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呂布的模擬人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兵臨渤海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八月。

  

  博陵,浩浩蕩蕩的大軍湧入,隨著北涼大軍的援軍不斷湧入冀州各地,從一開始的防守漸漸的轉為了進攻方面。

  

  尤其是河間、安平兩郡,瘋狂的縱兵進攻博陵,但隨著北涼大軍湧入後,徹底歇菜了不說,兩郡更是開始了防守戰。

  

  常山、中山兩郡五萬北涼軍朝著河間攻去,巨鹿同樣也有五萬大軍牽製主了安平郡。

  

  光冀州戰場上呂布一鼓作氣的投入了二十五萬的大軍勢力,黃河北岸的大軍更是也達到了十五萬之眾。

  

  四十萬大軍!

  

  這一次呂布北涼大軍盡出四十萬,天下震動,在天下諸侯還在為十萬大軍便是窮盡麾下之力時,中原三位霸主已經開始朝著幾十萬的大軍方向而去。

  

  博陵十萬大軍,在加上此地內的三萬防守的大軍,還有前線張遼和趙雲的三萬大軍,這一刻十六萬大軍幾乎兵臨城下。

  

  渤海!

  

  “該死的呂布!廢物!曹阿瞞就是一個廢物!小人!”

  

  袁紹滿臉憋屈憤怒的瞪著大眼,呂布如此狂妄的進攻,也和曹操有關系,你說你怕啥啊,直接出兵二十萬乾到虎牢關下,你看呂布急不急。

  

  結果你曹阿瞞膽小怕事,竟然兵臨黃河南岸,妄想意圖逼迫呂布退兵。

  

  看著曹操送來的書信,本初兄親啟!

  

  呂布來勢洶洶,孟德恐慌不已,當即聽聞後立刻派遣了先鋒大軍三萬出兵虎牢以懾呂布,同時大軍十萬兵臨白馬黃河南岸,震懾呂布。

  

  本初兄當齊心協力,以大軍防守渤海一帶,有河間、安平兩地為羽翼,只需拖上個一年半載。

  

  荊州決出勝負後的諸侯,還有益州的劉璋絕對不會坐視虛弱的呂布回軍修養,到時天下諸侯聯手,共討疲乏呂布。

  

  “曹阿瞞!”

  

  袁紹咬牙切齒猙獰的吐出幾個字,都是奸賊啊,沒一個所謂的真心聯盟。

  

  曹操的小算盤打的是劈裡啪啦響,妄想讓他袁紹消耗磨滅呂布的實力和耐心,待天下諸侯一起討伐呂布時,他袁紹已是筋疲力盡。

  

  荊州、益州兩路諸侯出兵後,不用多說,曹操在黃河對岸的兵馬絕對會暴增一倍,到時趁機城攻掠地,曹操的野心很大,不僅想要將呂布趕回關中,更還想要洛陽、河內、河東還有冀州和並州啊。

  

  他袁紹已是筋疲力盡時,哪還有力氣爭,隻得眼睜睜的瞪著大眼,看著人家曹操胡吃海吃。

  

  “主公,北涼十萬大軍已至渤海。”

  

  聽到這話後的袁紹忍不住的冷哼一聲,沉聲道:“何人為帥?”

  

  “回稟主公,看旗號應當是北涼軍中素來有大將之才的高順領兵。”

  

  高順!

  

  嘴角喃喃自語這個名字後,袁紹忍不住的詢問道:“莫非就是呂布最為信任的並州高順?那個號稱北涼諸將之首的?”

  

  “不錯主公,也唯有此人在,張遼才會甘願在其麾下。”

  

  聽到這話後的袁紹暗暗松了一口氣,不是呂布這廝就行,至於高順雖然不弱,但對比下人選,他還是不願面對呂布。

  

  幸好呂布去了黃河北岸正在與曹操對峙。

  

  不過一想起高順此人,袁紹就忍不住的露出嫉妒之色,為什麽偏偏呂布這麽命好,麾下有這麽強的戰將偏偏還這麽聽話。

  

  而他麾下曾經的麴義,本事是不弱,可那股桀驁不馴的勁,簡直令他頭疼,恨不得殺之後快。

  

  “主公,北涼高順領兵而來,這一次號稱雄兵三十萬,更是號稱不破渤海誓不回師。”

  

  什麽!

  

  聽到這話後的袁紹忍不住的驚呼一聲後,便露出了嘲諷的笑容。

  

  “區區高順竟然如此狂妄,他呂布能有多少兵馬,根據斥候探報,這一次高順領兵能來到渤海的最多十萬大軍,縱然加上張遼的兵馬,也不過十三萬人,竟敢妄稱三十萬,當真是不知死活。”

  

  “傳令渤海諸將,告訴他們,這一次來的兵馬不足十五萬,而渤海十萬大軍足矣抵擋,來之人不過是狂妄之將高順,而非呂布。”

  

  諾!

  

  渤海,北涼大軍。

  

  黑壓壓的軍營內旌旗密布,在八月這個炎炎夏日下,大多數的士卒都是汗流浹背。

  

  四面透風的帥帳內,只見張遼、趙雲、司馬懿還有張燕等諸將齊齊單膝跪地沉聲道:“拜見丞相。”

  

  只見‘高’字帥旗下的營帳內,出現的卻是呂布那散發著無上威嚴的身影,看著諸將直接擺手道:“都起來吧。”

  

  “謝丞相。”

  

  諸將紛紛起身,只見呂布抬起頭目視眾人,其中不少將領明顯有些懵逼甚至興奮,本來他們聽到的援軍是高將軍,這並未有什麽。

  

可沒想到出現在帥帳內的身影卻是呂布後,頓時諸將一個個興奮起來。

  

  “主公在此,那黃河北岸黎陽?”張遼還是習慣性的稱呼為主公,並且狐疑的望著呂布詢問著。

  

  諸將紛紛投來狐疑的目光,呂布卻是冷笑一聲,“故布疑陣,真真假假,十幾萬大軍中誰又能知道呢,難不成敵軍還能潛入咱們大軍?”

