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在鹹陽城外駐扎的時候,項羽派人給楚懷王送去了工作匯報,詳細介紹了平定河北地區,攻佔關中的經歷,又寫了一下劉邦雖然是最先入關,但是誅殺末代秦王、攻破秦國都城的功績是他做到的,相比而言功勞更大……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按照當年楚懷王的承諾,先入關的封王,但是我項羽功績更大,更應該封王,你自己看怎麽辦吧!
收到項羽匯報的楚懷王倒是拿出了一代君王的氣魄,直接回了兩個字,讓使者立即回報項羽。
在等待的過程中,項羽盤算著自己應該用什麽封號更合適,不能叫楚王,這樣謀逆的嫌疑太明顯;不能叫秦王,這等於給暴秦當孝子賢孫了,簡直是侮辱人格;不能叫關中王,聽起來太不正式,有點兒山大王的味道……正當他糾結的時候,楚懷王的回信來了,項羽沒打開之前原以為會是“同意”兩個字,但當他滿心期待地拆開密信時,卻氣到猛錘面前的案幾,因為楚懷王的回復是——“如約”。這也就是說,項羽巴拉巴拉說了半天廢話,連威脅帶恐嚇要求楚懷王食言,做自己的傀儡,哪知道楚懷王這次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地要遵守諾言,“如約”兩個字的威力約等於“就這樣,愛怎怎地”。項羽咬牙切齒地說道:“好你個放牛娃,現在是翅膀硬了,既然你不仁,別怪我不義,咱們走著瞧!”
既然楚懷王不肯食言替項羽做背書,項羽就去找范增商量對策,項羽罵道:“這個放牛娃太過於不知好歹,劉邦都不敢吭聲,他倒是想充英雄,真是不知好歹!”
范增笑道:“這事兒好辦,羽兒不必擔心。”
項羽略帶疑惑地說道:“亞父此話當真?畢竟有約在先,現在他不肯改口,我自立為王也不合適吧?”
范增搖搖頭,說道:“這事兒不難,現在秦國已經滅亡,從形勢上看,天下已經統一,這懷王理應算是天下共主,我們讓他做有名無實的皇帝,既然是名義上的皇帝,那就叫義帝好啦;既然他是皇帝,剩下的起義將領都應該是諸侯王,我們先給其他人封王,他們肯定都會同意,而我們現在實力最雄厚,怎麽封還不是我們說了算?這樣一來,我們也不算獨自稱王,大家都封王,掌握了分封的權力,那個有名無實的義帝又能那你怎麽樣,不過是個吉祥物罷了!”
項羽聽完之後,哈哈大笑,連連拍手叫好,說道:“亞父高見,這下可以說是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妙計妙計!”
既然商議已定,那就開始按計劃開始推進。
首先,項羽先通知各路起義軍領袖,從今天起,就不能再用楚懷王的稱號啦,版本升級啦,以後要叫“義帝”,至於怎麽理解就見仁見智了,可以理解成“講究義氣的皇帝”,也可以理解成“名義上的皇帝”,這都無所謂,當年楚懷王還是起到了標杆作用,稱呼升升級也算合情合理。
其次,項羽開始提前謀劃該如何更好地分配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