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第一百八十二章:試問天上仙人,誰敢來此人間……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新]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陳凡說完。
 
舞台當中一聲琵琶曲傳來。
 
但這個曲子彈的並不急,好像是隨手彈的。
 
只是,舞台上卻不見彈琵琶的人影。
 
直到。
 
當舞台中飾演白居易的演員,以及他的友人尋找之下,這才發現了這位彈奏琵琶的女子。
 
再三邀請之下,這位女子抱著琵琶出現在眾人眼前。
 
只是雖然如此,但似乎害羞還是其他,女子卻是用她的絲巾半遮著面。
 
直到當眾人看清楚這位女子的面容。
 
呼的一聲。
 
大家認出了這位女子。記住網址m.xbequge.com
 
“寧心。”
 
“竟然是寧心。”
 
“沒想到寧心飾演的是這位琵琶女。”
 
雖然之前就有傳出寧心客串了《唐詩何止三百首》。
 
但在此前,他們卻沒有任何有關於寧心的消息。
 
沒想到。

 
此時寧心突然出現,的確讓無數人驚訝。
 
“沒想到寧心竟然會彈琵琶。”
 
“人家當年可是唱歌出道的,而且在學校的時候,據說她是她們學校知名的琵琶女。”
 
“這個設定有看頭,期待中。”
 
一方面是設定,一方面是寧心的人氣,眾人盯著舞台。
 
而此時,寧心也在飾演白居易的演員邀請下繼續彈奏。
 
“好聽。”
 
“沒想到琵琶竟然這麽好聽。”
 
“哥們,你除了用好聽之外還能用什麽?”
 
“難道用我草?”
 
“……”
 
公頻上無數的“好聽”發出。
 
當然。
 
這對於大部分觀眾,看客……來說,他們對於琵琶曲的評價,也只能出現好聽兩個字。
 
稍微文化一點的,那就是悅耳動聽,沁人心脾……等等。
 
但就在這時。
 
另一邊的陳凡卻是開口。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在潯陽江送別友人,這本是一件很蕭瑟的事情。但就算如此,友人還是要走的,只能端著酒杯與友人說著分別的話。但可惜氣氛也不對,沒有助興的樂曲。也只能一杯又一杯的敬出,好像喝悶久一樣。離別之時,留下的是茫茫江水浸著天上的明月。
 
這交待的是當時的背景。
 
眾人也更為的明白,這發生的是一個什麽樣的故事。
 
不過開篇中規中矩,雖然寫得不錯。
 
像其中的【楓葉荻花秋瑟瑟】以及【別時茫茫江浸月】……都寫得非常傳神。
 
但前有《長恨歌》,白居易這樣水平的句子,大家也覺得一般了。
 
不過。
 
相對於長恨歌,陳凡卻更為喜歡《琵琶行》。
 
喜歡的,不僅僅是因為琵琶行更為傾注白居易的情感。
 
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琵琶行的藝術特色,陳凡認為是超過《長恨歌》的。
 
猶記得當年陳凡背這首琵琶行的時候,當真是背得好不暢快。
 
特別是這首詩裡面,有的時候閉上眼睛,當時的場景便來了一個完美的還原。
 
看著前方的琵琶女,陳凡繼續念道:【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複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琵琶聲與陳凡的詩詞完美結合。
 
或者說。
 
陳凡所念的詩歌完美的符合眼前的琵琶女。
 
不管是她的神態,動作,還是彈奏的節奏,聲音……全都通過詩詞的方式描繪了出來。
 
而當大家反應過來時。
 
一眾人眼中只看到大珠小球落玉盤發出來的輕脆之音。
 
但陳凡並沒有停止。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一口氣,陳凡將《琵琶行》第一部分全部念出。
 
短暫幾秒鍾之後,掌聲……直透雲霄。
 
“我了個乖乖。”
 
“剛才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這首琵琶行,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也是,我現在都還在震驚當中。”
 
是的。
 
比之長恨歌還更為的震驚。
 
如果說長恨歌裡面的一系列句子,都是金句。
 
甚至可以說有不少句子,都能流傳千年。
 
那麽,對於《琵琶行》來說,這就不只是金句或者是流傳千年這麽簡單了。
 
琵琶行的高明之處,除了語句之美,更為美的是他的藝術特色。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當然。
 
