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網遊大時代》第四百一十五章 我也來講故事
方傑玩《統治》,跟別人不一樣,甚至跟前世的自己都不一樣。

 正常玩家如果玩這款目標宏偉的遊戲,並且被其深深地吸引,那肯定是沒日沒夜的肝,就想早點達成目標,同時又患得患失,生怕達成目標後,遊戲趣味性大幅降低。

 但他是遊戲策劃,知道這款遊戲的科技樹和材料合成樹的升級流程,因此是按最優方案進行建設發展的,目的性非常明確,為的就是一次性通關懷舊一下,畢竟他不可能一直盯著一款遊戲玩下去,沒那個時間精力。

 而最優解的方案,在遊戲發展初期,反倒很沒有效率,布局看上去雜亂無章,東一錘子西一榔頭,感覺就像是在瞎玩,甚至連小白玩家都不如。

 小白玩家起碼還知道集成化、規模化是提高生產效率的不二法門,而且非常喜歡把布局搞的規規整整的,看上去就很有氣勢,像是在辦大事的樣子。

 但《統治》這款遊戲怎麽說呢……主要是整個生產體系實在太宏大了,尤其是經過方傑魔改後,現在即便把一個星球的表面全部布滿工廠,也未必能把戴森球造出來。

 也就是說,玩這款遊戲的思路不能太狹隘,不能像以前玩其他那些策略經營遊戲那樣,僅盯著一個城市或者一片國家疆域搞發展,那樣太小家子氣了,氣魄還不夠大!

 畢竟這款遊戲的背景可是星際殖民時代,玩家的基地是一個星球,不,準確地說是一個星系,出生星球只是新手村基地,以後還要在其他星球甚至其他星系建立主基地和分基地。

 所以哪怕是在一顆星球上,將某一類工廠弄100個,整整齊齊碼出一大片,那也只能說是最基本的操作。

 可就是這個基本的操作,在其他玩家看來,比如在斯雷因看來,就已經覺得相當宏偉變態了。

 反正斯雷因肝了很久的遊戲,一直都覺得自己已經很牛逼了,在《統治》裡建造的建築工廠數量和面積,比在《我的世界》裡建造的奇觀要恐怖得多,可依然只能算是小打小鬧。

 由於布局規劃的規模上限很高,高到沒有邊際,這就使得在新手星球無論怎麽建設,其實都不能算是最優解,只能說提前進行模版建設,打個樣,為中期發展做準備。

 所謂的模版建設,是遊戲裡的一項便捷功能,即將十幾個甚至幾百個不同功能但能形成自循環供給的工廠,打包成一個生產基地模塊,然後在星球其他資源產出地,或是其他星球上,直接粘貼這個模版,就能夠複製出一個一模一樣的生產基地。

 當然,複製出來的這個生產基地,所有建造材料和資源,需要自己備齊,否則生產基地只是停留在藍圖上,並不能實際發揮產能。

 這個功能當然是為了遊戲目標而設定的,既然都是科幻時代了,而且是一個人打造一個戴森球,那當然有這種批量複製的功能,否則一個工廠一個工廠的建設,搞到猴年馬月去,遊戲是用來玩的,不是用來自虐的。

 所以方傑玩這款遊戲,初期就顯得十分與眾不同,他隻采集一些必要的資源,每片廠區的規模也不大,稱得上是小巧玲瓏,而不是成片成片的那種,為的就是打個樣,分門別類地把藍圖給製作出來。

 之所以要說“與眾不同”,是因為他玩這款遊戲時,同樣向廣大網友玩家進行了直播。

 《統治》這款遊戲不存在暴力屬性,至少1.0版本如此,所以國內手機也是可以下載遊戲的,不少買了華為手機的玩家自然也在肝這款遊戲,但是跑去教主直播室裡一看,發現教主的玩法真的是很沒章法,而且很小家子氣。

 瞧瞧咱們是怎麽玩的:只需要造一個采礦場,咱們就造兩個,隻用建造5個單位的石墨烯加工廠,那必須上馬10個單位,這叫湊整數,5個,聽著就很不爽!

 反正一個星球這麽大,資源那麽多,那還不得加碼啊!

 這叫財大氣粗!

 什麽?浪費?

 一點都不浪費的好吧,萬一以後還用得著呢,現在多儲存一些物資,這叫有備無患!

 總之,正常人玩這款遊戲時,基本上都是這麽個思路,還在心中自鳴得意,就覺得自己統籌能力、規劃能力強不說,還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很多事情肯定都想到了遊戲策劃前面去了……

 哦,對了,遊戲的策劃不就是教主麽?

 可教主為什麽玩的這麽不大氣,這麽沒條理性?

 難道是因為遊戲是他自己設計的,所以打算不走尋常路,換個高難度的方式挑戰一下自己?

