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南,麋威等漢騎被更為驍勇的魏騎驅逐出戰場。
圍攻營寨的魏軍如潮水般撤退,只見黑夜中無數火把匆忙地向東面撤退而去。
黃權及旗下諸將站在高台上,透過夜幕看著眼前的魏軍潰敗的場景,喜出望外。
趙融面露喜色,急切地說道:“將軍之計成也,魏軍潰敗,此乃我等千載難逢之機!若能擊潰曹真所部,則魏國必然須征調求援隴右大軍回援關中,如此一來,隴右之地唾手可得。”
黃權時不時在夜幕中尋找麋威等人,但卻毫無蹤跡,背負在後的雙手不由地握緊,沉吟不語。
自己派出麋威漢騎直奔曹魏中軍,本想有一番苦戰,沒想到曹真中軍忽然被麋威輕松擊潰,自己其余後手也隨之無用。
自己與曹真博弈,恍如圍棋對弈,並無誰佔上風可言,他走一步,我回一步,而其突然潰敗,卻顯得格外突兀。
此戰機如同曹真親自雙手奉上,難道其不知今夜戰役關乎隴右大局。
莫非難道曹真果真無備被麋威騎卒所破,中軍混亂,引發全軍潰逃。
趙融見黃權沉默不語,著急說道:“將軍請勿遲疑,戰機稍縱即逝,若此時不趁曹真潰逃追擊,待其整軍備戰後,戰機已失。”
趙融是荊州人士,常年跟隨先帝作戰,入蜀,征漢中,東出皆有戰功,每戰必有所得。但近些年,看著同為東出別督的老友個個慢慢身居高位,心中甚是不忿,廖化升任陰平太守,向寵擔任中部督,若不是北伐傅肜也要接任西部都尉一職,而自己與其等相比差之甚遠。
因為這個緣故,趙融近年來常覺心頭憋了一把火,無處發泄,今日有此良機,一戰可封侯,怎可能允許其從自己手上錯失。
趙融厲聲道:“將軍,卑職願為前鋒,破敵斬將,將軍可在身後率大部跟隨襲殺,倘若敵軍有備,將軍亦可從容撤退。……”
趙融用手指著黑夜中的魏軍,憑空比劃著道:“那處最為混亂,末將可率士卒湧入,趁機撕開魏軍防線,如此這般魏軍必敗。”
黃權望著寨外的丟盔棄甲的魏軍,又見他求戰心切,黃權也不好阻止,於是點頭道:“可以。還請趙將軍小心從事。”
頓了頓,黃權又看向身側蠢蠢欲動的諸將,緩緩說道:“李將軍、黃將軍兩位,也率領本部追擊魏軍,且不可貪功。”
趙融、李盛、黃襲三人拱手答道:“諾!”
三人立即領兵出寨,黃權則站在望台上,目送三人出寨追擊。
三人所部合計一千五百人,漢卒在左臂上捆有小圓盾並手拿火把,右手持刀、矛等武器。為了盡快趕到追擊,他們分成十余列,從寨門敞開大門魚貫而出,奔襲潰敗的魏軍。
這點兵力並不足以全殲魏軍,但足以試探出魏軍是否是真正的潰敗,若魏軍是真的潰敗,黃權手下大軍必會全軍出擊。
當三部出發追擊時,其他將士們也都蠢蠢欲動,恨不能抓住這刷戰功的良機。還有不少士卒向自家軍官請戰,一時間,漢軍營寨鬧哄哄,直到黃權下令,方才安靜下來。
魏軍逃竄速度愈發地變快,被遺棄的盔甲、兵器、兜鍪、旗幟滿地都是。
三人見狀大喜過望,催促手下士卒追趕,原本密集的隊列,越發稀疏,勁者前,弱者後。
趙融正和手下將士叮囑追擊要點,可就在這時,趙融突然發覺地上碎石在微微跳動,接著腳下的地面好像在微微顫動。而且顫動很快就變得劇烈,漸漸還發出聲響,像是有沉悶的雷聲沿著地底滾過來那樣。
趙融轉頭望向東方,此時的夜幕雖然還留下的燦燦晚星,但天際邊已經露出晨曦。但此時的他已經沒有心情欣賞美景,而是雞皮疙瘩戰栗,驚恐不已。
趙融大驚失色,停下腳步,揮動手中長矛,高喊道:“結槍陣!結槍陣!”
但這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一支魏軍鐵騎背著晨曦,煙塵滾滾,從黎明中的夜色中撞出,直向松散陣形的漢軍步卒殺去。
這支騎隊數量近千,為首數排,身披玄甲,背負羽翼(注一),外罩黃燦燦的戎服;胯下戰馬皆是大通馬(注2),體質結實,步伐靈活敏捷,馬首蒙面,身披馬甲;騎士體格雄壯,手持馬槊。
遠遠看去,煞氣逼人,威猛之狀,令人心生畏懼,此乃陷陣重騎,曹真鎮守西陲本部精銳,彷照禁軍虎豹騎所建。
曹真早年曾擔任虎豹騎統帥,善用大弓,力大勇猛,射殺過猛虎。
刹那之間,魏軍鐵騎已然陷陣!
驅步追敵在先的李盛部,最先承受衝擊。
一支稀疏無備的步卒,直接遇見重騎蹈陣,根本無法抵擋,數百人瞬間四散而逃,重騎身後的輕騎則趁機追砍。
此時的趙融狂喊著結槍陣對敵,但稀疏的行軍追擊狀態如何能夠立刻轉為固守。
漢軍步卒們甚至組織不起任何抵抗,任由這些鐵騎橫衝直撞,所過之處皆成支離破碎,四處潰逃,心怨爹媽少生兩條腿。
趙融歇斯底裡呼喝將士,不斷試圖聚攏士卒。但這種情況之下,誰還能願意聽從他的指揮。
下個瞬間,趙融便絕望地看到魏軍鐵騎中一支大槊映入眼簾,而他隨即又看到了,騎乘在馬上的騎士,身著華麗的明光鎧,滿臉滄桑,正是魏軍統帥曹真。
趙融根本來不及反應,曹真馬槊將趙融胸膛搠透而出,大吼一聲,雙手將其挑起,隨後一抖,趙融屍體跌入地上,揚起無數灰塵。
趙融屍體又被無數洶湧而來的鐵騎踩踏,原本戰死於夷陵的別督趙融,死在渭水平原這片無名之地上。
漢將趙融陣亡!
一《漢書·王莽傳》:五威將乘《乾》文車,駕《坤》六馬,背負鷩鳥之毛,服飾甚偉。
這也是一種軍銜,稱為負羽者,與波蘭翼騎兵身後的羽毛,都是為實戰所用(拿破侖曾經不相信有用,最後被打臉),同時與後世背負旗幟有異曲同工之妙。
2大通馬,又稱“青海驄“,河曲馬的一種,疾步時,步跨大,速度快,善走對側步,俗稱為“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