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華娛從仙劍開始》第二十八章:太監專業戶和皇帝專業戶!
  吳錫影視城,又稱央視吳錫影視基地,位於吳錫市濱湖區山水西路,是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觀光旅遊、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區。

   1987年,因電視劇《西遊記》選址拍攝,吳錫影視城開工建設。

   1990年,因電視劇《唐明皇》選址拍攝,吳錫影視城建成唐城景區。

   1994年,因電視劇《三國演義》選址拍攝,吳錫影視城建成三國城景區,同年8月20日,無錫影視城三國城正式對外開放。

   1997年,因電視劇《水滸傳》選址拍攝,無錫影視城建成水滸城景區。

  而《天下第一》劇組的取景地,也主要集中在水滸城、唐城、三國城這三個景區。

  由於是對外開放的景區,經常會有很多遊客買票進來,在一旁觀看劇組拍攝,也經常會有粉絲,趁演員等戲的時候,上前要簽名跟合影。

  言歸正傳,《天下第一》這部劇講述了一個浪漫愛情與宮廷正義的故事,情節迂回,人物關系錯綜複雜。

  除了愛情外,該劇不少劇情,也是相當搞笑,郭晉安在《天下第一》中是一部超級“搞笑機”,他不耍帥、不舞刀,只有討巧的戲分。

  豐富的搞笑戲,讓郭晉安吃足了苦頭,王精千叮萬囑,他要郭晉安扮演的“成是非”,放棄周星馳式的無厘頭搞笑,也不要像張衛健般的快節奏,而要的是“郭式幽默”。

  每一場戲,郭晉安都花了很多時間去揣摩及加料,加上王精的幫助,郭晉安此次表演確有很大突破,在劇組堪稱“搞笑第一”。

  在許多演員心中,喜劇是非常難拍的戲,讓人哭很容易,讓人笑卻很難,一般喜劇演的好的演員,演正劇通常也是遊刃有余。

  包括郭晉安飾演的成是非在內,其實四大密探和鐵膽神侯,包括宮女太監,他們每個人的表演,曹軍基本上都看過。

  尤其是老戲骨劉松仁飾演的鐵膽神候,只有要有時間、有機會,曹軍一定會在場觀摩。

  別的不說,劉松仁的氣場,真不是一般的強大,尤其是跟他有對手戲的時候,曹軍總覺得自己演繹的這個正德皇帝,被劉松仁演的鐵膽神侯壓了一頭。

  在曹軍看來,劉松仁把鐵膽神侯的野心勃勃,用情至深,心思細膩而又老謀深算,心狠手辣而又感情真摯演的出神入化。

  當然了,劉松蘊在1994年《新少林五祖》這部電影中,出演的陳總舵主這一角色,也堪稱是經典。

  只可惜,陳總舵主出場太過花裡胡哨,與三分鍾就死的結局對比起來,顯得太過搞笑、悲催了。

  除了劉松仁之外,還有一位演員的表演,曹軍也會抓住機會現場觀摩。

  沒錯,就是觀摩。

  喏!就是眼前這位臉上塗了腮紅的“老公公”。

  “我說皇上,您怎麽才來呀……”

  曹軍笑著打趣道道:“李老師,演戲歸演戲,你可別真把我當皇上啊,我可承受不起,”

  聽了曹軍的話後,李建義發出一陣尖尖的笑聲,道:“曹軍,你小子剛才跑哪兒去了,我們這場戲可馬上就要拍了!”

  “沒跑哪兒去啊,我剛才去觀摩劉松仁老師的戲去了,想跟他學習學習,一看完就回來了,”曹軍說的倒是實話。

  “喲!還是個好學孩子,那你下場戲的台詞背熟了沒有,可別出什麽岔子啊,”李建義道。

  “放心吧李老師,

就這麽點台詞,我早背熟了。”曹軍道。  經過這兩天的合作,李建義對曹軍的工作態度,還是比較認可的,曹軍在劇中的飾演的正德皇帝,也算是可缺可點。

  在《天下第一》這部戲中,曹軍坐有坐姿,站有站姿,舉手投足之間,確實有那麽點小年天子的風采。

  但要論對表演的認真程度,或者對表演的投入程度,在李建義看來,曹軍的表現,還差的遠呢,經常會開小差。

  比如剛才,曹軍不好好候場等戲,卻跑去另一組觀摩劉松仁的表演,雖然這個好學的態度值得肯定,但行為是不夠專注的。

  另外,李建義看起來像是六十歲左右的老年人,但他其實是59年生人,今年也才45歲,跟曹軍剛好差了一輩。

  李建義看曹軍,就跟自個學生差不多,不自覺就用長輩對晚輩的態度,說:“只是背熟台詞可不行,你還要用心揣摩你的台詞。”

