確是如魚得水。

  可惜好景不長,在慕容恪死後,慕容暐延續了其父皇對慕容垂的猜忌,召入回都,僅為閑職,一生的抱負無處伸展。

  在前燕末年,朝政混亂,同為輔政大臣的慕容評軟弱無能,賣官鬻爵,聚攏財貨。在桓溫北伐之際不能不能退地,諫言燕主避居遼東,返回慕容家族的發祥之地,中原大好河山拱手相讓。

  當此之時,慕容垂不避諱群臣非議,領軍迎擊桓溫,終為枋頭大捷,穩定了前燕局勢

  可惜射向英雄的刀劍總不是來自於陣前,更多的來自身後,枋頭大捷功高震主,慕容評等加緊迫害慕容垂,

使得慕容垂不得不避禍於前秦。  原本前秦忌憚,慕容垂之威名,不敢發兵攻打前燕。前秦皇帝苻堅聞慕容垂來降,親自迎接。以為冠軍將軍,封賓都侯。可謂一人而撬動一國。

  但是前秦的丞相王猛發覺慕容垂非池中之物,諫言苻堅要除掉慕容垂。苻堅愛惜慕容垂其才,不忍心殺之。於是王猛祭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陽謀,“金刀計”。此計一度引得慕容垂險些被殺,但是王猛還是低估了苻堅的愛才之心,慕容垂幸免於難,但是卻使得慕容垂的愛子慕容麟,死在他國。這也為慕容氏的悲劇埋下了禍根。

  在前秦期間,慕容垂收斂鋒芒韜光養晦,即使在自己祖國被前秦滅亡之後已然不失為一個臣子的本分。

  隨著王猛的去世,苻堅的前秦渾中原於一,隻余東南半壁晉室猶存,為實現一統天下的宏願。苻堅不顧王猛死前的忠告,群臣的勸阻,發動淝水之戰。

  百萬大軍灰飛煙滅,隻留下“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投鞭斷流”的歷史典故。

  在前秦帝國分崩離析之際,慕容垂帶著他的部族,妻兒,以招撫河北之地為名脫離了苻堅的掌控。從此如蛟龍入海,不可遏製。擊敗前秦鎮守鄴城的守將苻丕,擊潰劉牢之北伐,剿滅丁零人的叛亂,在前秦的軀體上,重新建立燕國,是為後燕,慕容垂也登基稱帝,是為燕武成帝。他的後燕疆域國力幾和父輩建立的前燕一樣,而達成這一切的慕容垂此時已經年逾六十,上蒼給他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

  在最後為了給其慕容令的同母弟,太子慕容寶立威。未親自上陣,可惜太子帶著後燕的三十萬大軍,在參合陂之地慘敗,燕國的國勢急轉直下。挽大廈將傾之際,慕容垂於七十歲高齡之際不得不親自上陣,擊敗北魏,回師途中吐血而亡。

  縱觀他的一生,大大小小七十余戰,未逢敗績,可謂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第一戰神!其身上籠罩的神跡,讓我不得不對他割舍不下。

  同時這段歷史,也是五胡十六國中異彩斑斕的歷史,是跌宕起伏的歷史,也是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歷史,形形色色的人物層出不窮。

  雖然主線是慕容垂,然其中人物之繁雜,國家更迭之頻繁,戰爭之慘烈也盡可能窮盡我之筆力,給讀者進行呈現。除開燕國慕容家的群像以外,同一時期的石虎、冉閔、苻堅、王猛、桓溫、謝安,各色人物如恆河沙數,散布在這個系列中;前燕、後趙、前秦、後燕、後秦、東晉、拓跋魏國,各色國家你方唱罷我登場;襄國之戰、廉台之戰、鄴城之戰、枋頭之戰、秦滅燕之戰、淝水之戰、參合陂之戰,一幕幕慘烈的刀與火的碰撞在華夏大地上點燃。

  那是一個英雄的時代,是奇智詭譎交匯的時代,也是我華夏民族,不斷碰撞融合奮發向前的時代。

  每每開卷之時,縱覽史籍總被那些兄弟鬩牆所捶胸頓足,被手足相殘所掩卷歎息,但已被那些智勇之士所感佩,也被那些足智多謀所拍案叫好。但史料就是這樣,每每探尋其事件的背後真想,抑或是是語焉不詳費力遮掩,抑或是前後矛盾,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小說為了解構歷史,推進劇情,刻畫人物,吸引讀者的需要,在保留基本歷史史實和事件脈絡的同時也在創作中引入一些虛構的人物,對話,劇情。

  歷史總是隔了一層時代的迷霧,讓後世的人難以探尋事件的本質,或許他本身就是這個模樣。

  《燕鳴初啼》雖然主線是慕容垂的燕國,但遠期也想發散為一個民族,鮮卑族,不斷南下遷徙,進駐中原,乃至後面的拓跋氏北魏,宇文氏的北周,的一部鮮卑奮鬥歷程的開篇之作。

  慕容、拓跋、宇文、這三個鮮卑民族一脈相承,無不是踏著歷代鮮卑先民南下的足跡,延續著與我華夏民族大融合大碰撞的歷史進程,最後使鮮卑這個民族整體融入到我們華夏民族血脈裡的一個歷史長征。

  鮮卑民族以草原民族的雄渾壯闊之雄力注入我華夏悠遠流長的詩書禮教之中,開啟我華夏最包容開放,意氣昂揚盛世的序章。

  魏晉之後,九品中正製以後,世族大家腐化墮落,晉武帝太康年間,世族驕奢,終於釀成“八王之亂”。

  皇族傾軋之際,各王鬥爭你死我活,為求勝利,引胡人部族武裝進入中原, 局勢遂一發不可收拾,終成“五胡亂華”的慘劇。晉室偏居江南,中原成為各族混戰的戰場。

  然而在燕山之北,遼河附近的平州之地,卻有一片樂土。時有童謠唱道:“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唯有此中可避世”。說的就是遼東慕容家。

  然而當時在遼東,慕容家的形勢卻遠非後世那般氣吞山河。那時的遼東鮮卑族分為三個部分。慕容,宇文,段部,在這三個部族之中,慕容家實力最弱,又逢慕容仁之亂,形勢幾如危如累卵,然何以短短十幾年奮起,掃平其余兩部,一統遼東,入住中原?

  “勤王杖以”,“刑政修明,虛懷引納,流亡士庶多繈負歸之”。

  奉晉室正朔,吸收中原流民,特別是漢人士族之中有才學之士,進入慕容廆的幕府,引為股肱。由於人才的加持,加之君主的廣納諫言,國內政治清明,國力蒸蒸日上,吞並其余兩部,為南下中原打下堅實的根基。

  這時鮮卑第一次主動漢化,融入華夏民族的嘗試,在一百年後,一個更深刻的漢化歷程將在鮮卑民族另一位傑出的領袖拓跋宏(元宏)的領導下展開。最後在北周宇文氏的領導下以府兵製的制度創新,歷經三百余年終於消除胡漢之別,最後一個嶄新的國家:隋朝,結束這三百年的中華亂世,下啟一個偉大的朝代:唐朝。

  “元魏開疆及冀北,龍城君適野誰憐。夏變於夷終若此,何人複繼徙戎篇。”

  以夏便夷終究不會,因為中華的歷史長河正是無數民族的交融並蓄才延綿至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