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姆星傳奇》第二章 返程驚魂
  ——那一顆宛如夢幻般的星球,召喚著有緣人前去相會。

  此次科考隊收獲頗豐,在這座金棺內,共收獲100余件黃金製品,證明在遠古時期,有一群智能生物曾經在火星生活過。

  誇父飛船正在返回地球途中。楊之遠與周克坐在正副駕駛位置上。

  “開啟曲速引擎。”楊之遠發出指令。

  飛船加速行駛。此時人類的曲速引擎技術,能使飛船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達到此速度後,飛船關閉曲速引擎並進行減速。

  “關閉曲速引擎,啟動減速引擎。”楊之遠發出指令。此後飛船進入自動駕駛模式。

  飯後,機組8位人員聚在飛船大廳的一條桌子前,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

  “萬余年前,地球上壁畫有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還有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在同一個時間段,火星竟然也有史前壁畫,他們之間是否有聯系?”鄭雅首先問道。

  “是啊,在火星上發現文明遺跡,而且還有文字,絕對是震驚世界的發現。子琪,那座金棺上的文字圖案,怎麽看起來很像是象形文字啊?”王悅興奮地問道。

  “不是很像,那根本就是象形文字。”蘇子琪回答道,“這個金棺上面的文字與地球古文明的象形文字非常類似,但又有所不同。從字形上看,可以看出有很多類似古蘇美爾文、古瑪雅文字的痕跡,但是感覺比地球古文明的象形文字好像更古老,兩者之間甚至有一種一脈相傳的感覺,真是很奇怪。”

  作為中國新生代語言學家中的佼佼者,蘇子琪天生對文字敏感,她在象形文字的研究上頗有造詣。

  “子琪,這個三眼怪物壁畫的左上角,有幾行字,你認得嗎?”王悅問道。

  “我隻認識其中幾個字,尤其有一個字的含義比較明確,它是古蘇美爾文,意思是‘創世之神’”

  “創世之神?難道指的就是這個三眼怪物?我國神話中的二郎神,就有三隻眼。”王悅說道。

  “我聽說人類就擁有第三隻眼。印度教一直認為,人類具有未卜先知的器官,在東方的許多宗教儀式上,人類習慣在雙眉之間畫上第三隻眼,以便與宇宙進行直接交流。所以那隻眼也有可能只是畫上去的,並不是真實的眼。鄭雅姐,你怎麽看?”蘇子琪轉頭向鄭雅問道。

  “那個三眼怪物圖案確實很特別。”鄭雅說道,“人類確實有第三隻眼,叫松果體,在胚胎發育兩個月時出現,六歲以後開始退化。一些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也有松果體,經研究發現,動物體內的松果體雖然不具備成像功能,但能感知超聲波、次聲波與光波,所以爬行動物對地震、磁暴與火山爆發特別敏感。從生物體結構上說,一個智慧的族群即使存在第三隻眼,也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三個女人一台戲,有你們在,我們枯燥的生活豐富多彩了許多。”董一峰教授打趣地說道,“要說壁畫,我看這個也非常奇怪。”

  董一峰將照片投影在飛船大屏幕上。這幅壁畫繪的是一個奇怪的人形生物,它全身長滿像鱗片一樣的墨綠色斑點,眼睛泛紅,全身肌肉突出,屁股後面竟然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在這個壁畫旁邊還有幾行文字。

  “大侄女,這幾行字你可認得?”董一峰問蘇子琪,他與蘇子琪的父親很熟,每次都稱呼蘇子琪為“大侄女”。

  “這些字都比較深奧難懂,好像說壁畫上的這個生物是‘死神’的意思。

”  “確實長得像死神,這哪是正常人長的樣子,分明是一頭大蜥蜴。還有一副壁畫旁有文字,請看大屏幕。”

  這一副壁畫上面了三個普通人類,這些人類的額頭沒有第三隻眼,個頭也不高,跟地球人類個頭差不多。人物為一對男女和一個青年,最令人稱奇的是他們的服飾,這對男女頭戴頭盔,穿的竟然有點像現代的宇航服,而那個青年卻穿著普通,年齡看上去不是很大。

  “大侄女,我怎麽總覺得壁畫中這個女的長的跟你有點像啊。”董一峰指著壁畫中站在右邊的那個女的,半開玩笑地說道。

  “董教授,您還別說,真的有點像。”鄭雅也打趣地說道。

  “董叔叔,鄭雅姐你們不要詛咒我。”

  “此話怎講?”

