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導演能有什麽壞心思》第33章 影視界農民工
  楊樹這段時間都在弄劇本,感覺還沒到考慮這事的時間,聞言反問她:“你覺得結算會有問題?”

  劉漫搖搖頭:“不知道,錢沒拿到手,總還不踏實。”

  江詩語也說:“儒和看在濤姐面子上應該不至於,但也得小心,明天上班時間還是問問比較好。”

  結算真的會有問題嗎?

  這個難說,當然有可能,影視娛樂圈拖薪欠薪的情況不比建築行業好多少,經常轟轟烈烈打官司。

  劉濤在圈內摸爬滾打十幾年見識豐富,前幾天還意味深長地給劉漫說過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

  2002年張紀忠籌拍《天龍八部》,也就是劉濤飾演阿朱的那個版本,在劇本改編時老張就和導演鬧翻終止合作,於是又請來了導演周小文。

  周小文是國內著名導演,臨危受命接過了剩下的工作,組織人手改編了大半年才開始拍攝,後來還在劇中飾演了掃地僧一角。

  從後來成品的質量來看,可以說他拍的《天龍八部》是國內改編的金庸劇中最好的一部,獲得了廣泛認可。

  《天龍八部》籌拍時周小文和張紀忠的關系是不錯的,唯一意見不合的就是選用“高清”還是“標清”拍攝問題上。

  周小文認為高清技術當時還不成熟,而且電視台也沒有相應的播放設備,拍了拿去播還是得改回標清,沒必要多此一舉使用更昂貴的高清設備拍攝。

  意見很合理,於是《天龍八部》最終是用標清拍攝的,省了不少錢。

  這完全屬於專業領域探討工作,本來不應該帶來矛盾。

  然而真就因此帶來了矛盾,後來大家分析,標清拍攝的成本大家都清楚蒙不了人,而高清價格在當時伸縮度很大,貓膩也就很大。

  張紀忠作為製片人掌握著錢財物,導演在有些問題上應該有足夠的敏感性和自覺性,還是少插嘴為好。

  製作成本是節約了,可這是投資方製片方之間的事,關你導演什麽事?

  《天龍八部》開拍之前,周小文按合約支取了百分之六十導演費,剩下的製作完成後結算。

  然而拍完之後老張就翻臉了,並沒有按照合同支付剩下的酬勞,甚至從演職員表裡把周小文飾演的掃地僧也刪除了。

  周小文能做的就是不斷地給老張打手機要錢,可對方就是不接,心理素質極其強大。

  一開始周導演很硬氣,對記者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事沒完。”

  話說得沒毛病,還挺押韻。

  記者去問張紀忠是不是欠薪了,老張倒是不否認,攤攤手輕描淡寫:“這項目我也沒拿全了錢……沒轍。”

  可誰都知道2003年版《天龍八部》收視火爆,當年排名第一。

  另外老張當時作為圈內首屈一指的製片人,哪個投資方敢欠他的錢?

  這事一直這麽懸著,朋友們看不過去建議法律手段解決,結果周小文後勁已泄:“再考慮吧。”

  這是十一年前的事,那時候楊樹才十歲,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如果聽說的話可能想都不想就喊一嗓子:“這就是耍臭流氓!”

  然而現在再聽說這種事已有些麻木,影視圈裡本來就遍地流氓,而且全世界都一樣,影視產業越發達的地方流氓越囂張,有什麽可奇怪的。

  他在影視城跑龍套,也沒少被群頭欠薪。

  所以聽了這故事第一反應是:“周導演因為一個斷人財路的建議而被報復,

那麽我是否也因為某件事真的得罪人了呢?”  他很快又有了判斷:“可能我提B簽時真把人得罪了,之前儒和還無所謂,後來《拚桌戀人》成了爆款,一算帳得付給老子幾十萬,於是真不高興了。”

  這麽一想似乎還是濤姐分析得對,儒和看在她的面子上投資三十萬,楊樹是沒資格再談條件的,他沒有擺正位置犯了忌諱。

  《天龍八部》賺的錢恐怕數千萬計,無論投資方還是製片方都沒有感激周小文,還扣了幾十萬導演費讓他啞巴吃黃連。

  《拚桌戀人》賺的錢少得多,投資方製片方更不可能感激他這個編劇,何況這個小編劇竟然還耍小聰明想多分幾十萬,簡直豈有此理。

  所以他之前分析儒和是因為不想與花兒影視有猜忌才斷了與他的聯系,未免有點戲劇化了,一個小編劇沒那麽重要,壓根掀不起兩大資本之間的嫌隙。

  楊樹畢竟年輕只有二十出頭,是個因穿越而中途輟學的學生,社會經驗差太多了,犯愣頭青的毛病雖然情有可原,但也得別人願意原才行。

  不過這些都還屬於未雨綢繆的胡思亂想,劉濤也不過是根據儒和的先熱後冷作善意的提醒,或許都想太多了。

  劉濤與張紀忠合作過不止一次,三年前她還參演了2011版的《西遊記》,在裡面飾演觀音。

  她的經驗就是:“謹言慎行別得罪人,如果得罪了就早點想辦法補救。”

  這段時間聶文雖然沒有打電話來,但劉漫一直和儒和的營銷部門保持著聯絡,了解《拚桌戀人》的有效播放數據,對方還是比較客氣的。

  所以第二天她就向營銷部詢問了後續結算問題,對方答覆很專業:“我們與各平台有很好的結算機制,通常都很及時,至於你們的項目分成,只要製片人根據合同向財務部門打報告執行就可以了。”

  聽起來沒問題,劉漫又主動打電話給聶文,他的回復是:“劉導的導演費已經結清了,至於版費分成,到時候楊編劇找我就行了。”

  聶文的話好像沒問題,合同是楊樹簽的,當然是他去結算。

  不過劉漫不這麽理解:“我問你的版稅,聶文卻先強調我的導演費已經結清,話外之意是這事與我無關,看來真得小心,咱們時間一到就去結算。 ”

  楊樹不想瞎猜了,那就到時候及時去結算,如果真有問題見招拆招,他不像周小文有許多顧忌,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作為一個藝術家,他更願意把精力放在創作上,處理這些雞零狗碎的事情顯然不是他的興趣和強項。

  劉漫說她會盯著這事,於是楊樹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創作上,盡快把另一個劇本確定下來。

  他說了新的設想:“這幾天我已經在寫《美人稅》的分鏡,昨天半夜突然有個想法,第三個劇本是漫漫主演,如果與《拚桌戀人》能有某種聯系的話,可能會更好。”

  劉漫同樣學編導的,理解很快:“你的意思是要編一個與《拚桌戀人》類似套路的戲?”

  自古套路得人心,劉漫在《拚桌戀人》中的表演很受歡迎,雖然還算不上紅起來,但已經給一些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楊樹的確想把《拚桌戀人》中的一些關鍵元素在新作中有所延續,進一步強化劉漫的形象,對未來發展有好處。

  “不算類似套路的戲,我們的新作必須要有所進步,要比《拚桌戀人》更精彩,劇情要更加出人意料才行。”

  其實楊樹已經有了大概設想,但沒有直接將劇情告訴劉漫:“《拚桌戀人》故事中最關鍵的因素是穿越時空,所以我打算再寫一部關於時空的戲。”

  劉漫對此不置可否:“一個人穿越到另一個時空發生故事,結構基本類似,這還能玩出什麽特別花樣?”

  “應該可以,”楊樹信心滿滿:“這兩天我就寫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