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當片警那些年》第3卷 第15章 林家鋪子
  適才在麵包車上,黃叔一邊開車一邊給我們大致介紹了一下林文斌的背景資料。小胖之前告訴我,他開了家殯儀館,其實不太準確。殯儀館是國有性質事業單位,個人不允許開設,不過,有一句倒是誤打誤撞碰上了,林家祖上做的還真就是看守義莊這門營生。

  義莊始於北宋年間,原本是古時一項善舉,捐贈人拿出一些田地,其田租專用於慈善。義莊之中還包含有學校、公田、祠堂等等設施,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義莊原有功能也逐漸變小變少,到了近代,幾乎隻以祠堂為主,後來又有了一個專門用途:寄放棺柩。

  舊時,一時還未曾找到好地方安葬,或是死者客死他鄉,家人準備運回故土,又或是窮得無以為殮,隻好暫時將棺柩寄放在義莊之中。那時候,講究的便是個人死為大,入土為安,再窮再難,但凡是有點家底,即便相隔千裡,也要將親人送返故鄉,入土安葬。

  自然,大家也不會怠慢了義莊看守人。林家祖上雖然家境貧寒,但是撿了這份沒人乾的差使,多多少少有些進項,因而熬過了那段艱苦歲月,活了下來。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減少土葬對環境的汙染,國家大力推行火葬,這才有了殯儀館。只是那個年代社會上普遍觀念,對這一行諱莫如深,總覺得不太吉利。

  這裡面既包含對死者的敬畏,又包含對鬼神之說的畏懼,還包含基於幾千年民俗文化等諸多原因。所以,即便它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國家公職單位,但裡面的工作鮮少有人願意去幹。

  乾這一門營生的人,人們意識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看法,除非萬不得已,一般鮮少有人主動跟他們打交道,四周街坊鄰居一般遠遠瞧見也都是要躲開的。

  林家倒沒有這個忌諱。林文斌的父親自建國之後,一直在縣裡火葬場工作。因為火葬場是國家單位,一般不對社會招聘,而是在體制內挑選,所以林文斌早年也隨父親在火葬場乾過。

  只是幹了沒幾年,他發現工作雖然穩定,但賺不到什麽錢,再加上平時跟人正常打交道都艱難,更何況他還想著要娶媳婦生孩子,說什麽也不肯像他爹一樣,在火葬場奉獻自己一生。

  林文斌從火葬場出來以後,因著自己也沒什麽其他工作經歷,為了糊口,他便在陶家溝開了一家殯葬服務公司。雖說還是在殯葬行業這個圈子裡混飯吃,但多少跟普通人接觸更多了。

  鄉下地方,大夥見識少,講起什麽公司,隻覺得特別高大上,不接地氣,很有些距離,但說起殯儀館,火葬場,棺材鋪子什麽,大夥便明白這家店做的是什麽生意。不過做生意嘛,多多少少還是要圖個吉利,林文斌是個腦子活泛的人,又因為有他父親那層關系在,所以他給自己公司取名叫做'林記殯儀館'。這名字吧,比棺材鋪子,要稍微好上那麽一丟丟。

  這收斂裝槨,裝扮靈堂,答謝親友,請師傅念經超度,等等等等一整套下來都有固定的章程和儀式,若是辦喪事的人家家境殷實,這一套更是格外講究,當然,也更舍得花錢。林文斌祖上好幾輩都乾這個,也算家學淵源,沒有人比他更熟悉這方面的流程,錢,也自然賺得更多。

  聽了黃叔講起林文斌這段背景,我方才了解,怪不得,他把陶二妹看得那般重要。原本他這個職業,能夠取上媳婦都已經很是艱難,何況,陶二妹長得還不錯。只怕當初為了娶陶二妹當老婆,他費了不知道多少力氣,

也怪不得,即便是他自己沒有生育能力,騙婚耽誤了陶二妹,他也絕不肯輕易跟她一拍兩散。  以上暫且不表,再繼續回到林家鋪子。在農村,房子都不怎麽值錢,所以林家鋪子,佔地還不小,前院後庭,口字形一進院落。進門口小院一側有一畦菜地,菜地三面圍著幾重月季,正面還有一隻石桌幾隻石凳供人休憩,等過了影壁,才是正房,左右兩側廂房門上都落了大鎖,想必是用來存放東西的庫房。

  院落各處雖然簡樸,但是收拾得非常整潔,地面鋪滿碎石,打掃得十分乾淨清爽。眼前所見,有些顛覆我們對棺材鋪子或是義莊固有印象。據說林文斌婚後,陶二妹是一次都沒有進過這間鋪子,所以這裡一應物事,全是林文斌一人包辦,我心中對林文斌的臉譜,又多了一個形容詞,‘細致’。

  我們一行正好三人,一人挑選了一間房舍,準備去屋中搜尋線索。小胖挑了正房,我挑了西廂房,黃叔便選了東廂房,三人各自施展手段,進屋中查看。

  正房屋門虛掩,並未落鎖,一進院落,我便觀察到了,相信難不住小胖。西廂房卻是關得十分嚴實,我繞了一圈,又在背面發現一扇窗戶,用手一推,推不動,應該是從裡面拴上了插銷,不過這也難不倒我,四下無人,我便使了個小手段,松了插銷,拉開窗戶,跳窗翻進室內。

