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第149章 天下英傑皆庸碌,0年來誰似我?(本卷終!…
汝南袁氏之中,隨著那執長矛的身影揮舞,與那施展道法的高人驅雷掣電之下,已經是殺伐不斷,血流成河!

 那兩尊念頭至盛的袁氏大儒,此時已經是滿身袍子染血,艱難抵擋著來自太平道高人的進攻。

 兵卒與煉氣士的武道氣息與法術,將這百年袁氏祖庭盡皆洗刷,叫得曾經被鄭修登門拜訪過的袁恆,不禁目眥欲裂:

 “爾等鼠輩,得了天下,就忘卻了我等之助,眼下卸磨殺驢,不怕天下寒心乎?!”

 “況且我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甲天下,縱使張巨鹿那山野匹夫為了平民開了所謂的學院與學府,但不過短短十年光陰,他就已經急不可耐的,想要來平我袁氏了?”

 “他難道就不怕步子邁動太大,一朝不慎滿盤傾覆麽!”

 面對袁恆的怒聲叩問,張翼咧嘴,不由嗤笑一聲:

 “你們這些世家門閥,心中所想,真當大賢良師不知否?”

 “當年那大炎天子劉洪伏誅之後,爾等莫不成真以為其太子,就被我太平道疏忽之下,給輕易放走了?”

 “殊不知,這正是大賢良師為了你們這些心思不軌之徒,所布下的一個十年大局!”

 “汝等私底下接觸大炎末裔,與其暗通款曲,又不服我太平道管束,大賢良師於今日後手準備充足,正是誅殺爾等之時!”

 “不怕告訴閣下,今日不僅是你汝南袁氏,同時那四姓七望,也都沒有一個逃得掉的!”

 “怪就怪在樹大招風,你們這些頂層的世家門閥,危害實在太大,因此,還是靜靜伏誅罷!”

 雙方語鋒交會,片刻後殺伐再起!

 有心算無心之下,縱使袁氏眼下祖宅有兩尊二境,也難抵太平道之威!

 隨著不甘的咆哮與奮力的掙扎漸漸衰竭,待到一個時辰過後,往昔二百年裡名聲響徹天下的汝南袁氏,終是徹底化作了歷史的風沙。

 而這一幕,也在天下各個頂尖世家門閥的祖庭,接連重演!

 汝南袁氏、太原王氏、昌平王氏、襄陽李氏、蜀中李氏、弘農楊氏、東郡楊氏!

 四大姓氏,七大宗脈,三日之間,盡皆全數覆滅!

 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消息!

 太平道又十年發展,盡出底蘊,掃平四姓七望,徹底震驚天下!

 然,也是引起了陣陣軒然大波,使得曾經的門閥士族人人自危,有風浪掀起,再加上七望人脈未平,眼看不小動亂即將生出。

 但這時候,於泰安坐鎮的太平道主,卻是睜開了眼睛。

 泰安,太平道場。

 作為曾經洛陽宮改造建設而來的天下中樞,也是太平道如今的總舵,此地匯聚了天下氣數,底下又有靈脈隱匿,實乃是一等一的修行道場。

 太平道場,一座廣闊宏偉的道宮之中。

 “大賢良師,四姓七望已伏誅,然其於地方根深蒂固,有郡縣官吏不是陰奉陽違,就是突然請辭,諸多地方駐扎法師以符籙傳訊而來,不知對此該如何處理?”

 青煙於殿內燒起,嫋嫋匯聚成霧。

 朦朧之中,有道人身影若隱若現,周身靈氣越發深厚,幾近成淵。

 “我每日辛勤打坐,吞吐靈氣,可時至如今丹田之內的液化靈氣,也不過才注入道基之中六成而已,仍舊停留於初期之境。”

 “距離道基中期,丹道雛形綻放霞光的十成,尚且還差了挺長一段距離。”

 “看來這一世輪回,最多最多也就止步於道基中期了。”

 “不過也好,回歸真我本身之後,單憑這一世積累,也已是遠遠勝過了於大乾之時,不知凡幾。”

 心中暗自思量過後,聽到了那弟子稟明情況,季秋隨即收回心思,又是冷聲一笑:

 “這些個世家門閥,能給他們多少恩惠,以至於連官帽子都不要,就想和本座對著乾?”

 “不過他們莫不成以為,這樣就能威脅得到我太平道了?”

 “笑話!”

 自蒲團上站起身子,季秋緊接著吩咐道:

 “就按照事前說好的。”

 “本座正盼著好生清洗一番呢,眼下這些人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正好省卻我去找些理由了。”

 “畢竟若不是怕著這一出,早在數年之前,這些世家就將被我太平道清洗一空,哪裡又能留存於今日?”

