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道不可逆》第三章:開天眼
  昏迷中的風起,感覺全身的力量都被抽走了。

  “嗯……這是什麽情況?白白的兩瓣,這麽凸起圓潤,還扭來扭去的呢?……挺好看啊!這是……屁股?”風起瞬間凌亂了。

  “不對!我的眼睛還是閉著的啊,哪來的屁股?”風起迷糊中睜開了雙眼,一個身材苗條,臀部翹起,身著白大褂的護士背影映入眼簾。再看看周圍,確定這是醫院了。

  “風總,你醒了?”一個驚喜的聲音問道,是潘留洋的聲音。

  風起腦回路終於不再是斷篇狀態了,思維終於從屁股轉到了之前和客戶一起參觀三星堆,自己昏迷過去的情形。

  “哦,兄弟,我這是昏迷多長時間了?”風起虛弱地問道。

  “我看看啊,差不多有三個小時了,我和老陳輪班照看你的,公司李老大等一幫領導也都來看過你了。

  醫院已經給你給你做了腦CT,沒發現有什麽問題。醫生只是說,你是過度勞累,導致身體氣血虧的厲害。

  醫生給你補充了大量的營養藥,他們說你身體的吸收能力很強。這麽大劑量的營養藥下去都被你吸收了,一點都沒浪費。哈哈。”潘留洋笑著不停地說道。

  “讓哥幾個擔心了!”風起說完這句話後,精神一松,全身的疲憊有如潮水一樣湧來,不禁又沉沉睡去……

  其實風起之所以感覺渾身乏力,是因為身體全部的能量,都被大腦裡面的一個已經退化了的器官給抽走了。這個器官就是松果體。

  松果體約米粒大,位置在我們大腦位於兩隻眼睛中央,然後向後的大腦裡,是一處穴狀組織,和眼睛一樣,能感光。

  人體剛出生時屬“先天”狀態,松果體雖然已經停止了發育,但還算是正常的。有時候小孩子能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就是這個感光組織在發揮作用。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孩子不斷地與這個世界融合後,便是人們說的“後天”。這種靈性和意識的覺醒,被我們所生活的環境破壞,松果體慢慢的鈣化了。

  先前在三星堆參觀大立人和縱目面具時,風起感覺到血液向腦部加速流動,還有針扎一般的疼痛都是松果體再次開啟的征兆。

  松果體的開啟,吸收了他太多的本命精華,讓他瞬間暈倒。他平時注重身體鍛煉,體質一向好於常人,不然後果會更嚴重。

  再次醒來時,已經是深夜。

  不用睜開眼眼就能視物,而且能透視的疑問,讓風起一個人在病房裡默默地發起呆來。

  他的感知中,大腦裡面仿佛多出來一個東西,正是這個多出來的東西讓他有了透視的能力。

  風起注意力向雙目中間位置,也就是多出來的那個位置集中,冥思中,一絲仿佛本來就有的意識,傳遍了整個大腦。

  一瞬間風起就明白了:“這是天眼!”

  風起知道這是天眼,是生而知之的能力,屬於靈性和意識的自我覺醒。這絲意識,仿佛是生來就懂、就會的“本能”。

  上古的先祖們生而知之,生而神明,一出生就知道宇宙的一切秘密,這就是本能的靈性。

  “不對,看過大立人和縱目面具的人那麽多,為什麽只有我自己打開了天眼?別人怎麽沒覺醒?”風起不禁又納悶起來。

  “我這應該是血脈返祖,過去十年間的夢境和三星堆的遺存,這些激發了我的血脈,使我返祖開啟了天眼。”

  風起又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個夢:“不過始祖們乾不過敵人,

最後都走了,那我是哪來的?”  “想不明白就暫時不想了,還是琢磨一下這天眼吧。”他看過關於玄學的書太多了,對於天眼還是知道一些的。

  在中國,道家所謂的天眼,佛家說的識海,都指的是這第三隻眼睛。

  天眼在人上丹田處,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二郎神的第三隻眼。道家認為這裡是能和宇宙交流的通玄入妙之門。

  風起知道,天眼真正的功能是透視。天眼透過哪裡,哪裡就能看見真理。這是精神能量的聚集點,可以通過修為的提升,不斷地覺醒和強大。

  “要不斷地吸收靈氣,才能修煉天眼,才能晉級。”風起默默地想著。

  靈氣是一種特殊的能量,要比谷物肉食中的能量高得多。谷物肉食中的能量進入身體化為元氣,也對天眼的修行有幫助,不過需要的谷物肉食的量太大了。

  “要是能找到天材地寶什麽的就好了,比如人參靈芝啥的,都是吸收天地間靈氣而長成熟的。”這些對天眼有好處的知識,也是天眼的靈性自帶的。

  就這樣想著,天色已經是微微發亮了。

  風起集中精力,運起天眼看向了“這個世界”,病房中有稀稀拉拉的微弱光點出現,風起意念一動,這些小光點紛紛向天眼處匯集,一絲舒爽的感覺油然而生。

  這些光點是遊離在天地間的一種特殊的能量體,便是人們平時所說的天地間的靈氣。

  可是光點實在是太少了。不得已,風起準備收回天眼,不經意間,天眼的目光正巧掠過查看病房的那個小護士手上戴著的翡翠手鐲,有頭髮絲那麽細的一絲靈氣飄向了他的天眼,令風起大腦立馬愉悅起來。

  風起吸收翡翠手鐲上那一絲靈氣,興奮得手心一動,卻是被小護士看到了,一個好聽的聲音傳了過來:“哦!你醒了,感覺怎麽樣?”

