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易九州:這些古人過分強大》第2章 踏上這條路
  武道修行第一個境界,名為鍛體,細分下來有煉皮、洗髓、煆髒三個小境界。

  普通人沒有武道大冊,只有一些殘卷殘篇,所以在這個境界,為了避免行差踏錯,皆會選擇循序漸進,按部就班,一個小境界一個小境界修煉。

  而有高深武學傳承,修煉了完整武道大冊且天賦悟性不凡的人,卻是可以齊頭並進,皮、髓、髒同煉,可以極大的縮短破境時間。

  鍛體境修行要點在於強大肉身。只有肉身強度到了一定程度,這才能讓身體把吸納的天地靈氣提煉出來,轉化為武者修為根本——內元儲存在體內。

  吳哲細細思索記憶中的信息,明白了鍛體境的大致意思。

  接下來,便是挑選武學。

  所選的,自然是大家公認的三教武道大冊。

  而三教武學繁多,其中最適合鍛體境打根基的,無異於聲名在外,隻供各自弟子的三種武學。此時,紫書已經把這三部武道大冊展示於吳哲身前。

  三顆大星閃耀,象征著三部不凡的武道大冊。

  功法名:《修齊治平秘錄》·《修身卷》

  簡述:【儒門武道大冊,威名赫赫。以儒門大冊《禮》為基礎,兼容多部武道大冊優點,不僅能修煉出儒門特色內元——浩然正氣,更有天賦異稟者,可以領悟武道神通。

  如,傳聞中後聖有“天人相分”,一言出可使天地人依序而行;當代儒門掌教至尊的“天理”,使其天生不受各種邪詭負面影響。】

  注:【此鍛體武學,強化肉身的效果極佳,天賦異稟者,煉出的肉體甚至不比那些以肉體強大聞名的種族弱。正所謂,不修己身,何以平治天下。】

  功法名:《道經》·《上善若水》

  簡述:【道門有兩派,一者學派,一者教派,而此大冊則乃兩派共尊經典。此法契合道門追求天道,師法自然的宗旨,而道門修士修成後更可得道門特色內元——天地根元,此種內元比其他各門武學更容易調動天地、自然之力。】

  注一:【水,近乎道。此武學目的便是讓修煉者如水一般,因勢利導,融入天地自然,達到一種另類的天人合一境界,以此調動廣博浩大的天地之力。】

  注二:【所謂仙道貴生,正統道門武學大多能使人壽命悠長,此法更是其中翹楚。】

  注三:【單論強化肉身效果,不如《修身卷》,但要說肉身壽數、受傷後的愈合能力,卻是超過《修身卷》。】

  功法名:《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三三悟》

  簡述:【所謂三三,即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乃是覺知,乃是智慧。

  武道修行中,粗略的說,可以分為肉身,內元,心魂三種修行路線,所謂心魂,即為心靈、靈魂。

  而佛門弟子中,凡修煉此法者,意志堅定,心魂無瑕,禪宗六祖更得“見性成佛”神通,由此證得果位。此法可修出佛門特色內元——聖禪梵能。】

  注一:【此法以求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悟得無上正等正覺為根本。若求肉身強大,則此武學實在不可取。】

  注二:【所謂不可取,乃是跟《修身卷》《上善若水》這種大冊相比較而言。】

  至於武道神通方面,道門佛門的武學同樣可以領悟,只不過領悟的神通與儒門不同罷了。

  吳哲陷入沉思,到底該選擇哪一門呢?

  考慮到紫書給自己重塑的資質,

他心中有一股瘋狂的念頭湧出,那就是——  “三教同修!”

  古往今來,確實有許多天驕會三教同修,但也只不過是為了驗證自身的道罷了。

  九州大陸所謂三教同修,大多是以其中之一作為根本,輔修其他兩家一些非武道大冊的小冊武學,這樣不會影響到根本,卻未有同修三種大冊的。

  “不,或許存在過,只不過我能接觸的信息有限,我可不認為發展這麽久的九州大陸不會出這種天才。”

  “但,那又如何?我來這裡走這一遭,豈能甘於平凡?隻修一種,不僅白瞎了紫書的幫助,還不如那些天驕,而我豈能居於人下?”

  吳哲自語,想起自己以前,出身貧寒,後來考上高等學府,參加各種國際大賽拿了獎項以及證書,靠著的就是一股衝勁和尚可的學習天賦。

  如今,來到一片新的天地,又得了紫書這等寶物,難不成還要走普通的路子嗎?

  自然不可!

