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掌燈判官》第181章 公孫伴讀,你得磕幾個頭?
次日天明,太子愁眉苦臉到了前院,叫醒了徐志穹。

 “今日你別跟著去了,丟臉的事,我一個人去就是。”

 徐志穹詫道:“殿下有何顧慮?”

 “今日父皇也去天章閣,你若辯不過公孫文,卻又遭父皇奚落, 若是你忍不下這口氣,和公孫文打起來,這事情就不好收場了。”

 徐志穹搖頭道:“我是殿下的貼身侍衛,自然要寸步不離,我若不去,陛下又要責怪我,事情還是不好收場。”

 太子歎口氣:“罷了, 你去就去,但得聽我的, 一句話都別多說,我被別人嘲弄慣了,多被嘲弄一次,又能怎地?”

 太子帶上一眾侍衛,連同徐志穹,一並去了天章閣。

 天章閣裡今天可真是熱鬧,來了七位公主,三位親王,五位郡王,八位世子,還有龍圖閣、天章閣、禦文閣的學士,外加禦史台十幾位禦史,前後將近一百人,一起聚在天章閣門前,等候公孫文講學。

 這些學士和禦史都是昭興帝叫來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言官。

 這些當中有不少人幫著武栩和徐志穹說過話, 王彥陽就在其中。還有不少人貶損過武栩和徐志穹,爭執最為激烈之時, 雙方曾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

 今天把他們叫來的目的只有一個,要當著他們的面羞辱徐志穹一番,再借他們之口,把事情傳揚出去,把黑白顛倒過來,讓世人皆以為徐志穹是愚鈍癡蠢之人,他冒犯皇室威嚴屬於癡蠢之舉,皇室寬容,饒了他一條蠢人性命。

 以此延伸下去,將徐志穹說成十惡不赦,縱使不殺他,也能讓他身敗名裂!

 屆時再說什麽不善言辭之類的借口都無濟於事,蠢人的名聲坐實,所有人都只會記住他在天章閣的醜態。

 此舉,一來找回了皇室顏面,二來敲打了太子,也教訓了徐志穹, 三來可以拉近公孫文和懷王的關系。

 拉近他們二人的關系,對昭興帝有著重要的意義。

 辰時, 昭興帝駕臨天章閣,講學開始。

 今日講學的內容是“無過論”。

 這是公孫文最具有挑釁意味,也是最擅長的話題,核心思想就是,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過錯,隻存在愚者和智者的區別。

 這種理論,徐志穹在前世也曾經接觸過,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世間所有事物、所有行為、所有想法都是正確而合理的。

 公孫文對這種理論還進行了延伸,認為之所有存在不合理的情況,都源自於愚者對事物有著愚昧的理解。

 公孫文講了一個實例:“某少年求學之時,曾見一耄耋農夫,帶著金粟紙如廁!”

 話音落地,眾人笑了起來,金粟紙是大宣質量最上乘,也是最昂貴的紙張之一,一張紙能賣到一百多文,比絲綢的價格還要昂貴得多,結果卻被個農夫帶去如廁了。

 公孫文接著講道:“我也好奇,便問這農夫,這金粟紙從何而來?”

 農夫回答說,他不知道這是什麽紙,只知道有一名書生曾住在他家裡,覺得他孫子性情聰慧,便給了他兩張金粟紙的字帖,讓他孫子學認字,這農夫覺得認字沒什麽用處,直接拿著去了茅廁。”

 話說到這裡,在座的所有讀書人,都對這位農夫極為厭惡,因為他的行為觸碰了讀書人的底線。

 在大宣,紙是神聖的,且不要說金粟紙,就是最普通的紙,也不能用來如廁,如廁要用竹片!神聖的紙張是知識和文化的象征,不容玷汙!

 調動起眾人的情緒,公孫文引出了他的話題:“紙有錯嗎?金粟紙乃大宣文房至寶,何錯之有?