  面對前輩的悉心教導,曹軍也不敢造次,恭敬地說:“好的李老師,我一定用心揣摩。”

  看著曹軍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李建義欣慰地點了點頭,接著說:“用點心演,別好高騖遠,把你手裡頭的正德皇帝演好就行可,說不定以後,你也可以像陳道明張鐵林那樣,成為皇帝專業戶。”

  作為太監專業戶,李建義對皇帝專業戶這件事,還是非常有發言權的。

  因為李建義每演一個大太監,就會跟一位演皇帝的演員合作,耳濡目染之下,他對皇帝這種角色如何演繹,也有不少自己的心得體會。

  不過,曹軍對皇帝這種角色怎麽演,沒有太大的興趣,他的理想,也不是成為什麽皇帝專業戶,那格局就有點太小了。

  曹軍倒是很好奇,李建義怎麽能把太監這種角色,演的如此入木三分。

  面對曹軍的疑惑,李建義正色道:“我太監演的好,不是我厲害,是因為我見過真大太監。”

  聽了李建義的回答,曹軍有點驚訝,建國以後還有太監嗎?但是轉念一想,大清1912年才滅亡,有些太監活到建國以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李建的訴說下,曹軍才了解到,原來,在1965年的某一天,李建義像平常一樣去爺爺家玩。

  剛走到大門口,恰好遇到一位老人從家裡出來。

  只見,那位老人身穿藍色長衫,頭戴一頂粗毛線的帽子,款式像是女人戴的那種。

  於是,李建義很熱情地上前打招呼,喊道:“奶奶好!”

  旁邊的家人聽到後,連忙糾正他:“去,別叫奶奶,叫公公。”

  年幼的李建義,並不理解公公到底是什麽意思,但也乖乖地改了稱呼。

  那個人臨走時候,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李建義,然後便踱著八字步,緩緩地離開了。

  這位公公離開時的眼神和背影,像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腦海中。

  當時的李建義還不知道,這段記憶將成為他38年後,一炮而紅的關鍵。

  在《天下第一》這部戲中扮演“曹正淳”的時候,他將太監的形態舉止詮釋的非常到位,也將變態以及心狠手辣展現的淋漓盡致,就連劇組的合作演員都看傻了眼,紛紛稱他為“天下第一大太監”。

  當然了,李建義也不只是太建才演的出神入化,他的台詞才是他最出色的,早在1993年,《三國演義》劇組找到了他,他的配音功底,也第一時間被大眾熟知。

  在《三國演義》這部大製作劇中,他除了飾演青年陳宮,還兼給二十多個角色配音。

  像人們比較熟悉的袁紹、張繡、魯肅、韓遂、陳宮、華佗等人物角色的配音,都是出自李建義之口。

  看過《三國演義》的網友都清楚,這些人物各有特點,一人分攬多個角色,很容易陷入到一種風格中。

  但李建義的配音,卻讓人聽得出每個聲音都各具性格特點,而且聲音的辨識度很高。

  在和李建義交流的過程中,倆人完全以一種嘮家常的口氣在聊天,沒有一點距離感。

  進劇組之後,曹軍一直就很喜歡這位前輩,真正的老戲骨,不是假的那種。

  不過,在十多年後的娛樂圈,最通貨膨脹的詞,老戲骨絕對算一個。

  只要符合演技不為零這個基本條件,隨便拎三個“非小鮮肉”出來,至少有一個被誇過“老戲骨”。

  這樣的亂像,直接導致“老戲骨”嚴重貶值,偽老戲骨泛濫。

  比如老戲骨柳敏濤,因為唱了一首迷之微笑的《紅色高跟鞋》,後面演的戲裡面,她還沉浸在高跟鞋的魔幻氣氛裡。

  比如老戲骨章凱麗,凱麗阿姨,誠然,她當年演的那部《渴望》,確實是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可她代言的足力健老年鞋,也確實是一點都不防滑。

  直到現在,曹軍一看到章凱麗出現在電視上,還是會條件反射的想起由她代言的足力健,特別出戲……

  比如,老戲骨倪大紅,演什麽都像吳彥祖。

  等等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