 “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

 方傑對玩家們隻沒頭沒尾的解釋了這麽一句,畢竟遊戲如果劇透的話,那就沒意思了,何況這款遊戲太複雜了,也沒法劇透,一句兩句根本解釋不清楚。

 所以他的話沒人信,大家還以為他就是故意在搞笑的,或是故意挖坑給大家,畢竟教主的套路大家已經見識過不少,《廁鎖》的教訓來歷歷在目,不能不防著一點。

 反正眼見為實,目前教主的遊戲進度遠遠落後於其他玩家,很多玩家已經將兩個甚至多個資源點的自動化廠區連成片了,起碼覆蓋了整個星球至少二十分之一的面積,而教主還在慢慢折騰,甚至有時候為了等資源產出,站在原地發呆。

 其他策略經營遊戲等資源很正常,可這款遊戲,只要你想,產能是呈指數級暴增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是手忙腳亂,根本忙不過來,等資源這種事簡直不可想象。

 所以可以確定的是,教主的建設方案很拉胯,盡管他是這款遊戲的策劃,但遊戲表現連一般的小白玩家都不如。

 方傑解釋了幾次之後,也乾脆懶得解釋了。

 遊戲嘛,怎麽開心就怎麽玩,像他這種前期發育慢,但中後期可以做到不斷複製粘貼藍圖,最終全自動掛機的最優布局方案,確實反倒失去了遊戲的樂趣,還不如像其他玩家那樣瞎玩一氣。

 不過他玩這款遊戲的重點,並不在於遊戲本身,而在於有關現實發展的一些考慮,所以前期等資源發發呆什麽的,正好給他時間思考這些問題。

 自重生以來,他給自己今世定下的終極目標,就是玩上虛擬現實網遊。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顯然前提就是要把虛擬現實技術搞出來。

 事實上,重生之前,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有了許多突破性進展,已經有相關技術可以做到“意念遊戲”。

 即通過相關腦機接口設備,收集和識別腦電波,人類隻用通過目光和意念,就可以進行遊戲。

 這一點無需拿出什麽高大上的理論來證明,只要看過綜藝《心動的offer:醫學生》某期節目,就知道這項技術並非隻停留在理論階段。

 節目中一個脖子以下無法動彈的高位截癱志願者,參與腦機接口的臨床試驗,可以用“意念”玩電腦麻將遊戲,顯然,國內醫療行業在腦機接口技術上已經取得了很不錯的進展。

 當然,與最終的完美的虛擬現實技術相比,單是腦機接口技術還遠遠不夠,只能說這是虛擬現實有關的關鍵技術之一,雖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距離技術成熟和民用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不管怎麽說,既然前世都已經搗鼓出來這些技術了,說明虛擬現實並非只是科學幻想,而是切實可行的技術,只要肯大力研發,一定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在有生之年玩上虛擬現實遊戲,並非不可能。

 而要研發虛擬現實技術,相關科研資金、人才就必須要到位。

 但方傑很清楚,自己就算再怎麽會賺錢,再怎麽有人格魅力,單憑自己一個人,也不可能賺到足夠的科研經費,也不可能培養出足夠多的科研人才。

 如果他一個人能搞定這些,那他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他能起到的作用,頂多就是加速和推動一下,但估計作用也很有限,正常情況下按部就班的發展,科技上能比前世向前推動10年發展時間就算不錯了,可前世即便到2030年,50歲的他估計也玩不到虛擬現實網遊。

 所以真正要加速實現這些,還得靠國家發力,甚至一個國家還不行,得全世界全人類共同努力。

 說到底,核心問題,其實就是要引導整個人類社會環境,讓大家勁往一處使。

 但很顯然,不論是前世還是今世,國際上一直都不太平,而且都是各自為政。

 方傑自問也沒有統一全球的本事,那比yy還更要不靠譜,哪怕他是重生者。

 何況他還身處華國,技術和人才本來就落後,而國際上對華國一直都是各種技術封鎖,難度更大。

 不過前世最有錢的幾個人,倒是給了方傑一些靈感,覺得似乎可以借鑒一下他們的套路。

 這幾個有錢人,就是比爾蓋茨、馬斯克、扎克伯格,以及國內眾所周知當過首富的那幾位。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錢。

 啊,這是廢話。

 反正這幾人要麽是全球首富,要麽就是國內首富,或者曾經的首富。

 現在方傑也是首富,於是或多或少,有點理解他們的想法了。

 不要以為當了首富後,人生就沒有什麽目標了。

 當然還是有的!

