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導演能有什麽壞心思》第156章 楊導的專業勁
一顆照明彈騰空而起,懸停在半空片刻,而後緩慢下落。

 漆黑的江面頓時亮如白晝,強光下一艘艘帆船悄無聲息地自北岸而來,如同一行行展開了雙翅的雄鷹伸張著利爪。

 “共軍渡江了!”

 驚恐的呐喊之後,碉堡、臨江工事的機槍響了起來,迅速編織出火力網。

 炮火也隨即從陣地後呼嘯而來, 在江面上爆炸激起巨大的水柱。

 衝在最前面帆船內的戰士還沒來得及開槍就紛紛倒下,整艘船瞬間就被打得千瘡百孔。

 “進水了,下船,灘頭集合!”

 戰士們呐喊著跳下帆船遊向對岸,鮮血很快染紅了江水。

 長江北岸,楊樹、於和煒、超哥身穿華野軍服, 站在岸邊全神貫注盯著南岸。

 戰士們已經上船, 整裝待發。

 槍聲、炮聲越來越緊迫激烈, 對岸無數亮點閃爍。

 於和煒:“看來情況比較複雜,預定的時間已經過了,先頭部隊還沒有發出登陸信號。”

 渡江戰役規模大於諾曼底,戰鬥非常激烈,傷亡六萬多人,先頭部隊全軍覆沒的情況不是沒有,並不像許多影視表現的那樣,部隊帆船衝過去,而後迅速就在灘頭展開。

 超哥擰開水壺喝了一口:“二十八軍不好打,是目前**裡最硬的骨頭,所以才讓他們鎮守江浦拱衛南京,沒想到被咱們啃上了。”

 “這不用我們想,”於和煒瞟他一眼:“這是咱們的光榮。”

 超哥眯眼看著黑暗的江面:“是。”

 這時在南岸彌漫的硝煙中,三支信號彈如如風中之花搖曳升起, 隨後被風吹散。

 “得手了!”

 長江北岸隨之幾十顆信號彈升空,衝鋒號此起彼伏,三十五軍兩萬多人升帆渡江。

 於和煒、超哥分別上了自己的船:“先頭部隊佔領灘頭了,同志們, 出發!”

 楊樹跳起來,協助船工拉起船帆。

 “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國!”

 戰士們拿起船槳、木板,協力劃水前進。

 ……

 楊樹猛然驚醒過來,額頭上都是汗。

 《戰士》已經開拍快一個月,他時常這樣驚醒。

 拍攝進度正常,但拍得很辛苦,楊樹夢裡都在拍戲、打仗。

 三十五軍從渡江到進南京用了三天,他拍了一個月還沒佔領總統府。

 戰鬥基本發生在夜裡,劇組自然也晝伏夜出,每天天快亮他才睡下去,中午就得起來繼續工作。

 根據戰史**第二十八、四十五、九十九軍擔任南京城防,其中第二十八軍是南京政府末期的精銳部隊,負責守備長江北岸的三浦橋頭堡陣地。

 三十五軍根據華野命令在江浦渡江,正好杠上二十八軍,打得很艱苦。

 渡江時**的艦艇不斷用排炮轟擊,妄圖配合二十八軍固守,戰鬥越激烈,自然也就越難拍攝。

 沿江陣地失守後, 二十八軍退入江浦城, 又在空軍協助下固守, 三十五軍攻堅兩天陣亡數百人,於和煒就是在這場戰鬥中犧牲的。

 所以為了盡快完成他的戲份,這些天除了拍渡江戰鬥還得拍攻城巷戰,平湖影視城有民國街道,都能滿足需要。

 楊樹自導自演,工作難度更大,好在有劉漫以及兩個導演助理協助,幾百人參與演出的群戲,現場指揮有條不紊。

 拍攝順利當然也離不開充足的前期工作,除了詳細的分鏡和拍攝計劃,他對男主的表演也準備充足。

 開拍前設計角色,他就把男主每一場表演都做好了預案。

 創作是矛盾的,他一度想將男主設計成鋼鐵戰士,如同古代俠客一般喜怒不形於色,酷酷地不苟言笑,仿佛任何事都了然於胸。

 不過與劉漫、江詩語充分討論後放棄了這個想法。

 尤其是劉漫的建議值得參考:“男主經歷十幾年戰爭洗禮,無疑擁有鋼鐵般的意志,但也是普通人,應該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江詩語也說:“人物要有溫度,別搞得現在某些劇中男主那樣不食人間煙火,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所以為了豐滿人物,最終楊樹在這部電影有不少情緒爆發的戲,而且作了不同的表演設計。

