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逐鹿天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新朝制度(1)
文武百官陸續到達京城。

 秦王蘇河這段時間,分別接見他們。

 谘詢他們的意見,聽取他們的建議。

 蘇河與王仲策、李鳳鳴、蘇熊等人秉燭夜談,確定了國家的基本制度。

 4333年(公元1636年),八月二十九日。

 蘇河在乾清宮召開小朝會,與文武百官商討新朝的國號和制度。

 蘇河坐在主位上,他的左手邊坐著王仲策等文官,右手邊坐著蘇熊等軍官。

 秘書處秘書長鄭子良,帶著秘書處的人員,拿出紙筆速記。

 記錄著這場對新朝至關重要的小朝會。

 蘇河面帶笑容,看向眾人,開口說道:“我們已經徹底消滅大明,現在正式新朝定鼎之時。

 新朝要有新氣象,我們今日的決定,將會決定新朝數百年的興衰。

 今日我與大家,就定下新朝的制度。

 咱們先議一議,新朝的國號。”

 乾清宮在場的眾人,他們都萬分激動。

 這個場合,只有開國功臣才能享受。

 參加這個小朝會,他們會在史書上,被濃墨重彩的記錄一筆。

 禮部尚書宋康年,向著同僚拱了拱手,最先發言道:“王上,歷朝歷代大多數新朝國號,都是封地或是開國君主稱王的稱謂。

 王上崛起於三秦大地,又稱為秦王,新朝國號為秦,正合適。”

 宋康年的話音剛落,總參謀長李鳳鳴立刻反駁道:“大秦深入人心,秦始皇的功績與大秦深入綁定。

 新朝國號如果為秦,想要突出我們這個後秦。

 必然會澹化前秦,甚至於抹黑前秦,讓他們和我們做對比。

 秦始皇和春秋戰國的歷史背景,就會被逐漸澹化,或是被大眾忘記。

 只有一些歷史學者,記錄著這些事情。

 我們漢人的凝聚力和大一統思想,他的根基脈絡就是春秋戰國和秦漢的大一統。

 澹化這段歷史,就等於背叛我們的民族,人為降低百姓的凝聚力,不利於新朝的統治。

 我不建議使用大一統的前朝國號,為新朝的國號。

 東周與西周不是大一統王朝,我不討論。

 東漢繼承西漢,那是劉氏宗族一脈相承。

 南宋繼承北宋,也是趙氏宗親立國。

 除了有明確繼承關系,繼承了前朝的國號。

 剩下使用前朝國號的王朝,大部分出現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

 如前秦、後漢、後唐等,他們都非常短命。

 用前朝的國號,也非常不吉利。

 綜合各方面的考量。

 我建議選擇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或是另起一個寓意好的國號。”

 蘇河聽到李鳳鳴說完,他微笑的說道:“李愛卿這個建議,我比較認同。

 咱們就按照這個流程,商議新朝的國號。”

 文武百官,各抒己見。

 他們信仰崇尚炎黃,有人提出炎為國號。

 工業大發展,震驚了世人,有人提議工為國號。

 秦王蘇河重法,有人提出法為國號。

 每個人提出相應的國號,那都與他們利益切身相關。

 王仲策看著眾人,提出了十多個國號。

 這些國號都沒有獲得大多數人,包括秦王的認同。

 王仲策看到很多人還在爭吵,國號問題他一直在思考。

 前幾天與秦王蘇河會談,也談過國號的問題,沒有達成最終的意見。

 他想到了幾個令所有人滿意的國號,先提出一個希望最大的試一試。

 王仲策一開口,乾清宮立刻安靜下來。

 “王上,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有眾多稱謂,被大家認同的稱謂有中國、華夏等稱謂。

 華夏這個詞,在《尚書》之中就被大量指代,我們腳下這片大地。

 孔穎達為《春秋左傳正義》作疏,說出了一句話,至今流傳很廣。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他為華夏這兩個字,注入了文化的思考。

 夏這個國號已經被用過,華這個國號,還沒有大一統國家用過。”

 蘇河聽到華這個國號,他滿意的說道:“華夏!華夏!華夏!

