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靖江王》第113章 雙雄
上天做事,總喜歡錦上添花,不喜歡雪中送炭。越倒霉,越沒人理;越得勢,投奔你的人越多。

明軍攻下了廣南、廣西二府,聲勢大振,立即又有兩大土司歸順。分別是陸涼(曲靖府南部)土司資洪和寧州(臨安府北部,今玉溪東邊)土司祿晃。

資洪只是口頭歸順,送了些勞軍的豬羊而已;而祿晃,不僅給東西,還親自帶了兩千多倮倮兵助戰。

史其文十分不解,便找來“八寨王”龍上登詢問。

“龍知州,這寧州祿氏和沙定洲皆是倮倮族,按說同氣連枝。怎麽反而助吾大明?莫非他和您一樣,和沙定洲、萬彩蓮有仇?”

“哎呀,大帥睿智。您猜得太對了。寧州祿氏和王弄、阿迷仇深似海,新仇舊恨!”

史其文很好奇:“哦,新的有什麽仇?”

龍上登道:“前一陣子,沙定洲殺死了寧州上任土司祿永命。”

“哦?”

“沙定洲攻佔昆明,叛吾大明。祿永命不服,和石屏土司龍在田一起,保護黔國公沐天波退往楚雄。沙賊恨極了祿永命,派兵圍攻寧州。圍城以三塹,‘百日絕糧,城中房舍,鄉村居民,焚虜皆盡’”。

“哎呀,這個仇不小,難怪祿晃帶兵助吾大明。那這兩家,舊的又有什麽恨呢?”

“殺父之恨!四十年前,寧州祿氏和阿迷普氏爭鬥。阿迷土司普維藩,率軍攻打寧州土司祿厚,兵敗被殺。普維藩是阿迷上任土司普名聲的父親,阿迷主母萬彩蓮的公公”。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寧州祿氏和阿迷普氏,本是同根,一筆寫不出兩個“普”字。

寧州祿氏,本來姓“普”,之所以改姓“祿”,那是咱大明太祖朱元璋讓他們改的。

太祖親自為其賜姓:“祿”!

大明皇帝賜姓有三種情況:一種是賜囯姓“朱”;一種是賜特殊意義的地名,比如,為紀念鄭村壩戰役,成祖賜太監馬和“鄭”姓,才有了鄭和下西洋;還有一種就是賜吉利姓,比如,賜姓“祿”。

元朝至元十二年寧州祿氏的老祖宗普提,被封為寧海府土知府,開始統治寧州。

大明洪武十七年,普提的後代普弄甥,率眾歸明。四月,普弄甥赴南京朝覲太祖。

太祖很開心,賜姓“祿”。“祿”者,官祿也。從此以後,汝寧州普氏,世世代代皆為吾大明土官,賜爾“祿”姓,一定要忠於吾大明朝哦!

太祖還賜了一頂大大的“冠”(烏紗帽)給普弄甥。寧州祿氏把這頂烏紗帽,視做傳家之寶,世世代代供奉於甸尾城土司衙門大樓上。

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培養了寧州祿氏,一代又一代的忠良。

崇禎四年,韃虜入侵,雲南巡撫王伉檄寧州土司祿洪領兵往北京入衛。祿洪動色曰:“君父有警,臣子安能束手坐觀?赴湯蹈火,亦所不辭”,“提三千精銳,果糧被甲,三月出滇,六月而抵都下。至則酋騎已遁,奉溫旨慰勞,命防守密雲牆子嶺口",並授參將職(陳繼儒《北征集·序》)。

寧州祿氏忠於大明,阿迷普氏卻想背叛大明,做雲南的主人。兩家雖是同宗,卻尿不到一個壺裡。

尤其是阿迷普氏出了一代雄主——普名聲以後,兩家的矛盾更深了。

天啟二年,普名聲因征水西有功授守備職;天啟五年六月,其長子普祚遠(普服遠)準襲土知州世職;“後十余年,兵頓強,殘破諸土司,遂駐州城,盡奪州守權”(《徐霞客遊記校注》)。

普名聲日益驕橫,不把大明朝放在眼裡。

崇禎四年初,大明巡撫禦史趙洪范至臨安府,普名聲讓趙洪范等了很久很久,才出來迎接。

怎麽迎接?盛帶甲兵,戈甲旗幟列數裡。

這是赤裸裸地向大明朝示威!當時是崇禎四年,不是崇禎十七年,大明天威不容冒犯。打!

