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楚王宮。
楚懷王熊心召集群臣,商議軍機。
階下宋義、項羽、劉邦、呂臣、范增等一眾文臣武將侍立。
懷王開口道:
“前日趙地傳來消息,趙王軍隊在丞相張耳、大將軍陳余的抵抗下,終於在巨鹿城下擋住了王離的秦軍,已經月余。”
“此次,趙軍吸取了信都和邯鄲兵敗的教訓,張耳帶領新募集的五萬新軍據守城池,陳余率十萬精兵,布在城北,以為犄角。”
“趙王歇又從匈奴處,花重金請了三萬鐵騎,燕王韓廣也派出五萬軍隊,巨鹿城下,諸侯聯軍已經取得了兵力上的優勢。”
“一個月來,雙方交戰數次,互有勝負,形成相持。”
“此種情況下,王離不得不向章邯求助,企圖合兵一處,先解決趙地的問題。”
“值此,趙國也派出使臣,約請我軍出兵,襲擊秦軍之後,同時也向齊、魏出使,約定一同前去巨鹿會戰。”
“諸位對此有何妙策,盡管道來。”
卿子冠軍宋義奏道:
“自定陶之戰,武信君為國捐軀後,經過近一個月的收攏,我軍已修整完畢。”
“章邯軍勝利後,以為我軍短期內沒有什麽威脅,在齊魏兩地留下數萬人馬,防守各處城池,帶軍十萬北上巨鹿。”
“隨著軍事壓力暫消,齊魏兩國也紛紛收攏部隊,形勢變得對我們越發有利了。”
“既然趙國邀請,臣以為,正可以集合隊伍,會同諸侯在巨鹿與秦軍決一死戰。”
司徒呂臣也奏道:“前武信君與秦數戰,連下十幾城,勢如破竹,不幸中道失計,才遭挫敗。”
“現我軍已恢復元氣,正可借諸侯合兵之機,與秦一戰。”
懷王將目光投向范增,做為擁立自己為王的始作俑者,他一直對這個年屆七旬、好奇計的長者,尤為看重。
范增上前奏道:“若論出兵,此時確實是個大好時機,但微臣卻主張兵分兩路。”
果然,范增一開口即與眾不同。
懷王問:“愛卿計將安出?”
范增道:“如今的巨鹿,集合了諸侯各國的兵馬,秦軍的舉國兵力,也盡在此。此番會戰,必將曠日持久,且勝負難料。”
“如果齊、魏再發兵,諸侯軍將達到三十萬以上,與秦軍相當,而我軍的出動,將成為戰場上的決定力量。”
“但臣以為,消滅秦軍,只是時間問題。而一旦巨鹿勝利後,諸侯必定蜂擁入秦,那時,諸侯之間就面臨著利益瓜分和戰後定局的問題。”
“噢,愛卿所言極是,寡人倒忽略了這一層。”楚懷王醒悟過來,深為范增的遠見折服。
范增接著奏道:“現在,秦軍的司馬欣和董翳,幾乎帶走了關中十五歲以上的丁壯,函谷關內,幾無能戰的男丁。”
“據上月得到的消息,鹹陽除了五萬屯衛軍,再無其他兵馬,幾乎是半座空城。”
“為今之計,大王何不將軍隊分為兩路,一路向北,增援趙國,會同諸侯與秦軍會戰。”
“一路向西,直取鹹陽,拿下秦都,給秦國來個釜底抽薪。”
“關中一旦落入我手,無論巨鹿那邊打成什麽樣,都會變成一邊倒的局面。天下諸侯,只能與我會盟鹹陽,聽令於大王,到那時,大王就可以成為天下的共主了。”
范增的一番話,在大殿內落地有聲,群臣間一陣騷動。
“高,
實在是高!”楚懷王禁不住喝彩道。 范增的建議,猛然喚醒了懷王的野心,從傀儡到天下盟主,原來只是一個正確決定的距離。
楚懷王頗為興奮地問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妙計,妙計!”眾臣紛紛讚成。
楚懷王繼問階下眾武將:
“諸位愛卿,何人願意領軍西征呢?”
