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導演能有什麽壞心思》第225章 樹樹是個善良的人
濤姐和秦姐對楊樹這個創意都非常讚賞。

 “樹樹這個想法很好,升學考試一向比較抓人眼球,挖掘一些有潛質的學生進行考前輔導,這是雙贏的事,我想家長們也是求之不得。”

 “的確是這樣,我看過一些藝考的錄像,簡直慘不忍睹,有些考生雖然受過些訓練,卻缺乏臨場經驗,心理素質也不行,考場上都搞不清在幹什麽。”

 江詩語這時候插嘴:“家長和學生都求之不得,現在藝考輔導可貴了,教授級的老師,通常一節課就得三五千。”

 劉漫也極力促成這事:“何況咱們是一線導演、明星親自輔導,甚至可以提供劇組實踐的機會,讓同學們對未來的藝術工作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吃了幾盤羊肉,大家都停了,隻喝青瓜汁解膩聊天。

 秦姐頻頻點頭:“剛才樹樹說了,咱們多請幾個導師,分幾組可以輔導不少考生,做成節目播出其實也是一場教學示范,全國的藝考生都可以觀摩學習,對大家都有幫助。”

 楊樹笑道:“秦姐這麽一說,倒是把我的想法升華了,這麽一來咱們全國海選時,就別提後續奇妙的文化經紀公司簽約的茬,這事可做不可說,把咱們節目的格調立得更高些。”

 濤姐馬上附議:“沒錯,這事不要提,以後你們要想簽約哪個,對方恐怕巴不得,沒有誰會跳票拒絕。”

 她接著道:“剛才我還在想,如果咱們為了自己公司的發展,才培養學生參加藝考,可能會有家長指責破壞公平性,現在不提了也就不存在了。”

 這一點秦姐倒是不以為然:“我們全國海選,這是雙向選擇的,誰也沒強迫誰,再說最終能不能考得上也得靠考生臨場發揮以及院校考核,這個我們都插不上手,談不上破壞公平。”

 劉漫也說:“藝考生除了天賦,本來就是錢堆出來,生在小縣城的資源和大城市同樣沒法比,起步就沒有公平,我和詩詩當年參加藝考誰沒花幾十萬,那還是幾年前,現在可能需要更多的培養費。”

 僅僅培養學生掌握一門樂曲一項,十幾年下來就至少得十幾萬學費,加上其他方面的培養費,藝考的確非常花錢。

 這個花錢是長期的,節目為考生免去的只是臨考前輔導的花銷,另外就是提供更加專業、有針對性的意見。

 說到這劉漫一臉憐惜地看著楊樹:“當年樹樹家就是拿不出培養費,不然以他的資質怎麽可能過不了藝考。”

 這個因素倒是有的,楊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幾十萬的培養費的確拿不出來,上一世他考導演側重文化課,藝考部分相對簡單,這一世考表演,自己備考的那些就差遠了。

 他擺了擺手:“咱們節目裡可千萬別拿我賣慘,賣慘環節已經過時了。”

 “咱們的節目又不是比賽節目,沒必要賣慘,你賣慘也沒用了,反而顯得矯情,老老實實做節目就好了。”

 楊樹才二十五歲,這時候就以強調曾經吃多少苦來凸現成就,聽著就讓人不舒服。

 他想了想,覺得自己剛才用詞也不妥:“我們節目分四組進行輔導,我的意見是不要使用‘導師’這個詞,如果在指導育人方面沒有一定成就,恐怕配不上這個稱呼。”

 “這幾年綜藝節目都這麽叫,不叫導師叫什麽?”

 “我們節目起到的作用是輔導,還是叫輔導員比較謙虛。”

 濤姐讚同:“我們辦這個節目,最終考出來多少人是未知數,還是謙虛點比較好,就叫輔導員。”

 楊樹把具體計劃說了:“節目分三組或者四組輔導員,每組的學員不要太多,五個左右比較合適,多了輔導不過來。”

 藝術輔導最適合一對一,一對五就算是上大課了。

 這種培養選拔類節目通常都是分四組,人數控制在二十人左右,足夠熱鬧又不至於令觀眾記不清人頭。

 他還特別強調:“既然搞成節目,肯定有一定評價機制,激勵學員們進步,但是咱們不能像其他選秀節目那樣末位淘汰。”

 “哦?不淘汰?”

 “不淘汰,這些學生接下去是要參加高考的,我們把人家選來一通培訓,然後告訴對方你不行,表現最差領盒飯了,這對考生是多大的打擊?”

 “的確如此,這想法很好,”秦姐讚許地看著楊樹:“咱們不能中途放棄了誰,那還不如一開始就別給人這樣的希望。”

 “樹樹是個善良的人,”濤姐也誇讚:“我還沒想到這一層。”

 “我沒搞過綜藝,看得也不多,這裡面有很專業的門道,具體節目流程得找人設計,最終我們來把關。”

 楊樹說了最關鍵的問題:“我們應該解決的是要做幾組,幾組輔導員都由誰來承擔。”

 江詩語說了這幾天她和楊樹商量的意見:“我們的意思是別單個輔導員承擔一個組,要體現出我們的優勢來,最好是一個導演配一個著名演員負責一組,咱們得選定四組這樣的團隊。”

 節目必須辦得謹慎,單人指導容易偏,兩個專業人士指導才夠格調,演員可以傳授學員表演技巧和心得,導演則側重分析作品。

 “然而這畢竟是個綜藝節目,咱們也不能請完全專業的導演上節目,比如我在《琅琊榜》《歡樂頌》合作的導演孔苼,別說不肯上綜藝,上了也玩不起來,也沒時間精力指導學員。”

 “凱哥導演倒是上綜藝,不過人家有自己的節目,得捧自己的演員。”

 請什麽人得一個個去聯絡,這時候確定不下來,不過自己的節目自己人肯定得上。

 劉漫和江詩語都認為自己一來太年輕二來成就有限,沒資格擔任輔導員,但可以以特邀嘉賓的形式參與節目。

 其實兩人的成績都很亮眼,都創造了幾十億的價值,身價都已經晉身一線,然而心理上還是把自己當小姑娘看待。

 濤姐、秦姐和楊樹肯定得上,如果分四組的話,那就還是再找五個一線有分量的導演或者演員。

 楊樹首先建議了王姐夫:“秦姐可以吧姐夫拉來,以二位在影視圈的地位,帶一支隊伍綽綽有余。”

 濤姐補了一句:“還能順便宣傳新戲,也可以把學員帶到《河山》劇組實習。”

 然後楊樹近水樓台超哥:“他是綜藝大咖,接下去大半年都得和我拍《三體》,花點時間順便做這事應該沒問題,我找他去談。”

 濤姐再補充:“他明年自己也要拍《銀河補習班》,也能帶實習,如果能順便把孫麗也叫來節目就更好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