 比如人類最怕的就是生老病死,首富們也怕。

 於是首富們開始研究生命的本源。

 有玄學派首富,成立所謂生命研究院。

 不計成本砸錢進去,表面上是研究生命科學,實則是研究如何能長生不老這種玄學問題。

 也激進派首富,講求我命由我不由天,比如馬斯克,搞火星計劃。

 反正如果以後要死,也希望死在火星上,起碼自己算是一名比地球人更先進的火星人了。

 還有逃避派,比如扎克伯格,不要“face”只要“meta”,提出元宇宙概念。

 肉身雖然被毀,但思想意念可以長存,可以將自己的記憶和意識儲存到芯片裡成為一個u盤,永久快樂地活在虛擬現實世界裡。

 雖然這些概念提的高大上,也不是沒有技術實現的可能,但本質上,其實只是首富們怕死,想再掙扎掙扎而已,或者說到了他們這個地位,追求也只剩下這些更接近玄學的目標了。

 前世有段時間全網都在討論到底是要“星辰大海”的火星計劃,還是要“缸中之腦”的元宇宙,其實直白點說,就是火箭愛好者馬斯克與虛擬現實愛好者扎克伯格之間,對待生命的態度的理念之爭。

 既然首富們這麽有想法,同為首富的方傑,當然也有自己的想法,當然也要提一提自己的理念。

 他覺得火星計劃和元宇宙概念其實並沒有衝突,完全可以結合起來一起搞,或者說,可以一起拿出來講故事,相信會比馬斯克和扎克伯格講的更動聽。

 比如說擔心地球人口爆炸,資源枯竭,咱們必須實現火星殖民計劃。

 一是為了安置人口,二是為了采集更多的資源。

 但殖民的前提是要先解決火星上的生存問題,生存的前提是前期必須要建立火星基地,而火星基地的建設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但初期生產和建設的能源如何供給?

 能源的話,一開始只能是太陽能,因為最方便,但是一開始發射過去的飛行登錄器,不可能攜帶太多的太陽能面板,面板太少的話,功率也低,乾不了大活兒,而且火星上最開始造不出這玩意。

 從地球上運過去的話,成本又太高,得不償失。

 所以火星計劃之前,得先弄個可以無限再生資源的戴森球計劃。

 當然,這個戴森球計劃並不是包裹太陽的戴森球,一開始可能只是處在火星外太空軌道上的一片片戴森雲。

 地球這邊直接用火箭把無數太陽能板發射到火星軌道上自動展開,然後隻用往火星地面發射一些戴森能接收器,就能夠自動持續接收太空中固定軌道戴森雲定向發射過來的能源射線。

 這樣的話,火星地面上就有足夠的能源,能帶動大功率的設備機器了。

 再接下來就是基地工程建設問題。

 建設有兩種方式:要麽人工智能操作設備建設,要麽由人類來操作。

 人工智能這玩意兒,風險太大,至少前世已經新晉為全球首富的馬斯克是堅決反對的,他認為相比起現實人類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劣根性,ai技術才會對人類文明造成最根本威脅。

 方傑如果沒重生,覺得ai什麽的,其實無所謂,反正有生之年應該看不到因ai給人類帶來的滅頂之災,這叫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既然今世是國內首富了,未來有可能成為全球首富,那麽如果自己推動一下的話,還是很有希望提前邁入火星殖民和虛擬現實時代的。

 如此一來,那他自然也是反對人工智能的,他希望所謂的人工智能,是一種可控的半人工智能,不要有自主意識。

 因為道理很簡單,人類自己都在自相殘殺,如果弄一個擁有人性和自主意識的機器人出來,那肯定也是有樣學樣六親不認啊,這還需要爭論?

 用程序來限制?

 屁話!

 人類既然能用程序來限制ai,那麽自然也能修改程序,讓ai放飛自我。

 ai可以有節操,但如果人類沒有節操的話,ai也可以沒有節操。

 什麽時候地球上人類沒有戰爭、沒有霸凌、沒有勾心鬥角、沒有野心和欲望了,再考慮搞那種全智能ai吧,否則絕對是作死行為。

 總之,方傑要講的這個故事,肯定不能讓ai來建設火星基地,只能由人類自己來建設。

 但在火星基地成型前,人類又不可能一開始就跑到火星上去作業,那樣太危險,強行安排人上去工作,跟草菅人命沒啥區別。

 所以咱們只能遙控指揮和操作,對火星基地進行前期基礎建設。

 可這樣一來,又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通訊延遲的問題。

 由於距離太遠,信號傳遞距離過長,人類遙控指揮會出現很大的延遲。

 因此,在戴森雲計劃之前,還得先把無延遲的量子通訊技術搞定。

 這個問題不大,前世這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今世重點推動一下,說不定10年內就能實現量子通訊。

 現在,咱們有了火星計劃、戴森雲計劃、量子通訊計劃,似乎還差了點什麽?

 對了,虛擬現實計劃!

