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朕真不想造反》一十、1詩驚4座
  孟照話鋒一轉,把矛頭對準蘇澈,滿臉不屑,陰陽怪氣地說道:

  “蘇公子,不知你準備何時開始寫你的佳作呢?”

  聽見這話,蘇澈倒有些苦惱了。

  第一個苦惱是先作詩,還是先揍這狗才子一頓。

  第二個苦惱是該抄哪首詩,他記得的七夕詩沒有十首也有七八首了,一時間都不知道選哪首了。

  算了,剛好腦子有一首立意和孟照這首差不多的,都是寫七夕節思念故鄉之情。

  “小雪,筆來!”

  ……

  他鄉七夕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蘇澈

  ……

  寫完,蘇澈大筆一甩,直接丟在孟照寫詩的宣紙上,弄髒一大片。

  孟照猛然暴起,挽起袖子剛想和他理論一番,卻立馬想到剛剛的經歷,氣勢瞬間軟了下來,他緩緩放下袖子,悻悻一笑,咬牙切齒地問道:

  “不知蘇少爺這是作甚,莫不是輸不起?”

  蘇澈冷哼一聲,這廝居然還想和他動手,最可惜的是他竟然忍下去了,不能名正言順地打他了。

  “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有我這首詩在,你那詩,不要也罷。”

  說完,蘇澈心裡暗道罪過,希望孟浩然老爺子能大人不記小人過,不和他計較知識產權。

  青筋爬滿孟照的額頭,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蘇澈的話語已經觸犯了他身為才子的底線。

  他幾乎是用盡全身的力氣才將怒火忍了下去,一把抓過蘇澈的宣紙,一字一頓地念道:

  “他鄉七夕……”

  標題一出,眾人臉上浮現出譏諷的笑容,同樣也是七夕思鄉?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能寫出什麽狗屁東西。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第一句一出,眾人譏諷轉變成愕然,誰都沒想到這學堂都沒上過的紈絝,居然真的能作詩,而且,讀起來還挺上口?

  當然大多數都等著看笑話,躲在人堆裡,低聲吐槽:

  “這種草包寫得出屁來,也就是瞎貓撞上死耗子,蒙出來兩句。”

  “對啊,他能有什麽水平,頂多就是瞎寫。”

  眾人卻看不到,背對他們的孟照,憤怒中已經帶上些許不安了。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此句一出,稍微識貨點的都意識到了不對勁,這首詩並沒有預想中那麽簡單。

  【旅館益羈愁】,這一句奠定了全詩思鄉憂愁的基調。

  【不見穿針婦】,看似樸素的詩句,寫出的是對母親無限的思念,然而,蘇澈的生母,在生下他後不幸染上風寒,早已離世多年。

  至於【空懷故國樓】,倒讓他們有些費解,這滇縣就是蘇澈的故鄉,他現在就待在故鄉,何來思鄉之情?

  這時,一位藍衣才子發出恍然大悟的聲音,向眾人解釋道:

  “不知諸位可否聽過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話:慈母及故鄉,蘇公子這是把他的生母比作故鄉,在表達對生母感激之情的同時,又表達了對母親濃濃的思念。”

  “但無論多麽思念母親,卻已陰陽兩隔,所有的話語,所有的情感都無處寄托,所以才是【空懷故國樓】啊!”

  說著說著,藍衣才子居然流下了眼淚,沉浸在痛苦的悲傷之中。

  “這不是滇縣第一才子——沈俊浩嗎?他怎麽哭了?”

  “笨蛋!你難道不知道沈公子也是自幼喪母嗎?這是被蘇閻王的詩感動了,

想起自己的母親,你說這能不哭嗎?”  “啊,蘇澈能寫出這麽好的詩?我才不信!”

  “別說你不信,我也不信,可是這詩,確實不錯。”

  孟照臉色越發難看,他也看出了這句詩蘊含的情感,突然不是那麽有把握戰勝蘇澈了。

  “孟公子,你怎麽不念了,接著念啊。”

  在眾人地催促下,他只能深吸一口氣,勉強壓住自己的恐慌,接著念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完了,孟照閉上了雙眼,剛看到此句,他就知道,今日自己必輸無疑。

  “妙啊,這句妙啊,簡直是太妙了!”

  先前說此詩不錯的才子一拍大腿,發出爽朗痛快的笑聲,好不掩蓋地讚揚。

  一旁的才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沒好氣地拍了他一下,道:

  “有本事拍自己大腿去,誰不知道你宋子軒是滇縣第二才子啊,你能不能別賣關子了,趕緊說,這句怎麽又妙了?”

  宋子軒一邊鼓掌,一邊說道:

  “你們品,你們細品,好好品,仔細品。”

  眾人:  品尼瑪呢?