 書生有錯嗎?看到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有讀書的天分,送他兩張名貴字帖,難道不是出於好意?何錯之有?

 那麽錯在誰呢?太子殿下,可願指點一二?”

 這廝又來挑釁了。

 太子不想理他,可昭興帝一直看著太子,所有人都在看著太子,太子不能不回話。

 “依我看來,是這農夫錯了,他不能帶著金粟紙如廁。”太子知道事情沒這麽簡單,可他只能給出這樣的答案。

 公孫文點頭道:“殿下知道不能金粟紙如廁,證明殿下是智者。”

 話音落地,眾人大笑,這話聽起來像是讚許,其實帶著很深的挖苦。

 公孫文接著說道:“可那農夫是愚者,他沒有殿下這樣的智慧,他不知道金粟紙的價值,總覺得這東西如廁正合適!”

 眾人笑聲不斷,公孫文道:“依愚者之心,金粟紙如廁無錯,依智者之心,紙無錯,書生也無錯,以兩心而論,這世間根本沒有對錯!唯愚人之心與智者之心,相差甚遠”

 一番講述過後,王室成員和大小官員皆連連讚歎,懷王起身施禮道:“先生一言,實令吾茅塞頓開,今得陛下恩典,來此聽學,方能有幸,聞聽先生教會。”

 公孫文還禮道:“懷王過譽了,可惜智者之言,難入愚者之耳,某在東宮講學之時,卻受了不少挖苦。”

 懷王愕然道:“何人敢挖苦先生?此真愚人之舉!先生若是不棄,可來舍下講學!吾以上賓之禮恭候先生!”

 懷王對公孫文如此看重,其余親王、郡王紛紛上前附和:

 “公孫先生,真乃當世神人!”

 “犬子不才,願出重金為束脩,懇請先生稍加點撥!”

 “先生若得空閑,且往舍下一聚!”

 各閣學士和禦史之中,也有擅長諂媚之人,爭先上前,獻上溢美之詞:

 “公孫先生,真乃當世之聖賢!”

 “吾只見公孫先生之書,未見先生其人,實乃憾事,今日蒙陛下厚恩,終如願所償!”

 “先生可願到學館講學?京城萬千儒門弟子,苦等先生教誨!”

 在皇帝的示意下,就連公主們都紛紛上前求學,七公主對六公主梁玉瑤道:“姐姐,我們也過去求先生一句吧。”

 “求他作甚?”梁玉瑤皺眉道,“你怎恁地下作?”

 七公主低聲道:“姐姐,卻不見父皇一直看著咱們?”

 梁玉瑤低頭道:“要去你去,我學不會他這些口舌之能。”

 王室的席位上只剩下六公主和太子。

 梁玉瑤低聲對太子道:“他去你東宮講學時,你怎就不揍他一頓?你若沒膽量,我叫紅衣使揍他就是!”

 太子抽抽鼻子,一臉委屈道:“還是六姐心疼我!”

 “莫扯閑淡,誰心疼你?我就是看不慣這小人,隻懂搖唇鼓舌的小人!”

 太子神情端正:“搖唇鼓舌,你也要學呀!”

 梁玉瑤冷笑一聲:“我學來作甚?”

 太子道:“我是真心喜歡!”

 梁玉瑤靜默片刻,轉臉啐了太子一臉唾沫。

 ……

 捧著公孫文的人很多,但也有不買帳的。

 老禦史王彥陽就是其中之一。

 “公孫先生,依你之見,這世人連對錯都分不清楚了?”

 一聽有人挑釁,公孫文笑了:“不是分不清對錯,是這世上根本就沒有對錯。”

 王彥陽放聲笑道:“老朽枉活一把年紀,還從未聽過這等古怪論調。”

 公孫文道:“這論調叫做兩心之論,乃學問之大成,你知道自己枉活了這多歲月,還算有藥可救,如今虛心請教,好好研習,卻也不算蹉跎了一生!”

