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的遂心如意》第3章 洪門
  發黃的牆壁、老舊的桌椅、硌腳的磚石地面,甚至連有些桌子都未擦乾淨,上還有烏黑的泥垢和食物的殘渣存留,再兼之館子不大,裡面的光線很是不充足。

  光是這些缺陷,就足夠能解釋,此間為何只有寥寥幾桌客人了。

  不過對於劉胤來說,再惡劣的環境,也要好過滿是血泥和蛆蟲的塹壕,所以他不計較。

  於是他當下便挑了張較為乾淨的桌子,在桌前長凳上坐了下去。

  目光隱晦的掃過一把斜掛在牆壁上的木劍,那就是他腦海中方向指明的終點,然後指引感也就此消失。

  ‘一把木劍?到底有多神奇,能算是寶物呢。’

  也不敢多去瞧,被人看穿端倪,而是用手指節敲了兩下桌面。

  畢竟是飯館,來了人要招待。

  跑堂的夥計走過來,肩上搭著條毛巾,也沒低三下氣的態度,就不卑不吭的問了一句:“這位大班,光臨咱們小店,要切滴什麽?”

  “噎則貳冊老...”

  附近有桌子食客是兩個人,其中一人斜著往這邊瞥了一眼,嘴裡低聲蹦出來句方言俚語。

  劉胤不用猜都知道那必然不是什麽好話,他見二人脖子上纏著辮子,身上穿的也是髒兮兮的粗布對襟短打,又瞧他們連吃飯時都是一隻腳踏著凳子一手捧著海碗的模樣,也沒予理會。

  他對夥計道:“先給我來一壺茶。”

  “好嘞。”

  這邊夥計剛應了下,那頭又傳來了一聲壓抑不住的嗤笑。

  “大興巴子。”

  漢子搖搖頭,接著道:“唉,麽勁,算帳。”

  夥計很快過去,收了錢後走向夥房,兩個吃飽喝足的漢子則徑直離去。

  自始至終劉胤都面不改色,未放在心上。

  那兩個漢子大抵也是賣力氣的窮苦人,與剛下船便盯上他欲謀財害命的幾個流氓不一樣,他若連這般人物的區區幾句惡語都容它不下,那還能成什麽大器?

  片刻後,夥計端著茶盤來到劉胤這邊,把一壺茶放下,還有一隻茶杯。

  卻在這夥計要走時,劉胤的一隻手抓住了茶盤。

  “先生,儂這是...”

  如此舉動引得夥計不解,眉頭一挑,而後上下打量起劉胤。

  “茶盤放下。”

  劉胤沒給他多解釋,只是平淡道。

  “謔,好。”

  夥計一樂,目光中帶著莫名的意味,索性便隨了劉某人的願,把茶盤放到了桌子上。

  而後,他便抱起了膀子,嘴角上揚,想看看這人要耍些什麽。

  那位一直躲在櫃台後低著頭看一卷書,穿對襟長衫,戴著瓜皮帽,似是掌櫃一樣的中年男人終是抬頭瞧了這邊一眼,旋即又繼續垂下頭。

  在夥計目光的注視下,劉胤把其他茶杯依次從茶盤中拿出去,隻留一隻放在茶盤的最中間位置。

  隨後持茶壺向茶杯中倒茶,茶水還燙,熱氣嫋嫋升起,幾片茶葉飄在上面,直至滿杯。

  最後,把茶壺放在茶盤之外。

  這是茶陣,洪門【海底】上記載的諸秘籍中的一種,非洪門兄弟不傳,非洪門兄弟不認。

  茶盤中心一杯滿茶,這一陣名喚“一龍陣”。

  劉胤端直坐在原位,靜靜等待。

  這間飯館的牌匾下既懸著燈籠,那就證明此地必有洪門中人,即便沒有,也一定與洪門有關聯。

  他叔叔是洪門中人,他自然也是洪門中人,

正因如此,在來到飯館外看到燈籠時,他才會心情不錯。  這是找到組織了!

