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房爹在手天下我有》399章 底蘊不足
  第402章 底蘊不足
  津衛市,星光芯片工廠,孟光獻的車隊開了進去。

  高進跟一般管理層在停車場不遠的地方等候,看到孟光獻下車了就迎了過去,雙方握了握手寒暄了幾句,一起朝工廠走去。

  沒有直接進入工廠,而是到一旁的工作間換上了無塵服,接著一行人這才進入了工廠。

  星靈集團接手了工廠後先是給工人放假,一直到一月份才集結了工人,一部分人沒有來報道,這些人都被開除。

  還有一部分年齡大一點的都給與買斷工齡待遇,然後在當地大學電子系招聘了三百多人補充到工廠內。

  原來的工廠管理層是一個沒留,通過一系列考核重新任命了各個崗位的管理人員。

  現在工廠的負責人叫於洋,曾經在H國山星芯片工廠乾過,擔任過車間主任,生產部副部長。

  山星公司也是一個比較狠的公司,每隔幾年都會將一大批年齡差不多的員工辭退,管理層也不例外。

  於洋是天朝人,肯定也在清退名單之內。

  回到天朝後,就被光輝國際給推薦到星靈集團了,高進親自面試之後過來入職,當然了,也對於洋進行了一番調查。

  於洋入職之後開始工作,實行的是日本那一套管理方法,精簡化,偌大的工廠所有文職人員加在一起也就四十多人。

  每一個部門的主管都必須會使用辦公軟件做總結,每個月各個部門的總結報告必須你本人親自書寫。

  如果你讓人幫你撰寫,發現了直接開除,沒有任何情面可講。

  人少了,工作效率則是大幅度的提高了,普通事情只要拖過了八小時,緊急事情拖過一小時,沒解決,於洋就會直接插手。

  該處罰的處罰,該開除的開除,毫不手軟。

  正是這種強硬的手腕,將這個上千人的大工廠管理的非常到位,任何事情只要一出現,涉及的部門都會立刻解決絕不拖拉。

  孟光獻今天過來視察也是衛明陽的要求,吃過一次虧必須小心一點才行,哪怕是信任星靈集團,也必須親自過來看看。

  陪同孟光獻過來的人員裡面有不少人都是相關部門的專業人員,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不是真的可以生產六十納米芯片。

  本來昨天就該進行第三次試生產的,高進知道孟光獻的心思,給於洋打了一個電話,將第三次試生產放到了今天。

  當著孟光獻的面展開第三次試生產,讓你看清楚,星靈集團不玩虛的。

  一行人進入了車間內,於洋請示了一下,高進看著孟光獻,孟光獻點了點頭,高進就下令了,試生產開始。

  一時間,極其的響聲出現了,所有員工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盯著面前的電腦屏幕,是不是的拿著筆記錄著什麽。

  轉了一圈,孟光獻很隱秘的收到幾個人傳來的信息,心裡松了一口氣,接下來到一旁說話,不打擾車間內生產。

  一個小時過去,試生產停止,檢測部門開始對芯片展開檢測。

  高進專門領孟光獻到檢測車間去看了看,不少人確實在對一片片的芯片進行檢測,一道道檢測工序是一點不含糊。

  轉了一圈,這才到一旁換衣服離開了車間,就在車間外說話,高進讓人搬過來一些椅子,眾人坐下來說話。

  知道孟光獻的心思,高進也不點破,一般人就坐在車間外面等了兩個多小時,等到檢測報告出台。

  工作人員將報告送到高進這邊,高進看了看遞給了孟光獻“孟市長,今天試生產效果很喜人,良品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可以展開正式生產了”。

  孟光獻接過來開始翻看起來,還別說,孟光獻還真看得懂,為了今天的檢查,孟光獻提前做了不少功課。

  “你小子,良品率命名是百分之九十二,為什麽說良品率是百分之九十。”

  孟光獻笑著說了一句,心裡很清楚高進的想法,保留百分之二的良品率,一旦有問題了,可以多出一個回旋余地。

  “行規,這是芯片生產工廠的行規”

  高進尷尬的說了一句,孟光獻點了點高進這才轉身離開,高進在後面跟上,一行人朝大會議室走去。

  領導視察肯定少不了講話,孟光獻也是如此,首先恭喜了芯片工廠投產,接著鼓勵芯片工廠用於創新,向著更高的山峰攀登。

  會議結束之後,高進就邀請孟光獻到自己的辦公室內,偌大的辦公室就兩人在,高進松開了襯衣的紐扣,孟光獻也同樣如此,必須放松一下了。

  趁著高進燒水泡茶的時候,孟光獻問了一句“我問你,你這邊什麽時間可以進行四十納米的芯片生產”。

  “孟哥,我這邊剛剛開始生產六十納米的芯片,你就讓我進軍四十納米的,這有點不現實”

