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莫問別離》第20章 永寧15年(4)
  待黑甲軍搜索完整個皇宮,發現全無李亥及小皇子蹤影后,康王怒不可遏,拷問上陽宮內眾人才知李亥帶著皇子已經逃遁。

  當即下令數萬黑甲軍沿著各處要道,從長京府開始,往全國搜尋。

  李亥出宮之時,便早已定好去向。北邊衛國,西面楚國,皆戰事膠著,東面齊國雖表面與燕國交好,但此時恐怕也是虎視眈眈。

  因而,腦海裡浮現的首選之地,便是那東南方向,以文治興盛的小國東平!作為燕國屬國,燕人經常來往。所以,就算被發現操著燕國口音也無妨!

  數日後的一個晌午,只見李亥懷抱著小皇子王璃正飛奔在燕國與東平邊境的峻山小道上。

  由於奉命搜尋的黑甲軍出動人數甚多,又是騎兵為主,李亥帶著一個孩子又極為不便。雖然不斷換馬車,沿小徑,過了十幾個州府,日伏夜行,終究在一家客棧請當地一婦人為孩子喂奶時被發現了蹤跡。

  此時紛亂的馬蹄聲已開始傳至李亥耳邊,數千黑甲軍騎兵也徑直追蹤到峻山下。

  李亥失了一臂,此前又身中劇毒,雖然暫且保住了性命,但未曾停歇療傷,一直帶著小皇子趕路逃命。所以如今功力已是大減,使起劍來,只能媲美原來的六七分。

  輕風拂過,綠蔭小徑中響著聲聲蟲鳴,李亥一身大汗,用盡力氣,朝山上奔去,心想著盡快翻山越嶺,到達東平建寧府去。

  而終究人力敵不過馬蹄,黑甲軍們已徇著足跡,飛速逼近,奔馬聲響漸漸放大。

  李亥心生絕望之際,發現半山腰處隱隱掩著一處地方,竟有煙火飄起!

  奮力趕到之時,抬頭便看到眼前,綠樹簇擁、野草懷抱中竟是一座巍峨莊嚴的寺廟,雖然沒有鋪滿像長京府的寺廟那般金碧琉璃,但屋脊的雕刻也是用料考究,古樸厚重。

  “普懷寺……”李亥默念著方才看到寺門牌匾上的三個大字,不假思索地懷抱小皇子遁入。

  普懷寺遠比自己想象的巨大,李亥進入之後,才發現這寺中的奧妙,從外面看,沉寂無比,而裡頭卻熱鬧非凡,上香的信男信女眾多。

  “大隱隱於市,便是如此吧!”李亥不禁感慨道。隨即看到一排身披甲胄的兵士,戍衛在一輛絳紫蓋頂、裝飾華麗的馬車前,而一對年輕夫婦正緩緩由侍從婢女攙著下車。

  目送著二人進入廟中,遠遠觀之,這男子雍容華貴,舉手投足顯得落落大方,女子也是衣香鬢影。想必是東平的貴人了!李亥暗暗想道。

  “逃犯必定在寺裡!兄弟們,隨我進去!”

  聽到寺廟外頭,已傳來黑甲軍們的叫喊,李亥不動聲色,抱著小皇子趕緊隱入人群,乘眾人不備,高聲喊道:“有山賊來了!”

  “什麽?山賊?東平哪來的山賊?”

  周圍百姓雖然不知真假,但聽聞此言,又有人指著寺廟外成百上千的黑甲騎兵持刀下馬,個個凶橫,終於是開始驚慌失措。

  很快,開始四散呐喊,場面混亂!

  正護衛著貴人馬車的一眾東平兵士,看到如此場面,又發現寺門開始湧進一群持刀凶徒,身上又穿著從未見過的黑色鎧甲,護主心切,紛紛不假思索地拔出兵刃向前!

  趁這些東平士兵和追來的黑甲軍對峙的時候,李亥身形輕靈地來到這輛華貴的馬車前,撥開垂簾,小心翼翼地解下繈褓,將正在熟睡的小皇子王璃輕輕放在車內。

  隨後,將皇子隨身的“璃”字玉佩拿出放在地上,

拔劍奮力一劈,圓月狀的寶玉一分為二!  李亥拾起其中一塊放入自己胸口,又將另一半輕輕放到皇子身上,用力咬破食指,從身上拆下一塊白絹,奮筆疾書草草留下血書一封:“勿負神靈,請善待之。天必憐顧,阿彌陀佛。”並有皇子生時永寧十五年十二月一日子時。

  接著又想了想,將小皇子又抱起,將那明黃繈褓取出,另外以絹布裹之。

  李亥盡力用牙齒和右手,將這空空如也的明黃繈褓又捆在胸前後,朝小皇子深深看了一眼,不忍喃喃道:“皇子,情勢危急,臣為了保存陛下的骨肉,只能將您托付於他人了!上天垂憐,必能保佑您,平安長大!臣走了!”

  隨即深吸了一口氣,轉身、怒目、拔劍!一氣呵成,走到寺廟中心,發出一聲雷霆之吼:“黑甲軍!李某人便在此,不要為難東平百姓!有本事的話,便來拿我!”

  說罷腳下輕踮,此時的李亥解下了多日的束縛,頓感一身輕松,雖然用劍不如從前,但一身輕功猶在,轉眼飛躍上屋簷,徑朝寺外山上而去!