  “這個壁畫旁邊的文字,我認得其中幾個字,其中一個字的意思是‘冥界使者’,這幾個人應該就是冥界使者中的黑白無常吧。”

  “原來如此,大侄女,你要真是黑白無常的話,可要在生死簿上將我的名字劃掉啊。哈哈……”董一峰大笑道,“不過話說回來,這個火星熔岩洞文明的宗教崇拜真是奇怪,創世之神是一個三眼怪物,死神是渾身墨綠色紋身的紅眼仔,冥界使者應該至少是呲牙咧嘴、張牙舞爪、凶神惡煞的牛頭馬面形象,結果卻是戴著頭盔,身著宇航服,面目祥和的人類宇航員形象,令人不可思議。”

  “噢,對了,大侄女,那個壁畫中三眼怪物手上拿的權杖與蘇美爾文明圖案中的阿努納奇手中的權杖很像。”董一峰繼續說道。

  “董叔叔,的確如此。蘇美爾文明中的阿努納奇背上長著翅膀,而這個三眼怪物沒有。三眼怪物有第三隻眼,而阿努納奇沒有。”蘇子琪說道,“至於那個權杖,它的頂部是一個松果,跟蘇美爾文明中阿努納奇手中拿著的權杖完全一樣。”

  “照這麽說,這個火星的文明與地球的蘇美爾文明有聯系,或者是上下繼承的關系,可惜的是金棺內骸骨都已風化成粉末,時間太久遠,已經提取不出DNA信息了。”包明凱教授頗有遺憾地說。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包教授說的不錯,火星的這個文明與地球的古文明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難道地球的古文明是起源於外星球?”王悅說。

  “要我說,人類是造物主創造的。在古蘇美爾文明、古埃及文明與瑪雅文明以及我們中華文明中,都有造物主造人,大洪水毀滅世界的傳說,而這幾大文明有的相隔甚遠,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為什麽會有如此同樣的古老傳說?這個造物主也許就是外星人,人類就是外星人的後裔。”機長楊之遠插了一句話,這句話驚起了千層浪。

  “楊機長,我嚴重不同意你的觀點。”鄭雅教授反駁道,“達爾文的進化理論已經被多次證實,人類由古猿進化而來。”

  “鄭雅教授說的沒錯,進化論早已成為科學界的普遍共識。”董一峰教授對楊之遠的說法很不屑。

  “尊敬的鄭雅教授與董一峰教授,猿人與智人的化石確實被多次考古發現,但是類人猿進化成人類中間階段的化石,請問有沒有被發現?”楊機長反問道。

  “這個,這個……沒有被發現不代表沒有。”董一峰教授反駁道。

  “這個是詭辯,科學研究需要證據,沒有被證據證明的理論都只能是假說。我不完全反對達爾文的生物演化理論,這個理論有一定的科學性,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普遍法則。但是人類完全由古猿進化這一說法,還沒有得到化石的佐證。我個人認為,在沒有外力刺激與幫助下,古猿很難進化成人類,這其中也許可能就有外星人的幫助也說不定。”楊機長說。

  “育種專家證明,任何一個物種的變化范圍都是有限的,它不能超出一個物種的基因藍圖所規定的彈性極限,否則培育出來的品種必定不育或者又變回原來的親本,所以跨物種的進化是不存在的。”包明凱教授說,“同時,變化決定基因,而基因通常非常穩定,能夠忠實地複製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現在被稱為活化石的遠古生物,它們已經活過了幾千萬、幾億年的漫長歲月,一如既往,絕不進化。”

