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漢中祖》第217章驚愕
諸葛亮病故的消息,迅速地傳遍荊州,又通過荊州傳到身居中原的曹魏手上。當鄴城收到諸葛亮病故的消息時,群臣文武頓時沸騰,他們不是為諸葛亮的去世而難過,而是為諸葛亮的病逝而歡呼。

 自大漢228年開始起兵伐魏,經歷十年時間,蜀漢從西南一隅小國,一躍成為與曹魏對峙的西部大國。而在這期間,諸葛亮的居功至偉,數次擊潰曹魏大軍,奪取雍、涼、荊三州之地,在與大漢作戰時,大將曹真、張郃、費耀等人皆戰死於前方,震動中原。

 因此對於曹魏眾人而言,諸葛亮的病故仿佛給搬動沉壓已久的巨石,讓他們長呼口氣,不知時刻緊繃著些。

 要知道在大漢進攻東吳之前,為了防備大漢,曹魏無論武將還是文臣,他們都需要隨時準備,以防止某日蜀漢忽然的進攻。而每次兵出之日,即天下震動。彼時中原不敢卸甲,中國不敢釋鞍。

 而如今大漢最為倚重的人,曹魏最擔憂的敵人,諸葛亮他病死了,怎麽不讓這些曹魏官吏歡喜。

 一向穩重的司馬師也不禁走路帶風,臉帶笑容,大步尋至他父親司馬懿屋內。

 正在低頭撰寫書法的司馬懿聽著急促的腳步,還以為是司馬昭,沒有抬頭直接斥責,說道:“子上,大丈夫處事,當泰山崩於前而不色變,今匆忙行事,當以深戒。”

 司馬師面露尷尬,說道:“父親是我!”

 “哦!”司馬懿微微皺眉,他可沒想到一向穩重的長子居然如此失態,不由心生好奇,態度親和地問道:“子元走路匆忙,可有何要事稟告?”

 司馬師抑製心中的歡喜,拱手說道:“啟稟父親,諸葛亮死了!”

 “啪!”

 “什麽?”隨著司馬懿的驚呼而出,他手中的毛筆也掉落地上,臉上極其驚愕,一副不敢相信的神情。

 “父親,諸葛亮死了!”司馬師再次強調說道。

 聞言,司馬懿忍不住而大聲發笑,說道:“某還疑慮為何蜀賊南征孫吳,其未出征,原來是其病重臥榻。今當病故,是乃天佑我大魏也!”

 司馬懿當初沒有率兵南征荊州,除了兵馬不足以外,還有一部分在於諸葛亮的蹤跡出現在了荊州,兩者相加之下,司馬懿最終放棄了率兵南征,以病稱退,讓滿寵上崗。

 歡喜了半晌之後,司馬懿反而歎了口氣,說道:“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遭值際會,讬身明主,收功於蜀漢,揚名於天下,劉備既沒,後嗣繼統,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左也。”

 說著,司馬懿撿起了掉落在地上的筆,問道:“劉禪以何禮葬之?”

 “以諸侯王禮安葬,並追封其為興漢公。”

 “諸侯禮,興漢公。”司馬懿念叨了幾句,感慨地說道:“劉禪端是恩主,諸葛亮能為劉氏二帝竭盡忠心,披荊斬棘,與上位關系莫大啊!”

 說實話,司馬懿還是蠻羨慕諸葛亮的,知遇兩代明主,毫不懷疑,而他又完成了畢生所願,無所顧忌地施展才華,做到了所有人臣所夢寐以求的事。

 而且諸葛亮死了之後,劉禪沒有埋汰諸葛亮,也沒有過分地推崇諸葛亮,以諸侯禮安葬,追封為公,已是很好了。身前身後之名,諸葛亮全有了,也得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一切。

 司馬師走到司馬懿身側,說道:“賊亡諸葛亮,大患已消,我大魏或能重振旗鼓,重奪荊州,光複舊圖。”

 司馬懿捋著胡須,說道:“子師所言,或是不然。今諸葛亮雖亡,但蜀患未必除也。”

 “請父親賜教!”

