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沈胖子那兒閑聊了一會兒,它切的茶都快兒沒味了,喝的肚子都快咕咕叫了,我說沈哥你這是啥茶啊。
喝了我肚子都有些餓了,沈胖子說這是生普,喝多了降血脂去油,對身體有好處,怪不得喝的我肚子都快被掏空了。
我告別了沈胖子,我和他約好了明天上午十點我過來找他一起去太偉高爾夫球場去見李先生。
我攔了輛出租車就回到了賓館,我把沈胖子口中的李先生告訴了把頭。
把頭說:明天你和洪磊把貨帶著,開著我的車過去吧,然後把頭又用手給我比出了一個手指說:最低這個價兒。
我和孫大哥都明白了把頭的意思,最低一千個。
第二天一早兒八點多鍾我和孫大哥都起床洗漱了,我起來的時候也沒見到把頭,可能有事兒一早就出門了。
二哥三哥昨晚也沒有回來,不用想可能他們去逛澡堂子了,這兩天也沒什麽事,難得放松一下吧。
三哥特別鍾情於那玩意兒,每次回來都和我們吹噓八十八號妹子的按摩技術是真的不錯兒,特別的力道,還說是門店兒的招牌,還要預約兒,每次消費而且不低於一千塊。
那時候的一千塊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很多事了,咱也沒去體驗過,具體也不知道有什麽項目,後來隔了幾年我去體驗過一次泰式的,針不錯……那妹子上來就一句刷我的卡,把我嚇到了,不過按摩技術嘛。
………………
言歸正傳,我和孫大哥洗漱完就把背包袋子裡的東西來來回回的搬了幾趟到車後備箱。
那時候早上兒人也不多,那邊的潮陽大媽也沒有現在這麽熱情,要不然換到現在給我們十個膽子也不會這麽明目張膽的這樣搬東西。
我們把物件兒全部搬完後,我說了句:孫大哥要不我們先去吃點早餐吧,先把車鎖了。
孫大哥說了句:也好,現在時間也很早。
我們就在旁邊的姚記早餐店隨便的吃了一些,吃完後,孫大哥點了支煙也給了我一支我們就向著車走去。
一路上我們先聊了幾句,其實我對孫大哥也比較好奇,我問到孫大哥你和把頭是怎麽認識的啊。
孫大哥:這個說來就話長了,我們上了車,孫大哥一邊開車一邊回憶著曾經和把頭相識的往事。
孫大哥說:我和把頭是八八年在我老家道縣認識的,我和我那兩個兄弟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我接觸發丘門也幾十年了,大大小小的也經歷了很多,我們當地也是歷史文化兒悠久,一開始我們跟著一夥兒民間組織俗稱“土夫子”。
倒賣著一些黃泥,因為在當時都是,以燒煤炭為主,而煤炭裡面又要放上黃泥巴,以此來增加耐燒延時,所以那時候對黃泥巴的需求極大,也算是一門謀生職業,一個月效益好能夠掙一些錢。
黃泥中的上品——“糯米泥”是長沙唐宋土坑墓葬裡的回填土(放棺時挖出,後又填入坑中的土)。
為此,我們很多都去墓葬所在地挖取黃泥土。
最初偶然挖到了一些唐宋墓葬中的瓶瓶罐罐賣給一些串串,運氣好的時候也能賣幾百塊錢。
但如果挖到了一些三彩陶俑或者青銅器的話那就發了,因為那些串串特別喜歡這些,回收率也更好更加的值錢。
後來我們幾兄弟接觸到了一些古墓,我們也覺得盜墓來錢更快,總比一輩子守著那些莊稼更好,一年下來也收入不了多少錢。
慢慢地後來我們也開始不賣黃泥巴,了,乾脆以盜墓為生。
我們也買了很多關於歷史古墓的書籍來看,學習其中的門道,我記得我和老二老三,有一次去田光村收一些古玩來倒賣的時候,我們在田光村一個水塘附近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山包像極了我在書中的看到的封土堆,和我在書籍裡看的兩宋墓葬風格特別像。