  “沒想到我們的基因學教授竟然對進化論有疑問,真是滑稽。基因並不是完全不能突變,基因突變可以導致更好適應環境的物種得以繼續繁殖生存,包明凱教授,你說對吧?”董一峰教授諷刺道。

  “董教授,人類的染色體為23對,與人類DNA相似度最高的黑猩猩的為24對,長臂猿的為22對,而古猿染色體有24對。人類染色體減少的原因,進化論解釋為基因突變。要知道基因在正常情況下非常穩定,在特使情況下確實也能突變,但這種突變絕大多數只會導致生物體畸形、疾病或者死亡,只有極其很小一部分的突變才不是疾病突變。”

  包明凱教授環視了一下大家,意味深長地繼續說道:“進化論認為,可以依靠微不足道的所謂基因突變造成的優勢,在生存競爭中取勝。不幸的是,概率計算表明,如果依靠這種方式進化,生物進化的可能性完全可以小到忽略不計。科學界目前認為宇宙的年齡在200億年左右,而進化出一個新物種的時間,需要宇宙的年齡乘以10,所以人類單純靠進化而來是及不可能的事情。”

  “包明凱教授所言極是。剝開厚厚的地層,幾十億年的化石記錄更是好像故意在與達爾文先生唱反調。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所有動物與植物在地層中突然湧現,但卻找不到它們擁有祖先的痕跡,而且出現後它們就進入靜止狀態,大多數物種在其存活期間沒有顯示明顯的進化跡象。”楊之遠對包明凱的說法頗為讚同的說道。

  “這些有機體一旦出現,基本上就不會再變了,哪怕過了幾百萬年,不管氣候與環境如何變化都不變化。如果達爾文的理論成立,這些條件本應該引起物種的巨大變化。每次大災難之後各種生物又會突然出現,如果生物是演變而來,那麽在地層中遺留的化石應該很多,可事實上是很難找到進化論所需要的各個物種的中間形式。”楊之遠繼續說道。

  “生命來自哪裡是永恆的科學命題,大家有所爭議不可避免。我倒有一個疑問,金棺上所畫的宇宙飛船圖案,非常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表明這些神秘的火星人似乎已經具備了星際航行能力。”沉默很久的副機長周克轉移話題說道,“火星熔岩洞有明顯的生活痕跡,通過碳-14檢測發現,至少有上萬年的歷史。火星與地球又這麽近,為什麽他們不來美麗的地球?而是選擇在荒涼的火星上的一個封閉的熔岩洞裡終老一生呢?

  一片沉默,眾人陷入沉思。

  “地球上的上個冰河期結束於數萬年之前,也許在那個時候,地球的環境根本不適合於生存。”蘇子琪打破沉默說。

  “即使在地球冰河期,仍然有很多動物挺過來,所以應該不存在不適合於生存這一說法。不過話說回來,倒是火星的環境很不適合於人類生存,火星表面的灰塵顆粒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即使人類改造了火星,但火星現在仍然是一個危險的星球,人類只能依靠保護措施才能生存,有一些活動也只有依靠我們仿生機器人才能完成。”沉默良久的仿生機器人華美說道。

  “華美說的沒錯。我認為如果火星的環境當時就這麽惡劣,火星的這個智慧族群不要說生存,連誕生都不可能。所以唯一可能的解釋是,火星最早的時候應該也是宜居的,只是後面發生了重大事件,例如星際間的核戰爭,才有可能使火星變成現在這個狀況。”楊之遠說。

  “楊機長,你越說越離譜了,照你這麽說,史前太陽系曾經出現過擁有核武器的高度文明,並且他們之間發生了星際核戰爭?那請問滅掉這個火星智慧文明的是我們地球的原始人類嗎?”董一峰略帶譏諷地說道。

  “楊機長所說的也未嘗不可能。那個金棺上的宇宙飛船圖案足以證明,這個火星文明是一個具備星際旅行的高級文明,那麽他們具備製造核武器的能力也不是什麽稀罕事。”副機長周克說道。

