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導演能有什麽壞心思》第336章 這意味著什麽?
可惜楊樹的願望落空,噓噓時他沒能和船長並排,失去了東西方文化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

 不過以他的英文,即便一起放水,交流也只能能停留在“哈嘍,哦耶”這個層次,多說一句“big bird”,船長都可能聽不懂。

 來之前寧淞問過他:“老大,如果咱們《桃子》獲獎了,得有獲獎感言,咱們是不是應該請人寫篇英語小作文,然後背下來?”

 “為什麽?”

 “英語世界通用。”

 這是典型的學渣思維,獲獎感言都想著蒙混。

 楊樹拒絕了:“我就用中文。”

 “合適嗎?”

 “憑什麽不合適,放心吧,沒人真在乎我說些什麽,張導陳導當年獲得金熊金棕櫚時國內非常轟動,獲獎感言有流傳下來嗎?”

 “不知道,沒聽說,看來我膚淺了。”

 楊樹看過一些國內電影人參加歐洲電影節發言的一些視頻,有獲獎的,也有作為嘉賓頒獎的,相當一部分很艱難地用洋涇浜英語發言,配合不太自然的表情,讓人看了尷尬。

 這其實有點讓人難以理解,到德意法這種歐洲國家,為什麽說英語呢?

 這就像有人到中國魔都國際電影節發言,你和我說韓語、日語是幾個意思?

 關鍵是作為時髦的文化人,難道真不知道法國人、意大利人、德國人其實都挺瞧不起英語嗎?

 當然,法國人、英國人和意大利人也都看不上德語,互相嫌棄才是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

 所謂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這句話,改成往北美移民最好用的語言恐怕比較合適,也不看看英語母語人口一共才多少,哪來的通用。

 很快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在這樣的國際場合別沒必要迎合,大家能夠理解五湖四海的人各說各話,也不在乎。

 準時三點四十五分,本屆評委會主席、墨西哥人阿方索·卡隆宣布第七十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頒獎禮暨閉幕式勝利開始。

 掌聲如潮水般持續了近一分鍾,電影節是允許歡呼的,楊樹甚至聽到了口哨聲。

 阿方索·卡隆是楊樹喜歡的一位導演,想象力豐富,自編自導了《人類之子》、《地心引力》,都是科幻片的經典之作,另外還導演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站在台上等候掌聲平息的一分鍾裡,看得出他有些煎熬和局促。

 影視圈裡的人也都是普通人,其實都不太能夠雲澹風輕地應付這樣的場合。

 尤其是專門做影視表演的,很難和做舞台表演的相提並論,許多人甚至比較內向,面對攝製組工作人員之外的人時經常手足無措。

 對這些人而言表演真的只是工作,可特地環境裡完成規定的表演,一點問題沒有,一旦超出范圍同樣社恐。

 與楊樹合作過的明星不少都這樣,比如胡哥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表演會緊張,所以他通常很早就進劇組,先和大家混熟。

 比較極端的是段宏奕,雖然中戲學的就是表演,在國家話劇院工作也有舞台表演經驗,但社恐得相當嚴重,陌生人多了連話都說不出來,肉眼可見地緊張,成名十幾年了仍難以克服自卑和抑鬱。

 這屆威尼斯電影節和以往一樣設九個評委,從世界各地抽選有成就的電影人,阿方索·卡隆是評委主席,評委還有八個,除了剛才廁所那排隊的歐洲第一美女黛安·克魯格,還有好來塢女星尹麗莎白·班克斯,台灣導演侯孝賢以及法國、西班牙、英國的導演、演員。

 掌鼓夠了,首先頒出的是終身成就獎,獲獎的是一個法國老導演,一輩子拍了不少藝術片,在歐洲頗負盛名。

 和奧斯卡頒獎禮插科打諢夾雜節目表演不同,威尼斯電影節很緊湊,一旦開始頒獎基本就沒有多余的扯澹,除了放映作品片斷之外,就是發獎杯、獎座,預計一個半小時就能結束。

 因為頒獎禮後還有閉幕電影,今年是《老炮兒》。

 接著是導演榮譽獎,頒給了《疤面煞星》、《碟中諜》、《火星任務》的美國導演布來恩·德·帕爾瑪。

 這個獎和終身成就獎都是常規獎項,不在主競賽單元內,獎勵全世界為電影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導演、演員,沒有七八十歲拿不到這個獎。

