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郡位於揚州西部,今安徽湖北一帶。
劉基是走巢湖水系到舒縣的,也就是周昕和朱桓偷襲孫策的那條桃溪。
當劉基到達舒縣,時間已經來到了五月十日。
抵達舒縣後,廬江太守陸康帶領郡吏出來迎接。
陸康年過古稀,去歲一場大戰後傷了元氣,近日來頭髮都快掉光,身型也日漸佝僂。
劉基下馬上前拜見:“侄劉基拜見陸府君!”
陸康拉住劉基的手,聲音乾啞地說:“你就是幼麟啊!不錯不錯,是個俊後生。”
劉基:“府君謬讚!”
陸康緩緩擺手,看向劉基身後的解煩衛,點點頭:“此真王師也,若當初吾有此軍,何愁不破孫策?”
劉基寒暄道:“這是侄精心調教的解煩衛,歷陽之戰,家父曾派他們搶奪灘頭。”
陸康呵呵笑著,笑聲有點滲人,像破門被不停開關:“咯——咯——咯——,我聞此戰袁術被打得丟盔棄甲,原本不信,但看見這支軍隊,老夫我信了!”
然後陸康帶著劉基會見郡中諸吏,之後將朝廷印綬文書一並轉交給劉基,完成交接。
交接結束後,劉基親自送陸康返回家宅,以示對前任郡守的尊重。
而陸康則將太守府旁一座五進宅院的地契交給劉基。
服侍陸康的陸氏家老說:“此是我陸氏的一點心意,還望府君收下。”
劉基沒有拒絕,自己確實需要一個住處,堂堂州牧之子,廬江太守,總不能一直住在官署裡。那樣連會客都不方便,更不好辦個人私事。
接過地契,劉基微笑著說:“長者贈,不可辭。吾收下了!”
上任太守後,劉基也開始稱“吾”。只是他尚年幼,說“吾”讓人覺得有些怪異。
不過在場的陸氏子弟不會傻到笑出來。
最後陸康說:“賢侄日後若有所需,盡管吩咐我陸氏。”
劉基謙虛地說:“大善,基正有一事想求陸公!”
陸康:“哦——,請說。”
劉基笑眯眯地說:“吾在曲阿時,曾見到令郎陸績,印象深刻,而今想請陸公接績哥兒來舒縣,與吾作伴!”
陸康聽後,原本因體虛而無神的雙眼一亮,綻放睛光,大喜道:“好!好!府君有意栽培愚子,老夫自無不從!”
說完此事,劉基也不再多叨擾,向陸康告辭。
讓陸康的兒子陸績來舒縣,自然是劉基交好世家的又一舉措。
而且陸績在歷史上就有異才,“語驚四座”這個成語便因陸績而誕生。
如此人才,劉基自然要留在身邊培養,將來幫自己處理政務。同時也相當於質子,可以讓江東四姓的陸氏更加聽話。
當劉基回到官署時,已經是深夜,他召來先生高岱,詢問舒縣事宜。
原來劉基隨陸康去做客時,讓高岱到舒縣城內視察情況。
劉基親自為高岱倒了碗茶湯:“有勞先生!”
高岱端起碗,豪邁地仰頭喝下,茶湯從嘴角溢出。
劉基感覺好笑,高岱是南佬,但性格卻與北人內心刻板印象中的溫和內斂不同,高岱性格內斂,但舉手投足間卻常透露出灑脫。
“呵呵,先生慢些,莫噎著。”
高岱暢快地喝完:“哈——!公子,舒縣我已有初步了解,且聽我道來。”
然後正襟危坐道:“我翻閱縣志,光和元年,舒縣有民5萬戶,有口25萬人。
然而,今日所見之舒縣卻遠遠達不到5萬戶民。” “我詢問街老,有一不惑之年的老翁告知我,自光和七年黃巾之亂始,北人南渡,舒縣曾一度繁華。但袁術入主淮南後,遣孫策攻打舒縣,陸季寧為國守節,民人懼怕袁術紛紛上城協助守軍,多有死傷。圍城一年,城內發生瘟疫,又病死無數。現在在冊之民恐怕不足光和年間一半。”
劉基聽後說:“我知道了,先生,《尚書·五子歌》曰: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舒縣人口凋敝,我帶阿爺治理廬江,這個問題確實要重視!”
高岱亦點頭:“民生之事,非積年累月不能競功。國不寧,則民無定,府君若要改善民生,還需安定內外才是。”
劉基:“先生此言在理。我明日即書信廬江各縣,讓他們上報民冊戶籍,陳述民情。袁術禍亂淮揚,恐怕廬江北部多有盜賊生事,我會派於麋、太史慈、董襲三人率軍平定。”
高岱道:“善!除此以外,府君還需穩定邦交,傳書江夏黃祖和荊州劉表,以結盟好,互通商貿往來,於民生有裨益。”
劉基:“是了是了,我聞劉表與長沙太守張羨交惡,襄陽與荊南關系緊張。想必他也不願多生事端,明日我便書信一封,還請先生到時斧正!”
