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盜墓之我的經歷》藩王之鄉
  把頭把票買好後給了我們一人一張車票,我看了下十點鍾火車才出發,距火車出發還有一個小時。

  把頭說:先去車廂把位置找到,於是我們去站台檢票了。

  那時候沒有現在的安檢器,如果有的話我們也不敢帶著這些工具乘車。

  檢票員看了之後撕下了副票,進了站之後往前面看了看中間的綠皮火車才是京城西到荊門東的火車。

  我們背著向中間的火車走去,進去之後看了下票我們的位置在中廂,k55-k59的位置。

  我們都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把背包放在了車頂上。

  我問到把頭:鍾祥有沒有什麽特別的歷史文化故事?

  上次聽你提到,歷經過戰楚和明朝?

  還有藩王之鄉,明帝之都的美稱。

  把頭說道:我也是聽鍾祥的老友聊過,鍾祥在戰國時稱為郊郢,是楚國的陪都,享有“天下糧倉”的美譽。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辭文學家宋玉、楚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一批在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孟浩然、杜牧、韓愈、李商隱、皮日休、歐陽修、王安石、鄭板橋等歷代名人,赴郢中遊覽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和珍貴的書畫墨寶,並由此發生而形成的人文景觀,極大地豐富了鍾祥歷史文化的內涵。

  孫大哥說:這次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大墓說不定有李白,杜甫,白居易他們的詩畫墨寶那就發財了。

  孫二哥說:能夠找到明梁王的也不錯,據說和明王妃合葬的,裡面的陪葬品肯定不亞於其他諸侯親王,只是傳聞但一直沒發現墓室。

  三哥說到:早有耳聞“聽說鍾祥屬於藩王之鄉,帝王之都的美稱。

  光是明代自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至嘉靖四年(1525年)。

  在不到140年的時間裡,就先後有郢靖王、興獻王、梁莊王、嶽懷王等四位親王,以及新寧郡主、寧遠郡主、常寧長公主、善化長公主以及多位王妃被冊封(或死後追封)並埋葬在這裡,故有“帝王之都”的美稱。

  我說道:原來如此帝王之都。

  那不是遍地珍寶嗎?

  把頭說道:雖是帝王之都,布滿遍地珍寶,但尋找的難度很大。

  而且像帝級墓葬裡面的機關不可小瞧?

  按照明代帝級墓葬習俗,都慣用幾噸的封門石甚至更厚的封門石難度特別大。

  孫老二說道:把頭我和二弟專門研究封門石,這個你放心沒有我們開不了的封門石。

  把頭說道:明朝的封門石和其他的封門石不一樣,基本沒有脆弱的擊破點。

  除非用雷管,但是風險太大。

  我說到:二哥你還挺了解明代的歷史。

  二哥說:當然,我乾的第一票就是明代的一個親王墓。

  我還專門的請教了把頭,問了一些掌眼,和看了一些歷史書籍了解的。

  把頭說道:咱們中華幾千年歷史文明,學無止盡,需要多了解一下歷史文化。

  說不定哪天你遇到了更久遠的文明,你會什麽都不知道,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團團轉。

  我說到把頭:聽二哥說明梁王和她的妃子合葬,還有他們的墓室規格很大,我還挺感興趣的。

  把頭說道:梁莊王的祖父是明朝最有名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

  梁莊王的父親是明朝第四個皇帝——明仁宗朱高熾。

  梁莊王是仁宗的第九個兒子,名朱瞻垍(ji三聲),生於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十七,其母恭肅妃郭氏。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十一,成祖朱棣歸天,仁宗繼位,朱瞻垍14歲就被冊封為梁王。

  明仁宗在1425年去世,由嫡長子朱瞻基繼位,是為宣宗。

  梁王深受宣宗喜愛,分封給賜,往往較其他兄弟豐厚。

  宣德皇帝繼位初曾下令規定諸弟的“年俸每人均是五萬貫,而九弟梁王則是十萬貫。

  梁王有原配夫人張氏,正妃紀氏但早夭,後又納魏氏。

  宣德四年(1429年)八月按明皇室制度,19歲的梁王離開京城,前往他的封地“湖廣安陸州”(今湖北鍾祥市)正式就任。

  宣德八年(1433年),梁王時年22歲,20歲的魏氏被冊封為梁王妃。

  梁王原配遺下兩幼女,並無男丁。

  梁王朱瞻垍與五哥襄王朱瞻墡手足情深,但到了英宗帝朱祁鎮卻不喜襄王,登基後就把朱瞻墡從長沙遷往襄陽。

  當途經鍾祥的襄王見到弟弟梁王時,兩人會面後痛哭流涕而別。

  曰:“今後兄弟不複相見,奈何!”

  果然五年後,即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正月十二,梁王“患疾以薨”,英宗聞訊大悲痛,三天沒有上朝視事。

  八月二十六“葬封內的瑜靈山之源”諡號“莊”,享年三十歲。由於無子繼嗣,梁王藩號被朝廷收回,不得延祚。

  魏氏與梁莊王僅共同生活了8年,梁莊王病逝,魏氏悲痛欲絕,“生前相伴,死後相隨”,“欲隨王逝”。

  為此英宗帝專門降旨安撫,要她好生撫育梁王的兩名幼女,期間仍保留梁王的封號和待遇。

  又過了十年,魏氏於38歲病逝,遵其遺願將她與夫合葬。

  由於原來梁莊王的墓室建造按規矩只是一棺正處墓室,並無建側室,妃魏氏下葬便只能將棺槨緊置於丈夫之棺與墓壁之間,雖是側放一邊,有違棺位中置的慣例。

  卻成為合葬形式中最親密的一種──同穴同室並排之葬,或許真是情之所致。

  原夫人張氏墓反而是附葬於“梁莊王墓”旁幾百米,人稱“娘娘墳”,還不能與夫同穴。

  真是“情之所至,忠貞不一。”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