 王彥陽勃然大怒:“老朽愚鈍,先向公孫先生請教一事,先生說這世上沒有對錯之分,我且問先生,盜竊之舉,難道不是錯的?”

 徐志穹聞言一皺眉。

 老禦史中招了。

 不要問這樣的問題。

 他有一百種方法能證明盜竊是對的。

 果不其然,公孫文開啟了兩心之論模式:“依愚者之心,盜竊自然是過錯,依智者之心,盜竊非但沒錯,卻有功績!”

 王彥陽笑道:“恕老朽孤陋寡聞,依我大宣律,盜竊是重罪,既然有功績,為何要以罪論處?”

 公孫文笑道:“愚者行盜竊之事,自然有罪,智者行盜竊之事,便是有功,昔日大宣征討妖族,車騎將軍設計盜取敵軍敵軍糧草,兵不血刃,大破妖族,依你之見,這卻算車騎將軍有罪麽?”

 王彥陽氣得渾身發抖:“你這是強辯!搶奪敵軍糧草,不算盜竊,這與盜竊之罪絕不能一概而論,戰場瞬息萬變,豈能以常理隨意推斷……”

 老禦史越說越急,說出了一堆道理,可沒人願意聽。

 在這種場合下,沒人聽得進去太多道理,道理講的越複雜,反倒越吃虧。

 看老禦史氣得渾身發抖,公孫文笑道:“王禦史稍安勿躁,盜竊本身沒錯,卻分愚者之心和智者之心看待,你年紀大了,再學智者之心恐為時已晚,且待余生多開心竅,多聽些智者之論,也是幸事!”

 王彥陽氣得說不出話來,公孫文收去笑容,現在該收拾太子了。

 “我時才說盜竊無錯,太子殿下可有異議?”

 太子不作聲,知道爭不過他,就不和他爭,他覺得徐志穹說的挺有道理。

 公孫文又問:“我昨日說殺人無錯,殿下可有異議?”

 太子還是不作聲。

 梁玉瑤在旁一聲嗤笑。

 公孫文皺眉道:“玉瑤公主可有異議?”

 梁玉瑤道:“本宮一介女流,聽不懂先生的大道理。”

 公孫文沒心思和梁玉瑤爭執,轉眼看向了徐志穹:“徐燈郎,我且問你,盜竊無錯,殺人無錯,研習一些外族的修行術法,難道就有錯嗎?”

 好你個雜種養的,在這等著我呢!

 研習外族的修行術法,說的就是蠱術。

 蠱術沒錯,殺人也沒錯,梁玉明豈不就是沒錯?

 我殺了梁玉明有錯嗎?我殺人是不是也沒錯?

 要是這麽爭論,我就上了他的當了。

 他會用一百種方法證明我是個愚人,愚人殺人肯定有錯,但梁玉明是智者,梁玉明做什麽都沒錯。

 一場辯論不能定我的罪,但今天我會被他貶損的一文不值!事情傳揚出去,連同武千戶,連同掌燈衙門,連同那兩萬多生靈都會被貶損的一文不值!

 狗東西,就憑你那根三寸舌,隻配給梁大官家舔皮燕,還想來貶損我?

 徐志穹笑道:“公孫伴讀,我以為你心智還算健全,怎麽連對錯都分不清呢?”

 公孫文一笑,這愚人又上鉤了,還敢和我爭論對錯。

 “簡單一件道理,卻不知要跟愚者說上多少次,我且耐下心來,再跟你費一次口舌,你且說說,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你若說不清,卻要在此給我磕個響頭!”

 徐志穹笑道:“我若說清了,你得給太子殿下磕個響頭,再給我磕個響頭!”

 公孫文厲聲道:“一言為定!”

 太子低聲道:“莫再說了,你爭不過他!”

 梁玉瑤咬牙低語:“還特麽爭什麽對錯,就該找個時日,痛打這廝一頓。”

 徐志穹一笑,對公孫文道:“看你這樣子也不太聰明,道理說多了,你也未必聽的明白,我精於數算,且說個題目,你說一加一等於三,是不是錯了?”