  下了決定,念一動,紫書空間內,無數星光閃耀,倏忽間,那三顆大星橫貫虛空而來,咚咚咚三聲響,接連砸入吳哲腦門。

  無數經文在吳哲腦海中湧現——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這是儒門《修身卷》;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是道門《上善若水》;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是佛門《三三悟》。

  經文道義深遠,對於原本的吳哲而言,要有點滴領悟,需得耗費數十年方可。

  可如今,吳哲觀三教大冊,悟其中武道,便如掌上觀紋,其中真意,片刻間便已經明悟,曉得如何煉皮,洗髓,鍛髒。

  儒門的《修身卷》,重在自身。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肉身、自我強大,方可為他事。

  因此,在煉皮,洗髓,鍛髒中,納得靈氣入體,把自身當作一件需要千錘百煉的物件,而那靈氣便是錘子爐火,敲打自身,最後自然而然鍛造出浩然正氣,便是所謂“儒風”。

  天賦異稟者,在這過程中如能正心誠意,自可悟得武道神通。

  道門的《上善若水》,重在靈氣。所謂“我命在我不在天”“仙道貴生”,修行以求長生。

  納靈氣入體,把自身當作一股支流,匯入天地靈氣這股主流之中,與天地靈氣融合如一,從而竊取陰陽造化,以求得將來身與道同在,如此天地根元自生,此為“道骨”。

  佛門《三三悟》,重在神念,或者說“智慧”“佛性”。

  所謂“無上正遍知”“無上正等正覺”,佛門通過誦讀經文,把這股悟不得、卻又存在的覺知煉作一顆種子,種在心魂之中。

  有了這顆覺知種子,未來如能成為撐天大樹,佛陀果位自可得之。

  鍛體境、肉身的修煉,只不過是為了承載這股覺知而做的準備,因此這武學對肉身的錘煉不太重視,鍛體效果比不得前面兩者。

  而以這顆種子駕馭、煉化天地靈氣,便可修出聖禪梵能,謂之“佛心”。

  儒風道骨佛心!

  吳哲了然,難怪天下人皆言,道門武修受天地鍾愛,壽命更長,揮手間便是各種天地異象;佛門修為高深者,不一定有強大的肉身但必定有強大的心魂;儒門修為高深者,肉身必定強大,同時也必定有與之匹配的強大神念。

  三者在各自派系裡,自然是認為自己天下第一,但對於外人來說,卻是難分高下,各有所長,且其中武道理念遠超其余門派。

  在紫書星空中,沒有靈氣可以吸納,因此吳哲領悟之後,便立即離開星空回到現實世界。

  一睜眼,吳哲看了一眼窗外,此時已經是晚上了。

  “沒想到接受三本大冊,看似時間不過一瞬,卻已經過去這麽久了,或許以後需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了。”

  拋開雜念,盤膝而坐,正式開始來到這個世界後的第一次修煉。

  接連運轉三種大冊,冥冥中,不知何處的深空,天地靈氣滾滾而來,被吳哲納入體內,有如百川入海。

  而吳哲更甚汪洋,來者不拒。隨著儒道釋三種大冊的運轉,吳哲體表發生變化。

  靈氣在被肉身吸納,《修身卷》運轉,靈氣仿佛化作大錘,在捶打吳哲的肉身。

  無需多言,得了紫書的好處,吳哲自然選擇齊頭並進,由《修身卷》控制的靈氣化作三股,一股捶打表皮,一股衝刷骨髓,一股洗練五髒。

  不過片刻,肉身強度竟然以遠超吳哲想象的速度在變得強大。

  在他的記憶中,以前修煉猶如龜速, 現而今,卻仿佛不知疲倦的獵豹在以全速奔跑,進境之快,令得吳哲喜悅不已。

  最直觀的表現,便是吳哲身上的肌肉線條愈發完美,愈加強壯。

  當然,伴隨著愈發強大的肉身而來的,自然是那猶如表皮撕裂,骨頭斷開,內髒絞痛的慘痛代價。

  這般錘煉,自然不是毫無痛苦的。

  就在這時,《上善若水》隨之運轉開來,吳哲仿佛水滴融入大海,浸泡其中。天地靈氣衝刷之下,整具身體仿佛開始化作天地靈氣的一部分。

  修行《上善若水》後,天地靈氣視吳哲如一體,不分彼此。

  他發現就連《修身卷》捶打肉身時的痛苦竟也在緩和。

  最後便是佛門大冊《三三悟》,誦讀佛經之後,自有一顆種子浮現,散發縷縷佛光,內裡有大佛端坐,對眾生講經。

  種子自頭頂複現,有靈氣環繞,隨即如飛鳥歸巢,撲通的一聲落入吳哲心魂中。

  佛種種下,佛光照耀著吳哲心魂,使得他心魂越發強大,越加不可動搖。

  心魂力量增強,鎮壓肉身,駕馭靈氣,與儒道二家大冊合作,竟使得這次修煉如水乳交融,三者互幫互助,助力吳哲於鍛體境高歌猛進。

  次日,天剛蒙蒙亮,吳哲睜開雙眼,神光熠熠,一瞬間照得屋內如有豔陽。

  體內,有三色內元流轉,一者無色,如風呼嘯,浩然正大,堂皇端正;一者天藍,似水滔滔,自然而為,如道化身;一者金黃,猶日昭昭,神聖非凡,萬邪不侵。

  自此,武道三教同修,已然入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