  “給我追!”黑甲軍們見苦尋多日的李亥竟然自己現身,又想到康王的賞銀,頓時兩眼放光!所有人立即出寺上馬,朝山上追去。

  果真有!李亥飛奔到山上密林中,尋了片刻,路過無數野豬、野兔等山野動物,終於發現幾隻猿猴在樹端玩耍。

  “休怪我無情!對不住了!”李亥飛身躍起,龍淵劍閃出,一隻身形最小的猿猴發出淒厲的慘叫,墜落地上。

  李亥掩著口鼻,將猿猴身軀劈得血肉模糊,又強忍著那惡心氣味,將這些血肉塞到自己胸前捆著的明黃繈褓中!

  事畢,繼續朝山頂奔去…

  待到黑甲騎兵們追到山頂上時,已看到烈日當空下,獨臂挺立的李亥胸前捆著繈褓,傲然背對著眾人,僅剩的右手緊握著那柄聞名天下的龍淵劍,此時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鋒芒逼人!

  黑甲軍眾人早已聽聞李亥的大名,此前又在宮中見證過他一人斬五百甲士的威勢,雖然李亥缺了一臂,但此時竟無一人上前。

  片刻,終究有一個騎兵統領發話了:“李殿帥,這是懸崖峭壁,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如今你又缺了一臂,還不乖乖獻上皇子,束手就擒?否則刀劍無眼!”

  眾人聽聞此言,紛紛壯膽,開始舉著兵刃緩緩上前。

  “哈哈哈!哈哈哈哈!”李亥此時並未轉身,竟仰頭髮出悲愴的笑聲。

  隨後愛惜地將龍淵劍輕輕收入劍鞘中,右手按劍,高亢地呐喊道:“陛下!臣萬死,愧對陛下,愧對皇后娘娘!如今已到絕路,但皇子乃天子血脈,萬萬不能落入賊子之手!李亥負了皇命,只有帶皇子到禦駕前求陛下、娘娘賜罪!可恨賊子!可恨賊子!康王,自有天收!自有天收!”

  激動之時,李亥全身顫抖,故意抖下那帶有“王”字的半邊玉佩。

  說罷李亥最後看了一眼遠處的天邊,碧空如洗,漫無邊際!旋即緩緩閉上雙眼,毫不猶豫地懷抱“皇子”墜下萬丈深淵……

  眼看捉拿之人竟跳崖自盡,黑甲軍們驚愕之余,連忙一擁而上,一眼望下,盡是石灘,而毗連著的是一片大海。眾追兵隻好趕至懸崖下石灘搜尋,可惜峭壁之下已無生機。

  此行所得,唯有懸崖上的那半邊玉佩。

  ……

  以上便是李亥當年墜崖前所經歷的了。

  而之後,又過了兩日,在數十裡外一位漁民竟然意外捕撈倒一塊明黃繈褓,裡邊還有一灘腥臭碎肉,眾人生嘔,連忙報到官府。

  消息傳回,黑甲軍當日飛騎到此將其帶走,並且重重賞賜了這位漁民和整個漁村的老少。晚上卻又突然折回,帶領著一眾甲士將整村屠盡,最後放火燃燒,並留下幾十把印有“成義軍”三字的兵器。(成義軍乃東海上一夥海上盜賊,臭名昭著)

  ……

  燕國,長京府。

  永寧十五年之變後,弑君者康王王凜順利即位,於第二年正月初一,改年號為武成,是為武成元年。

  康王即位之前,由於京城內外眾人震驚,康王於第二天朝會中對外宣稱國丈張擎與兒子張縉造反逼宮,皇帝、皇后包括新生的皇子都被二人所弑殺!康王為了平息宮變,不得已派兵進宮,並將國丈張氏一門全部逮捕處死,並將其反叛罪狀公布於朝會眾臣,所有大臣包括燕國百姓都義憤填膺,又為皇帝駕崩舉國哀痛。

  康王隨後又拿出皇帝遺詔,公布於眾。諸位王公大臣見有遺詔在手,而且皇帝膝下一子已歿,兄弟中又以康王最為年長並且有功勳,萬眾歸心,於是順利即位。

  到後來,武成帝追封先帝王凇為燕明帝,肯定其文治武功, 皇后張綿因為屬於反叛的張氏一門,不予諡號,不入皇陵,小皇子王璃追諡為顯德哀大皇子。全國守孝一月,臣子百姓無不為武成帝的善舉所感動。

  武成帝即位後,親自率軍平息了邊關戰事。十余年來,相繼西征楚國,北滅衛國,東和齊國,並安撫周圍小國,燕國的疆域之大達到空前的規模……而由於用兵頻頻,窮兵黷武的背後是,燕國百姓苦不堪言,壯丁入伍,卻又稅賦繁重……

  ……

  東平國,建寧府。

  自從那日,在峻山普懷寺上香求子時,年輕的國相屈羽夫婦意外地在自家的馬車內發現一個熟睡的男嬰,生得白白淨淨,又十分可愛。喜出望外之際,屈夫人連忙抱起,心生愛憐。

  隨後夫婦倆又發現如同彎月的那半邊濺著些許血漬的玉佩和李亥的血書一封,讀到書信上最後“阿彌陀佛”四字,心裡細想,許是自己虔誠,佛祖顯靈了!

  屈羽年滿三十,膝下又無一子,當即與夫人決定,悄然將孩子帶回府中,當作自己的親兒子一般撫養成人。

  但國相之子豈能惹人非議?屈羽為遮人耳目,從孩子抱回府中那一刻起,便辭去馥上所有仆從,僅留下管家屈道光及當日的馬車夫老孫。

  抱回孩子第六日,國相府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開府宴請東平朝中大臣及名士商賈,眾人紛紛喜笑顏開為國相府長子的誕生祝酒恭賀!

  當有人問及公子姓名時,屈羽只是淡淡地一笑,想起那日在孩子身上發現的那塊玉佩,輕聲說道:“我的大公子,叫屈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