 華夏大地第一個朝代是夏,最後一個朝代是華。

 這是非常好的寓意,就用它作為新朝的國號。”

 蘇河非常有信心,大華王朝是華夏最後一個王朝。

 隨著工業發展和海外殖民,民眾的意識覺醒。

 王朝後期,那只有兩種選擇。

 君主立憲製,皇帝當一個吉祥物。

 推翻封建王朝,由精英輪番擔任國家的首腦。

 有著大量的海外領地,王朝周期律不會在這個新生的國家生效。

 大華王朝傳承三五百年,蘇河還非常有信心。

 三五百年之後,那就是封建王朝制度崩潰的時期。

 蘇河會盡量用各種制度,引導後人選擇君主立憲製。

 這是他為後代子孫,唯一能做的安排。

 蘇河這句話一出,誰都不會反駁。

 新朝的國號為華,這件事情徹底定了下來。

 王仲策道:“王上,對於新朝的想法,您肯定已經考慮了許久。

 新朝的制度,您先說出一個框架,我們在做出相應的補充。”

 蘇河作為開國皇帝,對新朝的制度,有著決定性的權力。

 他聽從文武百官的建議,所有人都很開心。

 不聽,其他人也沒辦法。

 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章,出生低微,見識有些淺薄。

 他確定的大明制度,在王朝前期還比較不錯,在王朝後期漏洞百出,還是執行了數百年。

 蘇河見識過後世的各種政體,華夏肯定要搞中央集權。

 地盤太大,中央不集權,整個華夏大地就會戰亂不休,會民不聊生。

 他這段時間在京城,反覆思考著新朝的制度。

 這段時間又與文武百官深談,剔除了一些不合時宜的想法。

 大華王朝制度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中央集權。

 所有制度,都是為這個制度服務。

 新朝的制度是中央集權,不是皇帝集權。

 蘇河看向眾人,他由淺入深說道:“大華王朝的禮儀向春秋時期看齊。

 除了重大的禮儀場合,廢除跪拜禮儀。”

 這個制度,眾人都不意外。

 乾清宮擺放的桌椅,就證明秦王蘇河不會讓他們行跪拜禮。

 經過這些年的共事,他們已經習慣現在這種禮節,誰也不想動不動就給其他人下跪。

 蘇河看向李鳳鳴等軍官,說道:“我先談軍隊的制度。

 大華王朝執行文武分離制度。

 除了每年的軍費,需要由皇帝和議會審核,內閣負責發放軍費。

 軍隊隻為皇帝負責。

 軍隊不允許經商,不允許與其他人或勢力有任何經濟往來。

 皇帝擔任軍隊的大都督,軍隊由大都督府指揮,平時二到五名副都督管理。

 都督府下設總參謀部、軍政部、軍法部、後勤部、陸軍部、海軍部等部門。

 各地區比如西南地區,成立西南都督府,管理當地的軍務。

 軍隊執行募兵製。

 大明的父子繼承軍戶制度,缺點太明顯,也沒有為朝廷省錢。

 最大的缺點是這種軍隊,在開國初期,戰鬥力還可圈可點。

 經過多年的制度腐敗之後,軍戶製已經完全沒有戰鬥力。

 大明的主要強軍,那都是招募的軍隊。

 大華王朝稅收制度較好,朝廷不缺錢,直接采用募兵製。”

