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高繼續說道: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正是由於我們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加上又有左賢王這張牌,我們的談判將會變得比較主動。”
“對此,我們要善用、用活、用好這一優勢,把握良機。通過談判,為我大秦中央王朝的北部邊疆,贏得一個長久的和平期。也為子孫後代鋪好道路,使我大秦子民與匈奴世代和平相處。”
“為了雙方能夠早日達成協議,寡人可以給匈奴人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
由於被秦王臨時任命,在蓋聶和李左車的思維裡,事先沒有外交和談判方面的準備,還在努力思考著相應的策略。
現在聽秦王如此篤定地語氣,兩人立刻意識到,在秦王的戰略裡,已經有了詳細而具體的方案;更說明,對匈奴的軍事與外交手段,早已在秦王的計劃之內。
郎中令蓋聶與秘書長李左車的眼睛,再次閃爍出振奮的光彩。
只聽秦王嬴高繼續說道:
“你們可以給匈奴的使臣開出這樣一個條件:只要匈奴臣服我大秦,今後,匈奴人冬季所需的糧食、鹽巴、布匹、鐵器及中原盛產的產品,都可以通過與我朝的貿易獲得。”
“我們將在雙方的邊境地區,開放若乾口岸做為交易地,方便雙方的經貿往來。具體設置在哪些地區,雙方可進行商議。”
“在寡人看來,匈奴人並不是天生就愛掠奪。他們之所以頻頻南下,無非是要獲得急需的生活用品。”
“這些匈奴人,除了畜牧,根本不懂種植生產,更不會冶鐵、紡織。而我們的關塞對他們又不開放,要想獲得這些,就隻好野蠻地去搶了。”
“而我們一旦給匈奴人開放了邊境貿易,匈奴人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他們的馬匹、牛羊等,也可以補充我大秦所需。”
“而匈奴人如果需要更大更廣的牧場,完全可以向北、向西發展。此後,做為大秦的藩屬國,寡人可以做他們的後盾,助其向更遠的地方開拓。”
一番話,說得在座的眾人精神一震。
就連提出建議的秘書長李左車,內心也驚訝不已:秦王征服天下的戰略,原來可以這樣謀劃。
只聽秦王嬴高繼續吩咐道:
“左車將軍,請立即以軍事聯席會議的名義,給北部戰區和東部戰區下令,乘勝向匈奴腹地展開追殲戰。”
“此次追殲,不設上限,只要是有匈奴人的地方,就是我們攻擊的目標,無論是牧場,還是單於庭,要狠狠打擊匈奴人的氣勢。”
“喏,謹遵大王之命。”李左車慨然應道。
於是,大秦軍事聯席會議下達軍令,命王離和韓信的軍隊繼續出動,向匈奴腹地進攻。
接到命令後,北部戰區的長城軍旋即分兵。
此時的河南地一帶,由於右賢王的戰敗,原來被匈奴侵佔的隴西郡、上郡、北地郡,只剩下歸降匈奴的白羊王、樓煩王等殘部,兵力都在萬騎左右。
王離命將軍涉間帶領兩萬軍向西,收服隴西郡、北地郡和西套平原;將軍蘇角帶領兩萬軍向北,收服上郡和前套、後套平原。
最關鍵的一支軍,是騎將王威率領的五萬輕騎,采用“迂回側擊”的戰術,繞到匈奴的後方,迅速攻佔高闕,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於王庭的聯系。
再派項它帶領一萬鐵甲軍,進到隴西郡,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
此一戰,長城軍活捉匈奴兩萬余人,奪取牲畜百萬多隻,控制了河套地區。
鑒於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秦王吩咐在此修築朔方城。
設置朔方郡、五原郡,自中原遷徙十萬人到兩地定居,河套地區從此繁華。此役之後,秦軍掃清了黃河幾字灣以內的所有匈奴勢力,河南地及河套平原,再無匈奴人。
自此,匈奴騎兵對關中一帶的直接威脅被解除,大秦加強了防禦縱深,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
隨後,王離軍趁勢北越陰山,向單於所在地龍城逼近。
東部戰區方向,在俘虜了左賢王,殲滅了五萬匈奴軍後,接到秦王的命令,韓信立即揮軍北進,
韓信兵分三路。命鍾離昧將軍帶一萬輕騎居中,出上谷;騎都尉靳鑫帶五千騎出代郡,在左;騎都尉駱甲率五千騎從雁門出兵,在右。
三路將領,同日出發,成品字型,向左賢王的王庭所在地攻擊前進。
鍾離昧不愧為猛將,果敢冷靜,帶領輕騎一路直進,深入險境,直搗左賢王王庭所在地。
左賢王的部隊群龍無首,對突然殺到的秦軍猝不及防,匆忙應戰。
另外兩路的靳歙與駱甲隨後殺到,四下趕殺匈奴人。
一仗下來,秦軍俘虜匈奴七千余人,取得勝利。
匈奴人隻得四下逃竄,一路向漠北去了。
消息傳到龍城的單於庭,冒頓不禁大驚失色。
右賢王的十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做為太子的左賢王,不僅遭遇慘敗,連本人也成了秦軍的俘虜。
短短一個月之間,曾經席卷各部落的草原勇士們,在大秦的攻擊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這讓冒頓及匈奴眾將,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
冒頓緊急召集部將,研究應對之策。
望著帳下垂頭喪氣的一眾將領,冒頓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此次南下秋掠,各路盡遭挫折,不僅丟失了河南地及河套平原,我們匈奴最肥美的水草之地;而且前後出動的二十五萬大軍,也遭到秦軍碾壓式的打擊。”
“右賢王的隊伍,僅逃回數萬;左賢王的五萬軍全軍覆沒,兵敗被俘。如此的脆敗,在匈奴征戰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眾胡將齊齊將目光投向宛如鬥敗公雞般的右賢王身上。
也確實,死裡逃生的他,與秦軍大戰數日。從奪得河陰,繳獲數十萬石糧食,到在河南地丟下了十幾萬人馬,隻帶著萬余騎狼狽逃回;右賢王從天堂到地獄般遊歷了一番,對秦軍的情況最了解,對失敗的原因也最有發言權。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