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師盜》第2章、白瑪神山
  第二章、白瑪神山

  時間轉瞬即逝,三年過去了,薑森在這三年間,除了教書上課,再沒有其他事情可做一樣,每天都是一樣地複製粘貼,薑森感覺到無比的心煩氣躁,奈何生活的逼迫,又不得不循規蹈矩。

  一日,薑森閑得無聊,把大學期間裝雜物的一個口袋翻了出來,準備把一些無用之物丟掉,畢竟他的宿舍本就不大,雜七雜八的物品也是堆滿了房間急需整理,無意間,薑森在口袋底部,發現了一個奇怪物體,泛白的牛皮紙現入眼簾,正是當初整理外婆遺物而得的古書。

  薑森當初一直覺得這東西值得研究,至少是一個古董,說不定能賣個好價錢,所以大學時候帶到學校準備托人幫忙看看,結果一些對古玩有興趣的同學看了,都說毫無價值,這事薑森就失去信心,今天突然又翻了出來,薑森也是棄之如敝屣,準備丟掉,於是往身旁一扔,準備一會兒和一些無用之物一起丟掉。

  他這隨手一扔,牛皮紙撞到一旁的桌角,裡面的古書滑了出來,薑森斜眼一看,那副古書封面又浮現在眼前,這不看不要緊,一看驚出薑森一身冷汗,這封面上畫出的那座山,居然是白瑪山!

  原來,薑森教書的這個小鎮旁邊,有一座被當地藏民奉之為神山的山峰,名曰白瑪山,山峰因外形若一頭沉睡的雄獅而出名,山頭常年不生樹木,而旁邊的山峰大多又比它高大,且多有高大樹木生長,登高遠望真有一種雄獅臥山嶺的感覺。

  因被奉為神山,白瑪山上多有廟宇經幡,當地老百姓經常到白瑪山上轉山朝拜。入鄉隨俗,薑森也是去過幾次的,所以對白瑪山也是非常熟悉,如今看到古書封面的圖,薑森已是冷汗直流,大熱天的卻感到周身冷氣襲人,驚訝、疑惑、緊張、恐怖全部湧上心頭!

  以前看不懂那是因為沒到這個地方來工作,如今到了這個地方才知如此不起眼的一本古書,卻記錄著真實存在的地方!薑森呆滯了一會,又突然跳了起來,仿佛想確認什麽似的,抓起古書,跑到窗邊,目光向遠處眺望而去,原來他所在的教師公寓,打開窗戶望去,便是那神山白瑪。

  薑森伸手立書,正一遠一近比對著這真實的山和畫中的山,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更加震感,這簡直就是照相機照下來的一般,山的輪廓包括山的一草一木都一模一樣,這其中必然大有文章,錯愕間薑森翻開古書第一頁,上面赫然出現四個大字,但是字體怪異,有點像古代的字體,薑森一個理科生便也無法識別,但他清楚記得當初母親翻看時,根本沒有字跡!

  難道這書還有自動隱藏字跡的功能?那麽讓字跡出現的原因又是什麽,想到這裡,薑森趕忙往後翻了一頁,下一頁的字跡若隱若現,依稀可以看到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字,但是卻又看不真切。

  薑森再翻一頁,就連模糊的字跡也沒有了,又是一整頁的泛黃空白,一個字也沒有了,後面的頁碼全是這樣,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世間還有如此奇怪之事?

  薑森一下陷入沉思,到底是何種原因,讓原本無字古書出現了字跡呢?薑森對比母親翻看之時和他現在翻看的環境,想了種種原因,皆是無果,最後薑森懷疑,可能是時間的原因,可這樣一想,從發現古書到現在大約有十年時間了,如果說十年出現一頁,那麽整本書的字跡要出現,那要等到何年何月。

  薑森一下陷入苦惱,無奈搖了搖頭,甩開心中這些個疑問,

先不管其他的,先把第一頁出現的這幾個字搞清楚再說,於是拿起古書,起身來到他的樓下,敲開了樓下的門。  開門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二十出頭,理著一頭幹練的寸頭,小眼睛單眼皮,囧囧眉配著一撮山羊胡子,幹練的身材一看就是出自農村的勤快小夥子,此人正是薑森的同事王凱,一名教歷史的年輕教師,平時多與薑森鬼混。

  王凱眉頭一挑,有些疑惑的問道:“今天這麽早就要去上網了?”

