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李儒毫不猶豫地點點頭:“當初董卓吞並何進、何苗的軍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將校,全都是由儒拉攏過來的。”
“而他們之所以肯為董卓效力,歸根到底是因為儒打著陛下的旗號,他們與在下一樣,皆是忍辱負重,真心為陛下效力。”
當初何進、何苗身死,董卓為了吞並這支兵馬,花了不少力氣。
可由於他名聲太臭,根本沒多少人願意為董卓效力,關鍵時刻,正是初來乍到的李儒,幫助董卓完成了何進余部的消化。
當然!
這不過是名義上的幫忙。
實際上,李儒是在為漢帝做事,吸納這些力量。
而這部分力量,終將會成為劉協權力的保證,成為匡扶漢室的微弱火光。
李儒鄭重一揖行禮:“陛下放心,儒已經將皇宮宿衛力量做了調整,雖然西涼兵仍然佔絕大多數,但每隔三日的此時,德陽殿都是安全的。”
“這裡......”
李儒聲音低沉,卻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全都是效忠於陛下的人。”
劉協嗯的一聲點點頭:“朕已經料到了,從老師把王越調來值守殿門時,朕就已經明白了老師的用意。”
劉協曾是李儒的學生,對於他的聰明才智,李儒自然知曉。
在李儒而言,劉協才是可以中興漢室的帝王,董卓廢帝另立劉協,雖然意在立威,但卻正中李儒下懷,讓他真正敢於踏出這一步。
李儒頷首點頭:“陛下英明。”
劉協輕聲道:“老師,咱們接下來準備如何?”
李儒頓頓,沉吟片刻:“如今董卓已經對袁家產生懷疑,只要儒有了真憑實據,便可對袁家下手,袁氏門生故吏若敢造次,儒可盡全力協助董卓將其鏟除。”
“若是果真可以鏟除袁家這一毒瘤,區區董卓而已,只需要一場宮廷政變,便可輕易將其鏟除,陛下不必擔心,一切盡在儒之掌控。”
這段時間以來,雖然李儒專注於獲取董卓的信任,但同時他也在觀察董氏權力的結構,尋求其致命的破綻。
雖然,從表面上看,董氏權力非常龐大,但因為快速吸收何進、何苗、丁原兵馬,導致其內部非常複雜。
單從兵馬結構來講,可以簡單化作三個系統:
其一:西涼系;
其二:並州系;
其三:雒陽系;
而細分西涼系兵馬,則又分核心與外圍兩系:
核心系是由董卓弟弟董旻、侄子董璜統領的親衛和董卓女婿牛輔所轄兵馬;
外圍系則是由董越、胡軫、段煨等人所轄兵馬。
董卓生性多疑,從不輕易相信任何人,自然更不會輕易接納雒陽軍、並州軍,由此導致各軍之間鄙視鏈極其嚴重。
......
總之。
董卓的權力結構在李儒眼裡,根本就是個馬蜂窩,到處都是漏洞。
他只需要隨便找兩個點,便可醞釀一場內部的大戰。
也因此,李儒絲毫不擔心董卓壯大。
“嗯。”
劉協緩緩點頭:“有老師此言在,朕便安心了。”
李儒頷首:“陛下安心便是。”
“哦對了。”
劉協猛然想起了什麽,急忙詢問:“聽聞皇兄從阿閣逃走了?”
李儒倒也沒有遮掩,點點頭:“嗯,沒錯!”
劉協驚詫:“哦?老師可知具體情況?”
李儒長出口氣:“知道的不多,
但這次弘農王的確出乎我之意料,阿閣守衛森嚴,在下怎麽也不敢相信,他居然能夠策劃出如此周密的計劃。” “速速說與朕聽。”
“好。”
當下,李儒便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和盤托出。
他皺著眉,益發覺得不可思議:“或許,殿下身旁是有能人相助吧?否則在轘轅關外,他是絕不可能戰敗李方的。”
在李儒的印象中,李方的實力即便不如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人,但也足以稱之為將才,否則他不可能當上郎中令。
可是......
越是如此,他就越是好奇。
弘農王劉辨到底是在何人輔佐下,才能逃出皇宮,又打出如此驕人的戰績!
“沒想到!”
劉協同樣一臉的不敢置信:“皇兄居然能從宮中暗渠逃離,而且在逃離後,還可以戰敗李方,收服張遼。”
呼~~~
長長呼出一口濁氣。
劉協驚詫到無以複加,不住點頭:“朕捫心自問,如果是朕被軟禁在阿閣,絕不可能像皇兄一樣,逃離皇宮。”
“其實這樣也好。”
李儒順勢接過話茬,安慰道:“你們兄弟二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不管誰能成功,皆乃大漢之幸,黎民之幸。”
“可是......”
劉協皺著眉,抬眸望向李儒:“朕偶然間聽到宮中侍衛們議論,老師勸董卓發兵南陽,消滅何家勢力,還要發下海捕文書緝拿皇兄,不知可有此事?”
“嗯。”
李儒堅定地點點頭:“確有此事。”
劉協好奇:“老師為何如此?您不是說,我們不管誰能成功,皆乃大漢之幸嗎?”
李儒解釋道:“其一,微臣需要繼續獲得董卓信任;其二,只有將弘農王殿下所有能走的路全部堵死,董卓才會死心,殿下才可能真正逃脫。”
“陛下~~”
李儒深躬一禮,鄭重言道:“微臣是在助殿下一臂之力,此為‘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殿下若能克服困難,未來必可成漢室之光。”
“這......”
宛如一米陽光照入腦海,劉協恍然大悟,緩緩點頭:“老師用心良苦,朕明白了。”
李儒長出口氣:“陛下放心,弘農王殿下既然能從死局中逃生,這樣簡單的考題,想來應該難不倒他。”
“微臣倒是真的希望......”
想到這裡,李儒唇角綻出一抹淡笑:“未來你們二人可以效仿光武帝,三興炎漢,再造乾坤,令大漢繼續傲然於世,成就真正的盛世王朝。”
劉協鄭重拱手,鏗鏘言道:“老師放心,朕與皇兄必不負厚望。”
李儒嗯的一聲點點頭:“微臣相信,這一天不會遠的。”
“嗯,朕相信,必不會遠,屆時朕便替老師昭雪,讓您可以光明正大地走在街上。”
“多謝陛下。”
從這一刻開始,作者對於李儒的解讀,是獨一無二的。
還請讀者大佬們鼎力支持,多多投票,多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