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變是戰場求生的重要法則。
韓信並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夏說既然選擇撤退,那麽必然不是回代城(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固守,更穩妥的辦法必然是投奔自己的好大哥陳餘,因此選擇穿行最近的“滏口陘”肯定是最優解,那麽灌嬰的埋伏必將取得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灌嬰看韓信這麽有把握,也不再糾結,只能率領騎兵踏上征途,山西省西南部就是著名的上黨山區,道路條件比較不盡如人意,但也只能盡最大限度急行軍,畢竟灌嬰這支部隊擔負的任務比較重,一旦代軍順利通過了“滏口徑”,那可就麻煩大了。
就在代軍不緊不慢地行軍的時候,灌嬰率領著五千騎兵已經趕到“太行徑”與“滏口徑”的交叉口,發現代軍此時此刻還沒趕到,按照原計劃灌嬰可以選擇原地埋伏,但是,由於交叉口附近過於狹窄,部隊根本無法展開,一旦開戰,勢必會變成一場消耗戰,到時候自己的五千騎兵根本經不起消耗,這可太不劃算了!
因此,灌嬰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按照韓信的部署,先於代軍東出“滏口徑”,到武安(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附近埋伏,準備將代軍合圍在“滏口徑”的山路之中。
夏說的先鋒經過數日行軍,終於快到“滏口徑”的出口,眼看著就要逃出生天,這時候,山上突然射來了數支冷箭,緊接著萬箭齊發,不少代軍士兵應聲倒地。
“不好!有埋伏!!注意隱蔽!!!”
正在山坡上隱蔽的灌嬰,輕輕揮了揮令旗,士兵紛紛上馬,準備踏上戰場搏殺。
就在代軍士兵剛剛準備警戒的時候,從兩旁的山坡上衝下來數百名漢軍騎兵,他們手持長槍突入代軍之中,一時之間,代軍陣腳大亂,而漢軍騎兵也不戀戰,見好就收,再次退回山坡之上;還沒等代軍站穩陣腳,馬上組織小規模衝鋒,由於山谷地帶狹窄,代軍無法擺開陣勢,漢軍騎兵也無法大規模衝擊,如此,雙方都有不小的傷亡。
但是,灌嬰的騎兵相對傷亡較小,畢竟騎兵機動性更強,衝擊力更大。相比之下,代軍就很吃虧了,由於打頭的都是步兵,騎兵負責斷後,由此導致現在的不利局面,雙方陷入了暫時的僵持階段。
前方戰事不利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夏說的耳朵裡,考慮到前方有阻擊,後方有追兵,如果貿然行動,很有可能陷入被圍困的絕境,到時候就滿盤皆輸,綜合目前的形勢來看,夏說準備做一件大事,一件應當能夠改變戰局的大事。
夏說命令部隊開始向後撤退,沿著清漳河(今山西省境內清漳河)開始北上,河谷地帶相對較為平坦,行軍速度也比較快,更重要的是,他們要去的那個地方在歷史上極為出名,那裡發生過一次著名的戰役,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個地方叫閼與(今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