  薑森一改平時的嬉笑,面色嚴肅的道:“說正事,進去再說。”

  王凱一看薑森這麽嚴肅,卻也不再玩笑,側身讓薑森進屋以後,伸頭往門外一看,確認沒人之後,抽身“砰”的一聲把門關上了。

  薑森剛剛幾經波折,情緒激動,喉嚨也是有些乾澀,拿起王凱桌上的半杯葡萄酒“咕嚕”就是一口喝乾,緩了緩神,從懷中摸出那本古書,把跟這書有關的事情很王凱細說了一遍。

  王凱也是一臉震驚,拿起古書端詳起來,研究了好一會才又說道:“這畫的還真是白瑪山,依我看來……有本書大有來頭”說著,王凱翻開古書第一頁,指著能清晰辨認的那幾個字說道:“而且這幾個字居然是篆體。”

  “篆體?”薑森一個物理老師,對這些個歷史方面的問題一竅不通,來找王凱這個歷史老師算是找對了,於是欣喜地問道:“這幾個字你認識嗎?”

  王凱這下卻賣起了關子:“這小篆體是秦滅六國以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創製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從秦朝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

  “得得得!”薑森趕快打住王凱的演講:“大哥,我不是來聽歷史課的,你就說這幾個字說的是什麽意思。”

  王凱捋了捋他的山羊胡子,眉頭一皺,低頭湊上眼睛仔細端詳起來,研究了半天,突然抬頭看了看薑森,一臉驚訝地說道:“這四個字好像是……好像是……”

  薑森有點不耐煩了,以為王凱又開始賣關子了,連忙提高聲音說道:“是什麽你說啊!”

  王凱眉頭一挑一皺,嚴肅地說道:“孫仲謀墓!”

  “你說這四個字是孫仲謀墓?”薑森雖然歷史不好,可是這孫仲謀是誰他還是清楚的,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三國時期孫吳的建立者——吳大帝孫權!

  不大的房間,兩個大男人這就像各自低頭沉思著,安靜的有些詭異,難道說這本書是一本盜墓書籍?或者這本書是專司盜墓的導爺留下的真跡?薑森腦海中閃現了無數念頭,他怎麽沒沒想到,外婆外爺那裡得來的這本古書,本以為是古董想換幾個錢用的,沒想到居然跟古人墳墓聯系起來了。封面畫的山,居然就是近在眼前的白瑪山,白瑪山?孫權墓?難道!

  薑森剛想到震驚的聯系,一旁的王凱倒是也想到了,搶先驚訝地說道:“難道說……白瑪山裡有孫權墓?!”說完卻也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一臉震驚!

  薑森突然想到什麽,趕忙故作鎮定假笑一聲:“怎麽可能嘛,那吳大帝孫權他的國家可是在江東沿海地區。”

  “對啊!”王凱幡然醒悟般一拍大腿:“那孫權死後,是安葬在蔣陵的,蔣陵是中國著名歷史文物古跡,又名孫陵,吳王墳,也稱孫陵崗,位於NJ市明孝陵景區內,怎可能又出一個孫權墓在這西蜀大山深處,他那個年代,這裡還是蜀國地盤呢,不可能……不可能……”說著又看了看薑森手中的古書:“你這本書,可能是假的,亂說的。”

  薑森見他這般說了便也順水推舟:“我也這麽覺得,一本破書,不管了,我先回家了”說著便起身欲走。

  “哎!哎!別急嘛,再耍一會。”王凱見薑森怎麽這般蹊蹺慌著離去,可說話間,薑森已快步離開了!

  往後幾日,薑森整個人就像丟了魂似的,活生生變了一個人一般,整天抱著他那本奇怪的古書看了又看。

  薑森覺得這本古書絕對與外爺有關,因為外爺先走了,這書是外婆在保管,後來外婆走後,機緣巧合間又被薑森所得,母親從來不對薑森提外爺真正的死因,也許這本古書,能揭開深埋薑森心中二十年的疑問。