  “我們研發這一套跟目前國際社會主流芯片技術不同,是一條全新的路子,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子”

  “這裡面面臨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弱效激光的難度在全球都是知名的”

  高進一臉正色說出這句話,朱昌寶的芯片項目組下轄十七個小組,每個小組十五人到二十五人不等。

  今年,每個小組最低要達到四十人,必須招聘那些高質量人才來加快研究。

  為此,葛公明還提交了一份報告,申請四千多萬歐元采購了不少實驗設備來彌補缺失。

  弱效激光研究不是那麽輕易可以突破的,哪怕是已經有了一部分四十納米技術儲備,還是不夠。

  一個小組突破不行,必須要所有小組都跟著突破才能進行四十納米芯片的生產,這不是一個小工程。

  “你給我一個大概時間”

  “我實話告訴你,不少國企都打算進行升級采用四十納米芯片,現在為了讓你工廠有單子運行下去,只能維持目前六十納米工藝”

  “你這邊有了一個大概的時間目標,各家工廠也好進行準備。”

  孟光獻一臉認真的表情說出這句話,藍光集團這個芯片工廠之所以運行不下去,設備是一個因素,另外也跟訂單減少不無關系。

  六十納米芯片要逐步的退出市場了,四十納米芯片成為主流,想要更換設備,又是一筆巨額的投資。

  因此才動了出售這個芯片工廠的心思,沒想到,多年的陳年往事還被翻出來了。

  高進聽孟光獻說完眉頭一皺,心裡很理解孟光獻心裡的急躁,認真思索了一番,又給朱昌寶打了一個電話詢問進度。

  最後得出一個不確定的時間,最快也到明年了,今年是沒有突破的可能性了。

  孟光獻在一旁聽著,心裡稍稍的松了一口氣,一年沒問題,超過這個時間可就麻煩了,希望星靈集團能夠快點突破吧。

  訂單交給星靈集團這家芯片工廠,不少企業也都是有怨言的,最後也是因為命令的緣故將訂單交了過來。

  兩人喝著茶水溝通了一番,高進打算留孟光獻一行人一起吃飯,孟光獻拒絕了。

  下樓帶著大部隊浩浩蕩蕩的離開了。

  高進也沒有離開,直接到食堂吃飯,順便檢查一下工廠食堂的飯菜質量。

  飯後,高進跟於洋談了一會話,就坐車離開返回酒店。

  到酒店洗了一個澡泡了一壺茶水,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思索,好一會的時間,高進慢慢的搖了搖頭。

  星靈集團進行的科研項目不少,只可惜,研發時間太短,缺少底蘊。

  這個底蘊,指的就是技術積累。

  別看星靈集團這兩年申請的專利數量不少,底蘊還是不足。

  以蘋果公司為例,為什麽蘋果可以引領智能機市場,這是蘋果多年來不斷的科研投入積累了足夠技術才爆發的。

  僅僅蘋果一家,手裡掌握的各種技術就十幾萬項,這就是蘋果的底蘊。

  現在星靈集團差的就是這個。

  高進抬手喝了一口茶水,拿出電話就開始撥打起來,很快電話就通了“董事長”葛公明的聲音傳了過來。

  “公明,你安排一下,總部每個項目組再增加五人。”

  高進一臉平靜的說出這句話,葛公明吃了一驚,一個項目組增加五人,整個園區可是要增加不少人的。

  “董事長,科研不是人多就可以解決的,目前各個項目組剛剛調整,已經度過了磨合期,處於最佳狀態”

  “貿然增加人手並不見得可以提高多少效率,我反對增加人手。”

  葛公明拒絕了高進的提議,星靈集團提倡爭論,只要你有合適的理由可以進行爭論,這是高進一直在大力推行的規矩。

  為了推行這個規矩,不少中層負責人都被開除了,由此可見高進的決心。

  “公明,你聽我說”高進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葛公明思索了一會點頭同意了。

  “董事長,兩年,這一次調整後兩年內不會在進行調整,貿然調整研發團隊會起到拖累研發進度的效果”葛公明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我明白,調整過後兩年內我不會在進行調整,看效果如何吧,如果進度緩慢,兩年後在進行調整”

  “剔除陳舊血液引入新鮮血液”

  高進一臉認真的說出這句話,有了這句話葛公明這邊通過了,表示立刻展開招聘增加各個項目組的實力。

  緊接著,高進又給苗鴻發打了一個電話,苗鴻發的綜合研究所有四百多人,這一次跟苗鴻發溝通,就是增加一些項目,今年突破一千人。

  同樣,兩年內不會在進行調整,要求新招聘的人員必須是高質量的人才。

  大院,衛明陽的辦公室。

  衛明陽跟孟光獻一起聽取了相關部門專業人士的匯報,兩人聽到最多的詞語就是,生產工藝看不懂。

  有違目前的市場上的六十納米生產工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