階下頓時沒了聲音。
范增的提議雖好,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北向援趙尚好,畢竟諸侯已在巨鹿陳列重兵,可以互為增援,相機而動。
自彭城北上,齊魏兩境的城池,也大都在自己人手裡,不會有什麽障礙。
但西向則不同。
包括楚懷王在內,所有人都知道,此去要橫跨半個華夏,路上秦軍佔領的城池不計其數,隨時會遭到秦軍的阻擊。
如若置之不理,那些秦軍就會在背後斷了糧道,兜住楚軍的後路。似這種曠日持久、攻城拔寨的消耗戰,是諸將都不願意面對的。
即使到了關西,還有函谷關等軍事要塞,張楚國周文數十萬大軍慘敗於此,宛如昨日。西向可以,攻秦談何容易。
懷王環顧左右,見諸將各自沉默,無一應命。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況用秦地激勵楚將,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懷王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政治宣言:
“寡人在此設誓:先入關中者,王之。”
懷王話音剛落,階下早有一人應聲道:“末將願往。”
“往”字還沒落地,又有一人厲聲道:“我亦願往!須讓我當先。”
懷王定睛看時,第一個應聲的是劉邦,第二個厲聲的便是項羽。
剛才還無人領命,現在一聽說先入關中可以為秦王,兩個軍事首領,當場爭了起來。
就像一塊肥厚的後腿肉,兩支功狗各不相讓,完全不考慮現在的秦王同意不同意。
見劉、項兩人出乎預料地都要西向,反弄得懷王左右為難,當下沉吟不語。
項羽又進道:“末將叔父項梁戰死定陶,大仇未報,於公於私,都應讓末將領兵前往。”
“願帶所部兵,搗入秦關,復仇雪恥。就算大王派劉季前往,末將也堅決與他一道,前驅殺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懷王聽完,徐聲說道:“兩位將軍爭相滅秦,寡人甚慰。只是北向與西向,都需能戰之將,二位將軍,可分兵行之。”
階下劉邦與項羽,依舊爭執不下,只要西向。
楚懷王見狀,隻好暫時罷朝,且容再議。
朝議後,楚懷王留下幾位貴族遺老,商議對策。
當中有人向懷王進言道:
“項羽為人, 慓悍殘忍,早些時候攻打城陽,許久方下。因此憤恨,把城中十六歲以上男丁,屠戮殆盡。”
“上個月進攻襄城,也因城內抵抗,又將襄城屠城。如此凶暴之人,怎好令他統軍?”
“自大澤鄉起義以來,張楚王陳勝、武信君項梁,統皆無成,都因為以暴易暴,不足以服人,所以終歸敗死。”
“今既定議攻秦,不應單靠武力,須得一忠厚長者,仗義西行,沿途約束軍士,慰諭父老,非萬不得已,不可加誅。則秦地自然簞食相迎,無不思服。”
“為大王考慮,項羽決不可獨自掌軍。沛公寬厚大度,可令他率軍西行。”
懷王聽罷,心內做了決定。本來將項梁的兵權拿回後,懷王也不想項羽再次做大。
次日臨朝,懷王頒令道:
“寡人之意已決,兵分兩路攻秦。”
“北路軍由卿子冠軍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統軍十萬,兵發巨鹿。”
“西路軍由武安侯劉邦為將,統軍八萬,西向攻秦。”
“司徒呂臣率剩余軍,留守彭城。”
說罷,楚懷王又特意寬慰項羽道:
“之所以派將軍北向,實是因為章邯正在巨鹿,非將軍無人是其敵手。將軍此去,國恨家仇集於一身,定將有所作為。”
項羽本欲繼續爭取,見懷王此說,隻得默默退到一旁。
當下,懷王頒下詔令,授宋義和劉邦虎符、斧鉞,征調部隊,篩選將卒,克日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