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龍野傳》四.赤目獒
  星期六。

  敖夜起了個大早,此時他老媽也剛起來,正準備熬人的飯和豬的食。

  他家的豬過的挺慘的,早一頓、晚一頓跑不了,中午一頓全看天意,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得靠睡覺保存體力,養了小半年也沒見長多少,比個土狗大點有限。

  “起的這麽早,睡蒙了吧?”

  敖夜哪個周末不是睡到太陽曬屁股,娘倆一個星期也照不了幾次面,今兒個起這麽早著實挺讓人驚訝的!

  “我想去看看姥姥、姥爺。”

  “那麽遠的路,你怎麽去?”

  “我騎車去。”

  敖夜家沒有自行車,他爺爺家裡倒是有個大永久,他平時都是推著爺爺的車跟同齡的孩子一起學車。

  因為個自小,上不去車梁,他只能斜挎著蹬,累是累了點,好歹比走路強。

  “你會騎車了?”老媽打量著兒子瘦猴子一樣的小體格有點不信。

  “上不了大杠,我斜著蹬。”

  老媽猶豫了一會還是點頭。

  “八月十五還得去一趟,既然你想去就去吧!注意安全,別摔著。”

  “嗯!”

  敖夜個子小,身子骨兒單薄,骨頭又細又脆,大前年從窗台上掉下來甩斷了右胳膊,前年冬天摔了一跤,再一次把右胳膊摔斷了,去年秋天學車又把左胳膊摔斷了,反正就是不讓人省心。

  敖夜自己也挺無奈的,哪個孩子不摔跤,別人摔一跤拍拍屁股就沒事了,自己摔跤就是骨斷筋折,讓他找誰說理去。

  他從小到大很少有開心的時候,痛苦的經歷倒是接連不斷,也難怪他總會生出輕生的念頭。

  老媽從櫃子底下掏出一個小壇,把壇子裡的海蜇皮分出一半找了個塑料袋裝好,扎緊口放到桌子上道:“把這個帶上,過會我再盛點白面,你給你姥姥帶過去。”

  “好!”

  說道白面,敖夜腦中迅速出現午休時候看著別的同學吃白面饅頭,自己咽著口水啃玉米餅的畫面。

  他幾個月沒吃過饅頭,快忘了饅頭什麽味兒,對此他倒是沒多少怨言。

  他知道自家蓋瓦房子欠了不少錢,打的莊稼除了交公糧,大部分都賣了還帳,日子過得緊吧,家裡這點白面還是老娘每天清理磨面機,從機器縫兒裡摳出來的。

  別看老媽起早貪黑,其實這磨坊根本掙不了幾個錢。

  村裡就百來戶人,去磨坊也就磨個二三十斤麥子,五十往上就算大生意了,磨玉米的也是同一台機器。

  要是前腳磨完麥子後腳磨玉米倒是沒啥,可要是前腳剛磨了玉米,後腳來人要磨麥子,那就不行了!

  麵粉裡摻進了玉米面,蒸出來的饅頭可就不是饅頭味兒了!

  這時候,就得拆開設備清理乾淨換磨頭。

  一套磨頭一百多斤,換起來又累又麻煩,老媽一個柔弱女流每天受多少累敖夜心裡有數,他倒是想幫忙,奈何實力不允許。

  就他這一碰就碎的小體格,去了也是添亂,萬一被磨頭砸一下,小命兒很可能就沒了!

  小麥一般磨四遍,玉米磨三遍,小麥一分,玉米八厘,平均下來一天也就能收個一塊來錢兒。

  看著不少,其實這種老實麵粉機相當沉重,11千萬的電機轉起來就是燒錢。

  掙1塊,電費去一大半,剩下幾毛也不是純利潤。

  一年換兩套磨頭就得去掉一半,黃油、皮帶,維護都得錢。

  機器不出問題還好,

一旦出點毛病一年就白幹了,弄不好還得搭錢進去。  要說每天朝氣晚歸的圖點啥?

  不是為了每天換磨頭掃下來的二斤面,誰特麽的遭這罪。

  可即便如此,他家也沒吃上幾頓白面饅頭。

  要說一天能掃二斤面,一年下來也不少啊!

  事實是,敖夜他爸爸這頭兒兄弟姐妹5個,他媽媽那頭兒兄弟姐妹4個,這還是因為被人拐走了一個小子。

  他爸是他爺爺這頭的老大哥,他媽是他外公那頭兒的老大姐。

  兩頭兒的老人帶一大群孩子都難啊,弟弟妹妹大部分沒能經濟獨立,還得大哥大姐接濟一二,結了婚的蓋房子還得上門借錢。

  小叔還在讀大學,一年的學費就能抽空幾家人的收入。

  都說大哥得頂半個爹,做大哥的能不出錢嗎?