  為此,他又專門跑到好哥們劉禮那裡借了兩個個放大鏡過來,劉禮是他們學校的地理老師,什麽放大鏡地球儀這些教具他多的是。

  借來了放大鏡,薑森重點放在古書封面所畫的白瑪山,利用放大鏡的放大原理,更是能夠把山形狀山物看清楚了一些,可是一些細微之處,卻也還有些模糊,特別是畫中白瑪山山麓,有一團泛紅之物引起了薑森的注意,整個畫都是黑褐色,並沒有顏色區分,唯獨這山麓的位置,在放大鏡下出現了很小很小一抹紅豔。

  起先薑森以為是後面汙染上去的汙點,可是細看之下並不是,而是本來畫中之物,這紅點到底是什麽呢,薑森手拿放大鏡,看到桌子上還有一個放大鏡,頓時嘴角上揚,身為物理老師,這點光學知識,早已融匯貫通!

  只見薑森雙手快速運作,找了個紙板迅速卷成一個圓筒,把放大鏡中的凸透鏡拆了下來,一個做目鏡,一個做物鏡,根據他們的焦距長短,適當調整了一下兩個透鏡之間的距離,沒想到簡易的顯微鏡就做好了,不得不佩服理科生的動手能力啊!

  看著這個顯微鏡,薑森連忙拿起對著古書封面畫就是一陣細看起來。

  有了兩個凸透鏡的雙重放大作用,畫中一些肉眼無法識別的細節一一展現出來,這時薑森才不得不感歎這幅畫的出神入化之處,連白瑪山上的一些大一點的石頭,都看得一清二楚。

  鏡頭移動間,薑森將目光對準了山麓那一抹的紅點,在顯微鏡之下,終於是看清楚了那一抹紅色,原來是一棵歪脖子的梅花樹,樹乾歪曲扭腰,缺枝繁葉茂,而且開滿了一樹的梅花,紅豔欲滴,遠處看去,一片紅色。

  高原地帶,氣候本就惡劣,沒想到還有這麽一棵梅花樹凌寒獨開,薑森突然想到,這畫中有梅花樹,不知道這現實中,還有沒有這棵樹,於是薑森鏡頭移動間,大致記住了這地形,待下次去白瑪山上確認一番。

  第二日,學校剛好組織全校師生開展清明掃墓、緬懷先烈的活動,而洛須鎮的烈士陵園就在那白瑪山山腳下,於是薑森剛好可以確認一下,山上到底有沒有那棵梅花樹。

  到了山腳,薑森故意放慢了腳步,脫離了教師隊伍,找了一處視野開闊之地,爬上路邊一個大石頭,抬頭仔細觀摩起眼前的白瑪神山,他這般看去,整個神山盡收眼底,以前也沒有這樣近距離細看,這樣的仰望之下,整個山的氣勢威武霸氣,雄獅之臥,氣吞鬥牛,坐北朝南,背靠著連綿千裡的橫斷山脈,怒視波濤洶湧的金沙江,大有山環水抱之勢!

  薑森突然想起來,外爺曾經說順口溜逗過薑森,而他說的奇怪順口溜就是“坤有龍脈乾有水,離坎青龍白虎嘴,帝王將相生死鬼,十萬大山盡皆毀!”

  兒時太小不懂事,現在薑森突然回想起來這詩句,突然隱隱約約感覺,他覺得外爺口中所說的這詩句,應該和眼前的白瑪山秘密有所聯系,但是詩句中什麽“乾坤離坎”好像都是八卦地理方面的知識,薑森對這方面涉獵甚少,這詩句表達的什麽意思也不是很清楚,這怎麽辦呢?

  “森哥,你在幹嘛喲……”

  薑森正出神的苦想之際,身後突然想起一聲沉悶之聲。

  回頭一看,一個白白胖胖的少年,圓圓的臉蛋,黑色的鏡框,一眼可以看出人畜無害老實人的樣子,正是薑森的同事劉禮是也。

  “哦……沒事沒事……那個我……”薑森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解釋,隻好胡亂應道:“我……我看風景呢。”

  “這白瑪山你看三年多了,還沒看夠啊?”劉禮玩笑道,說話間又指了指遠處的烈士陵園:“快過去集合了,待會兒活動要開始了。”

  “哎……好吧”無奈的應了一聲,薑森正欲跳下石頭離開,突然動作一頓,好像想起什麽似的,眼神直勾勾地盯著劉禮。

  “對了,你是地理老師的嘛,”說話間薑森如獲至寶:“來來來,我問你一個問題。”

  劉禮如丈二和尚般摸不著頭腦,奇怪地看著眼前的薑森,卻也老老實實地靠了過來。

  薑森見劉禮過來,站在石頭上的身體蹲了下來,小聲說道:“你知道八卦與方位之間的聯系嗎?”

