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看清形勢再做決定,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韓信21歲這年,他參軍了,還是江南鼎鼎有名的項家軍,臨行前他先到母親墓前,重重磕了幾個頭,希望父母在天之靈能夠保佑自己平安歸來。之後又向洗衣大娘辭行,老人家有些擔心,一再叮囑他要注意安全,刀劍無眼,要多加小心。
在做完這兩件事之後,他立馬隨著部隊出發,迫切想離開這個讓他傷心的地方,這時候如果有人問他有什麽感想,我想他一定會回答“爺參軍了,別提多開心了”。
這種興奮勁兒也許就持續了兩天,在路上聽到的消息讓他越發懷疑人生。
之前聽說的宿州起義,原來是兩個農民帶頭,根本不是什麽公子扶蘇和項燕,兩人是冒牌貨,但卻點燃了反秦的第一把烽火,可惜兩人的起義就折騰了三個月,就被一個可怕的敵人給剿滅了,這名將軍名叫章邯,一顆秦帝國冉冉升起的將星。
再一個就是在沛縣起義的沛公,也沒撐幾天,現在據說被趕到山上打遊擊,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這號人。
還有就是項梁不能被直呼姓名了,人家現在叫做武信君(自封的稱號,個人感覺倒是帶信的封號,結局都不太好,信陵君、長信侯……),這次之所以路過淮陰,是因為要去薛縣開會,各地的起義軍都要派人參加,為的是統一協調軍事行動。
聽到這些消息後,韓信後悔的腸子都青了,這尼瑪決定,基本快趕上49年加入國民黨了,不能說是行將就木,之前也是自取滅亡了,原本就是想奔個前程順便吃口飯,現在這情況有沒有前程不好說,倒是隨時有可能吃最後一頓飯。
韓信是想過溜號走人的,但是項家軍紀律嚴格,按時點卯,跑掉的概率不高,被抓的可能性極大,一旦被抓,軍法可不是鬧著玩的,輕則一頓胖揍,重則一頓毒打,收益不高、成本極高。思來想去,韓信覺得還是老實待著比較穩妥,繼續在項家軍摸魚,當一名大頭兵。
當兵的生活比較枯燥,雖然他們現在自稱是反抗暴秦的起義軍,但是在秦軍眼裡,他們就是不折不扣的反賊,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韓信的軍旅生活還算過得去,畢竟現在還在楚國的舊地,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章邯再厲害一時半會兒也打不過來,韓信的主要生活就是站崗放哨,外加習練陣法,休息間隙還借著給騎手打雜跑腿的機會,偷偷學會了騎馬,也算不小的收獲。
那個時候,學會騎馬可不容易,為什麽呢?因為在秦漢之交的時候,馬鐙還沒有發明出來,騎馬是純粹的技術活,全靠騎手自身力量與馬配合,稍有不慎就翻車。現在看古裝片,尤其是講東漢之前的影視劇,動不動就有人在彈幕裡說“沒有馬鐙”之類的話,沒有馬鐙演員怎麽騎馬,簡直是拿演員安全當兒戲,閑的蛋疼。
大頭兵韓信就這麽晃晃悠悠跟著項梁的部隊一路向北,很快便到了目的地——薛縣(今山東滕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