 接下去是未來之獅獎,也叫小金獅,可以視作導演的處女作獎。

 掌聲一波接一波,不同的評委輪流上來宣布入圍影片,然後和嘉賓一起頒獎。

 嘉賓也來自世界各地,和評委一起說的語言五花八門,好在哪部電影獲獎了,銀幕上立馬放映片斷,大家看圖也能明白意思。

 威尼斯電影節有不少單元,主競賽單元之外還有地平線單元等等,接下來一個個發獎。

 語言不通,眼前晃來晃去都是老外,因為來得晚,展映的影片一部也沒看過,江詩語很快就鼓掌累了,對楊樹抱怨:“早知道前面這麽多戲,剛才我就在外面蹓躂一小時再進來,我看到有賣紀念品的商店。”

 “那我們再去撒泡尿,然後找地方逛逛?”

 這當然是開玩笑,不過趁著大家都興致盎然地頒獎,和江詩語跑到哪做點感興趣的事,那也是能回味一輩子。

 江詩語嫌他說得難聽,撇撇嘴不理他了。

 因為聽不懂語言,也不知道接下來的流程,這時燈光又稍微暗了點,開始播放影片精彩片斷。

 首選播了好來塢的《無境之獸》,一個非洲黑人少年本色出演,講述一個當地小雇傭兵的故事。

 這部片子拍得不錯,導演曾經導過《007無暇赴死》,小演員的表演自然真摯,將戰爭中兒童的心理變化呈現得很有層次,場刊一直說他是本屆最佳新人的最大熱門。

 看來進入主競賽單元了,楊樹提醒江詩語:“頒獎禮過半了,看看我們還能不能拿到提名。”

 接下去還有八個獎,除了最佳新人還有最佳編劇、導演、男女主等等,最後頒發最佳影片金獅獎。

 在電影界能夠入圍三大電影節就就算一份資歷,如果能夠被單項的獎再提名,即便最終沒拿到也算與有榮焉,資歷也提了一格。

 每個單項提名四部影片,每播放一個片斷,與之相關的團隊就爆發出歡呼和掌聲,觀眾也送上祝賀。

 江詩語興奮起來,低聲問楊樹:“你說漫漫能不能獲得提名?”

 這個她和楊樹已經討論過不知多少次,可還是忍不住問。

 劉漫是第一次出演電影,的確有資格獲得最佳新人提名,這個在影片參賽時就在演員履歷裡注明了。

 為了不給劉漫增加壓力,大家都不公開討論這個問題,畢竟她是學編導的,表演不是強項。

 以楊樹的綜合分析,《桃子》如果拿不到金獅的話,拿最佳編劇是最有希望的,這是退而求其次的希望。

 這部劇以故事取勝,而導演、表演方面主觀因素比較大,誰也不敢保證能被評審團的欣賞。

 不過正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屆評審團欣賞什麽,劉漫提名最佳新人也不是不可能,看前面三個短片,除了那個黑人少年,其余提名者的表演並沒有特別過人之處。

 就在楊樹胡思亂想時,劉漫的臉出現在銀幕上。

 他幾乎下意識就低吼了一聲:“好!”

 銀幕上劉漫被學校開除了,離開家鄉時對送別的楊樹說:“別再調皮搗蛋,要好好讀書哦。”

 在激烈的爭鬥中,她一刀撂倒了於和煒。

 “漫漫被提名了!”

 團隊頓時騷動起來:“太棒了!”

 在如雷的掌聲中劉漫反而有些不知所措,楊樹微笑著摟住了她的肩膀。

 劉漫努力保持著微笑,緊緊握住了楊樹的手,手指已經變得冰冷。

 頒獎嘉賓上台了, 是日本的染谷將太,他四年前曾經獲得過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新人。

 出發前楊樹剛看過新聞,凱哥的新片《妖貓傳》要開拍了,主演正是染谷將太和黃軒。

 而陪同頒獎的是台灣導演侯孝賢。

 安排兩個東亞人頒獎?

 這意味著什麽?

 楊樹與濤姐面面相覷,又和超哥、於和煒面面相覷。

 他覺得頭皮有點發麻,一直麻到了後背。

 兩位頒獎人在台上用英語偶爾夾雜日語在互相問候、寒暄。

 而後染谷將太用蹩腳的英語宣布了獲獎人,雖然別的聽不懂,最後的人名還是明明白白的。

 “露~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