  就著窗外月光,屋裡概況依稀可見,朦朦朧朧似乎堆放著許多東西,我實在瞧不清楚,憑著個輪廓摸到屋門口,在房門一側果然找到一根燈繩。拉下燈繩,房舍之中頓時大放光明。

  屋裡剛一開燈,冷不丁地,面前闖入一張蒼白的大臉盤子,大臉盤子上還塗著兩團鮮紅的紅臉蛋子,嚇得我差點蹦了起來。

  我去,這是什麽鬼!怎麽在屋門兩側各自立著一個童男,一個童女,用白紙扎成,身量剛好與我相仿,這猛然一下子,差點沒把我嚇得尿了褲子。

  待我平緩了心神,這才發現,原來這間庫房裡,存放的全是些紙活物件。

  有什麽童男童女,丫鬟仆從,也有燈籠紙馬,魂幡紙錢,除了這些,什麽大別墅、大彩電、小汽車、小洋房、金山銀山聚寶盆,花圈挽聯白紙花,總之是古往今來,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大的小的,粗的細的,一乾紙活全都做得那是惟妙惟肖,沒想到林文斌還有這手藝,這些紙活做得著實精巧,把我看得那是目瞪口呆。

  我一路查看,又在房屋正中,發現幾把條凳,條凳四周散放著許多竹條並一把柴刀些許漿糊,以及若乾未完工的小物件等諸多物事。

  柴刀!

  雖然沒有發現坐墊,但是眼前此物又讓我精神為之一振。我仔細打量了片刻這把柴刀,果不其然,跟集市上,老鐵匠賣的那款一模一樣。接口包住刀柄三分之一位置,也正是我們在枯井中發現的凶器同款。雖然不知道這兩把柴刀之間有沒有什麽聯系,但我還是掏出物證袋,小心地將刀裝進袋子裡。

  關了燈,沿原路返回,跳出窗外,閡上窗戶,我又拐回院落當中,眼瞧著小胖正好從正房出來。一瞅見我,他便衝我招招手,我連忙快步走過去,二人坐在屋簷下的台階上,等待黃叔出來。

  “你有什麽發現?”小胖推推我。

  我拿出物證袋,“瞧見了沒有,枯井案凶器同款柴刀!”

  小胖目不轉睛地盯著我手中柴刀,一臉羨慕,“你運氣可真好,我就什麽都沒發現。那正房裡面,有一股奇奇怪怪的香味,香得悶人,我實在呆不住,又想著,可不能白來一趟,剛好桌上擺著一摞單據,我找了全了,就全收拾了裝進物證袋裡。”

  “單據?什麽單據?”

  小胖將他手中的物證袋給我看,“就是這個,全都是火化單,也不知道有沒有用。不過,話說回來,這火化單是做什麽用的?”

  我接過小胖手裡的袋子,抽出一遝紙,一面慣性地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出來,一面跟小胖解釋什麽是火化單。

  “通常人死了以後,得有死亡證明,沒有死亡證明的屍體,火葬廠絕對不能燒掉,不能燒掉就只能先存放起來,擱古代,就是存放在義莊裡。

  屍體放久了,不是都有味兒嗎!所以義莊看守人,或多或少都懂得一些保持屍體不腐的秘方, 這些秘方,要麽是酒,要麽是醋,要麽是香,我估計你說的那股悶人的香味多半就是那個什麽防腐香。它還有個用途就是祛除蛇蟻毒蟲。”

  我想了想,先給小胖解釋了一下主屋內的那股悶香。

  “繼續回到你剛才的問題,火葬廠得拿到死者家屬給的死亡證明,或是火化證明,他們才能焚燒屍體。

  你說的這個東西,其實應該叫做火化證明,都是開給火葬廠的,告訴他們這具遺體已經沒有生命體征了,經家屬同意,予以火化,就是這麽一份證明材料。

  要不然,若是人還沒有死透,又或是家屬對死者的死因尚有疑慮,哪怕是屍體運到了火葬廠,人家工作人員也是不會燒的。你手上的單子就是這麽個東西!”

  “那這證明是誰來開?”

  “不一樣,得分情況。比如說是在醫院去世,那麽死亡證明就是由醫院來出具;要是非正常死亡,那麽就是公安部門來開;要是,是在家裡面正常離世,這種情況,要麽是居委會開,要麽是街道辦開,要麽是派出所開,也有些是由單位來出具死亡證明,或者說火化證明。”

  “原來是這麽一回事啊,我倒是長見識了!”

  正聊著,卻見黃叔從東廂房屋後走了出來,一見他兩手空空,我便猜到,看來我們要找的沙發墊子並非如林文斌所說的那樣,放在了棺材鋪內。

  這個東西若是不重要,他為什麽要對陶二妹撒謊呢?這麽一想,我越發篤定,這個坐墊肯定有些蹊蹺,說不定會成為我們破案的關鍵線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