  劉禮很是疑惑,心想這薑森一個物理老師怎麽突然研究起八卦來了,不過還是幽幽地說道:“關鍵是你指的是先天八卦,還是後天八卦。”

  薑森這下真感覺問對人了,他還從來不知道,居然還有這種區分,於是疑惑地問道:“這八卦還分先天的後天的?”

  劉禮手腳並用比劃起來:“八卦其實是指八個卦象,每一個卦象都有具體的含義,八卦的方位圖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八卦,另一種是後天八卦,先天八卦就是伏羲氏所使用的,代表的是天地未開之前的方位,後天八卦是文王推演的,所對應的地理方位也就不同,你要問哪一種的?”

  薑森單手托腮,一陣思索起來,按理說古代的人用的肯定是最早的那一個,雖毫無底氣,卻斬釘截鐵答道:“先天的……就先天的。”

  劉禮十分專業地解答道:“先天八卦中,坤為北,乾為南,東邊離,西邊坎,東北震,西北艮,東南兌,西南巽。八卦本就聯系著《易經》,而“地理”一詞最早見於《易經》,但是如今的地理,是從現今科學認識出發,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征,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我現在給學生們上課,都是講……”

  劉禮老師仿佛開啟了上課模式,像開始了一節生動形象的公開課一般滔滔不絕,一旁的薑森根本沒有聽下去,他只聽完先天八卦的方位對應,在腦海中飛速記下以後,就站起身不管一旁沉浸在知識傳授中的劉禮,自顧自地環視一周,自言自語道:“坤為北,北方的大山是橫斷山脈,乾為南,南方是金沙江……金沙江就是……是……水?坤有龍脈乾有水!”

  薑森瞬間感覺全身發抖,無比震驚,眼前的這白瑪山剛好身正坤位,後背便是橫斷山龍脈,身前金沙江地處平緩河谷,江口寬闊,那不正是“坤有龍脈乾有水”!

  而“離坎青龍白虎嘴”什麽意思呢?薑森有些不解,想了想剛剛劉禮說的“東邊離”,馬上側身向東方望去,東邊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山嶺,橫亙金沙江河谷, 彎彎曲曲狹長數百裡,因其水分充足向陽,山上常年布滿綠植,當地人稱常青嶺,想起詩句中的“青龍”這嶺還真像一條青龍橫臥金沙江河谷!

  越來越多不可思議的巧合薑森有些不敢相信,脫口而出大聲問道:“西邊有什麽?”

  “嗯?”劉禮還沉浸在他的公開課中,被薑森這麽突然一問,有些不知所措,但也脫口說道:“西邊?西邊不是我們經常去喂魚的老虎嘴麽?”

  確實,小鎮西邊河口驟縮,來勢洶洶的江水衝開攔大山一道口子,衝出一道百丈高的懸崖,一線天般的懸崖下寬上窄,宛若一個老虎張開血盆大口,所以這個地方自古取名老虎嘴。

  “東邊青龍嶺,西邊老虎嘴……不就是……離坎青龍白虎嘴!”薑森自言自語間驚訝地張開大嘴,全身冷汗直流,腮幫子鼓了又鼓,喉結滾動間喉嚨瞬間覺得乾燥無比,內心世界飛速翻滾,呆在了原地,陷入沉思。

  不明所以得劉禮笨重地爬上石頭,伸手就來摸薑森的額頭:“發燒了嗎?都開始說胡話了?”

  劉禮一動作,驚醒了沉思中的薑森,薑森眉眼一皺,瞳孔一縮,他突然想起來,自己還有一件事沒有確認,於是放眼向白瑪山山麓看去,在自己熟記的那個位置,一顆歪脖子的梅花樹傲然綻放,鮮紅的梅花紅得似血!紅得耀人!

  古書、外爺、詩句、梅花、孫權墓!

  薑森心中突然決定了什麽似的,眼神驟然變得凌厲起來,眼神若破空長劍,鋒利劍鋒直指白瑪神山!心中驀然騰起一個聲音“重開孫權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