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被用得多了,就容易被看穿。
帶著自信和期待,龍且踏上了征途。
畢竟在他看來,現在濰水已經進入枯水期,這是天時;失去了河流的阻隔,訓練有素、久經沙場的楚軍可以突入敵陣,這是地利;盟軍已經偵查清楚敵軍的動向,而且確定上遊沒有漢軍搗亂,這是人和。
在龍且看來,自己天時、地利、人和盡佔,優勢在我,韓信這次死定了!
但是吧,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出意外了,總體上齊國還是靠譜的,也確實偵察了韓信的兵力情況,也在濰水上遊部署了騎哨進行偵查,只不過距離出了點兒問題。
齊國的騎哨最遠到了上遊十裡的地方,而傅寬搞事情的地方則是在十五裡附近,完美地錯過了;更要命的是,田廣沒有把濰水的水文情況告訴龍且,龍且就在這種情形下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但是,戰事的進展卻異常順利。
龍且帶領楚軍一路衝殺,前鋒部隊與漢軍接戰後,漢軍幾乎沒什麽像樣的反抗,邊戰邊退,楚軍的士兵緊隨其後,緊趕慢趕往前走,不敢在河道中多停留片刻,畢竟水火無情,萬一中招可就歇菜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楚軍作戰勇猛,戰線一直向西推移,韓信在眾人的掩護下已經撤到大軍後方,引導全軍緩慢後撤。
龍且混了這麽多年,打了一輩子的仗,自然知道韓信這點兒小伎倆,無非就是想引誘自己追擊,然後趁機再來個反包圍而已,再牛一點兒就是放水衝擊渡河的士兵,還能有啥新花樣,都是老掉牙的一套,他準備給韓信秀一下什麽叫神操作。
只見龍且一揮手,示意大軍減緩前進速度,前鋒部隊繼續作戰,後續部隊利用拒馬和圓木在濰水西岸與河道之間構築防禦工事,龍且的目的很明確,他不僅要韓信的命,還要在西岸扎下一枚釘子。
周蘭一看,心裡稍微松了一口氣,看來龍且雖然吊兒郎當的,但是打起仗來還算靠譜。
韓信遠遠地看著龍且的操作,心中暗暗叫苦,看來龍且雖然莽,但還真不傻,這個兔崽子居然不肯上鉤,這下可麻煩了!
有人可能會說,龍且這操作也沒啥啊,韓信還有曹參和灌嬰的伏兵呢,還有上遊的傅寬呢,這能有啥大事兒!
還真有大事兒!
龍且這招可以說是相當犀利,可以說是在戰場上搭建了一個支點,足以撬動整個戰場局勢,有了這個岸邊工事,可以在退卻時提供掩護,也可以為進攻提供支撐,更關鍵的是,就算是上遊放水,他也能在岸邊堅守,到時候等待後援也行,逃跑也行,牢牢掌握著主動權!
龍且,被稱為項羽手下頭號猛將,外號“小項羽”,還真不是浪得虛名啊!
眼看著戰場形勢急劇變化,原本設定好的擊其半渡的策略看來是不好使了,韓信大腦飛速運轉,思考著對策。
這倒不是韓信水平不行,主要是擊其半渡這招知道的人太多,例如著名的泓水(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之戰,即公元前638年,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展開大戰,盡管楚軍勢力大,但是宋襄公還是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拒絕擊其半渡,結果被楚軍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這種招數不奏效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