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靖江王》第97章 安南
  安南國升龍府黎朝皇宮,後黎太上皇黎神宗(黎朝面對明朝的時候稱安南國王,私底下自稱皇帝)黎維祺正在和次子黎維禑對話。

  “汝兄長的病怎麽樣了?”

  黎真宗黎維佑病重了。

  “兄長不大好,病愈發重了。”

  黎維祺歎了口氣:“清化來人了嗎?”

  清化是安南鄭氏的祖地。

  “清都王正在伐阮,清化那邊未遣人探望。”

  黎維祺眼中閃過一絲怒色,很快又隱藏不見。鄭氏是越來越不把皇室放在眼裡了呀!

  四年多前,黎神宗黎維祺還是後黎皇帝(自封的,明朝未承認),僅僅因為第三次鄭阮戰爭時,鄭梉挾製他一起南征。討論軍情的時候,他插了一句嘴,說阮氏城壘修得很堅固,這個仗不好打。就招致了權臣,清都王鄭梉的忌憚。

  鄭梉認為,黎朝的皇帝,除了當一下橡皮圖章外,平時就應該待在皇宮裡享清福。關心囯家大事是不對的!

  鄭老頭大怒,指著黎神宗鼻子罵,兩軍正在交戰,汝這個皇帝居然敢亂吾軍心?皇帝別幹了,讓你兒子乾吧。

  沒法子,安南囯,誰當皇帝,鄭氏說了算。神宗黎維祺乖乖地禪位給了兒子、黎真宗黎維佑,自己成了太上皇。

  黎維祺算幸運的,當年黎維祺的父親黎敬宗因為想從鄭氏手裡奪權,被鄭梉的父親平安王鄭松,逼得自縊而死。太上皇就太上皇吧,好歹保住了一條命。

  一想到鄭梉這老家夥,黎維祺後背就冒冷汗。這老頭七十了,身體還很康健。老而不死是為賊。他的政治手段比他父親鄭松強多了。當年鄭松逼死了黎敬宗,弄得天下大亂,很多大臣反叛,阮氏的阮潢趁機請命平叛,一去不複返,割據南方,成了南北朝。鄭梉比他父親厲害,不殺自己,讓自己禪位給兒子,就算有大臣不滿,也不好說什麽。既廢了自己,又保證了政權平穩過渡。

  這些年鄭梉對自己監視的很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啊!

  “派往明囯的使臣回來沒?”

  “回來了,明國正和清國交戰,暫時無法乾預。”

  黎維祺偷偷地遣使拜見大明朝安南巡撫胡執恭,隱晦地表示了一下希望大明朝幫自己奪權的心思。不料這胡執恭雖然斬釘截鐵地承認黎朝的正統地位,卻不給實質性幫助。現在大明朝又和清軍交戰,看來一時半會是指望不上了。

  黎維祺盤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實力。國都升龍一帶,還有一些擁護自己的大臣,但都是一些大儒,他們堅持君君臣臣這一套,卻沒有什麽軍事實力。

  唯一有點實力的,是宣光鎮少傅宗郡公武公悳。

  宣光武氏對後黎朝有擁戴大功。武公悳的先祖武公紀,在莫氏篡黎的時候,不忘舊主,依然對黎朝皇帝忠心耿耿。黎朝皇帝準許武氏世鎮宣光鎮,地位有點象大明朝雲南沐家的黔囯公府。

  不過這個武公悳和其先祖不同。素有野心,“恃其山川險遠,陰蓄不臣之心,僭稱王爵,偽立朝班”,還和後黎朝的叛逆高平莫氏“屢有交書往複”。

  讓他來勤王,幫自己奪權,會不會前門趨虎,後門迎狼呢?

  黎神宗黎維祺陛下,有點舉棋不定。

  ??