  “你們看,孟照寫的《異他鄉》頷聯是什麽,是【秋風不解熱,滿月終辜客】,蘇公子這句【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兩句詩在格式上是不是如出一轍?”

  這麽一說,眾人好像又懂了,有人問道:

  “可這又有什麽關系?格式一樣又怎麽了,這不是很常見嗎?”

  宋子軒嘿嘿一笑,接著解釋:

  “要是放在其他時候,還有可能是偶然,但放在今天,這就是蘇公子做出的反擊!你們仔細想想,孟照那句表達的是什麽?蘇公子又想表達什麽?”

  “【秋風不解熱,滿月終辜客】,表達的就是秋風吹在身上,不解內心煩熱,天上的滿月始終辜負了流落他鄉的遊子。”

  “再看看蘇公子的,【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但從‘緒風’二字,就比孟照高明不少,後一句更是妙不可言啊。”

  “孟照寫‘滿月’,他就寫‘新月’,一來是為了針對孟照,二來是因為七夕節確實不是滿月,我估計啊,孟照這首詩怕是早就寫好了,所以才會算錯時間,寫成‘滿月’。”

  “最後,孟照說滿月辜負了遊客的思念,可蘇公子偏不這麽乾,寫秋天始終引來新月,表達的就是哪怕在哀愁的秋天,也依然有象征美好的開始。”

  “單憑這兩句,蘇公子就已經贏了孟照,還把他懟得體無完膚。”

  眾人恍然大悟,個個拍手叫絕,一時間,他們都忘了蘇澈才是他們口誅筆伐的對象。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孟照念完,臉色慘白,最後一句和上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無論是用詞還是立意上,都再次把他懟了回來。

  “這個‘忍’字比‘願’更能體現內心急迫之情,同樣是‘迢迢’,‘鬥牛’比起‘織牛’,更有一種遙遠悲切之苦,這一對比,蘇少爺強得不是一點半點啊。”

  無論是滇縣第一才子,還是第幾才子,此刻都沉默下來,一開始支持誰已經不重要了,他們就想看看蘇澈要怎麽折磨孟照。

  “孟公子,不知我這草包作的詩,讓你滿意沒有啊?”

  蘇澈“不經意”地問道,眾人似乎聽到了“啪啪”的巴掌聲,在孟照臉上瘋狂作響。

  “我,我……”

  孟照怎會不記得下跪道歉的賭約,可這對他而言,比殺了他還難受。

  突然,他像是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歇斯底裡地呐喊:

  “你一定是抄的,對,一定是抄的!你一天學堂都沒有上過,怎麽可能比我有才華?!”

  蘇澈見狀,眼神一凜,左手捏右拳,置於胸前,被他捏的“哢哢”作響,不懷好意地威脅道:

  “喲,孟公子啊,你這是打算毀約呀,你覺得是我拳頭硬呢,還是你膝蓋硬?”

  這時,宋子軒從人群中走出來,一把奪過孟照拿著的宣紙,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大聲朗讀起來:

  “【緒風初減熱, 新月始臨秋。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這兩句詩妙啊,寫得有多少怎們先不說,單看看這格式。”

  他轉過頭來,鄙夷地看著孟照,開口質問:

  “你不覺得這兩句詩就是用來針對你的嗎?為什麽還要在此狡辯,難道分水縣的才子都這麽輸不起嗎?”

  孟照臉上滿是猶豫、怨恨,雙手扶著桌子,雙腿不斷打顫,他知道今日比試是他輸了。

  他也知道《他鄉七夕》的頷聯、尾聯就是為了針對他。

  兩首七夕詩,都劍走偏鋒地寫了思鄉情,格式上幾乎一模一樣,在所有人看來,這都不會是巧合。

  他也不覺得是巧合,只是這膝蓋怎麽也跪不下去。

  蘇澈哪肯讓他磨蹭,一躍而起,跳到桌子上,兩個健步衝到他面前,一言不發,抬起腳就朝孟照踢過去。

  終於,在腳尖即將撞上自己面門之際,孟照“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彷佛用盡全身力氣說道:

  “蘇公子,我錯了!”

  這一跪下,眾人似乎聽到了什麽破碎的聲音,也許是自信,也許是尊嚴,可這又和他們有啥關系呢?

  蘇澈收回右腿,居高臨下地俯視孟照,眼神中充滿了憐憫與同情,說道:

  “我雖然只是個草包,但我知道,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並不是你用來仗勢欺人的資本。”

  “如果你想仗勢欺人,請跟我一樣,用拳頭,而不是用低劣的才華。”

  說完,他輕輕跳下桌子,緩步走到小雪跟前,伸出右手,微笑著說道:

  “走啦,回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