  掏,還得多掏。

  吃完飯,喂過雞、豬、貓,敖夜和老媽一起出門,老媽去磨坊,他去爺爺家借自行車。

  快到村南頭兒,敖夜遠遠就看見一個瘦高個、頭髮雪白的老頭兒在村口坐著馬扎子曬太陽,正是他太爺爺。

  “老爺!”敖夜跑過去,握著太爺爺細長乾枯的手:“老爺,我好久沒看著你了。”

  太爺爺今年八十多了,已經不能下地乾活兒了,但身子骨兒還行。

  平日在他爺爺、大爺、二爺和小爺家輪這住,一家一個月。

  太爺爺還有兩個女兒,都遠嫁了,難得回來一趟。

  太爺爺出生在清末,家境不錯,讀過書,練過把式。

  一米八五的大高個兒,在那個年代可了不得,加上長得也好,往人群中一矗,那就叫“鶴立雞群”,走到哪裡都是焦點。

  年輕的時候召集了一幫人在海上討生活,既養漁船又養貨船。

  那個年代可沒有人維系治安,在外討生活全憑勢力說話,有多大的拳頭吃多少飯。

  沒點手段別說掙錢,自個兒的小命兒自己個兒都做不了主。

  舊時代的人有錢都知道買地,老爺也不能免俗,他在事業是蒸蒸日上的時候早早退出江湖,一口氣是買了上千畝農田,差點就成了十裡八鄉最大的地主。

  20世紀上半頁局勢波瀾起伏,太爺爺地主翁沒坐幾天就趕上了打仗。

  他老人家雖然勇武卻沒去參軍入伍,也沒拉幫結派為禍一方。

  為了一大家子人的平安,他收拾家當,帶著家人躲到這個兔子不拉屎的小山溝裡,平安躲過戰亂。

  按他的話說,出身決定了一個人的行事格局,不是每一個開國皇帝都叫......李世民!兔死狗烹、鳥盡鷹藏,拿自己的命給別人打江山,傻不傻啊!

  見過後太爺爺很快就看明白了局勢,當即把部分宅子和田地打包上交,成功保住了一大家人。

  順順利利的躲過了接下來的各種運動。

  倒是和電影《活著》裡面,主角富貴的境遇有異曲同工之處。

  太爺爺這人有能力,有手段,還懂得審時度勢,能文能武,能屈能伸,拿得起放得下。

  年輕的時候頗有梟雄之姿,後半生更像是一位智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人能安安穩穩的活著。

  以他的過往履歷能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帶著一大家子人平平安安到如今,真的太不容易了!

  現在太爺爺老了,再也不複當年的勇武,隻恨他沒能生在一個好時代。

  “我這給你留了點東西。”

  太爺爺顫抖著右手從懷裡摸出一個塑料袋裝著的扁扁圓圓的東西,看著像個餅。

  “裝起來,別讓人看見,這是你小姑婆從青島帶回來的,東西少,沒的分。”

  “謝謝老爺。”

  敖夜這一輩兄弟不少,太爺爺偏偏最親他。

  有點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給他了。

  在他想來,可能是因為自己長的太瘦,再者他這一輩的小子都不成器,相對來說他算是兄弟當中腦子最靈光的一個。

  接過太爺爺手裡的東西裝進面袋子,陪太爺爺嘮了會兒嗑就去爺爺家把自行車趕了出來。

  臨走和老爺打過招呼跨上大永久,沿著土路一路向南。

  他小個子,斜挎著大自行車頗為滑稽,看起來就跟馬戲團裡騎車的猴子差不多。

  出了村一路上坡兒,蹬了大半裡地他就累的氣喘籲籲,蹬不動了,只能跳下來,推著車走。

  走出三裡地,這才有下坡兒路,他喘了口氣,看看周圍沒人解開面袋,摸出老爺給自己的寶貝。

  打開塑料袋,扒開兩層白皮紙,裡面是一個六寸的大月餅,月餅上有兩個大字。

  “棗泥!”

  雖然不知道棗泥兩個字代表的意思,但月餅的香味已經讓他忍不住咽口水。

  他硬是忍著沒下嘴,盯著月餅看了片刻,深深的聞了一口香氣這才把月餅重新包好,跨上自行車,借著斜坡也不刹車,一路風馳電掣。

  相對敖夜的身高,自行車真的是太大了。

  他騎著那叫一個費力,可也比走路強。

  途中經過一個叫中村的小村子,敖夜的一顆心就懸了起來,不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警惕的注視著四周,直到看見有沿街一家大門裡走出一個人,他才稍稍安心,加快速度衝了過去。

  他之所以害怕,是因為這個村子裡頭有一條大狗。

  這狗大到什麽程度呢,說出來簡直令人不敢置信。

  和牛犢子差不多高,跟成年公牛一樣強壯,聽人說那狗有三百好幾近四百斤。

  那條大灰狗全身肌肉凸起,脖子上的墜皮達拉下半尺多長,一雙猩紅色的狗眼,讓人不寒而栗。

  那真就是看一眼就心慌,對視一眼能把成年人嚇的癱倒。

  他不知道那狗是誰養的!

  可是那麽大的一條狗,單單是維系生命一天也得五斤以上的乾糧,這個年代人都吃不飽,能養活這麽一條大狗的絕對不是普通人家。

  或者,那狗本來就是自己出去找吃的!

  如果它是自己出去覓食,那它吃食還屎吃肉?

  要說吃屎的吧,附近也沒聽說誰家的茅房被扒開,丟了大糞。

  敖夜控制不住思維發散,越往深處想心裡越是發毛。

  一想到那隻巨獸很可能就躲藏在某處,伺機捕殺路過的小朋友,他就一腦門兒冷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