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明靖江王》第126章 籌謀
“令野,從瀘州至石柱,沿大江(長江)而下,要經過江津、重慶、長壽、涪州、澧都。江津是王祥的地盤;重慶、長壽、涪州是偽楚王部將李佔春、於大海的地盤;澧都則被偽楚王部將楊朝柱佔據。王祥此人,心狠手辣、桀傲不馴,且擁眾二十萬,估計不會讓我們通過他的地盤”。

錢邦芑向陳邦彥介紹情況。

陳邦彥皺了皺眉:“開少,汝會不會弄錯了。這王祥控制的區域不過一個半府,怎麽會有二十萬兵馬?”

錢邦芑歎口氣:“令野,汝有所不知。重慶、遵義的百姓,被這廝禍害得苦啊!江津、合州已經快成無人區了”。

“開少,汝將王祥的情況跟吾好好說說,越詳細越好”。

錢邦芑侃侃而談:“這王祥,本是弘光朝四川督師王應熊的仆人,後來考上武舉,有勇力。王應熊督師四川時,任其為遵義副將。這廝打仗不怕死,和獻賊、韃子都交戰過。窮兵黷武,拚命地擴充軍隊,他的轄區,兵多民少。為了養這二十萬大軍,賦稅極重,百姓想活命,要花錢買免死牌,無牌則殺。連養牛都要交稅,還經常派人扮作盜賊,劫掠有牛的人家。搞得百姓不敢養牛,犁地皆用人力。”。

“叭”,陳邦彥氣憤地拍案大吼:“吾誓為四川百姓,除此凶頑!”

見陳邦彥義憤,錢邦芑不禁感慨,這位撫台滿腔熱血、一身俠骨,嫉惡如仇,做事雷厲風行。和其一起共事,快哉!

“令野,王祥派部將石琳,領兵三千,據守江津。吾軍是否不理王祥的態度,直取江津”。

陳邦彥想了想:“這江津附近,是否還有其他勢力?”

“有,搖黃十三家裡的‘爭天王’袁韜,和李佔春爭奪涪州,兵敗後,在這一帶遊蕩劫掠”。

“此時,朝廷的大敵是偽楚王周容藩,不宜刺激王祥,可江津又不可不取。吾意秘密招降袁韜,令其襲取江津”。

“可這袁韜乃是有名的大土匪,四川百姓深受其害啊!”

陳邦彥微笑:“袁韜此賊,吾遲早亦要收拾,先利用其對付王祥,以惡治惡”。

錢邦芑擔憂道:“令野,吾聽到消息,王祥暗中勾結偽楚王,還讓其屬地的酉陽土司冉天麟、冉天育出兵相助偽楚王。若二賊合兵,石柱危矣!”

陳邦彥沉思了一會,忽然大驚:“不好!王祥這廝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彼想等偽楚王和忠貞侯兩敗俱傷後,再攻取石柱。吾要趕緊給監囯上疏,請監國在貴州、湖廣兩個方向,給王賊施加壓力,令王賊不敢窺探石柱”。

“令野,偽楚王的部下很多都出自夔州的搖黃十三家。當年堵公胤錫,招降忠貞營,去過夔州,在十三家中極有聲望。是否請他修書,招降偽楚王部下?”

“哎呀,開少,一言驚醒夢中人。汝這個法子好,吾立即給堵公修書,請其相助”。

 

躲在重慶大山溝子裡的“爭天王”袁韜,接見了陳邦彥的使者。

“陳撫台想招撫吾,給吾何職?”

“江津遊擊”。

“什麽?吾擁兵萬余,才得一遊擊?那楊展兵馬也不比咱強,他都授了參將”。

使者一笑:“大帥,您這是老黃歷了,楊將軍替朝廷征討瀘州有功,已被授為總兵。陳撫台向來有功必賞,大帥若能替朝廷攻取江津,一個副將跑不了”。

袁韜沉吟有些猶豫:打江津,可就得罪了王祥。那王祥,擁兵二十萬,極不好惹。可不打江津,就錯過了投奔朝廷、升官發財的好機會。到底打還是不打呢?

半晌,

袁大土匪把牙一咬:打!王祥要是派兵報復,大不了老子往山裡一藏,他能奈我何?送走使者,袁韜率部直撲江津。

江津一帶早被王祥殘虐得百裡無人煙,因為荒涼,養不了太多兵馬。王祥也隻令石琳領三千人守江津。

石琳兵少,損兵千余,逃回遵義。

陳邦彥授袁韜為副將,駐守江津,自己率部,沿大江而下,前往重慶。

打江津的是大土匪袁韜,可不是本巡撫。王祥要想報復,讓他找袁韜去。

 

看了陳邦彥上的疏,朱亨嘉覺得四川的形勢,比自己預估的還要複雜。

讓陳邦彥隻帶八百人入川,的確難為了他!難得此人勇於任事,一腔熱血!

