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啊!
就在劉邦在大營裡折騰得翻天覆地的時候,張耳和韓信剛睡醒,張耳匆匆忙忙找到韓信,二人簡單交流了一下,發現兵符和印信都已經不見了,看來現在形勢已經有些無法挽回了,只能看看劉邦到底這是賣的什麽關子。
有人可能會問,不就是拿個兵符和印信嘛,多大點兒事兒啊?張耳和韓信這不還活蹦亂跳的麽,怎麽就無法挽回局面了呢?
事實上,說到兵符和印信,這玩意兒就是管用起來就跟神器一樣,那是相當靈驗,就比如張耳的大哥信陵君魏無忌,當年就是通過偷兵符,私自調動大軍救趙國,演繹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傳奇,兵符在裡面就是關鍵;說不靈的時候,那玩意兒就是個擺設,拿出去都沒人搭理。但是,以韓信的風格來看,他在治理軍隊上絕對有一套,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否則沒有嚴格紀律的約束下,根本做不到井陘之戰的精準算計,這也意味著,部隊的將領將會嚴格執行以他的名義發出的命令,不管那個命令是不是他本人做出的!
這下,韓信可以說是把自己給坑了個結結實實。
相比較於韓信的震驚,張耳顯得相對比較冷靜,畢竟是混了多年的老江湖,知道突然發生如此的變故必然有緣故,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已經如此了,還是得去看看到底是什麽情況。
張耳、韓信二人簡單商討之後,決定去議事大帳找劉邦一問究竟。結果,兩人一進剛進大帳,結果發現劉邦正在帳內佇立,盯著掛在屏風上的作戰地圖,夏侯嬰則站在他身邊,空氣裡彌漫著一絲緊張的氣息。
張耳畢竟是老大哥,率先開口說道:“不知大王駕臨,有失遠迎,望大王恕罪”,韓信也緊跟著說道:“望大王恕罪。”
劉邦聽見二人說話,隨即轉過身來,一臉驚訝地問道:“喲?這是誰乾的?我早就說了,趙王和大將軍勞苦功高,相當辛苦,讓他們好好休息,誰把你們給吵起來的!”
張耳也借機怒喝道:“你們這些人,這不是胡鬧嗎?大王駕臨都不通報一聲,還有沒有點規矩?”
尚在大帳的將領都不敢吭聲,傳令兵也都默不作聲,一時之間眾人都陷入了尷尬的沉默,也就在這沉默之中,張耳嗅到了一些端倪,之所以全營只有他和韓信不知道劉邦的到來,那就意味著劉邦從一開始就打算瞞著他倆,目的就是為了奪兵權,所有才有外面這麽大的動靜,看來是來者不善啊!
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劉邦為什麽進大營的時候不通報自己的名號,那樣不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找張耳和韓信要兵了嗎?
恭喜你,你發現了華點!是的,這裡正是解釋劉邦動機的關鍵,他就是不想通報自己的名號,因為通報名號以後,就不能順利實施自己的計劃了。
那麽,劉邦的算計到底是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