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翁子滿眼不解。
秦落衡道:“嶺南這次之所以爆發瘟疫,其實主要是因為環境引起,大秦現有十幾萬二十萬大軍在嶺南,這麽龐大的數量,足以初步實現嶺南的環境改造。”
“而今天下公廁盛行,然嶺南山高路遠,公廁恐不流行,因而我建議,楊將軍後面回去後,可以在嶺南新建公廁,可以簡陋,但一定要有,而且還要定期讓人清理便溺之物。”
“再則。”
“要從水上面做文章。”
“嶺南的士卒要與天鬥,與地鬥,還要與百越部族鬥,但歸根結底其實是要跟田地鬥,若是有條件,大軍可在嶺南疏通水域,將各地彌漫的臭水溝、水氹、雁灘、以及死水塘,徹底給填平或疏通。”
“水乃萬物之本源。”
“水活,則地活,則人活。”
“對於一些相對大的水域,可直接上疏,奏請朝堂將這些水域修成山塘、水庫、河堤等各式大小水渠,用以整治土地、改良土質,以便後續的開墾拓荒。”
“嶺南的確環境糟糕,但還沒壞到那種地步。”
“我聽說過嶺南,那邊物種繁多,水果野菜層出不窮,若是朝廷能把嶺南收為己有,或許用不了多久,天下便將多一處魚米之鄉,此外,嶺南天氣酷熱,卻是十分適合稻谷的播種。”
“你們可在嶺南嘗試一下,或許能見到稻谷一年兩熟、三熟。”
“我跟農家的人有一些聯系,等到來年開春,我會建議農家的人前去嶺南,在嶺南進行小范圍實驗,以及收集各類種子,或許還會有不少意外之喜。”
“我知道軍中對攻伐百越頗有微詞。”
“但嶺南之地,足足當得兩個老秦國,其地之大,其物之博,實為我華夏一大寶地,豈能輕易棄之?”
“我觀楊將軍雖則黑了瘦了,然體魄勁健未嘗削減,打起仗來,輕捷勇猛不輸在中原之時。”
“至於軍中士伍的容顏服侍之變,多為水土氣候所致,就實說,我軍將士遠征,除了思鄉之情日見迫切,其他艱難的確不能說沒有,但以秦人之苦戰之風,不足道也!”
“我知所言有些無情,但老秦人為嶺南已經流了多少血了?天下人為之又流了多少血了?若是能將嶺南徹底歸複,南疆將再無隱憂,此間舉止,或許會為世人嘲笑譏諷。”
“但後世會證明大秦的舉止是對的。”
“當年秦惠先王獨具慧眼,接納司馬錯之方略,一舉並了巴蜀,然當時的巴蜀並非現在的天府之國,更非現在的天賜糧倉,因而當時在國內飽受詬病,然如今可還有人再質疑?”
“嶺南亦然。”
“今大秦已是天下之國,就當為華夏謀萬世之利,任艱任險,都得將南海佔下,此為華夏子孫萬世計,只不過此計,卻是罪在當代,利在千秋罷了。”
“大秦既然成為了天下之國,就該擔起天下之國的重任。”
“這是大國的使命!”
“也是我等臣民必須要達成的志願。”
“楊將軍請勉之。”
楊嗡子臉色青一塊紅一塊。
他的確有
些牢騷,但聽到秦落衡的話,也是不由心生羞愧,他其實並不能完全明白秦落衡所說,只是認為大秦為嶺南付出了這麽多血汗, 若是直接放棄,
實在愧對那些失去的將士。 楊翁子低垂著頭。
羞愧道:“是我楊翁子目光短淺,一己之心太重了,我已將秦公子所說悉數記下,等回到嶺南就開始實施,定然將嶺南一改舊顏,也絕不敢辜負陛下的所托。”
楊端和深深的看了秦落衡幾眼,眼中露出一抹狐疑。
他卻是有些不清楚,秦落衡的這番言語是出自自己,還是聽於始皇,若是出於自己,那秦落衡的眼界屬實有些高遠了,甚至跟始皇已不遑多讓了。
這時。
有隸臣端著熱騰騰的飯食進來了,場中的氣氛當即松緩下來,楊端和開口招呼起了眾人,這次宴會並沒有受到前面太多影響,而且前來赴宴的人大多出身關中氏族,大家知根知底,自然相處融洽。
酒酣飯飽。
秦落衡便準備離開了,不過臨走時,給楊翁子又建議了一條,他建議嶺南的士卒,若是喝水,盡量飲用熱水,不要就地取水直飲,病從口入,嶺南的水可能含有邪物。
說完。
秦落衡就徑直離去了。
見到秦落衡堅毅的步伐,場中眾人不免有些唏噓。
楊端和道:
“諸位對秦公子所言有何感受?”
“在我看來,秦公子的志向恐不輸陛下,而且經過眼下這些事,他似乎又得到了不小的長進,視野也不再局限於鹹陽一地,而是真的開始放眼於天下。”
“此實乃大秦之福!”筆趣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