  說眼下他擺出了茶陣後,那夥計直愣愣盯著茶盤看了好幾秒,隨後又抬起頭看了看劉胤,目光又驚又異,見劉胤一直端坐不喝茶的樣子,夥計的臉色終於有了微妙的變化。

  夥計轉過身,向著櫃台裡的掌櫃吆喝一聲:“掌櫃的,來香了,也像白朋。”

  此話中夾著隱語:香,指會中兄弟。白朋,指未入洪門卻懂洪家規矩者。

  聞言,本正在看書的掌櫃耳朵一動,緩緩放下手中那卷書,抬起了頭。

  掌櫃的掃了眼劉胤,沒說什麽,只是給夥計使了個眼色。

  夥計心領神會,看了看剩下的三個客人,拍了拍巴掌,對他們道:“諸位客官,諸位客官。”

  待那三人看向他後,他臉上堆起了笑容,道:“可曾吃好了?”

  幾個顧客不明所以,有人順著話茬點點頭答道:“切好了,儂家的味道還不錯。”

  “那就好,現在我們小店有些事,要提前打烊了,對不住了各位,請移步吧,餐費就免了,算我們掌櫃的請各位了。”

  夥計衝著幾人抱了抱拳。

  “搞什麽呀?掃興。”

  “哎,走吧走吧,下肚的不要銀,賺嘞。”

  三個客人即便有些不滿,但能白吃一頓已是美事,也沒想多究,紛紛離去。

  然後夥計就把飯館大門一關,門栓一叉。

  這時,那掌櫃的才施施然自櫃台後走出,一隻手背負於身後,一隻袖放在身前,來到劉胤那張桌前,看了眼桌上的茶陣,又看看劉胤,沉默不語。

  劉胤明白,眼前這位恐怕就是這間飯館裡能說話的正主了。

  自己擺了茶陣,那就得自己開口,便吟道:“坤朝天下轉洪朝,蓮盟結拜把兵招。心中要把坤朝滅,茶出奸臣定不饒!”

  聽起來毫無韻律的打油詩,卻是洪門茶陣的飲茶總詩。

  接著,他繼續道出一龍陣詩:“一朵蓮花在盆中,端起蓮花洗牙唇。一口吞下大坤國,吐出青煙萬丈洪!”

  前朝國號為洪,本朝國號為坤,正因要反坤複洪,所以才叫洪門。

  待說罷後,劉胤雙手各出食指與拇指,其余手指縮回,一共四根手指持茶杯,把那滾燙的茶水一飲而盡,茶杯底座重重磕在茶盤上。

  詩句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放在外人聽去就是大不敬的話,敢把這詩說出來,那就是在表明自己的身份。

  掌櫃的眼中閃過一縷精芒,心下確定了幾分,但依舊存疑,便開口向劉胤問道:“對面不相逢,恐畏半天風。”

  相逢試探詩?

  劉胤眼中劃過一絲笑意,他答:“三八二十一,合來共一宗。”

  掌櫃的繼續問:“對面不相識,今日初相逢。”

  劉胤繼續答:“不問自然知,個人有道理。”

  問答完畢後,掌櫃的立即把茶盤裡劉胤用過的那隻茶杯拿出去,然後從茶盤外拿起兩隻新茶杯,一隻放在茶盤內,一隻放在茶盤外,讓兩隻茶杯並排而列。

  接著,挽袖持茶壺分別給兩隻杯子倒滿,在把茶壺放在茶盤中心,茶壺嘴朝著兩隻茶杯的方向,讓兩隻茶杯和茶壺整體呈一條線的順序排列。

  做完這些,掌櫃的向劉胤抱拳,盯著他的眼,問:“你是洪家兄弟嗎?”

  掌櫃的擺出的這一陣,名喚“木揚陣”。

  如此卻讓劉胤心裡稍有不滿。

  我擺了一陣,也說了陣詞,已是表明身份,然後你又接著拷問我一下,我也答了,這樣還不能確定我的身份嗎?沒完了?

  當然,他的不滿沒有表露出來,而是立即站起來,毫不猶豫答道:“我是。”

  “有何為證?”

  “有詩為證。”

  說完,他把茶盤外那一隻斟滿茶水的茶杯拿起來,放到茶盤之內,再用雙手端起這這杯茶,向著掌櫃的相請,並誦道:

  “木揚城內是乾坤,結義全憑一點洪。今日義兄來考問,莫把洪英當外人。”

  如此,掌櫃的臉上浮現喜色,也雙手端起茶盤內的另一杯茶。

  雙方茶杯向前一推,卻未相碰,然後齊齊仰頭飲盡。

  喝完茶後,掌櫃的放下茶杯,朗聲笑道:“呵呵,好啊,果然是我洪家兄弟!”

