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沒有急著見崇禎,先是見了嶽飛,表達他和朝廷對嶽飛的關懷和重視。
這裡的嶽飛身體年齡才剛滿二十歲,已經是五品軍職,前途無量。
“鵬舉啊,你已經是及冠之年,但至今未婚配,可有心意的姑娘家?”
唐太宗關懷備至,提起了嶽飛的婚事。
這裡的嶽飛,字還是“鵬舉”。他看起來年輕,但表現卻十分穩重老練,完全沒有年輕人那種稚嫩,這也是唐太宗欣賞的地方之一。
“家裡,朋友,同僚,說了一些媒,但還沒有定下來。”
嶽飛如實說道,對於在這裡娶妻的事情已經沒有什麽隔閡,想開了。白起和李白都成婚了,何況是他呢,沒必要矯情,娶妻生子在哪裡都是正常的事情。
唐太宗想了想,問道:“萊國公有一女尚未出閣,端莊大氣,讀過書,與你算得上是良配,如何,朕幫你做個媒?不過,需要等萊國公三年喪期過後,也就是還需要等兩年多時間。”
其實唐太宗已經聽聞李靖有意將孫女嫁給嶽飛,擔心將來李靖“尾大不掉”,並希望嶽飛娶李靖的孫女。
嶽飛倒是配得上公主,可是目前唐太宗沒出閣的女兒,沒有合適成婚的,都還太小。
思來想去,想到了萊國公杜如晦還有一個小女兒。杜如晦去世,杜家勢力畢竟嚴重下滑,唐太宗覺得虧欠杜如晦。
所以一舉多得下,想讓嶽飛娶杜如晦的小女兒。
即使讓嶽飛多等兩年,也不一樣他與李靖等重臣聯姻。
唐太宗看重嶽飛,希望他能站在自己這邊,不希望他被其他眾臣拉攏了過去。
倒是考慮過南平公主,但兩年後也才十四歲,不到出嫁年齡,而且與嶽飛差了八九歲,對於皇家來說,就有些大了。
杜如晦小女兒比嶽飛小兩歲的,因為杜如晦去世,耽誤了婚事,這才有機會許配給嶽飛。
“謝陛下賜婚。”
嶽飛想了想,沒有拒絕。
至於要等兩年多時間,無所謂,他不著急,娶妻生子也就是走個形式。
“哈哈,鵬舉深得朕心。”
見嶽飛如此識大體,如此忠心,唐太宗很高興。
又聊了一會兒,然後唐太宗讓崇禎進來。
行禮過後,唐太宗好奇的看向崇禎:“愛卿,這次準備進獻何物?”
崇禎說道:“陛下,臣最近幾年研究火藥,有許多收獲,配置了新的火藥,同時製造了一些火器,能夠用來組裝大唐軍隊……”
火藥?
唐太宗知道這東西,炮仗就是火藥做的。
在歷史上,隋朝時,誕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藥。但黑色火藥在唐代(9世紀末)時候才正式出現。火藥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做神仙並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與道士煉“仙丹“,在煉製過程中逐漸發明了火藥的配方。
唐朝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藥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藥所含的成分。
唐朝火藥沒有用在軍事上,只是民間在用,比如做炮仗,煙火,雜技表演等等。
火藥正式用在軍事上是在宋朝,除此之外宋朝對火焰的用途也更加廣泛。
比如,在宋代諸軍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藥發傀儡。宋代演出“抱鑼”、“硬鬼”、“啞藝劇”等雜技節目,都運用剛剛興起的火藥製品“爆仗”和“吐火”等,以製造神秘氣氛。宋人同時也以火藥表演幻術,如噴出煙火雲霧以遁人、變物等,以收神奇迷離之效。 中國發明了火藥首先運用於製造煙火(值得一提的是竟然許多人相信中國無科學的說法,什麽製火藥就用來做煙花,創造指南針用來看風水),不久後就將其運用與軍事,並發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大炮和火槍在宋代中國火藥的軍事運用已經相當成熟,使得中國的科技遙遙領先於世界。
……
“愛卿所言火藥,可是製作炮仗所用的火藥?”
唐太宗想不明白,這種火藥如何用在軍隊中。
崇禎緩緩說道:“陛下,臣研製的火藥來源於做炮仗那種火藥,但又不同,臣配製的火藥威力要強大許多,可以用來摧毀城牆!”
摧毀城牆!
唐太宗目光突然凝重起來, 要是真有這種強大的火藥,今後城牆豈不是形同虛設?
嶽飛也知道宋朝的火藥配方,知道一些火器的製造方法,但相比明末的配方和火器就相差太遠了。
“真有如此威力?”
唐太宗難以置信:“此事不可兒戲!”
崇禎認真說道:“陛下,臣可以在教場準備一番,然後展示給陛下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好一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朕準了!”
唐太宗命人配合崇禎,在皇宮的教場進行布置。
崇禎帶了火藥和火器來,之前交給了侍衛看管。
唐太宗遠遠的看著崇禎所作所為,同時他通知了左右宰相,房玄齡和李靖前來。
當然,安保也很重要,唐太宗讓許多侍衛來到了這裡,以防不測。
房玄齡和李靖接到通知,一起趕過來。
他們從宦官哪裡大概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孫家的孫禎,之前進獻活字印刷術之人吧?”
李靖對這個名字有印象,是在了解嶽飛家人是知道的,作為武將,他看重嶽飛遠勝過李白。
“正是此人!”
房玄齡說道:“火藥?你認為,那種做炮仗的火藥,真的能炸毀城牆嗎?”
李靖搖頭:“難以想象。不過,孫飛既然推薦他弟弟,想必不會作假。若真有能摧毀城牆的火藥,那,對大唐軍隊來說就是神器,將來誰還是大唐敵手?”
盡管質疑,但心中也期待。
兩人來到教場時,崇禎已經差不多快布置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