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反清:我其實真的是老實人》第203章 0姓何辜
西北戰場上的消息,和粵南戰場的消息,是幾乎前後腳的時間裡在同一天送到劉大炮面前的。
 十日之期已到,劉大炮已經下令讓陳近南集結澎湖地區的全部的外籍扈從軍了,打算此戰以陳近南領兵,自己擔任名義上的統帥,帶領三萬扈從軍和澎湖水師至瓊州與祖澤清開戰了。
 一來殺雞儆猴, 更順暢的推行他的軍改計劃,二來也是為了檢驗扈從軍的戰鬥力和軍紀,三來是為了從灣灣的東寧派之中嘗試著挖掘能獨當一面的好苗子。
 結果,還沒等動手呢,就聽說祖澤清以不服軍改為名興師動眾的去打孫延齡去了。
 整得他一口老血卡在喉嚨裡好懸沒把自己給卡死。
 老實說他有想過祖澤清會不會負隅頑抗,亦或者是乾脆投奔吳三桂讓吳三桂替他出頭,甚至也想過祖澤清會不會在壓力之下低頭投降認輸。
 卻是怎麽也沒想到, 這貨居然會去打孫延齡。
 一下子給他整得都有點不會了。
 他總不能在祖澤清大戰孫延齡的時候, 在背後給祖澤清一刀吧?
 尤其是這祖澤清找的這個開戰借口,真特麽的好!
 再然後,他就收到了甘肅、寧夏、青海出現蒙古騎兵屠戮大清百姓大草菇的消息,張勇聞訊怒發衝冠直接帶領河西四鎮兵馬殺了回去,誓要給無辜死傷的同胞報仇,面對嶽樂的強硬挽留也絲毫不為所動,讓本來已經岌岌可危的王輔臣,莫名其妙的就緩了一口氣。
 稍微琢磨一下就能看得出張勇的目的,但嶽樂乃至背後的整個清廷卻也只能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而劉大炮卻也不得不承人家這個情。
 高明。
 可以說,是與祖澤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了,看得劉大炮都不禁感慨:這些從明末走到現在的將領,一個個的屬實是把養寇自重這四個字給玩明白了。
 只是……
 “老於,你替我寫一封信給張勇吧,就說我……就說我謝謝他了,讓他務必守護好邊地的百姓, 只要能保境安民,在我這兒就算是大功一件。”
 於成龍點頭, 卻是微微皺眉道:“劫掠甘肅的,未必真的是厄魯特蒙古人。”
 “我知道,但事已至此,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麽?河西四將,本來也是要拉攏的,何況殺甘肅百姓的到底是誰,現在已經是無頭案,說這個已經沒有意義了。”
 “唉~,這天下,不管是興是亡,受苦的,終究只是百姓啊。”
 於成龍歎息一聲,卻是仍舊老老實實地拿出了紙張書寫了起來,雖然在於成龍想來,這次的這個事兒十之八九還真就是張勇自導自演,但一來查無實證,二來卻是因此而更加堅定的認定:盡快結束戰爭,才是對天下百姓最大的慈悲。
 而想要快速結束戰爭, 除非劉大炮突然哪根筋搭錯了直接向康熙投降,否則,就必須盡量將清廷的朋友搞得少少的,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
 別說是查無實證,查無可查,就算是鐵證如山能夠證明甘肅事確實是張勇監守自盜,為了大局,他也只會把所謂證據撕得粉碎,親口吃進肚子裡。
 為了大局,有些無辜的犧牲是必要的,這,就是政治的肮髒之處,即使他自認為自己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也依然不可避免的將自己染髒。
 “回頭,讓外務省派人和土謝圖汗溝通一下,通過他們轉運一些武器和物資給張勇吧。”
 “喏。”
 於成龍顯然是不太想繼續說張勇的話題,轉而道:“祖澤清和孫延齡交戰,咱們該如何是好?這已經算是內戰了。”
 “讓他們先打著吧,祖澤清是遼東系,軍閥思想根深蒂固,與吳三桂之間的關系又是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大明想要繼往開來開創盛世,本也容不得這般聽調不聽宣的軍閥。”
 “至於孫延齡,卻是還不如祖澤清呢,祖澤清好歹在日前曾率領騎兵幫咱們打了一仗,他呢?則一直死心塌地地做著他的土皇帝,至今都還在與馬雄鬧著別扭,那眼皮子,也就那麽丁點的深淺。”