 人類通過量子通訊技術,雖然能實時操控機器設備甚至飛船,但是前提是得有一雙“眼睛”,起碼能看到眼前和周圍的情況,否則如果進行工作?

 尤其是那些精細化的操作,更需要一邊觀察一邊操控,否則一個細微的操作失誤,就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因此,這就需要把虛擬現實技術開發出來。

 有了虛擬現實技術,大家就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樣,遊刃有余操作火星上那些工程機械了!

 故事繞了這麽一大圈,終於講到虛擬現實技術了。

 而方傑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最終只是為了推動虛擬現實技術這個“小目標”加速實現。

 什麽火星計劃、戴森雲計劃、量子通信,其實全都是扯淡,他覺得自己有生之年,應該是看不到這些計劃實現了,但是虛擬現實技術還是很有希望的。

 也不用太高深的虛擬現實技術,只要能夠在一個虛擬的世界裡,用這種技術玩遊戲就好了。

 反正虛擬現實技術在真實操作外太空、外星球上的機器設備操作之前,起碼要經歷漫長的模擬測試期吧?

 畢竟用虛擬成像技術真實操作機器,和模擬操作機器,完全是兩碼事好吧?

 實際操作,一個失誤就能造成機毀人亡,損失無法挽回,而模擬操作,可以重來嘛!

 現實中宇航員們登上太空之前,不也是各種模擬練習麽?

 所以,在火星殖民計劃之前,在戴森雲計劃之前,在量子通訊之前,在虛擬現實工程計劃之前,咱們是不是應該先虛擬現實一下遊戲再說?

 但是這個真實的目的,不能說出去,自己清楚就好了。

 否則還怎麽忽悠人,套路人?

 馬斯克“火星一號”計劃自在全球發起報名以來,有自全球上百個國家的8萬多名志願者申請,自中國的申請人有1萬多名,光是報名費就已超100萬美元。

 但馬斯克的這個火星計劃故事講的不好,至少方傑對其嗤之以鼻,完全是當笑話來看。

 事實上,後來這個計劃被曝是騙局,一些人亦望取回報名費,但都遭到了拒絕。

 可即便如此,馬斯克還是活得好好的,不僅婚內不斷出軌成就了3段婚姻6段戀情,妻子和女友不是名模就是明星,還成為了全球首富,成為了無數人的偶像和精神領袖,哪怕他後來在比特幣市場上的騷操作又卷了一大波錢,依然絲毫不影響他的聲望。

 什麽叫做笑貧不笑娼?這就是典型。

 方傑覺得如果是自己來講這個故事,會講的更好,更有說服力,會更讓人相信,每個步驟都列好了計劃和需要實現的技術。

 前世火星計劃和元宇宙概念,都能吸引那麽多的人參與其中,甚至很多富豪也參與了投資,而自己這個故事那可是多重概念的結合體,定然更加具有吸引力!

 這樣的話,就能吸引全世界的小白主動把錢送過來研發技術,甚至一些技術大拿也能被忽悠住成為忠實信徒,

 大量資金、人才和粉絲們加入到這個計劃中,自然遠比自己單打獨鬥要容易成事得多,有生之年未必玩不上虛擬現實遊戲。

 至於忽悠人啥的,其實也沒有吧?

 故事中的那些後續計劃和技術,他只是不期待而已,畢竟在有生之年未必能實現的了。

 但如果未來地球資源真的接近枯竭,或者人口爆炸已經不堪重荷,那麽這項計劃說不定就是人類的“諾亞方舟”,咱這也是為全人類做了貢獻,進行了前期技術積累是不是?

 總之,在策劃和體驗《統治》這款遊戲的同時,受到啟發之下,方傑心中想了很多有的沒的。

 實業要搞,這是基礎,但故事也得講,集中全球資源形成合力,否則他很懷疑自己這輩子能不能達成心中所願。

 而且現在講這個故事都算是晚了點。

 今世paypal創始人之一馬斯克,和前十一樣, 在2002年就已經成立了spacex公司,即美國太空運輸公司,並提出了火星計劃。

 今年2005年1月份,這家夥又花了1億美元收購了薩裡衛星技術公司10%的股份,顯然是按照既定目標一步步地實現。

 而當下,方傑可比人家有錢多了,卻還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搞手機遊戲,感覺就很low啊有沒有?

 如果故事再不講起來,國際上那些腦殘粉的資源就都被馬斯克搶光了,這可不行!

 不過方傑心知自己最擅長的是遊戲,所以如果要講故事的話,當然還是得從遊戲著手,這叫做揚長避短。

 於是在體驗《統治》這款遊戲期間,他心中想的卻是另一款與現實目標和產業布局有關的遊戲策劃。

 名字已經定好了,就叫做《方舟計劃》吧!

 7017k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