 司馬懿在屋內踱步,分析說道:“蜀漢能稱霸天下,北剿羌胡,南服孫權,豈能是諸葛亮一人能所為。以為父觀之,其主劉禪亦是不凡之人。劉禪登基於少時,時國困民疲,委以大任於諸葛亮,諸葛遂掌軍政,其安心勸農耕種,以興風尚。”

 “及長時,數次北伐,劉禪屯住漢中,以為後應。我大魏數犯漢中而不克,當是由其所統。再觀其所任之人,少有偏差,皆乃英傑。此若非明主,何君所能比之。”

 司馬懿雖賦閑在家,但他可沒閑著,而是趁著空閑之際,研究蜀漢的發家史。他猛然發現,這位看似少有出現在大眾視野下的君主,反而是被眾人所被忽略的。

 大漢能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雖與諸葛亮的關系莫大,但若說沒有劉禪在背後支持的諸葛亮,或許大漢根本難以發展到這個地步。

 看曹操、劉備、曹丕等幾位三國君主治國就能發現劉禪的與眾不同,蜀漢起兵北伐至今,其大方向基本沒有發生過錯誤,首次攻略河東不克後。蜀漢迅速調整戰略方向,向曹魏防禦薄弱的荊州下手。

 攻克荊州,曹叡病故之際,蜀漢還沒有飄。趁著曹魏舔舐傷口的時機,抓緊時間,向三國最弱的東吳下手,利用巴蜀長江上遊,以及南中接壤交州的優勢,直接把東吳打殘了,養成自己的一條狗。轉瞬間進入漢魏兩國爭霸的局面,將東吳驅趕出場。

 其真正的神來之筆,就是沒有像秦國死磕河東、潼關,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三國鼎立。反而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向荊北下手,後征荊楚,全據荊州。

 全據了荊州,蜀漢將原本困死在關中的棋局,徹底破解開了,打開了向東擴張的道路,不再受限於河東及三晉之地。

 歷史上,秦國的破局也是沒有聽從張儀的話,死磕洛陽,而是聽從司馬錯的話,向巴蜀用兵,順流攻楚。若要說改變秦國命運的幾個人,其中司馬錯應能上榜。

 司馬懿雖不知蜀漢內部發生了什麽樣的變故,但劉禪能掌握著蜀漢這艘戰船選擇對了方向,已是了不得了。

 要知道對於一名君主而言,政治、軍事能力或許是其次,首要之事在於關鍵的時間,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就是極其困難的事。

 就如同漢末的袁紹般。袁紹看似兵多將廣,謀士如雲,但他多端寡要,好謀無決,便是致命性的缺點。遇上比他更強,更為果斷的曹操,其基本也就是成為了背景牆。

 亦或是曹丕。夷陵之戰,乃是上天賜給曹丕的一次天大的機遇,然而曹丕卻錯失了魏國前期唯一一次統一全國的機會。那時曹丕譏諷劉備扎營百裡,安有如此打仗。不聽從劉曄的聯蜀伐吳的計策,還中了孫權的驕敵之策。

 】

 如果曹丕當時采納劉曄的建議,聯蜀攻吳,那場戰將是吳國的生死戰,其吳國不降亦亡,或是元氣大傷。而且一旦曹魏渡過長江,佔據了江南的土地,擁有中原強大的國力的加持下,蜀漢就如同公孫述一樣,坐等亡國。

 等到夷陵戰後,孫權反叛,他不顧劉曄的勸諫,再行出兵南征。又遭至兵敗,坐等蜀漢南征南中,強化了自身。

 經歷了漢末又效力過曹丕的時期,而且還是國之大臣的司馬懿,當然知道一位優秀的舵手對於國家而言,是何其的重要。

 司馬師聽著父親的分析,若有所思地點頭,說道:“若按父親所言,諸葛雖死,但劉禪仍在,蜀賊不能小覷?”

 司馬懿停下腳步,面露沉思之色,說道:“或是如此,我大魏應趁諸葛病亡之際,蜀漢調整政務之時,與民休息,精練兵馬,備以後用。只是為父憂慮諸葛亮病故,會使曹爽驕縱,以毀國事。”

 “曹爽?”司馬師微微頷首,也是認同此觀點。

 曹爽隨著大權在握,不斷地安插心腹在中樞,打壓曹丕、曹叡遺留下來的老臣。其所任用心腹,多是有才寡德之人,而其中二代又不少。這些人雖有志向,但卻好逸惡勞,若是驕縱起來,曹魏政治還不知道會走到哪一步。

 (1/3)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