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地整軍完畢後,韓信率六萬大軍長驅直入。
依舊是鍾離昧打頭陣,靳鑫、駱甲的騎兵隨後,韓信、英布率兩萬步軍居中,項莊帶兩萬後軍,越過遼東平原,直驅襄平城下,包圍了襄平。
遼東首府襄平,此時已是一座孤城。
在得知遼西走廊上東胡的騎兵失利後,衛滿意識到,韓信的兵鋒將很快到達,當即布置三萬守軍,據城防守。
韓信大軍到後,離城十裡扎下營寨,先不急於攻城,派人持其親筆書,進城勸降。
衛滿接入使臣,展開《勸降書》,上面略雲:
“大秦東部戰區元帥韓,示諭衛滿及襄平守城將士軍民人等知悉: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華夏再次一統,已成定局。自始皇帝統一天下始,遼東一境即為秦屬,韓廣已降,襄平孤城,固守無益。
我王仁慈,凡獻城納地者,皆拜爵封侯;閣下若能反邪歸正,改過自新,率領軍民開門降納,定行保奏我王,赦罪錄用。如執迷逡巡,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孑遺靡有。特諭。”
衛滿看罷,對使臣說道:
“貴使先去驛館休息,容我等商議商議。”
送走了使臣,衛滿征求大家的意見。
有的主張力戰,死守城池,有的主張投降,保父老性命。
衛滿猶疑未定,其子將軍衛蒙說道:
“韓信雖然擊潰了東胡騎兵,大軍兵臨城下,但也沒那麽可怕。只要我們戰術對頭,保住城池半年,熬到冬季,我們就可以掌握主動。”
“何況當初韓廣要投降,被我們阻止,已經與秦結仇;又經過薊城之敗,現在手裡只剩下一座襄平,即使投降了,我們又能得到多少好處呢?”
衛滿點點頭,“說得也是,現今我們確實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本錢。”
“即使投降,本大將軍官也不過一個郡守,諸位也就是個丞、監、尉,實在沒什麽意思。還不如在遼東一帶,割據為王,落得個瀟灑快活。”
隨即,衛滿打發秦使,動員全城軍民,登城防守。
韓信聽罷使臣的報告,知道勸降不成,隻好攻城。
先派出快馬,催促薊城盡快將攻城設備運抵襄平。
原來,韓信在帶領大軍東出之時,因首先要解決東胡騎兵問題,又加上從薊城一路行來,山路崎嶇,因此,大型攻城設備和輜重,一直待命薊城。
見襄平不肯投降,韓信命薊城加派兩萬步軍,護送大型輜重前來襄平。
路上,雖遭到東胡、肅慎、扶余等部落的騷擾,終於在一個月後,將攻城設備安全運抵襄平城下。
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韓信命大軍在襄平城的東、南、西三面圍定,斷絕城外交通,圍而不打。
隨著後續隊伍的到達,韓信的攻城大軍已經達到八萬,完全具備了攻城的能力。
攻城設備抵達的第二天,韓信召集眾將,布置攻城計劃。
韓信說道:“一個月來,各軍的練兵休整已經很充分,隨著攻城器械的抵達,本帥決定,明天發起對襄平的進攻。”
隨即,韓信拿起一支令箭道:“炮兵都尉傅寬聽令。”
傅寬上前參道:“末將在。”
“命汝明日帶所部炮兵,沿襄平東、南、西三面展開,對準城門及城牆中段猛轟,為後續部隊進城開辟通路。”
傅寬:“末將遵令。”
韓信又拿起一支令箭道:“騎都尉駱甲聽令。”
駱甲上前:“末將在。”
“命汝帶鐵甲軍分成三部,分別配置在東、南、西三面,一旦城門轟開,看中軍旗幟,作為開路先鋒,
當先衝城,不得有誤。”駱甲:“末將遵令。”
韓信再拿起一支令箭道:“英布將軍聽令。”
英布上前:“末將在。”
“命汝帶步軍兩萬,在東城外列陣,在炮兵攻破城門之際,利用衝車、修櫓、憤轀、臨車箭屋,向前進攻,步軍隨鐵甲軍後,攻佔東城,不得有誤。”
英布:“遵令。”
韓信再拿起一支令箭道:“鍾離昧將軍聽令。”
鍾離昧上前:“末將在。”
“命汝帶步軍兩萬,在南城外列陣,在炮兵攻破城門之際,利用攻城器具向前進攻,步軍隨鐵甲軍後,攻佔南城,不得有誤。”
鍾離昧:“遵令。”
韓信再拿起一支令箭道:“項莊將軍聽令。”
項莊上前:“末將在。”
“命汝帶步軍兩萬,在西城外列陣,在炮兵攻破城門之際,利用攻城器具向前進攻,步軍隨鐵甲軍後,攻佔西城,不得有誤。”
項莊:“遵令。”
韓信再次拿起一支令箭:“騎都尉靳歙聽令。 ”
靳歙上前:“末將在。”
“命汝帶輕騎一萬五千,在北城外十裡、十五裡、二十裡分三處埋伏,如遇城內敵軍突圍,兜住追殺,生擒衛滿,不得有誤。”
靳歙:“遵令。”
次日,天剛蒙蒙亮,秦軍對襄平城的總攻開始了。
按照慣例,依舊是炮兵先行。
在鐵甲軍的護衛下,東、南、西三城的城牆下,一溜排滿了秦軍的霹靂炮和巨炮。
在一陣緊張而又有序的操作後,每面城牆下,十門巨炮,五十門霹靂炮準備完畢。
隨著軍中號旗升起,進攻的牛角號吹響,秦軍的炮石車開始啟動。
幾十顆石彈騰空而起,帶著恐怖的呼嘯聲,準確地砸在城門樓上。
接著,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
秦軍的炮兵協調有序地重複著裝彈、瞄準、攻擊的動作。
城牆上的守卒,在令人膽寒的炮石攻擊中,死傷無數,眼看著城門處的城牆,被炮石一點點摧毀,一截截降低。
在炮兵進攻了一個時辰後,三面城下,秦軍的步卒利用衝車、修櫓、憤轀、臨車箭屋,逐次向前進攻,
大約到了午時前後,南城門率先被秦軍摧毀。
駱甲見中軍升起進攻旗幟,抽出腰間的環首彎刀,在空中用力向前一揮:“進攻。”
一千多名鐵甲軍,組成戰鬥隊形,向城內衝去。
修櫓、憤轀內的秦軍挺矛舉刀,攻上城頭。
身後的步軍銳士,緊隨其後,踴躍殺入城中。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