  風起睜開雙眼,看向這個長相好看的小護士,自己還看過人家的屁股呢!想到這,風起也不禁有點不好意思,忙說道:“謝謝你啊,我覺得挺好的,應該是沒事了!”

  說著,風起座了起來,對小護士說道:“麻煩你幫我把吊針拔了吧,我要出去走走,躺了這長時間渾身難受。”

  “確定沒事了?可不要逞強!”小護士人還挺好,微笑著對風起說道。

  風起擺了擺手,示意自己沒事,待小護士拔下針頭後便起身下床。目光在牆上的鏡子上掃過,又是一驚:“怎麽就瘦了一圈!”

  “這是第三眼的開啟,抽取了我身上的大量元氣,才致使我短短時間就瘦了這麽多。”風起有點明白了,“怪不得醫生給我用了大量的營養藥。”

  元氣,就是人出生時的一縷先天之炁(音qì),這縷先天之炁是指體內具有某種功能的物質。它伴隨著人的一生,人不在了元氣當然也就散了。

  一個人要是平時多鍛煉身體,營養均衡,自身精氣神就好,元氣也就壯實。為啥人動手術之後,等病好了,也會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顯得萎靡不振呢?這就是元氣大傷的表現。

  三月的蓉城,蒙蒙亮的天色裡,雲霧繚繞。悠閑的老人們已經開啟了早起遛彎模式。總體上來說,這是一座慵懶的城市,在祖國的大後方,不像沿海城市,那邊的節奏快,路人總是行色匆匆。

  風起信步走在街上,望著來去過往的人們。不禁感慨起來---人活一生的終極意義是什麽呢?一切功名利祿,幫人活已,傳宗接代……這都是過眼雲煙,對於生命本身而言沒有實質意義。

  這個問題細思卻是極恐,不明白人生百年的終極意義,那忙忙碌碌的一生又和螻蟻有什麽區別呢?

  可是老子卻說“域內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或許人生於世就是大道的一種顯化。他倒是覺得,或許天眼進化到高級的地步,就能通曉宇宙的一切秘密了。

  思緒間,不知不覺已是過去了一個小時,煙霧散去,日光自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初升朝陽霞光萬道。

  風起閉上雙眼,集中精力運轉第三目朝著東方看去,天地間,一縷紫氣悠然飛入天眼。

  天眼顫動了一下,在顫動中,這縷紫氣大部分被天眼吸收,一小部分自天眼中注入了大腦。風起立馬覺得大腦清晰起來,就是那種腦聰目明的感覺。

  “嘿,看來這個松果體還能反哺本身,這是又發現了一個新功能!”

  風起內心高興地想到。“哦!有許多已經忘記的,或者記憶中模糊不清的畫面都清晰明了起來……這是過目不忘嗎?”

  其實這是天眼對大腦退化部分的修複。據說人類的大腦隻開發了不到4%的區域,隨著天眼的不斷晉級,還能開發更多的腦域。

  “看來吸收遊離在天地之間的靈氣,玉石中的先天靈氣,還有太陽初升時的這一縷紫氣,都能加速天眼的晉級。”風起想著天眼還真是神奇,說出去恐怕是沒人信的。

  這個世界是一個科技昌明的世界,凡事講求有根有據。玄之又玄的東西往往被稱為“迷信”。

  “世人完全信奉科學,其實未償不是更大的”迷信”。”他又想起了一個故事。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有一位記者問晚年的愛因斯坦:“親愛的愛因斯坦,你相信神學嗎?”

  愛因斯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記者一個問題:“記者先生,你知道我旁邊的咖啡,是誰放在那裡的嗎?”

  記者不假思索的回答到:“當然是您了”。

  “這就對了,這就是我的答案。”記者很疑惑。

  愛因斯坦接著回答到:“小到一杯咖啡都需要力量去安排,那麽在宇宙中那些無數運行有規律的行星、星系難道都是自然形成的嗎?

  有些人可能認為神學不符合科學道理,雖然我是一個科學家,但是我深知今天的科學能夠證明的事物非常有限,不能證明的事物還有很多。”

  愛因斯坦晚年研究神學,據說得出了兩句話,第一句是“時間是不存在的”, 第二句是“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

  風起又想起了這雜七雜八的,感覺肚子好餓啊,於是急匆匆地走向了附近的一家面館。

  風起開啟了吃麵模式,一碗接一碗,看的面館老板眼神怪怪的。風起卻是一邊吃一邊想著賺錢的事:“開了天眼卻想著賺錢,是不是格局太小家子氣了?”

  想想又覺得有點好笑,畢竟得生存吧。他經常看道家的書籍,早就明白道家修行所說的“財侶法地”的真正含義。

  五千牛的文明史中,道教是先於佛教誕生的。但為什麽沒有佛教傳播的更廣泛呢?根本原因就是一個“財”字。

  煉丹,製符,布陣,煉器哪一項不需要大錢呢?就一個煉丹而言,丹爐,藥材,火源,丹方等花費都是不可想象的巨大。

  而佛教不一樣,佛教講求開悟,佛陀就說自己是大覺悟者。佛法的重點是心靈的感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相對而言,在民間就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

  “侶”不僅僅是“道侶”的意思,而是朋友的意思。你想你修為越來越高,高到長生不死,與天同壽。可是回頭看看,當年認識的人一個也沒有了,你也沒話和別人去說,縱使得道了,可又有什麽意思呢?修行又不是追求把自己修成個石頭。

  “法”指的就是修行功法和方法。法不輕傳說的也是這個“法”。

  “地”是道場,比如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就是說普賢菩薩是在峨眉山修行得道的。

  風起有點迫不及待地想要賺錢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