  

  跟隨大軍一同來的還有軍師郭嘉,只見郭嘉輕咳一聲出列,目視眾人笑聲道:“主公的意思是說曹操多疑,誰也不敢確定那一塊才是真正的丞相,萬一是計呢?”

  

  這個時候諸將紛紛恍然大悟明白過來,是啊,萬一是計的話,那麽便會中了求速戰呂布的計策。

  

  “黎陽大軍中高順為主將,更有賈詡為軍師毋庸多慮,眼下渤海才是重中之重。”

  

  振臂一揮,在這麽眼熱的天氣下,呂布直接環視諸將諸侯目光望向了張遼,“文遠,渤海如今情況如何?”

  

  張遼輕輕一抱拳臉色凝重的沉聲道:“主公,如今渤海一郡袁紹布防的大軍足有十萬之眾,而且幽州和青州更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哼,充足的準備!袁本初還有什麽能耐不成。”

  

  呂布直接譏笑一聲,隨後落在了其余將領身上時,張遼卻是抱拳對著呂布沉聲道:“主公,此戰能有如此大的戰果全賴仲達。”

  

  看著張遼給司馬懿請功的模樣眾將士沒有什麽反而認為正常,呂布也是點頭道:“司馬懿。”

  

  “丞相,屬下在。”

  

  只見人群中的一身灰白色單薄勁服的司馬懿直接出列,低頭一鞠躬雙手更是一抱,消瘦的神采下卻精神奕奕,有些蒼白的臉頰下稀薄的山羊須,似乎有種異樣的精神勁頭。

  

  看到這一幕後的呂布愣住了,這還是曾經的那個世家文人子弟司馬懿嗎?

  

  曾經的一身白衣,透著一股溫玉公子的模樣,如今的司馬懿身材瘦弱,臉頰上的顴骨更是高高鼓起,腰間掛著一柄黑色的寶劍,劍鞘上磨損的痕跡,很明顯這是經常習練劍術才會導致。

  

  “司馬懿,這一次汝可是首功啊。”

  

  看著眼前之人,呂布笑著點頭,不管原本的司馬懿如何,如今的司馬懿卻變了,更是因為種種行為與家族完全背道而行,簡直就差被司馬家給踢出家門了。

  

  聽到呂布的誇獎後,司馬懿連忙擺手道:“豈敢~豈敢,屬下能為丞相效力皆乃司馬懿之福氣也,豈敢邀功。”

  

  卑微甚至透著一絲淡淡的討好之色,這一幕令張遼微微一皺眉,有些不解的看著這個讓自己重視的司馬懿。

  

  而呂布卻是大笑的擺手道:“有功不賞,那吾這丞相還不被下面人罵死。”

  

  大笑搖著頭的呂布深深的望了眼司馬懿,最後嘴角緩緩勾起笑聲道:“本將素聽聞司馬仲達有衛、青之志,不求其他,一生只求掃平漠北對吧。”

  

  一句話直接令司馬懿內心顫動不已,終於!終於他費盡心思製造的志向被呂布知道了,什麽衛、霍之志,封狼居胥算什麽,他要徹底讓草原化為人間煉獄。

  

  “懿不敢妄比衛、霍,隻願此生能在邊關為大漢盡最後一分力,滴盡最後一滴血。”

  

  堅定!這一刻的司馬懿眼眸中充滿了果決堅定,知道事情真相的趙雲更是躲在人群中低著頭,尷尬不已。

  

  而呂布卻是若無其事的大笑一聲,“好!好!好啊。”

  

  連續三個好字後,呂布更是豪邁的重重一拍背後掛著的渤海戰局圖,“待拿下渤海,日後收復幽州時,本將承諾你司馬懿,定讓你親率一支大軍,取幽州立功名!”

  

  而司馬懿滿臉的潮紅激動的拱手大喝道:“謝丞相!丞相大恩,司馬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必報答丞相之恩情。”

  

  “司馬懿願此生永鎮漠北償還丞相之大恩。”

  

  看看,什麽叫讀書人,巴結起來人的讀書人更是厲害無比。

  

  感謝完後的司馬懿不著痕跡的望了眼郭嘉,最後猶豫了下小聲道:“丞相,渤海袁紹有十萬大軍依仗城池之利,再加上如今酷暑難耐。”

  

  看到司馬懿猶豫的神情, 呂布直接大笑豪邁道:“仲達可有妙計,盡管說。”

  

  “丞相,渤海有八縣,分別是南皮、高城、重合、浮陽、東光、武縣、陽信、修縣,而渤海治所南皮,袁紹便在此地,而且渤海一郡共計人口一百一十萬余。”

  

  說道這裡時,司馬懿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拱手沉聲道:“丞相,一旦持久攻城戰消耗下去,袁紹依靠渤海百萬人口揮手可召集民夫助城,我軍縱然攻克此地也要傷亡慘重。”

  

  面對司馬懿這個問題諸將聽後也是暗暗點頭,冀州不愧為天下最繁華的州郡之一啊,治下的各郡動輒就是百萬人口,哪像並州、西涼這些曾經貧瘠的州。

  

  號稱一州,人口還沒人家一個郡的人口多。

  

  冀州除了趙國一地人口只有二十萬左右外,其余郡皆在五十萬之上。

  

  由此可以想象冀州的繁華,這也是為何曾經歷史長河中,袁紹這位河北的霸主,在擁有並州這個拖油瓶時依然還如此狂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