自己也該有點動靜!朝廷雖然缺錢,沒法打大仗,但該做的姿態還得做。免得讓四川的這些藩鎮,以為自己軟弱可欺。

朱亨嘉令武昌伯馬進忠,領兵一萬五千,進駐湖廣施州衛,威脅偽楚王后方:夔州。令匡囯公皮熊領兵七千,並水西安坤土兵六千,進駐貴州思南府;令蕩虜侯艾能奇,領兵兩萬,進駐貴州烏江關,兩路威懾王祥。

諭令三將,既要有動靜,又不能真打。

想了想,光有硬的不行,還得有軟的。當前的要務是先消滅偽楚王,拖住王祥,避免二賊合流。

遣使至王祥處招降,告訴王祥,若肯歸順,封其為榮昌伯。

四川最大的問題是連年征戰,人口不足。朱亨嘉令押解各省囚犯萬人,去四川屯田。又升柳州知府李時春為四川布政使,任王化澄為四川按察使。

不光是四川,對雲南、貴州的控制也要加強,絕不能讓這兩省變得和四川一樣,遍地藩鎮。

朱亨嘉罷免了沙定洲之亂中,不肯死節的雲南巡撫吳兆元、巡按羅國;拜隆武朝禮部尚書文安之為東閣大學士、雲貴總督,駐貴陽;升連城璧為雲南巡撫、任永歷降臣瞿鳴豐為雲南巡按。

 

遵義軍民府白田壩,大明副將王祥,正在借酒消愁。

酒是好酒,遵義構醬酒(茅台酒),醇香馥鬱、回味悠長。

他最近心情不好,監囯靖王的軍隊從東、南兩個方向,進逼遵義;土寇袁韜襲破了江津。

難道自己變弱了嗎?居然連區區土寇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別看王祥手握二十萬雄兵,可真要和朝廷的藩王作對,他還有點心虛。和自封的偽楚王不同,朱亨嘉可是宗人府記錄在案、有金冊金寶的真正藩王,以下克上,王祥不太敢。

王祥做過大學士王應熊的仆人,王應熊督師四川的時候,任王祥為遵義副將。那段時間,王祥對大明忠心耿耿。督師大人讓幹啥就幹啥,從無二話。但王應熊一死,王祥就不怎麽聽大明的話了,他只服王應熊。

可再怎麽跋扈,王祥也當過堂堂武舉人,正經官軍出身。和那些闖賊、大西賊不同。王權威嚴,滲透在王副將骨子裡。導致他,關鍵時刻,有點慫。

“夫君,酒多傷身,您少喝點,妾為您織了件毛衣”。

王祥正在憂煩,一雙溫潤的小手,搭上了肩膀。替他輕輕揉捏,舒緩疲勞。

回身一看,乃是自己的正妻熊氏。

心頭一暖,緊緊抓住愛妻的手,愛妻的手上,居然生了水泡。

“哎呀,夫人,吾跟汝說了多少次了。咱們家那麽多下人,這種事,讓她們做便是。汝看,手上都生水泡了”。

王祥找出銀針,替愛妻挑著水泡。

熊氏甜甜一笑:“夫君為何事煩惱?”

“唉!監囯靖王,大兵壓境,是戰是降,為夫兩難!”

王祥的正妻熊氏,特別賢惠。

當年王祥在大學士王應熊府做仆人, 身份卑賤,沒人瞧得起。可這熊氏,偏偏覺得王祥是大英雄,非王祥不嫁。鼓勵他道:“君勿自輕,他日必為囯家棟梁”。王祥在熊氏鼓勵下,考上了武舉人,從了軍,又有王應熊關照,一路飛黃騰達,成了四川最有實力的藩鎮。

熊氏不僅賢惠,還有眼光。

他勸王祥,百姓才是根本,您只顧擴軍,不愛惜百姓,就如同無根之木,難以持久。妾甚憂之!

王祥覺得夫人的話有道理。打下遵義後,他並未像在江津、合州、彭水、黔江那樣橫征暴斂,而是稍微減輕了一些賦稅,讓部下在遵義屯田。甚至連養牛稅都不收了,鼓勵百姓養牛。可問題是,人的名聲一旦臭了,想恢復有點難。無論王祥怎麽鼓勵,百姓們就是不敢養牛。咱要是養了牛,大帥覺得咱家有錢,派兵來搶咱怎辦?氣得王祥七竅生煙,沒法子,只能慢慢來。

熊氏沉吟良久,說道:“妾覺得監囯靖王,頗有雄主氣概,佔數省之地,其勢已成。夫君萬不可與之爭!不如接受其封的爵位,交出土地和軍隊,妾料靖王必會善待夫君”。

王祥聽了熊氏的話,歸順了朱亨嘉,接受了榮昌伯的封號。

妻賢夫禍少。若王祥真能聽熊氏之言,誠心歸順,一輩子富貴平安是不成問題的。

可惜他既畏朱亨嘉兵威,偽作臣服;又不舍得自己的地盤和軍隊,企圖割據一方;甚至還繼續暗中跟偽楚王朱容藩勾結,覬覦石柱之地。

這就為他日後,埋下了禍根。

請大家記得我們的網站:小說()南明靖江王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