 是的,季秋之所以等了近十年,就是為了等太平道培養出屬於自己的班底。

 眼下十年發展,經過州郡縣層層篩選,最後自太學之中畢業,被季秋親自掌眼過後的人傑,又何止是一個兩個?

 若非是見到時機已至,他又怎會輕舉妄動,屠滅這些個根深蒂固的世家門閥?

 不想為我太平道效力?

 那就交出頭顱,去底下見你們的世家主子吧!

 真以為近十年之後,還和數年之前一樣,需要仰仗爾等來暫治天下?

 簡直是一葉障目,滑天下之大稽也!

 隨著季秋一聲令下,那太平道傳令的真傳弟子,當下心中一凜,隻覺得腥風血雨,即將掀起。

 但,這卻不過只是季秋覆滅大炎之後,又一個十年之局的收網罷了。

 事先預料好的狀況,本就是如此。

 先滅大炎,再誅世家,自此震懾天下數十年,待到新政大興,這才是真正的黃天之世!

 誰能評我功過?

 唯余後世春秋!

 ...

 歲月如白駒過隙,轉瞬而逝。

 若是十年如一季,那麽眼下的時代,距離曾經最後的終末王朝,便已是過去了整整春夏秋冬一個輪回。

 四十載歲月回首間,換了天地,也換去了一代人。

 這一年呐,曾經的太平道主張巨鹿卸下了擔子,將道主之位傳於弟子張太平,希望其能掌其權柄,超越他的作為。

 而事實上,張太平天生道體,在修行之上進展,也早在十年之前,便越過他這個做老師的了。

 不過對於張巨鹿,張太平即使承道主之位,也是始終畢恭畢敬,不敢有半分逾矩。

 畢竟無論到了何時。

 那位,都是他這一生都無法忘卻的恩師。

 他能有今日成就,全靠其一力扶持。

 而如今的天下,自掃清世家門閥有過片刻動蕩後,便已是越發的繁榮昌盛了。

 正如,他被其師賜予的那姓名一樣,也包含他老人家的期許。

 姓張,名...太平。

 冀州,太華山的腳底下。

 那曾經的槍道宗師許淵,所居住過的甘陵小縣城中。

 城東,隨著太平道改革天下,所建立的縣學之間,一處講堂內。

 有一鬢發斑白,面容卻並不顯得年老的道人,正手捧書卷,輕聲念道:

 “自大炎劉氏太祖持赤霄劍斬白蛇起義,後定鼎天下,至於後世末代帝王劉洪,共享國祚四百二十三載。”

 “自此王朝終結,為太平道主張巨鹿領麾下門徒與百姓,平之。”

 “試問,炎朝覆亡後,天下有何改變?”

 道人話語緩緩落下,下方烏溜溜的一雙雙眼睛,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片刻,便有前排聰慧的兒童脆生生的開口:

 “回先生,大賢良師張前輩為天下先,覆滅大炎,歷經數十年,成功將炎朝皇帝、四姓七望等舊日門閥氏族,全數都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裡。”

 “自此之後,往日裡束之高閣的知識與道理,被其廣傳四方,入了萬家門戶。”

 “不僅如此,他還大辦書院,為我等升鬥小民,開了道通天之階,眼下六司主官從屬,盡都是近幾十年內自太學畢業的大才大德之輩!”

 “弟子日後也要效仿諸位前輩先賢,讀書修文,習練武道,爭取有朝一日入得太學,參拜文脈豐碑,為這天下謀一份福祉!”

 說完,這孩童乖乖落座。

 對此,上首道人頷首一笑,頗為讚許:

 “孺子所言不差。”

 “好了,教了你們一段時日,今天也算是到了時候,就暫且先下課吧。”

 “老師我要離去了,今後希望你們也能秉承先賢之輩的志氣,為這天下,也為了你們自己,爭一口氣!”

 “一個種族若是要強,則必要從少年心性開始,所以為師對於你們,可謂是寄予厚望。”

 “莫要辜負為師的期望。”

 一番勵志言語道出,隨後這道人迎著諸多不舍的目光,坦然走出了這講堂之門。

 待到出了縣學後,道人駐足於門口處輕輕歎了一聲後,便向著那遠處隱於雲霧之間的太華山,大步行去。

 隨後,縮地成寸,咫尺天涯,片刻不到,就已是入了山中。

 仍然是熟悉的景色。

 可道人看著這副草長鶯飛,萬物回春,山間鳥語花香的一幕幕,卻偏偏隻覺已是物是人非,再不複當年之景了。

 他又回到了那曾經教授他道法的高人,所化作風塵的那間小院,短暫停留了會。

 任外界風雨飄搖如何變化,這處小院,卻依然還存在著。

 抬手拂去石凳之上的灰塵,道人落座,靜候片刻,隨後抬起眸子,面色似有些無奈,不過還是溫和一笑,道:

 “你來了?”