還有更進一步的【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這一層一層,層層推進,簡直是高潮一波接著一波,一浪接著一浪。
 
而在這一浪一浪,一層一層不斷的疊加當中……最後的高潮則如排山倒海,雷霆萬鈞,氣吞山河,直搗黃龍,一泄千裡……
 
……
 
“老師,這首琵琶行也太美了。”
 
“好好看節目。”
 
“是,老師。”
 
不少學校一眾學子盯著鏡頭裡面的畫面。
 
而有的一些學子,已經閉上了眼睛。
 
這會兒,他們覺得看與不看都是一樣的。
 
一邊的能夠聆聽的琵琶曲,另一邊卻是能夠在他們內心展開畫面的琵琶行。
 
哪怕就是閉上眼睛,他們也能在腦海裡展現出這一迷人的畫面。
 
……
 
“教授,您覺得長恨歌與琵琶行比之如何?”
 
“你覺得呢?”
 
“我不知道,但我現在好激動,我感覺,琵琶行似乎已經超過了長恨歌。”
 
“你的感受是對的。”
 
某大學中文系,一眾學子,以及那些中文系導師,這時亦是完全的目瞪口呆。
 
他們可以說是讀過太多太多的詩作了。
 
也研究過太多太多的詩詞。
 
可能很多時候,他們都有一些職業習慣,覺得詩歌也就是如此。
 
可是。
 
一首琵琶行,卻是讓他們完全沉醉其中。
 
這一首詩歌,他已經不僅僅單單體現了他的文字藝術。
 
更為體現的,還是他的結構藝術。
 
是的。
 
就如這位琵琶女所彈的琵琶曲,其高潮一波接一波的結構形態,那就可以完全秒殺其他的詩歌。
 
但……他們知道。
 
看起來,這首《琵琶行》還未結束。
 
是的。
 
剛才陳凡念的,只不過是《琵琶行》的第一部分。
 
陳凡繼續念道: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這是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也好理解。
 
他說的是琵琶女自述身世。
 
但你以為,白居易要講的就是琵琶女嗎?
 
並不是。
 
所以。
 
這才有了第三部分:
 
【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與第一部分一樣,第三部分又是一系列的金句爆出。
 
“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但琵琶行的經典,又怎麽會是這一些金句呢。
 
當你聽到最後一句,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時。
 
你就能真正的感受到,這首琵琶行到底寫的是誰了。
 
沒錯。
 
琵琶行只不過是明著寫琵琶女,實則暗裡寫白居易自己。
 
琵琶女是明線,白居易則是暗線。
 
明線與暗線相互交雜,層層推動,直到最後……才引出詩人的真正意圖。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女雖然與白居易不一樣,但他們在很多地方似乎又是相同的。
 
只不過,一個是被商人拋棄,另一個卻是被朝廷貶謫。
 
當然。
 
在這裡面,這裡面有沒有當年那一位湘靈的影子,那就看你怎麽看了。
 
一曲琵琶曲結束。
 
白居易這首《琵琶行》也就此完結。
 
現場所有人沒有一言。
 
不是他們不想說,而是,面對著如此經典,面對著如此千古之詩篇。
 
他們一瞬間不知道用什麽語話來描述自己內心激動的心情。
 
哪怕。
 
他們嘴角裡剛想喊出,我草……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面對著如此傳世之作,我草……簡直是玷汙了這幅作品。
 
或者。
 
這個時候他們想到了《琵琶行》裡的一句: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所有人的安靜,就是被琵琶行徹底給震撼住了。。
 
但這一邊的安靜。
 
整個央視綜藝頻道的收視,已經破了17個點。
 
……
 
“兄弟,醒醒。”
 
“怎麽了?”
 
“節目結束了。”
 
“啊……結束了?”
 
“你看,陳凡老師都下台了。”
 
看著空空如也的舞台,無數沉浸於其中的觀眾這才醒來。
 
但哪怕如此,他們仍是喃喃自語:
 
“長恨歌。 ”
 
“琵琶行。”
 
“詩魔白居易。”
 
而另一邊。
 
對於那些億萬觀眾,對於那些無數在直播間內觀看直播的朋友。
 
他們卻大聲的吼出:“試問天上仙人,誰敢來此人間……”
 
==
 
PS:此前一個群有一位作者朋友突然離世。兄弟,願一路走好,保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