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章懷太子傳》第70章 為人父母者,大不易!
  就在李賢一行人,進入邙山,進去鬼市一探究竟的第五天,李勣統領的遼東軍,渡過黃河,經孟津港抵達洛陽。舉行完盛大的獻俘禮後,李勣到兵部卸去了兵權,交還印信。

  其所部的遼東軍,也在吏部侍郎-裴行儉,洛陽府尹-馬載的安頓下,在附近九縣,準備好的營地中,大擺慶功宴,慶祝遼東大捷。

  而同樣熱鬧的還有洛陽宮宴,接受完群臣的恭賀後,李治將主持宮宴的事交給太子弘,與武後,李勣二人,返身回了後殿,飲飲茶,聊聊天。

  李勣是現如今,為數不多的國家元勳之一,對他的褒獎、待遇規格,當然也是最高的。自降身份,禮賢下士,像家人一樣,與其聊天、喝茶,也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司空不僅國家元戎,更是朕的股肱之臣,這般年紀了,還要宵衣旰食的鏖戰兩載,朕之過也。”

  “陛下言重了,遼東之戰,收三代之功,上賴陛下龍威,下賴將士用命。老臣所為,不過盡本分而已。”

  李勣十七歲隨翟讓上瓦崗,戎馬一生,大小戰役數之不盡。上戰場對於他來說,早就猶如家常便飯,真是習慣了。

  對於他這樣資歷的人來說,要是不想上去,安心在京休養,即便是李治也不好意思強求。

  他輝煌的一生,是從戰場開始的,現在年紀大了,記憶早已模糊。能在人生的最後的一段歲月,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話,已經死而無憾了。等到了九泉之下,見了太宗皇帝,及一眾老弟兄,也能有個交待了。

  “唉,依著本宮看,司空不僅於公有功,對於皇室,也是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勳的。”

  “雍王賢,就是在司空的調教下,長成了英武的少將軍,陛下和本宮都欠著司空的人情呢!”

  遼東距離中原之地相隔千裡,戰場上又凶危莫測,李賢能活著從遼東回來,並不是因為他的本事有多厲害,恰恰是源於這位老臣的關照。

  對於這一點,皇帝和武後乃至於滿朝文武,都心知肚明。如果沒有司空的庇護,培養,即便李賢是皇子親王,也不會有鷹隼展翼的機會。

  看到皇帝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李勣心裡也是清楚,皇帝不喜雍王,否則也不會讓其代太子出征。

  聽聞最近京中有變,折了一個皇家聘妃,武家的繼嗣者也從賀蘭敏之換成了武承嗣、武三思。而且雍王賢還在禦駕面前,刑殺了賀蘭,皇帝能高興麽?

  皇帝是他看著長大的,作為老臣,李勣很是清楚他的脾氣是怎麽樣的。這人要是一旦被他看不上,即便做的再好,也休想改變在其心中的印象。

  微微一笑,拱手對武後回了一句:“雍王是二聖的嫡子,上有李家的列祖列宗庇佑,下有二聖的天威傍身,那裡用得上老臣呢。”

  “不過,老臣倒是很喜歡他。年紀雖小,卻一身肝膽。能與將士同甘共苦,務實求真,勇猛剛毅,頗有道玄的遺風。”

  李勣說的道玄,是太宗皇帝族弟,淮陽王-李道玄。其少年時便隨太宗征戰四方,在唐初的宗室中,屬於難得的少年猛將。要不是早早的殞於陣中,其成就斷不在孝恭、道宗二王之下。

  之所以提及這個李治都無緣得見的王叔,就是想提醒他,雍王的年紀還小,請皇帝以慈父之心為重,不要過多的苛責。

  “司空過譽了,黃口小兒,仗著司空的虎威,碰巧打了兩個勝仗而已。”

  不以為然的李治,很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隨即繼續道:“比起那些戰殞宗室子弟,他差的還遠著呢!”  “要是指著他,克紹箕裘,光大祖業,那祖宗傳到朕手裡的江山,才真的是沒希望!”

  皇帝這話,說的刻薄的很。從話語中不難聽出,雍王回京之後,可是把他得罪了夠嗆,否則親生父親怎麽會如此對待自己的兒子呢!

  要知道,早年間皇帝曾親口對李勣:李賢容貌俊秀、舉止端莊,他甚愛之。

  已經讀了《尚書》、《禮記》、《論語》,背誦古詩賦十多篇,一看就能領會,也不會忘記。

  朕曾叫他讀《論語》,他讀到‘賢賢易色’,再三誦讀。我問為什麽反覆讀,他說自己內心特別喜愛這句話,才知這孩子的聰敏出自天性。

  就在李勣心中默默同情之時,精於世故的皇后立刻把話語攬了過去。

  連連說著,雍王之所以頑劣,就是因為自開蒙就沒有找到合適的老師,這也是她這個當母后的疏忽。

  司空致仕的本章,是隨著報捷的一塊送過來的。按照常理,皇帝和她,不好再要求李勣再做什麽。年紀這麽大了,也應該回到家中含飴弄孫,頤養天年。

  可李賢這個熊孩子,的確讓他們夫婦頭疼,是以,武後請司空看在太宗皇帝及他們夫婦的薄面上,切勿推辭,收下這個關門弟子。

  “陛下,司空的兵法造詣,不亞於衛公,其一身德行,也是世間難尋。”

  “六郎年少好動,不受禮法拘束,尋常老師根本就無法馴服。”

  “他在司空帳下兩載,也都能循規蹈矩,依令而行。回朝之後, 也每每歎服司空之能,之德。”

  “既然他如此的敬重司空,那還有誰比司空,更適合出任雍王師呢?”

  武後心裡當然清楚,拜李勣為師,與找尋常的師傅有多大的區別。

  衛公活著的時候說過,他的兵法是萬人敵,學了即可成為兵家大能,輔助君王,蕩平天下不臣。

  也就因為衛公兵法之能,當年,侯君集、李勣、蘇定方拜衛公為師時,都是要經過太宗皇帝禦批的。而蘇定方收裴行儉,也是經過李治批準的。

  李勣這輩子可沒收過學生,跟其學過兵法的長子-李震早亡後,李勣別說收徒了,連親孫子都沒教過。

  作為與衛公齊名的名臣將帥,一生所學無人傳承衣缽,這不僅是李勣個人的損失,更是國家的損失。

  “恩,皇后都這麽說了,朕還能說什麽呢!”

  話間,扭頭看向李勣,繼續道:“司空,六郎頑劣,今後成人成器,就全看愛卿的手段了!”

  “改日,朕親自主持拜師禮,讓李賢拜入衛公門下,從此成為國家有用之將,宗室可賴之王。”

  ......,隨後,又聊了一陣,見酒後的皇帝有些倦意,識趣的武後與李勣告了一聲罪,皆躬身的退了下去。

  而獨自坐在殿中的李治,在他們走後,臉上卻露出了耐人尋味的笑容。

  皇后多智近妖,李勣蓋世統帥,可還不是要按照朕給你們劃好的道兒走?

  廟裡的菩薩一樣,尚且要經歷千刀萬刮,李賢又怎麽能例外呢?成人、成器,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