 “來了就不要躲躲藏藏的,為師雖眼下修為大不如前,但巔峰之時也是堂堂道基中期,為天下頂尖修士。”

 “哪怕落寞了,要是連你都察覺不出的話,怕是也白修那麽多年的道果了。”

 隨著道人的話語落。

 空中有無形漣漪蕩漾而出。

 隨後,一身著寬袖黃袍,背一柄法劍,束發成冠的俏麗女子,踏著虛空浮出了身影。

 她看著眼前帶著些遲暮意思的道人,語氣罕見的有了些感傷:

 “老師...”

 “弟子,前來送你最後一程。”

 她的手掌,緊握成拳,看著眼前不過隻活了一甲子的老師,心緒難平。

 這姑娘一生,都無法忘記初見道人時的那一幕。

 那時候的天空,還沒有眼下這般晴朗,只是烏雲密布,昏暗無邊。

 天發殺機,遍地大疫,籠罩州郡各地。

 她也是其中可憐的一員。

 眼看著親人斃命,食不果腹,連食草皮都是種奢望,病疫纏身正只能等死之際。

 是這宛若神人般的道人踏足長空,呼風喚雨,符籙祛疾,這才治了頑疾沉屙,救了那一縣之人的性命。

 那時候這姑娘就在想,若是世間當真有聖人,怕是也不過如此罷。

 事實證明,她所想的,就是對的。

 想著想著,即使這姑娘一身劍法當世無匹,縱橫不敗,卻也不禁睫毛顫動,流下了兩行淚水。

 對此,道人更是越發無奈:

 “都告訴過你們,不要來追溯我的足跡,你偏不聽。”

 “人生最悲不外乎生死離別,我輩修行之人當看淡之,不看透這點,你如何修劍?”

 “記住,修劍之道,貴在堅韌不拔,要有一劍破萬法的無畏與堅定,懂麽?”

 “現在,不要再流眼淚了。”

 “修者,不能這般。”

 這道人站起身子,一頭斑白的發絲慢慢泛出黑意,臉上的些許皺紋也漸漸撫平。

 再回頭看時,只見其身披一身白衣,眉目俊朗疏狂,正是少年風華時!

 道人調動靈氣,恢復到了曾經最巔峰的狀態,哪怕是身軀衰竭,金剛境的無漏之身都保不住壽元流逝,他卻仍然處變不驚,只是道:

 “書上曾說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但別怕,書上還說了,人生何處不相逢呐!”

 “世間有修行,就當能有輪回轉世,說不定未來,本座還得拜你為師呢,花開花落又一輪回,何必如此作小女兒姿態!”

 “本座這一生,斷過皇朝氣運,也伐過天下道宗,四姓七望,不過我手中彈指雲煙罷了!”

 “大丈夫生於人世之間,明自身之道,開萬世太平,如此壯烈,無憾之至!”

 說到這裡,道人的身軀,漸漸虛幻了起來。

 有點點靈光自其上浮現,隨著變化生出,他的聲音更是越發悠長:

 “王侯公卿不過庸碌,有道真修亦是笑談,試問數十年後的今日,還有誰人曾記得過他們的名姓?”

 “可我張巨鹿,卻並非如此。”

 “十年、百年、乃至於千載歲月!”

 “待到風沙掩埋歷史,歷史化為神話,本座的名字,想來也應當繼續顯於那赫赫青史之中,難以磨滅!”

 “世人往後,也當頌稱我之名諱,道我為太平道大賢良師...張巨鹿!”

 “這,豈非大幸之事?!”

 一言罷了, 道人哈哈大笑,隨後與最後一聲長嘯一並響起,作為了此世,最後的回響!

 “太華老師,我今生之志已成,你若見到,也該欣慰矣!”

 “天下已新,我也當歸!”

 “去也,去也...”

 談笑之語,豁達至極。

 待到付予清風,當即化為煙塵,消散在了天地之間。

 原地隻余下那女子大為觸動,良久後雙膝歸於草地,雙臂舉劍握緊,語氣發出了哽咽,這才緩緩道:

 “弟子柳青衣...”

 “送師尊,歸去!”

 (這一章我整整寫了四千多,大半夜的都快寫虛了...)

 (本卷完,一個故事的句號,一口氣息喝出,痛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