後來為了印證我的想法,我們在晚上十點多的時候拿著工具就開始探穴。
別想歪了,真的是探穴…………
我們乾的就是這行體力那沒的說,老二把洛陽鏟拿了出來開始探穴,老二罵罵咧咧的說到讓老子的長度來探探這裡面的深度,看看能不能一錘子買賣,老二第一鏟都是出的紅土。
後來又接了三米,反覆的拉著,也觀看拉出來的土壤變化,到了第五米的時候出現了五色土。
老二興奮的說:有搞頭了,老二你來試試,老二到了旁邊點起了一支煙坐在旁邊休息,老三拿著洛陽鏟又接了一米。
當老三接好洛陽鏟頭打下去的時候,發出了砰的一聲,就是和石頭撞擊的聲音還打出了一絲火花,有可能是老三用力過猛導致的鐵器摩擦。
老三興奮的說:應該是封門石,後來老二老三輪到的打著墓道,而我用婁子裝著土往旁邊散。
又過了兩個小時打出來了一個直徑七八十的直徑豎井墓道,終於打到了石門前,我記得老二上來說太震撼了。
石門上面的兩側門柱上,是身著頭盔鎧甲的執戟武士浮雕,看著非常的莊嚴肅穆有種極強的壓迫感。
因為要看清封門石全部樣貌需要擴大門前的高度和直徑,老二老三用旋風鏟輪流著用了半個小時終於見到了石門的樣貌。
只見墓門高2米的樣子寬度在一米五,應該是用大條石砌出來的,不過由於墓室潮濕雨水的衝刷,石門左側已經出現了縫隙裂痕。
老二和老三輪流用破石針鐵釺子打著石門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打了下來。
由於歷經了地下幾百年,從裡面傳出來了一陣一陣的潮氣和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味道,老二老三上來休息了一會兒讓下面流動一下氧氣,過了半小時老二老三又進去了,而我在上面守著。
老二老三進去之後看到前後左右的墓壁按方位雕刻了青龍、白虎、玄虎、朱雀。
“四神”浮雕能明顯看出雕刻手法嫻熟,造型靈動、栩栩如生。
左右兩側墓壁上,還刻有“十二生肖”像,至於墓壁下端,則是大片的祥雲和花卉圖案。
最吸引眼球之處,在於墓壁後端以浮雕形式雕成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宅院”。
這處“宅院”有高大的立柱和氣派的鬥拱,“宅院”大門處,還能看到打開的兩扇大門,而大門正中,則是刻有“壽堂”二字的墓志銘。
大概意思是南宋淳熙13年陳俊卿,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月初十日冊封為“少傅、觀文殿大學士致仕、福國公陳俊卿為少師,依前觀文殿大學士致仕,致仕官為觀文殿大學士、少師、魏國公,少師,正一品。
看了墓志銘後,沒錯就是南宋的大學國公官墓,而前室沒有啥東西,只是一些破碎的陶罐子和一些盞台子,小銅錢之內的一些物件兒,我們走到了後室隻發現了裡面有一個早已腐爛不堪的棺材。
應該是墓道的防水沒有做好,經過幾百年地下的洗禮,一個完整的棺材都沒有留下。
大哥又點了支煙說:老二老三走進棺材旁,看向裡面時,只有一些不完整的屍骨了,頭部已經脫落,其他的部分已經散了,而穿的官服已經碎成渣了。
老二看到棺材裡面有一個玉盤子一樣的圓盤物件兒,還有一些“淳熙通寶”銅錢兒,最獨特的應該就是那“四耳璃龍玉壺”。
表面玉色青白,局部有黃色沁和白斑。
扁圓體,平沿,直口,粗頸,矮圈足,足微外撇。
頸部左右兩側琢耳,飾獸首,中鑽孔為口。
前後側出扉棱,兩邊飾相對的龍紋,腹部左右兩側鏤雕臥伏回首狀小螭龍。
其他的裡面也沒有特別的東西了,後來我們把物件兒出手給把頭後,我們才知道那玩意兒居然是玉璧周身刻了六十四字文字敘述了墓主人的生平事跡。