  “如果當時的火星文明是跟我們一樣的碳基文明,那麽曾經的火星必須具備一定的生存環境。但是目前火星的大氣層中含有大量的氙129同位素,而天然的核反應堆只會產生較多的氙131至135同位素,氙129增多的原因隻可能是激烈的、瞬間的核分裂導致。”

  “此外紅色土壤表面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鈾、釷及放射性鉀,而且這些鈾與釷隻沉積在火星的泥土表面,也只有在其表面發生大規模的核爆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倒是覺得,不是星際間核戰爭,而可能是火星上不同高級智慧族群之間發生了核戰爭,才使火星現在的環境這麽惡劣。”周克說。

  “楊機長、周機長,你們兩位這個腦洞開的可真大,可以寫科幻小說了。不過這個假說倒是可以解釋,為什麽這些火星智慧族群躲在地下隧道內這個熔岩洞內生活,並最終死在了這個熔岩洞內。因為他們為了躲避遠古核戰爭,同時還可以解釋為什麽現在火星表面的顆粒附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蘇子琪認為楊之遠與周克的說法雖然荒誕,但是有一定的邏輯性。

  “不過僅憑金棺上類似宇宙飛船的圖案,就判斷這個火星文明具備星際航行能力,可能太過於片面。在瑪雅古城發掘出的浮雕壁畫中,也曾出現過類似宇宙飛船的圖案。但當時的瑪雅人尚不知有金屬,連車輪都沒有發明。或許這是因為古代人恐懼雷和閃雷、彗星和流星以及地震所產生的發光現象,而臆想出了天神在天空中飛的圖案。”鄭雅說道。

  “鄭雅教授,您說的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但是從這些遺物的精美程度來說,這個族群的文明程度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他們不會僅僅是因為原始的天神或者上帝崇拜,或者說飛鳥崇拜以及對自然現象的恐懼,而去膜拜或者臆想出一種在現實當中不存在的東西吧。”王悅說。

  “那也說不定,我們人類即使科技如此先進,仍然存在宗教,你能說各種宗教裡的上帝或者天神都是真實存在的?”鄭雅說。

  眾人的這場頭腦風暴是各抒己見,很難達成統一意見。

  “女士們、先生們,從時間上看,飛船不久就要進入地球軌道,大家各司其職,各就各位吧。”楊之遠看了一下手表,打斷了眾位的討論。他與周克返回了駕駛座位。

  透過懸窗, 遠處的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已經依稀可見。

  蘇子琪突然感覺到,原本貼在她胸口上的那個紅鳳凰的玉佩,突然像長了翅膀一樣,離開胸口的肌膚,像一把小傘一樣撐起了她的宇航服。

  就在此刻,坐在主駕駛位置的楊之遠嘟囔道:“地球怎麽不見了?”

  眾人移目觀看,就在剛剛掛在懸窗外的藍色地球突然消失了!

  “機長,儀表顯示飛船速度突然在不斷的加快,但我們的減速引擎是一直開著的啊。”周克疑惑地說。他剛說完,飛船各儀表紅燈就不停閃爍,飛船內部響起了警告廣播,“emergency(緊急)!emergency(緊急)!……”

  飛船在不斷上下左右顫抖著,像一隻斷了線的風箏一樣,墜入了無盡的深淵。

  此時,楊之遠突然發現,自己的手掌變的透明,甚至手掌骨也清晰可見。飛船此時也變的透明,仿佛每個人都置身在真空中。四周滿天的星光,像一顆顆流星一樣,以極快的速度向後方迅速地飛逝……

  不知過了多久,像是從鬼壓床的噩夢中突然驚醒一樣,一切又恢復了常態。楊之遠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道:“周機長,請點檢飛船狀態。”

  “機長,飛船速度正常,儀表一切正常。”周克回答道。

  “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麽?”楊之遠喃喃道。

  “機長,地球又可以看見了。”周克提醒道。一顆深藍色的星球懸掛在飛船的大屏幕上。

  “好的,做好飛船進入大氣層的準備。”楊之遠命令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