趙洪范大怒,謀之王伉,請討。得旨,官軍進圍州城(《明史》卷三百十三,雲南土司——臨安)。

結果,沒打贏。

崇禎四年三月,王伉親駐臨安,命雲南布政使周士昌統十三參將及本省兵一萬七千人逼近沈家墳,相持二月。十二月,周士昌中銃死,十二參將戰歿。

普名聲打敗了大明官軍後,氣焰愈發囂張。崇禎五年正月初一,攻打臨安。正月十六日臨安城危。還好,天佑大明,普名聲部將何天衡不願隨其叛明,他突襲普名聲老巢阿迷州。普名聲返師,臨安方才解圍。

寧州祿洪是大明忠臣,他率兵入衛北京,抵抗韃虜入侵,寧州空虛。

普名聲覺得這是消滅寧州祿氏的好機會。崇禎五年七月,他借口報寧州祿氏殺父之仇,率兵圍寧州。此時,祿洪已入衛北京,祿洪三弟祿晃代攝土知州,兵馬甚少。巡撫王伉急忙奏請朝廷檄祿洪返回寧州。祿洪怱忙返回寧州,與普名聲作戰。大敗,寧州危急。

此時,大明廣西(瀘西)知府張繼孟聽說兩家爭戰,不辭路遠,冒著風雨,七日至寧州。他對著普名聲呼叱:“人誰無仇,解而乃釋,愈結不愈深乎?”

張繼孟的浩然正氣, 震住了普名聲,他率兵離開寧州。

再後來,張繼孟設計毒死了普名聲。萬姑娘嫁了沙定洲,叛明,替普名聲報仇。祿洪病死,繼任的土司祿永命、祿晃繼續做大明的忠臣。

兩家的仇,越結越深。

 

“黔借滇為外附,滇借洪為長城”。

祿洪的一生,可謂效忠大明,披肝瀝膽、世著威名的一生。

他少年即多膽略,夙諳韜鈐,所領之兵紀律嚴明,屢奏奇捷。

不僅武功卓著,且有文才。一生“博綜群籍,遊戲書法名畫”,“其詩賦小令,氣骨沉雄,風華秀整”。所著《北征集》被陳繼儒評論說:“若讀其北征詩,萬卷填胸,六轡在手,輕裘緩帶,羽扇綸巾,皆在其中矣”。祿洪書法,現華寧文化館尚珍藏“紫嚴相”三字,筆力渾厚遒勁,古樸莊重。

大明崇禎六年,祿洪卒,無嗣,本應由三弟祿晃襲職,可祿晃淡泊名位,志在煙霞,未襲此職。從而引來石屏族人祿永命與祿洪庶弟祿昌文之間的叔侄爭襲。黔國公沐天波,檄石屏土司龍世榮調解。最後祿永命襲寧州土司。沙定洲殺祿永命後,祿晃襲寧州土司。

普名聲,阿迷倮倮族的雄主。

他自幼生長軍中,曉勇異常。其父普維藩與寧州土司祿厚爭鬥被殺後,他繼任馬者哨頭,勢力迅速擴大。

他帶領著倮倮人,南征北討,建立了一個東至廣南、南抵安南國、西臨元江、北接曲靖,號稱帶甲二十萬的龐大帝囯。

嗟乎!既生瑜,何生亮!

金楓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