我們把裡面的所有物件兒都打包裝了出來,然後我們回填了盜洞,這也是我們幾兄弟最成功的一次探穴摸金。
我們把物件兒半夜直接帶回了我們的住處,第二天老二老三就在家裡面看著物件兒,我去了當地有名的古玩市場通過我的朋友結交了項把頭。
我把項把頭帶到我們住處看了我們的物件兒,項把頭也沒有猶豫直接出了十萬全部打包了,我們都特別的興奮,整整的十萬大團結呀…………
很多年輕的書友可能沒見過大團結,那時候一萬字都能稱作萬元戶,更何況那個年代我們三兄弟就一夜之間擁有了十萬。
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和把頭去取了錢,我們也不敢大搖大擺的把那麽多錢放在身邊,我們就各自開了戶存進了銀行裡面。
把頭邀請了我們三兄弟去國營飯店吃了一頓飯,那天把頭和我們都聊了很多,互相嘮嗑家常,把頭也聽我們說了我們是民間的散路夫子,把頭也說像我們這麽沒有頭緒的繼續乾容易溜號子。
不如我們組建團隊一起乾,我的實戰經驗也充足也下過不少鍋子,我們也異口同聲的同意了,畢竟我們這樣瞎乾確實沒有目標,風險也大,就因為那頓飯後來江湖上天南海北也就都有了我們的足跡…………
聊著聊著我們就到了潘家園,遠遠的就看見了門口前停的一輛黑色的桑塔納,待我們走近後沈胖子戴著一個墨鏡給我們打了一聲招呼。
我說:沈哥你在前面帶路吧,沈胖子點了點頭開著就向著太偉高爾夫球場疾馳而去。
大概我們來了一個小時兒,就到了太偉高爾夫球場大門口,我們都把車停在了車位上。
沈胖子說:走吧小峰,李先生還在裡面等我們,我們到了大門前應該是李先生安排的人在前面給我們帶路向球場走去。
不過十分鍾我們就看見了李先生在專注著打著高爾夫球,我們也沒有打招呼,只見李先生像鍾擺式的半弓步旋轉球杆一揮打出了一個兩百米極美的拋物線,白球就打進了洞底。
沈胖子拍手說到:好球,李先生,我們也附和著。
李先生向我們走了過來,只見李先生大約50來歲,穿著一身白色休閑運動裝,面部紅潤,雖兩角鬢發,發白,但看著精神抖擻。
李先生說了句粵普:雷猴啊各位。
沈胖子和李先生聊了一會兒就用手指向了我,我估計在介紹我吧。
當時我也聽不懂粵語,我也就點了點頭說:雷猴,李先生。
李先生和我握了握手,就帶著我們進了vip休息室,裡面擺了一些茶具示意我們坐著喝茶。
沈胖子和李先生閑聊了幾句,就和我說:李先生想看看物件兒,我說物件兒在車裡面,沈胖子和李先生說了一句然後讓身邊的兩個西裝大漢跟著我們去取貨。
我帶著他們一起把車裡的物件兒搬到了休息室,我們全部打開了出來,李先生拿了一個放大鏡看了看物件兒足足看了半個多小時。
又和沈胖子說了幾句,然後沈胖子給我說李先生非常喜歡這些物件兒,讓我們給價兒,我說:一千個。
沈胖子又向李先生說了我的報價,李先生也沒有還價兒向身邊的兩個大漢保鏢說了句,沒過幾分鍾就提過來了十箱三色藍我估計應該是一箱一百個。
我和孫大哥收下了箱子提著放進了車裡,沈胖子又和李先生聊些什麽事有說有笑的。
我們把箱子全部放在了車裡面的時候孫大哥說:他在車裡面坐著不然不放心,讓我進去給李先生打個招呼。
我進了休息室李先生示意我喝茶,又給我倒了一杯,那茶聞著有股淡淡的清香味,喝著口感很柔,形狀就像針一樣不過長度在三厘米左右。
後來我才知道那個茶叫做頂級白毫針,皇家禦品茶。
沈哥又給我說了一句:李先生的老爺子特別喜歡咱們的佛教文化,特別是舍利,佛塔,經書這些佛教上品,讓我們給老爺子找找這些物件兒,小峰反正我答應李先生了,三天之內給他答覆,我們閑聊了幾句李先生給了我們一張他的名片我們就告辭了李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