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掌燈判官》第689章 0乘罰惡司
道門之主回應了兩句。

 第一句:重修千乘罰惡司。

 這句話就七個字,信息量卻極大。

 重修,意味著千乘國原來就有罰惡司。

 有罰惡司,就證明千乘國曾經有判官,後來因為其他原因,導致判官絕跡了。

 重修好呀,重修花不了多少錢。

 錢立牧新建一座罰惡司,也就用了五十萬銀子,我要重修一座,至多二三十萬兩足夠了。

 剩下的銀子還有大用場,總之銀子這東西不用嫌多。

 可為什麽叫千乘罰惡司?

 在大宣,一州一座罰惡司,有京城罰惡司、竹州罰惡司、滑州罰惡司,湧州、碌州情況特殊,兩州共用一個罰惡司。

 如果說重修“神臨城罰惡司”,這就合理一些,這證明千乘國的判官道和大宣基本一樣。

 而“千乘罰惡司”這五個字,傳遞了另一個信息,千乘國很可能只有一座罰惡司。

 這證明千乘國的判官道規模很小。

 第二句話:今夜子時在中郎院等候。

 徐志穹問錢立牧:“這是讓我等誰?”

 “役人,道門之主的役人。”錢立牧的語氣有些綿軟和虛空。

 道門之主也有役人麽?

 徐志穹正要再問,卻見錢立牧神情茫然的看著徐志穹:“兄弟,你和道門之主,到底是什麽關系?”

 錢立牧完成祭禮,十一天后收到回應,在道門前輩眼中,這已經是極快的了。

 徐志穹做了祭禮,道門之主立刻回應……

 有沒有一盞茶的時間?

 好像連半盞茶都不到!

 錢立牧感覺自己對道門的認知受到了挑戰。

 徐志穹思索了片刻。

 我若說是結拜弟兄,會不會嚇壞了錢大哥?

 當然,也不一定就是薛運,從吃貢品的速度來看,也有可能是師父,恰好他老人家今天齋戒。

 師父的事情也不能隨便提起,罷了,忽悠他兩句吧。

 “錢大哥,小弟才入道幾年,哪能攀上道門之主,千乘國沒有判官,我想把道門重新開起來,想必道門之主也有這份心願,故而這麽快就回應我了。”

 錢立牧慨歎道:“還是怪我,怪我胸無大志,兄弟,你終究是個做大事的人!跟著你來千乘國,這一趟注定不吃虧!”

 徐志穹道:“錢大哥,我先把銀子給你送過去,趕緊讓湧碌罰惡司開工。”

 兩人來回好幾趟,把二十萬銀子送去了錢立牧的中郎院。

 錢立牧去操持禦南罰惡司的事情,臨行時交代徐志穹一句:“道門之主的役人,話少,規矩多,你千萬別頂撞了他。”

 話少,還規矩多?

 好奇怪的人。

 不過道門之主不應該只有一個役人,可能錢大哥遇到的那個比較特殊。

 當天,徐志穹把所有雜事全都推在一旁,安安靜靜等在了中郎院。

 看著漏刻,來到子時,中郎院前門傳來一陣叩門聲。

 你還別說,道門之主的役人,既準時,還懂禮貌。

 徐志穹推開房門,見門外站著一個高大的男子,臉上面具,面具四周露出張揚的須發。

 “四品判官,馬尚峰?”那男子核對了一下徐志穹的身份。

 他知道我是四品判官?

 他能看得穿潛輝鏡?

 未必是他看穿了,應該是道門之主看穿了。

 這件事肯定瞞不過道門之主,但徐志穹還得驗證一下對方的身份。

 “你是何人?”

 男子低下頭,盯著徐志穹看了片刻:“我是役人。”

 徐志穹問:“誰的役人?”

 “你不該問。”

 徐志穹一怔:“你來找我作甚?”

 “重修罰惡司。”

 身份確認了。

 役人又問了一次:“你是四品判官馬尚峰?”

 徐志穹點點頭。

 “走。”

 這位役人轉身就走,沒有進門的想法,也沒給徐志穹留下準備時間。

 好在徐志穹事先做好了準備,跟著役人走出了中郎院的大門,進入了濃霧籠罩的荒原之中。

 中郎院地處兩界州,徐志穹怕迷路,帶上了指路燈籠。

 兩人在荒原之中穿梭許久,役人始終在前頭領路,一語不發。

 徐志穹問一聲:“這位兄台,不知你如何稱呼?”

 役人不回答。

 “千乘罰惡司據此多遠?一夜之間能走到麽?”

 役人還是不回答。

 “前邊那是個什麽東西?”

 役人沒反應,只顧往前走。

 前邊一碩大身影,抱著膝蓋,坐在地上,正看著天空發呆。

 長鬼。

 徐志穹在兩界州見過這東西,上一次有鍾劍雪在,稍加震懾,就把那長鬼嚇跑了。

 可這位役人顯然沒有這樣的震懾力,他走到長鬼近前,長鬼沒跑,也沒有任何反應。

 這隻長鬼似乎擋了役人的路,役人也沒有繞路的想法。

 役人沉聲對長鬼道:“走!”

 長鬼慢慢轉過臉,靜靜看著役人。

 鍾劍雪曾說過,長鬼有一定戰力,有一部分長鬼甚至有修為。

 上次遇到的長鬼就有七品修為,戰力高低姑且不論,他這腦袋和水缸差不多大,蹲坐在地上,身子比城門還高,這份壓迫感真真切切。

 可役人沒有繞路的打算。

 對視片刻,見長鬼半響不動,役人上前踢了一腳。

 轟隆!