  “呵呵。”

  劉胤也笑了,然後不等掌櫃的說話,便抱拳問道:“既是我洪家兄長,那可知我洪家頭門聯?”

  都自報家門了你還接二連三的問,怕不是問上癮了,還兼有賣弄之心吧?那也讓我來考考你。

  一聽劉胤問話,掌櫃的臉色略顯一僵,面帶不悅。

  他沒想到劉胤給他來這一手!

  不過他的面色也很快恢復,且背負起了雙手,胸有成竹回道:“自是知曉,我洪家頭門對聯為:地振高岡一派江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

  “又二門聯?”

  劉胤不給他機會,再問。

  掌櫃的依然面色不改,答道:“天地開辟以來兄弟永合,風雲會和之際忠義常存。”

  說罷,面上不經然間閃過自得之色。

  洪家寶典嘛,他自是精於心,熟於腦,年輕人還想反過來考他?呵呵,他是幫裡的老資格,也算是洪門的老人嘞!

  “又三門聯?”

  “三...”

  掌櫃的剛開口說出一個字,便被噎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他瞪大眼睛盯著劉胤,一言不發。

  心說這還哪來的又三門聯?幫中秘籍沒載呀!

  隨後他看向劉胤的目光變得古怪起來,心道:‘莫不是方才被我考校的不舒服了,就胡編亂造來框我?’

  就當他要冷臉質疑時,劉胤卻開口了,同樣背起了雙手,目光微揚,口中吟道:“又三門簾:洪氣一點通達五湖四海,宗發萬枝到處三合橫通。”

  緊接著劉胤繼續道:“又四門聯是:白世來降皆因敬賢納士,洪門興發在於禮義人和。”

  “又五門聯為:有一點忠心方可結拜,無半絲義氣何必聯盟。”

  “白碇香爐聯:東邊出兵去滅坤,得勝回朝轉大洪。”

  “忠義堂聯:非親有義須當敬,是友無情切莫交。”

  “洪花亭聯:花發半朝含宿雨,亭無終日隔重雲。”

  說到此,也不想透露太多的寶典,劉胤便停下了,笑吟吟地望著掌櫃的,道:“洪家兄長,可曉得了?”

  掌櫃的:“......”

  ‘此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從哪座山堂冒出來的人物?’

  掌櫃的面上保持自己顏色不變,其實內心中卻已十足的震驚。

  只因為嘛,這洪門海底、春典秘籍,誰也不知曉到底有多少。只需曉得,了解的越多之人,其在洪門中的地位必然越高!

  似他所在的這幫會,連洪門的山堂都算不上,僅屬於洪門分支,成員能夠通曉的海底來來去去總共也就那些。

  掌櫃的也懷疑劉胤後面所說那些是胡編亂造,但對方之前所答也的確對上了號,非洪門中人不可能知曉這些。

  而洪門家法甚嚴,私改瞎纂法門可是死罪...

  恍然間,掌櫃的忽然想起來了,劉胤最後所念的那一句洪花亭聯,自家老大似乎也曾呢喃過!

  如此,掌櫃的對劉胤身份已經確信無誤。

  又因他掌握秘籍之多,當下也對劉胤的身份感到好奇起來,不由臉上添了些許敬重之意,向劉胤解釋道:“賢弟莫怪,只因為近年來冒充我洪家兄弟之輩大有人在,如此才多加試探。”

  若是說錯了半句,恐怕就是刀斧伺候了吧?

  瞄見了那夥房中有人掀著簾子往這邊瞧,及那一閃而逝的刀光,劉胤心知肚明。

  當然,若無這般嚴苛的規矩,種種複雜的接頭暗號,恐怕洪門這個立誓要造韃子反的團夥早就被滅了一百八十回了。

  他看著掌櫃的,笑道:“真金不怕火煉,這是我洪家法門,不會忘,不敢忘,又豈會怪兄長考問?哈哈,我貿然再問,應該向兄長賠罪才是。”

  “哪裡哪裡。”

  掌櫃的連連擺手,已經不敢小覷劉胤,而是相請道:“請裡面內堂一敘。”

  “請。”

  劉胤笑容滿面,隨之走向飯館的腹地,目光在那牆壁上掃了一眼。

  待劉胤先進了內堂後,掌櫃的一手頂著門簾,一邊衝跑堂夥計道:“阿方,去,讓夥房把最拿手的菜都燒出來,別拿平日裡糊弄外人的那些東西給我丟人,今天招待的是我洪家兄弟,是貴客!”