 “打吧打吧,打死一個少一個,打完了我再收拾殘局。”
 於成龍皺眉道:“祖澤清既已出兵,馬雄必然不會坐視不理,定然是要與祖澤清合力夾擊的,他們兩個都是吳三桂的人,到時候孫延齡若是兵敗,整個廣西以及廣州以南,可就全都姓吳了。”
 “我怕他麽?”劉大炮不屑地道:“吳三桂真正的機會其實也就是兩年,現在,基本都被他給浪費了,西南地區百姓窮苦的弱點已經暴露無遺,真的,已經不太指望得上了。他若是敢把手伸過來,我就把他爪子給剁了,老於啊,現如今的明廷,已經不再需要吳三桂做盾牌頂在前面了。”
 “你……”於成龍神色複雜地,也不知是感慨還是質問地道:“百姓何辜啊。”
 劉大炮沉默片刻:“長痛不如短痛,且讓他們先打著,時機成熟時我自然會插手其中進行調停,能不動
刀兵,自然還是不動刀兵的好,但動不動刀兵,終究還是在於吳三桂,而不是我,我能做的,只能是盡量惠及百姓,盡量讓治下的百姓少交稅賦,少征勞役,不使百姓勞民傷財罷了。”
 於成龍聞言,變戲法一般的拿出了一份名單道:“這是今年恩科的進士名單,丞相若是當真想要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情,還請您務必好好主持面試事宜,有關於本次考生的錄用,各部衙門都已經將缺額送了上來,這是我與相府眾人,甚至於吳順天一塊商議過的章程,請您務必不能再拖了,教化百姓,乃大德也。”
 “嗯,很好,但是我想起來昨天吃的燒烤好像不新鮮,我拉肚子了,現在要上廁所,再見。”
 說完,劉大炮抬腿就跑。
 他躲這事兒都躲了好長時間了。
 結果被於成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死死地又重新摁在了凳子上,這於成龍今天簡直和撒潑沒什麽兩樣了,大有劉大炮不給他個交代就不讓他走的架勢。
 “丞相,臣實在是不懂,開科取士無論是於國於民還是於您都是一件大好事,您為何要一再拖延呢?此乃天下民心之所在啊!”
 劉大炮無奈,隻得苦笑著道:“老於,你真的認為,這科舉之事,還是在造福百姓麽?”
 科舉的這個事兒,老實說,劉大炮現在還真的是有點後悔辦得早了,以至於有些事兒事先沒考慮清楚。
 以至於,現在考試都考完了,就剩下最後走過場的殿試了,朝中文武卻因此而激烈的爭吵了起來, 逼得劉大炮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老實說,科舉真正的意義從來就不是什麽教化天下,孔孟之道聖人之學是拿來讀的,真用來做事卻是百無一用。
 這玩意的核心說白了還是給社會中層一個上升階梯,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以此來安撫地方上的豪強,讓豪強們在有了點錢之後都會傾家蕩產的送孩子讀書,而不是簡單的置地置業。
 有些道理劉大炮也是在穿越之後才漸漸想明白的,他以前一直以為科舉這事兒是窮人逆襲的法門,然而仔細想想,沒有科舉才是窮人真正的階梯,因為在有了科舉之前,社會的上升階梯,叫軍功。
 戰場搏命,不管你家裡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不管是將門虎子還是草根流民,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只要吏治不腐到根子上在軍功錄入的環節造假,想立軍功靠的是三分膽氣七分運氣。
 然而科舉就不一樣了,因為古今中外,教育這種事兒從來就沒公平過,能中舉的,有幾個窮人家孩子?
 鑿壁借光這種事兒之所以能夠千古傳唱,還是因為其稀少, 所謂的寒門,至少也得有個門,至少得保證家裡有田,田裡有人耕種,至少保證孩子在讀書的時候不用擔心餓肚子。
 所謂的耕讀傳家,從來都是自己讀書,雇人耕地,有幾個白天乾農活,晚上看詩書的?就算是有,這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事兒,他又憑什麽考得過哪些有錢請家教的富家公子哥呢?
 現代社會恢復高考才四十多年,清華北大裡也剩不下幾個寒門學子了,何況是古代呢?何況是三年才只有三四十個錄取名額的科舉呢?
