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田獵,我射殺了不少的野獸,其中還有一頭麕呢,今天晚上吃頓好的,給你補一補身子。”
聽到有好吃的,紓薑非常高興,笑容瞬間浮現在嘴邊,對那頓飯很是期待。
原本身體難受導致的愁眉不展,此時已經消失,看起來卻精神多了。
紓薑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屬於是人見人愛的那種。
“麕?哪個麕?”
“野有死麕的麕。”
紓薑表示了解,畢竟貴族女子,讀過的詩書可不少。
“不知道是齊國沒有,還是如何,我到現在還沒吃過呢。”
“今天就能吃到了。”姬獳笑著。
今天這頓,他已經讓庖廚開做了,但還是需要等很長時間。
現在庖廚已經有十個人,正在火急火燎地準備著晚飯。
有一半都是紓薑的陪嫁,現在院子裡將近八十多人,特別熱鬧。
其中六十多人是侍女,都是紓薑的陪嫁者,要不是這個院子不允許,能到一百余。
諸侯之女就是這麽有排面,更不用說這是富甲天下的齊侯的小女兒了。
他們正在忙碌著一種新的食物——鐵板煎肉。
那頭麕的裡脊肉和大腿肉,全部被切成了薄片,放在鐵板上用豬油煎炙。
用的爐子和取暖爐形製一樣,只有熱傳上來,而炭燒的廢氣沿著管道排出去。
因此廚房裡面還是挺暖和的。
除了煎肉,還有熬湯,配料有枸杞、薑、當歸、蔥、花椒等,而且用的是陶鼎。
比較讓他們不解的是,公子獳一直都不讓他們用金鼎做食物,一直都是鐵鍋、陶罐、陶鼎。
大約一刻鍾,飯菜全部被端了上來。
紓薑坐在姬獳的對面,兩人的食物是一樣的,他們洗好手,準備吃飯。
紓薑注意到了夫君不用金器,也不給她用金器的這個問題,她覺得非常不理解,於是悄聲問道:
“話說,為什麽夫君從來不用金器來飲食呢?一直都是用陶器與銀器,是不是有什麽講究呢?”
如今飲食,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再低點的下士,就只能用一個鼎了。
而他卻不按照著禮製來,就讓別人很沒頭緒。
姬獳聽到她問這個問題,頓時有些嚴肅:“是的,我不用金器,並不是不遵循禮,而是因為用金器對人體有壞處,對人體有損害了,為什麽還要用呢。”
“為什麽用金器會對人體有所損害?”紓薑想不明白。
“其實金器倒是沒什麽,主要是鑄造金器的時候,裡面含有鉛。”
“鉛是有毒的,用來做武器、禮器、以及擺設是可以的,但是做食器真的不合適。因為蒸煮、或者盛酒的時候,其中的鉛就會像塵埃一樣溢出來,變成毒藥依附在食物和美酒之中,長期食用下去,必然會毒發身亡。”
姬獳已經盡力用簡單的詞匯表達,這樣讓紓薑能夠聽得懂。
“你若是不信,改日讓看守倉廩的府人和廩人,抓隻老鼠,養著它,給它吃鉛粉就是了,它的體型小,中毒會比人早得多。”
看著夫君這樣嚴肅的解釋,紓薑倒是相信了,還覺得他知識淵博。
“原來是這樣。”她也被嚇得有些不敢用金器了。
“你知道我為何又用銀做成簋和酒爵嗎?”
紓薑搖搖頭:“不知道。”
“銀器正好與鉛相反,
鉛能使人中毒,銀卻能去毒、避免人中毒,如果不信,可以用一個陶簋和銀簋,裡面放上食物,等個三兩天,看哪個簋裡的肉食先爛掉。” 銀離子是有一定的殺菌作用的,但這個時代的人又不知道,也不理解什麽叫做細菌。
所以姬獳只能忽悠她說銀器能夠殺毒。
但他也不是為了專門的“殺毒”而使用銀簋,主要就是銀閃閃的,有逼格而已。
至於黃金?他倒是想讓狐戚帶著去和蜀人貿易,能換來現在中原沒有的植物的話,那就是大賺特賺啊。
“除此之外,陶簋不能使人中毒,也不能去毒,它的好處就是不會被燒的消成水,所以我用它來烹煮食物。”
紓薑默默在腦中記下,想要吃完飯之後,提筆將這些寫出來,她感覺這是很重要的知識呢。
有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
貴族之所以貴,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善於發現,掌握著知識,而且禁錮著知識的傳播。
“夫君是怎麽得知的呢?”
姬獳想了想,這個問題倒是難以解釋,畢竟現在很多人都沒有發現鉛中毒的現象。
“我和父親在周王室做質子的時候,經常在周王室的‘征藏室’玩耍,這是從那裡得知的。
後來我在宗周試過用鉛粉喂養碩鼠,果然如同所說,不到一旬碩鼠就死了,於是我就很少用金器,轉而用銀器和陶器了。”
征藏室就是周王室的圖書館,收錄著夏商以來的很多典籍。
華夏不知道多少智慧的結晶,埋葬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其中比較大的文化浩劫,周室圖書散佚算一個,項羽燒秦宮算一個,靖康之難、南宋滅亡、清朝修書、兩強盜聯軍、八強盜聯軍、島國噬主也都算。
這倒是一個好借口,以後姬獳打算沒事就把自己的發現向那裡套。
又或者,自己撰寫書籍,往周王室圖書館裡面送,偽造成先人的著作?
現在的征藏室,想要看書是可以的,也可以帶走抄本,但帶走抄本的前提是拿其他的書籍來換。
他覺得的確是可以的。
搞個惡趣味,讓後世的人都去鑽研這些未解之謎吧。
“看,我們的老祖宗在東周之前,就已經發現了細菌,以及銀離子的殺菌作用和鉛對人的影響,多麽偉大,這就是科學之源!”
他即刻產生了大量造假書送到周王室圖書館的心思,到時候再假稱是從征藏室抄錄,或者是借走。
雖然看不到後世會怎樣,但覺得如果有人發現,或者流傳下來,肯定會非常有趣的。
當然,以後他也會培養晉國孩童的求知欲以及思維方式,讓他們事事打破砂鍋問到底。
不能搞差不多就行了那一套,也不能將工匠的精巧稱為奇技淫巧。
至少在他死後,不能讓科學的發展遭受破壞和停滯,陷入封建社會的死循環。
要讓華夏文明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夫君學識的淵博,求知的心思,真是令人感歎啊。”紓薑對他更加崇拜了。
“過獎,過獎。”
姬獳在心中為那些書擬定了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