  “好嘞。”

  名喚作阿方的夥計答應一聲,喜氣洋洋的走向夥房。

  他也是洪門中人,但卻屬於無任何職位在身的那種,平日裡只和眾兄弟在此間守著,無聊的很,今日見了精彩的茶陣、對詩,可叫他是大開了眼界。

  更為讓他心底感到舒爽的是,這神秘青年還讓掌櫃的吃癟了,實在是罕見。

  劉胤先進來瞧了瞧,見內堂不大,也就是個四四方方的屋子,裡面有張獨人床,看來是掌櫃的休息之地。

  掌櫃的後進來,相請他坐椅子:“請。”

  “呵呵,請。”

  劉胤等掌櫃的坐下後,自己才後坐下。

  這一點被掌櫃的收在眼中,暗暗點頭,心說看來這不是個狂傲之輩,對於剛才令自己尷尬一事的不滿也隨之消散。

  “敢問兄長貴姓?”

  劉胤望著對面的掌櫃,抱拳相問。

  洪家兄弟雖有職位大小不同,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凡入洪門者皆以兄弟相稱,年長為兄,次之為弟,不似那等良莠不齊的江湖幫派有什麽輩分之說。

  “呵呵,免貴姓黃,名讓,字德謙。”

  黃讓笑呵呵地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劉胤再度抱拳,壓了壓,道:“小弟姓劉,名胤,字鳳陽,見過兄長,此前失敬。”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眼前這黃讓態度不錯,他也當用同等態度對之。

  “誒——”

  黃笑擺了擺手,示意無礙,隨後看著劉胤,摸了摸自己下頜那留著的一撮短須,道:“古人雲,名以正體,字以表德。願劉氏子裔如九天之鳳,旭日升陽。好名,好字!”

  劉胤側首斜看眼地,表現出愧色道:“兄長謬讚,謬讚了。”

  此時,那夥計也進來了,把茶杯擺放在二者面前,分別給倒上新茶,隨後立足於黃讓身後。

  “呵呵,來,喝茶。”

  “請。”

  不一會兒的功夫,熱騰騰的菜肴便被端了上來,雙方把酒言歡,稱兄道弟,借著酒勁兒相互摸底。

  劉胤沒把自己的底全部托出,隱去了關於自己叔叔的事,畢竟雙方才剛認識,他始終保持應有的警惕。

  他隻說自己之前於海外留學時加入了海外洪門的某山,任山中一堂香主,此番歸國一為探親,二為尋找組織效力。

  黃讓對此嘖嘖稱奇,一個勁兒地誇讚劉胤是人才, 同時也為劉胤介紹起他們剪子幫的一些事,並說要把他舉薦給幫主。

  ...

  “在外海留學歸來,曉得我洪門寶典,還自稱是海外山堂的香主,這是你親耳聽到的?”

  “是掌櫃的趁上茅房時交代我的,小的不敢亂講。”

  一間理發鋪子裡,阿方躬著身,低著頭,神情有些緊張。

  在他面前,是一張椅子。

  椅子上有人仰躺,身上蓋著白布,閉著眼,靜靜享受著身後之人為自己刮臉修胡的過程。

  無人再問,阿方也不敢開口,就這樣靜靜侯著。

  片刻後,男人臉上最後的一抹胡茬自剃刀上被甩了下去,那穿著一身錦褂的中老年人才退後兩步,感慨道:“老了啊,這手藝到底是不如過去了。”

  “嘿,義父,瞧您說的,您不老,一點也不老。就您現在這手藝,放眼整個申海,也是這個!”

  一旁有位高瘦的男子一手端著托盤接過剃刀,一手對老人豎起了大拇指。

  被刮臉的人也迅速自椅子上站起來,恭恭敬敬的站到了一旁去。

  “呵呵,你們三個裡啊,就你最會說話。”錦褂老年人緩緩移步,背負雙手,對高瘦男子讚許道。

  隨著老人移步而跟在後面的高瘦男子低頭嘿笑兩聲,沒說話。

  老年人的目光投向窗外,看了看,隨後喚道:“阿力,你帶人去一趟吧。”

  一條彪形大漢自鋪外走進來,面癱式的冷硬表情,向老人問道:“老爺,是斬掉,還是抓來。”

  “斬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