 一聲巨響!

 徐志穹覺得陣陣耳鳴。

 濃霧之中掀起一陣煙塵,煙塵散去,長鬼不見了身影。

 正當錯愕之際,遠方又傳來一聲巨響。

 轟隆!

 長鬼落地了。

 濃霧之中看不見長鬼的落地點,但從滯空時間來看,他飛了很遠一段距離。

 何必如此?

 “這麽大一片荒原,寸草不生,走哪不是路?卻不能繞幾步?”徐志穹很是費解。

 本以為他不會作答,沒想到他居然開口了。

 “匠人,喜歡直走。”

 話少,規矩多。

 看來他就是錢大哥說的那位役人。

 兩人一路無話,默默直行,按照徐志穹的估算,應是走了七八個時辰,終於在荒原之中看到了一座建築物。

 他看到了一段城牆,首尾看不見盡頭的城牆。

 兩界州,居然有城?

 離近再看,城牆高有兩丈,裂痕遍布,創痕累累。

 這城牆很破,而且很不完整,每隔十來丈,就能看到一處塌陷。

 從塌陷的斷口之中,徐志穹看到了特殊的構造。

 這城牆不只是一面牆。

 城牆的厚度超過了兩丈,裡邊是空心的,徐志穹從斷壁之中,看到了石製的樓梯和隔牆。

 這是一間屋子!

 上下兩層的石屋!

 屋子的寬度在五丈左右,牆壁倒塌了三分之一,這間屋子的隔壁,是另一間屋子……

 屋子連著屋子。

 這一面看不到盡頭的城牆,難道是由這一座座規格完全一致的石屋拚接而成的?

 這麽奇怪的建築,徐志穹還是第一次看到。

 他想從坍塌的斷壁之間,走到石屋裡看一看,忽聽役人道:“走門!”

 徐志穹一怔。

 城牆斷的七零八落,走哪不是門?

 可役人不容商量,他沿著斷壁緩緩前行,似乎一定要從城門進去。

 徐志穹跟在役人身後,試著估算這座古城的規模。

 因為城牆始終看不到盡頭,從目力所及的范圍推測,徐志穹覺得這座古城的規模可能不亞於京城。

 徐志穹很難理解。

 這麽大規模的一座城市,到底住著什麽人?

 活人住在陽世,亡魂住在陰間。

 兩界州住著什麽人?

 而且看役人的意思,千乘罰惡司就在這座古城之中。

 隨著役人又走了一個多時辰,終於走到了城門。

 徐志穹估算的沒錯。

 從城門的尺寸大致可以推算出城市的規模,這座古城的城門尺寸還真就和京城相當。

 一扇城門已經消失不見,另一扇城門只剩下半截。

 役人很在乎進城的儀式感,他上前將那半截城門推開,帶著徐志穹進了城。

 穿過城門洞,面前是一條四五丈寬,石板鋪砌的大路,大路對面,是一面城牆。

 】

 等等,怎麽又是城牆?

 城牆裡邊還有一座城?

 這讓徐志穹想起了安淑院。

 安淑院是“回”形建築,分為內院和外院。

 難道這座城是回形建築,分為內城和外城?

 內城和外城的結構倒是不罕見,只是這距離太近了,竟然隻隔了一條路。

 徐志穹站在石板路中央,回頭看了一眼外牆。

 在外牆的內側,徐志穹看到了上下兩排窗戶,看到了排列整齊的房門。

 沒錯,這座城的外牆,是成千上百的兩層石屋拚接而成的。

 可以想象一下,當這座古城還不是廢墟的時候,一間石屋,一戶人家,他們是這座古城最外層的居民。

 那眼前的內城城牆呢?難道也是由石屋拚接成的?

 內城城牆計劃與外城城牆等高,也有不少塌陷之處,徐志穹跟著役人穿過“內城”城門,看到了“內城”的構造。

 徐志穹猜對了一半。

 猜對的是,這片“內城”城牆,也是由一座座石屋拚接而成的,但石屋的規模,要比外城的大,一座“內城”石屋的面積,相當於四座外城石屋,也分上下兩層。

 猜錯的是,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內城”。

 進了“內城”之後,眼前是一條寬敞的大路,大路對面還是城牆。

 這可就不是回字形建築了,這是回子裡邊又多了一個口,裡邊還有一個“內內城”。

 “內內城”裡邊,還有“內內內”城麽?

 怎麽會有這樣的城市?

 什麽人會住在這麽奇怪的建築裡邊?

 罰惡司在第幾層城裡?

 這種層層套疊的城市,貌似也不適合建造大規模的建築。

 千乘的罰惡司,該不會比竹州罰惡司還要寒酸吧?

 徐志穹看了看第三層黑漆漆的城門, 問道:“罰惡司在何處?”

 沉默許久的役人開口了。

 他沒說直接罰惡司的位置,而是先指了指身後的外牆:“那是凡塵員吏的住所,叫員吏舍。”

 徐志穹眨了眨眼睛。

 役人又指了指身邊的內牆:“那是引路主簿的住所,叫主簿軒。”

 徐志穹打了個寒噤。

 役人又指了指前邊的“內內牆”:“那裡是判事閣和議郎閣。”

 什麽意思?

 一陣寒風吹過,徐志穹四下看了看:“這整個一座城,難道就是……”

 役人點點頭:“這就是千乘罰惡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