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營頭!你腰上的刀還是我家打得呢。”見到了京城的故人,楊如松的心情是十分愉快。所以他對任破軍所說的話還是用的蒙語,就是要顯出一些親近。
“哦!你是楊師傅家的老大!”任破軍一下子想起來了,“你怎麽會在這裡?還帶兵了。不是聽說你全家搬出京城了嗎?”
任破軍是滿肚子疑問。當然,他也只知道楊狗蛋全家出了京城,並不了解當時是被吳世恭強行帶至到了歸德。不過現在的任破軍,也對楊如松的身份倒是沒有了任何懷疑。
“我家大人是汝寧的吳將軍。他命令我先來援京城,勤王的大軍將會隨後而到。”楊如松恢復了漢語,笑著對任破軍說道。
“那這位將軍,請您救救父皇吧!”
“對!您到皇城去救救皇上和皇后吧!”
……
一聽是勤王的軍隊到來,太子朱慈烺和他身邊的太監們就開始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這位是?”看著任破軍身後的那位少年和隨從在插話,楊如松就有些疑惑了。
“這是太子殿下和兩位皇子!我正護著幾位殿下去外城呢。現在楊將軍來了那正好,就要麻煩您派兵送他們過去了。”任破軍很客氣地說道。
一聽到這幾位少年的身份,楊如松的臉立刻陰沉了下來。雖然楊如松還年輕,但他做了這麽長時間的汝寧軍高級將領了,再是政治小白,現在也有了政治敏感性。所以一得知那些少年是太子和皇子的身份,楊如松心中就油然升起了兩個字——麻煩!
我們已經知道,這次汝寧軍救援京城的目的就是:救出薛呈麟以及吳世恭的家人。對於是否能保住京城和救出崇禎皇帝,汝寧軍對此是不做要求。
講得再徹底一些。其實汝寧軍最希望的是,明朝被推翻和崇禎皇帝全家被殺。這樣一來,汝寧軍下一步的行動就沒有了挾製。
到了那時候,吳世恭可以隨便捧一個藩王,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更大的可能性,就是吳世恭索性披上龍袍,來個真正的改朝換代。
但話說回來,吳世恭也不願意崇禎皇帝全家死在自己的手上,有些天下物議還是需要考慮的。如果能減少一些改朝換代時候的殘暴手段,那也可以讓汝寧軍統一天下的過程更順利一些。
所以現在的楊如松看到了太子朱慈烺等三位皇子。就感覺到看到了三個熱滾滾的燙山芋,是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
恰好在此時,後方一騎信使的到來,打破了此時的尷尬:“大人。門都封得差不多了,劉總兵要所有人都撤到外城去。”
“知道了!那就一起走吧!”楊如松對任破軍一說完。就驅馬離開了太子他們。接著他就安排部隊依次撤退去了。
而任破軍也感覺到了楊如松態度的改變。可他也只能故作不知,轉身向太子朱慈烺行禮道:“太子殿下!咱們快些動身吧!”
雖然年齡還小,但太子朱慈烺他們也感覺到有些不對了。不過現在的他們也都是刀俎下的魚肉,所以他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躲藏到外城那裡再說。至於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下落,也只能祝願他們吉人自有天相了。
當衝入內城的汝寧軍都撤至外城的時候。天已經蒙蒙亮了。守在三座城門口的人立刻拉上了大門,並且落上了門閘。那些門閘都是連夜讓工匠趕製的,雖然製作得很粗糙,但總能推延大順軍開城門的時間。接著工匠們依然在城門上“劈劈啪啪”地忙碌著。要為城門上多上幾道門閘。而大批的民夫也開始在城門後堆壘砂石,要把這三座城門嚴嚴實實地堵塞起來。
雖然已經是一夜未睡,可楊如松還不能休息。很顯然大順軍將會很快地控制住內城和皇城,攻打外城也將是迫在眉睫,楊如松要盡快的安排好守城事宜。
“其他三道城牆就有勞李總兵和劉公公了。楊將軍、劉總兵和任副將,你們就與我的汝寧軍一起,守住正陽門這道城牆。”楊如松吩咐道。
“是!”
“都把部隊分成幾隊,輪流休息。城內的壯男也都要征調出來,編成隊,協助守城。還有,把街道上的人全部安排進屋子裡去,閑雜人等不得上街,防止有奸細混進來。這事就麻煩薛侯和張公爺了,周老指揮,您就協助兩位大人做此事吧。”
“好!”
“把世子、太子和女眷們都集中到城中,沿著裡面的街道再修築一圈牆。萬一城牆被攻破,咱們就撤到內牆防守。還有,要把糧草、火藥和藥材也集中到城中。”
“是!”
“把征調壯男的家人也都集中在一起。如有人投敵、退卻,其家人全部誅殺。如有傷亡,在下在此承諾,必供養其家人一生。”
“正該如此!”
……
楊如松是有條不紊地發布著一條條命令。 聽到這些命令都是井井有條,旁聽的那些勳貴和文武官員的心,也逐漸地安定了下來。
此時逃到外城的京城軍民已經有了三十六萬多人,已經佔了京城總人口的三成以上。而作戰的軍隊,有楊如松率領的七千多汝寧軍、楊承祖率領的三千投誠農民軍、劉古遷率領的三千多汝州軍。而這些部隊基本上都是汝寧軍絕對控制的,也是此時守城的核心。
此外,外城中還有劉元斌率領的京營楚軍三千余、任破軍率領的勇士營兵卒一千多、李祿率領的勳貴護衛八千多人、外城原有的京營守軍五千多、還有以周正坤為首的四城兵馬司兵卒二千多人、逃至南城的京營潰兵近三千。
這些兵卒,戰鬥力是參差不齊,而且都是傾向於汝寧軍或者保持中立的,人心並不怎麽齊。只是在城外大順軍攻城壓力之下,這些部隊才暫時聚合在了一起,並服從楊如松的命令。
而且外城內的青壯也起碼可以征調得出四、五萬人。不過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青壯也根本來不及整合編組,所以作戰的重擔也只能落在楊如松這些核心部隊的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