 蘇河對於軍隊,依然保持原先秦王府的制度。

 這個制度現在運行的很順暢,滅亡大明的過程中,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問題。

 軍隊的財權和人事權不失,朝廷就能掌握軍隊。

 大明軍隊人事權,早期還有五軍都督府掌握。

 軍人有一定的榮譽感,大明軍隊前期戰力還可以。

 土木堡之變後,屬於勳貴的軍權,被文官奪去。

 大明的軍隊,連將領的晉升,都需要看文官的臉色。

 統領軍隊的統帥,大部分是不懂軍事的文官,軍隊的戰鬥力越來越弱。

 遇到一個懂軍事的文官,那都是大明皇帝的祖墳冒青煙。

 蘇河吸取這個教訓,軍隊的人事權由大都督府掌握。

 軍隊最高人事權,由皇帝掌握,誰都不能插手。

 軍隊的財權由皇帝、議會和內閣掌握。

 軍隊不能自己掌握財權。

 軍隊能經商,靠自己獲得足夠的軍費。

 這就不是國家掌握軍隊,而是軍隊掌握國家,肯定會出現大問題。

 秦王蘇河說完軍隊的制度,軍方所有將領都松了一口氣。

 軍隊的制度基本沒改,他們也不用重新適應。

 除了多出一個從來沒聽過的議會,與之前沒有太大的差異。

 蘇河訴說完軍隊的制度,沒有任何人提出建議。

 他看向文官,說出新朝的官府制度,這個蘇河改變了很多。

 “國家的最高決策者是皇帝,最高決策衙門是金鑾殿大朝會。

 朝會決定下來的政務,一般的由內閣處理。

 內閣下設六部、工商總局、專利局等衙門。

 還有幾個衙門,不受內閣管理,直接聽命於皇帝。

 它們是由原先秘書處改編,負責溝通內外的通政司。

 負責管理所有官辦企業的少府。

 負責收稅的稅務總局。

 負責稽查百官貪腐的都察院。

 負責審桉的大理寺。

 新設立一個衙門議會,它的地位和內閣相同。

 它負責國家高層與民間的溝通,制定律法的衙門。

 所有文官都有任職期限,每一個職位任期五年,期滿後都察院和上級會對官員進行考核。

 包括首相在內的內閣成員、各部門的主官、地方的巡撫、知府、知縣和議會議員。

 都有任期限制,同一個職位,每個人不得擔任兩屆。”

 蘇河沒有對文官體制,做出太大的調整。

 他只是增加了一個新衙門議會。

 議會的作用,在王朝初期,主要是制定各種律法。

 它也是蘇河留下來,應對幾百年後的大變局。

 有議會這個衙門,之後封建王朝崩潰,必然會走向君主立憲制度。

 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製衡皇權和相權。

 蘇河給內閣官員設置任期限制,也是為了限制相權。

 哪怕是後代壓製不住首相,但一個首相最多只有十年任期。

 這麽短的期限,正常情況下,不足以讓一個權臣,成長到具有顛覆國家的實力。

 王仲策聽完,這關乎他的切身利益。

 他立刻詢問道:“王上,首相的任期限制十年時間,這個時間從之前計算,還是從開國之後計算。

 首相任期結束,他還能擔當內閣官員嗎?”

 王仲策早就知道這個消息,他語氣比較平澹。

 蘇河說道:“任期限制,當然是從開國開始。

 首相的任期和內閣其他大臣任期不疊加計算。

 但除了首相這個職位,內閣其他大臣,無論他們負責哪個領域。

 每個官員一生,只能任職兩任十年時間。

 中途辭官或是貶官,都算消耗一整個任期。

 首相等內閣官員,任期滿之後,可以任職其他職位,比如去都察院和議會任職。”

 蘇河解釋的非常清楚,一名進入內閣的官員,他最終能擔任首相,最多只能在內閣任職二十年時間。

 王仲策聽到這裡,他長舒了一口氣。

 從現在開始計算任期時間,他還有二十年時間。

 二十年之後,他也垂垂老矣。

 他在首相的位置上,都未必能乾滿十年。

 秦王蘇河之前就和他透露過口風。

 文官海外封王非常困難,需要立下不朽的功勳。

 但作為開國的首相,海外封王肯定有他一份。

 王仲策現在隻想著做好最後一班崗,積累足夠的功勳,去海外擔任諸侯王。

 他和蘇河的交談,讓所有人都清晰認識到,首相和其他官員的任期制度。

 王仲策這才注意到,秦王蘇河設立了一個新機構——議會。

 他和秦王蘇河討論過國家制度,那時還沒有聽過,這個名為議會的衙門。

 他這次真的好奇,語氣有些期待的問道:“王上,議會是一個什麽樣的衙門。

 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衙門。”

 乾清宮的其他文武官員,他們也用目光看著蘇河。

 這些人都不理解,議會具體的作用。

 蘇河簡單的解釋道:“議會有議長一人,負責主持會議,地位等同於首相。

 議會名額的分配,每一個省有三名議員。

 剩余的議員,一共有三百六十五人。

 除了每個省的固定議員席位,其他議員。

 按照身份分配,宗室、貴族、軍人、商賈、工匠、農民都有相應的名額。

 議會的主要作用,是制定新朝的法律。

 少數服從多數, 法律只有經過議會過半議員的同意。

 皇帝簽發之後,才能實行。

 修改法律,必須要有三分之二議員的同意,才能修改。

 議會第二個作用,就是審核朝廷的預算,監督各個衙門的運轉。

 議員任職期間,享有刑事豁免權,皇帝的命令都不能把議員下獄。

 觸犯法律之後,有議長剝奪議員身份,才能進行審判。

 議會最大的權力,它有彈劾首相、罷免皇帝的權力。”

 王仲策聽到議會這個權力,他震驚站起身,大聲喊道:“王上,不可,這是禍國之策。”

 其他文武官員,也激動的站起身,反對議會這個權力。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