 按照劇情順序大隊長靳冬被曰本特工誘殺,收屍時仇恨憤怒地流淚。

 攻打孟良崮戰友歐壕犧牲,是不舍地流淚。

 大軍渡江,解放在即政委又犧牲了,是傷心遺憾地流淚,配合台詞情感遞進,表現得有層次而且通俗易懂。

 江詩語對這些設計比較讚賞:“還是這樣直白些更好,有感情就得表達出來。別玩深度讓觀眾猜疑,猜錯了就會覺得男主是個木頭人,那就削弱角色的感染力了。”

 於是於和煒犧牲時,他在戰火摧毀的街頭摟著屍體號啕大哭,喊卡後都緩不過來,又蹲在一邊哭了好久,劉漫和江詩語輪流過來都沒勸住。

 超哥軍裝濕漉漉的,一頭的汗,扛著把捷克式輕機槍也過來了:“他這是緊張情緒大發泄,我也曾經有過,誰勸都沒用。”

 於和煒站在一邊忍不住感歎:“我劉皇叔是哭來的天下,你這是在哭泣中成長。”

 楊樹接過江詩語遞來的餐巾紙抹淚的間隙瞟了超哥一眼,頓時止住了哭泣。

 “你這把輕機槍誰給你的?”

 “撿的,”超哥被他弄愣了:“按劇情衝進城的時候我的衝鋒槍沒子彈了,就撿了一把機槍繼續戰鬥。”

 真是百密一疏,楊樹也顧不得哭了,抽噎著喊:“槍械的師傅過來一下,這把槍不對。”

 槍械組的趕緊跑了過來:“楊導,怎麽不對了?”

 “這把機槍是捷克式ZB26,彈匣是直的,你們提供的這是彎的。”

 槍械組也一臉懵:“以前其他劇組一直就這麽拍的,彈匣不對嗎?”

 楊樹為了這部戲作了大量準備,很有把握:“那就是其他戰爭片也弄錯了,ZB26不可能是彎彈匣,你們可能和英國的布倫式輕機槍搞混了,這兩種槍的彈匣是能混用的。”

 這個槍械組是國內比較靠譜的,之前和《亮劍》合作過。

 不過楊樹私下裡和他們開過玩笑:“亮劍裡的那門意大利炮可是家喻戶曉了,但我知道那其實是一門法國M1897式75毫米山炮,你們搞錯了道具,千萬別在我這再搞錯。”

 當時槍械組也懵了,悄悄地求他:“楊導,這事可千萬別告訴別人,那門炮的確搞錯了。”

 沒想到今天楊導哭著哭著,竟然又發現彈夾不對。

 槍械組負責人一邊手機查資料一邊道歉:“對不住楊導,您如果說錯了,那可能真就錯了。”

 半分鍾後見分曉,彈夾果然張冠李戴,是英國布倫式輕機槍的,剛才超哥的衝鋒戲得重拍。

 “厲害,厲害!”於和煒和超哥佩服得五體投地:“就憑楊導這專業勁頭,這部戲已經成功一半了。”

 浦口是長江輪渡,也是津浦鐵路重要樞紐,二十八軍丟失後就退入南京,三十五軍也一路追殺進了南京。

 所以拍完渡江戲就得進南京,拍佔領總統府的戲。

 而後二十八軍一路南逃,三十五軍又追擊到杭州,順便解放了杭州。

 七月底劇組轉移到南京和杭州,繼續拍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