 那進士的名額,是留給哪些請得起大儒私教,甚至是歷屆出題主考官親自輔導押題的,官宦之後的,這才是所謂家學淵源的本質。
 例外肯定會有,但肯定是鳳毛麟角,瞎貓碰上死耗子的概率終究還是很低的。
 社會的晉升階梯決定文化的屬性, 所以自武則天時改革了科舉製錄入所謂大量的寒門子弟之後,這個國家對外征戰的能力其實一直是在向下走的,到了最重視科舉的宋朝就更是被周圍一圈外族叫爸爸,事實上劉大炮一直都覺得,如果不是元末明初時火器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出現了火槍,明朝的武功未必就能趕得上宋朝,直到明末時皇太極在遼東也造出了大炮,還給八旗騎兵穿上了鳥銃無法擊穿的重甲,明軍立時就原形畢露了。
 科舉取代軍功,才是真正堵死了底層百姓的上升階梯,除非能在這古代推行九年義務教育,並且嚴格取消補習班,並且保證教育資源在分配時一視同仁,否則,寒門必然是再難出貴子的。
 當然,科舉也是有好處的,打破了門閥對官僚階級的壟斷麽,劉大炮也沒能力在境內搞什麽九年義務教育,那不現實,也沒想過恢復軍功製,所以也沒想太多就同意這事兒了。
 表面上看,這事兒確實如於成龍所說,利國利民利他自己。
 於民來說提供了一批上升階梯,於國來說起到了選材的作用,能考上科舉的人,就算是富二代、官二代,也至少都是努力學習的富二代,一個學習努力刻苦的人,工作時的基本能力肯定差不了,書呆子終究是少數,絕大部分985的學生就算不乾本專業也比大多數專科生乾的好。
 於自己來說,卻是剛好解決他嫡系人手嚴重不足的問題,這一批新科進士可以很容易的成為劉大炮的嫡系,鞏固他的統治。
 趙光義和武則天都是通過擴大科舉規模來穩固自己地位的,自己也沒理由不行。
 結果省考、會考的時候都沒出問題,也沒有人反對過辦科舉,這玩意幾百年了,於政治當中就如同呼吸一樣自然,誰也不會考慮這東西是否正確的問題,一直到進士名單都出來了,突然就有那麽一批人反應過來了,以至於在這些被錄取人如何安排的問題上,文武百官分成了兩派,且勢同水火。
 劉大炮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大明早已經有了另一套與科舉完全能不同的晉升階梯:股票。
 股東們的子弟,是可以加入澄海四衛當兵的,尤其是大股東的子弟,加入建國營之後劉大炮還將其中的佼佼者送去了歐洲留學,並承諾他們回來之後會給他們前程似錦。
 本質上來說,他們和唐朝時的宿衛差別已經不大了,而眾所周知,北宮宿衛製和科舉製本質是相互衝突的,武則天在擴大了科舉取材的范圍之後宿衛製慢慢的就已經消亡了,整個宋明兩朝更是幾乎就沒有這個東西了,是到了清朝以後才被重新撿起來,在滿人中使用。
 所以眼看著進士名單都已經出來了,按說應該是安排他們進相府給劉大炮當主簿之類的,待工作幾年有了工作經驗,明白了政務處理和官僚體系運行是怎麽回事兒了之後
,再外放出去當知府縣令之類的地方官。
 卻是終於惹得股東們感覺到不對了。
 明廷的核心中央權力,一直都是由股東掌握的啊!股東之間的博弈,一直都是靠股票啊!突然搞進來一批靠考試進來的,算怎麽回事兒?
 這個幕僚班子建設起來,建國營呢?建國營幹嘛去,待那些留學歐洲的子弟兵們回來,又該往哪安排?
 這特麽不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麽,那咱搞的這個所謂資產階級大明,意義何在啊?!
 於是,股東們紛紛出言獻策,這批進士要不然就按照慣例,重新開設翰林院,由劉大炮的夫人陳氏暫時管著,每日裡陪著皇上一塊研究研究經學,琢磨琢磨詩詞歌賦書法繪畫之類的。
 再然後,以於成龍為代表的這一波正統出身的官員就跟被踩了尾巴一樣的急了。
 三歲孩子都知道明廷女皇就是個吉祥物,這事兒要真這麽安排,那叫做滑天下之大稽,是要動搖統治根基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