高岱拱手:“諾!”
決定了軍事與邦交,劉基又與高岱商議民政。
劉基道:“先生,舒縣為廬江郡治,現在卻戶少民寡。我有一策可快速充實民力,還請先生為我參詳!”
高岱疑惑:“莫非府君想行抑製豪強,編戶齊民之事?此事不妥。”
劉基聽高岱以為自己要靠打壓豪強,讓世家還僮客、家奴自由身來編戶齊民,不禁笑道:“非也非也!先生所慮,我豈能不知?”
“我隨阿爺下揚州以來,對地方豪右多有依賴之處,不然哪裡能有今日?不過先生之言,吾亦有決斷。”
高岱面色嚴肅,世家可不是那麽好收拾的,歷代君主都知道世家侵公田、蓄家奴以肥私。但卻都結好世家,那些想要打壓豪強,有所作為者如更始王莽及桓靈二帝,最終都鬧得天下鼎沸。
他怕劉基腦子一熱,那就糟了!
劉基道:“世家於帝王而言,雖甜如蜜糖,亦毒若砒霜。若我為盛世帝王,一定會打壓豪強均田地,如此方可延長國祚。然而當今天下大亂,天子困於長安,諸侯各自為戰,若要匡扶漢室,定鼎天下,非得民心者不可為之。”
“先生放心,吾知輕重緩急!”
高岱聞言放下心,但又開始疑惑。既然劉基不靠脅迫豪強,還籍於民,那他又怎麽充實民力呢?
“府君可是又有什麽奇思妙想,請明言於高岱!”
劉基狡黠地說:“哈哈,也有先生想不到的事!”
高岱聽劉基調侃,捧腹道:“公子啊公子,我非聖人,又如何能料盡天下事。還請快把你的妙計說出來吧!”
劉基嘴裡冒出一個詞:“百越!”
高岱一聽,如遭電擊:“莫非!”
劉基點頭:“正是!”
高岱略加思索,表情漸漸嚴肅:“此時非同小可,可謂前無古人,府君當如何做?”
劉基也正色道:“我欲讓祖郎遷百越於舒縣,把百越夷人編戶齊民!”
高岱道:“府君,如果百越叛亂,聚眾而起,該當如何?”
劉基點頭:“這就是我所擔憂的。我意讓護百越校尉祖郎持劉氏糖、鹽、糧草、吳錦、南海珠等物,與百越豪酋交易,換取夷奴。”
高岱道:“如此做,百越確實不會叛亂,但成效如何還需時日。”
劉基也知道:“我明日即書信祖郎,讓他操辦此事。即使收效甚微,總比無所作為好!”
高岱被劉基的樂觀打動,笑道:“府君此言大善!事在人為!”
二人就如何治理廬江一事,一直商議到天明。
然後劉基和高岱不做休息,直接在官署面見群吏。
陸康離任後,識趣地帶走了許多自己的門生故吏,以便劉基安插自己的人手。所以目前廬江太守的許多要職都空缺人手。
於是劉基當著眾吏的面,任命高岱為主簿,主掌審計、文書及書記,輔佐劉基處理政務。俸祿百石,銅印黃綬。
於麋為廬江都尉,比二千石,銀印青綬;任先登校尉太史慈為督郵,俸祿百石,銅印黃綬。二人負責巡察安撫各縣,若有叛逆,即刻討之。
命中郎將董襲為門下督,護衛劉基安全。俸祿百石,銅印黃綬。
這三人是跟在劉基身邊的親隨,立即就能上任。
然後劉基任命顧雍為功曹掾,掌郡府官員賞罰任免,兼輔佐太守之任。俸祿百石,銅印黃綬。
調無錫長張允為居巢縣令,六百石,銅印黑綬,替劉基牧民。
又命闞澤為水曹掾兼田曹掾,治水疏淤,勸課農桑。俸祿二百石,銅印黃綬。
劉繇已經答應劉基調這幾人來廬江,估計月末就會到。現在則由原來的官員留任,直到新官到任。
其余空缺職務,劉基派人召回離任的官員,讓他們官複原職。
而不願複職的,就通知陸氏,讓他們安排家中子弟上位。
可能有人會說用陸氏子弟會助長世家氣焰,但這也是封建王朝統治者的無奈。百姓受教育的比例很低,尤其是秦漢春秋。能識字會處理公務的,大多都出身世家豪族。
如此,廬江郡的官員任免方才處理完畢,至於官府政策變更之事,劉基下令:
“一切事宜照前任府君制定的規定法律行事!”
蕭規曹隨——空降領導的明智之舉!
之後數日,劉基都待在舒縣,閱讀和熟悉太守府中存有的各種本郡律法、民冊等。以求做到深刻了解廬江郡的時政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