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想出來這個主意的,不是別人,以後還是大秦帝國最後的將星——章邯,如果沒有遇到項羽,我真的懷疑他能撲滅秦帝國的遍地烽火,成為歷史上不世出的名將,可惜即使不能假設,上天給他先是安排了殺星項羽,又給他安排了克星韓信,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了不起的著名將領,僅僅整出來甬道這個發明,也夠給他點個讚的。
無論在啥年代,戰爭對於資源的消耗都是天量級別的,在古代,最重要的就是糧草,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打仗是拚體力的強勞動,吃不飽打個毛線,因此運送糧草就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關系到部隊的生死存亡,尤其是需要防備那些截道的,畢竟糧食也沒有姓名,你叫他他也不答應,丟了可就真丟了。
當章邯從會計崗位轉行到軍事崗位的時候,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是各路起義軍多如牛毛,幾乎遍地都是,就地征糧幾乎是天方夜譚,起義軍得收到十年後了,根本指望不上;二是起義軍活動的地方,基層政權基本崩潰,也沒法兒提供什麽幫助,因此,他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從關中運糧!
關中地區是秦國的根基,自從鄭國渠竣工以後,關中沃野千裡,糧食產量迅速增加,為秦國軍隊南征北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現在各地烽煙四起,但是老秦人還是原來的老秦人,有血性,守紀律,關中依然秩序井然,在秦二世和趙高的支持下,可以為章邯源源不斷地輸送糧草,但是,能不能守得住,用得好,百分之百供應給前線,就看章邯的了。
擺在章邯面前的,是一道選擇題,他有兩個選項,一是派重兵運送,誰敢來搶就打回去,但是這樣有弊端,運糧的人要吃飯,押糧的人要吃飯,運十斤糧食,他們路上得吃掉八斤,還得從前線抽調寶貴的兵力,成本不低;二是直接運,路上要是被搶了就自認倒霉,看看能運到多少,但這樣也有弊端,風險極高,而且容易養肥敵人,很可能還起到負面效果。
要說這兩個選擇,都挺不靠譜,但也沒有其他的路子,一般人就在其中賭風險、賭概率,最後再看看有什麽結果。
但是,天才畢竟是天才,他這兩條路都不選,因為他想到了新的方法——建甬道。
這玩意兒真是一個天才的設計,一是先選擇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作為集散點,將關中運出來的糧食都囤積起來;二是再搭建支線運糧通道,運糧通道的建設因地製宜,選擇道路平坦的區域,方便運糧車輛通行,同時在兩邊用木板作隔斷,將運糧通道形成封閉空間;三是派出巡邏隊在各個關鍵點位巡邏,發現問題後及時發出警報,分分鍾大營發兵去救。這一套操作下來,效果杠杠的,各路起義軍都想截道搶糧食,結果都是碰了一鼻子灰,根本討不到便宜。反而是糧草充足的秦軍,逮著各路起義軍一頓胖揍,那叫一個悲催。
有人要問,不就是一個破木頭板子麽,怎可能這麽牛掰?打爛木板不就能搶糧了麽?
這話倒是沒錯,但是現實是,每次有人截道,費盡力氣,拆掉木板以後,發現裡面運得是源源不斷的糧食,就問問擱誰誰不動心,那不得能搬多少搬多少麽?還沒等搬多少呢,秦軍就來了,要說戰場上沒多大仇恨,但是搶糧食可是深仇大恨了。這一頓操作以後,約等於白乾,所以這套體系行之有效,運轉的很流暢。
章邯這個會計,真是個精細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