 公孫文聞言,放聲大笑:“這算是數算之題?”

 懷王連連搖頭:“這愚人也就能算個一加一的事情。”

 徐志穹對公孫文道:“公孫伴讀,我說了,你不是個聰明人,題出難了怕你聽不明白,你就說一加一等於三,是不是錯了?”

 公孫文道:“依愚者之心,自然是錯了,在愚者眼中,一加一就能等於二,但智者眼中,一加一等於三當然沒錯!一男加一女,生出一個孩兒,這卻不是三個人嗎?一雌一雄兩頭牛,生下個牛犢,這不是三頭牛麽?這麽淺顯的道理你不明白?”

 眾人聞言,對著徐志穹大笑,懷王慨歎道:“跟愚者說清一個道理,就是這麽費力氣,還得舉出這麽粗淺的例子,真是難為先生了。”

 梁玉瑤咬牙切齒道:“荒唐,真特麽荒唐,一加一等於三都能說出理來!”

 太子心裡發慌,他知道徐志穹絕不肯下跪,可這事情怎麽收場?

 昭興帝默默看著徐志穹,臉上隱隱露出一絲笑容。

 徐志穹笑道:“依愚者之心,一加一等於二!依智者之心,一加一等於三!”

 公孫文道:“這就是兩心之論,我讓你漲了一回見識!你有何異議?若無異議,過來磕個頭!”

 徐志穹詫道:“先生還沒說完呢,第三顆心呢?”

 公孫文一怔:“哪來的第三顆心?”

 徐志穹道:“一顆愚者之心,加一顆智者之心,不是三顆心麽?”

 “這,這,這怎麽會是三顆心?”公孫文有些慌亂。

 徐志穹笑道:“不是三顆是幾顆?一加一等於二,是愚者之論,你若說只有兩顆心,你便是個愚者!”

 公孫文錯愕無語。

 徐志穹又道:“一加一等於三,是智者之論,一顆愚者之心,加一顆智者之心,等於三顆心,你且把這第三顆心說個明白!”

 眾人笑聲戛然而止。

 公孫文臉色慘白,半響無語。

 梁玉瑤笑道:“公孫先生,本宮聽不懂大道理,一加一等於幾的事情,本宮倒是聽的明白,你且說說看,那第三顆心到底在哪?”

 王彥陽也問道:“老朽年邁,不懂智者之論,也請先生說說,那第三顆心到底在哪?”

 一群禦史和學士不停追問,懷王臉色十分難看,皇帝的臉色更難看。

 可難看也沒用,這群有骨頭的言官,從來不看皇帝的臉色。

 公孫文默然良久,突然開口了:“第三顆心,是一顆公心,為天下蒼生的公心!”

 徐志穹一怔:“煩請先生詳述!”

 公孫文道:“天下蒼生,多為愚者,然一國之君,乃是智者中的智者,國君對子民不離不棄,一顆公心,正擺在愚心和智心中間!”

 讓他圓回來了!

 不僅圓回來了, 還順道拍了皇帝的馬屁!

 好修為呀!難怪倩娘都辯不過他!

 徐志穹笑了:“如此說來,先生講的不是二心之論,是三心之論?”

 公孫文氣得咬牙切齒:“且莫管是幾心之論!隻問你有何異議?”

 徐志穹笑道:“異議自然是有,且問先生一句,一加一等於一萬,是對了還是錯了?”

 公孫文急火攻心,身體有些顫抖。

 徐志穹收去笑容道:“若錯了,你就是個愚者,若說對了,你且把這一萬顆心一顆一顆說個明白!”

 公孫文面色慘白,雙眼充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徐志穹笑道:“說不明白,今天就要磕頭,給太子磕個頭,給我再磕個頭,一個頭加一個頭,且說你一共要磕幾個響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