  “父王,現在鄭氏正在攻打阮氏,正是吾武氏壯大的良機。父王何不聯絡高平莫氏以勤王的名義,一起伐鄭?”武公悳的兒子武公俊焦急地說。

  武氏雖然是忠良之後,

然而天高皇帝遠,又加上鄭氏纂權,挾天子以令諸侯,激怒了武氏。自武德恭時,即已有不臣之心,自稱隆平王。  “吾兒有長進!”武公悳拈著胡子誇了兒子一句。

  “為父已派人去聯絡高平莫氏了。”

  安南國高平莫氏王宮,一名三十歲剛出頭,面如芙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傾國傾城的大美女,正在召見宣光武氏的使者。她是安南國王太妃趙寶蓮趙娘娘。

  歲月沒有在趙娘娘身上留下痕跡,三十一歲的容顏保養得很好,宛若十八的少女。

  “尊使遠來辛苦,且下去歇息吧”,趙娘娘莞爾一笑,打發了使者。

  隨即招高平莫氏的重臣,太師、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阮公禮;太傅、戶部尚書阮允欽;中軍都督趙呈德;左軍都督農貴虎;右軍都督符勝、前軍都督符鐵;後軍都督史威議事。

  安南國官製參照明朝早期。1460年,黎聖宗參照大明朝官製改製,史稱“洪德官製”。他在中央廢除丞相,設立六部、六寺、六科、禦史台、翰林院、國子監、司天監等官。又設立東閣,以六部尚書中兼任東閣大學士者為首輔。地方上設十三宣(省),並置都、承、憲三司。武官采用衛所製,設五軍都督府、殿前六衛、馴象四衛、馬閑四衛、神武四衛、效力四衛。

  “宣光武氏約吾莫氏一起南下勤王伐鄭,卿等都議一議,這個仗可不可以打?”

  “太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莫氏全師伐阮,升龍空虛,正是南征升龍,恢復英祖大王偉業的好時機呀!”

  符勝、符鐵、農貴虎是主戰派。

  “太妃,臣等以為應看大明態度,大明不動,不宜妄動”,阮公禮、阮允欽是親明派。

  “娘娘,鄭氏主力雖然伐阮,但是北方依然留有三萬大軍。不可妄動呀!”

  趙呈德、史威是主和派。

  趙娘娘想了想:“朕以為可以先答應武氏。讓武氏先動,若武氏勝,吾軍便跟著進軍升龍;若武氏不勝,則自保邊境”(古時太后,臨朝的稱朕,如西漢孝元王皇后、東漢鄧皇后、北魏馮太后、唐武則天;隻垂簾不臨朝的稱予,比如慈禧)。

  ??

  安南國廣治戰場,鄭氏和阮氏的大軍正在對峙。

  一開始鄭梉伐阮很成功,出其不意地攻佔了整個廣平府和大半個廣治府,一度推進到順化城下。但是,隨著阮氏主力從安南國返回,就再難前進一步。

  鄭軍已經損失了三萬人,阮軍也損失了五萬。

  鄭梉想,血流得已經夠多,又攻佔了阮氏兩個府,是時候和阮氏議和了。耽誤得太久, 恐怕後方不穩啊!

  鄭梉派人遣責阮主阮福瀾,說其身為黎朝大臣,不朝見黎朝皇帝,狂妄悖亂,無人臣禮。

  此時的阮主阮福瀾正在病中,他把兒子阮福瀕叫到身邊,問他怎麽看鄭梉遣使指責自己這件事。

  “父親,此是鄭梉挾天子以令諸侯,遣使來羞辱吾等”,阮福瀕氣憤地說。

  “兒啊,汝還是太年輕啊!鄭梉老兒是在以進為退。堂堂清都王,怎麽能主動求和呢?所以,他必須打著遣責的名義來。”

  “這個鄭梉太奸詐了,兒子要和他血戰到底!”

  “唉!鄭氏打不去了,吾阮氏亦打不下去了,錢糧輜重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只能和他們議和了!”

  阮福瀾喘了口氣,大聲對阮福瀕說:“兒啊,當年太祖曾經說過,‘順廣北有橫山靈江之險,南有海雲碑山之固,山產金鐵,海出魚鹽,實英雄用武之地。若能馴民厲兵與鄭氏抗衡,足建萬世之業‘。這句話汝一定要牢記在心”。

  “兒記住了。”

  阮福瀾回復鄭使,指責鄭梉把持朝政、擅自廢立皇帝,才是真正的亂臣賊子;而他阮福瀾看不慣奸臣篡權,興兵對抗權臣,才是黎朝真正的忠臣。

  雙方唇槍舌劍,吵了很久,最終達成了和議:以廣治府為界,結束邊界的戰爭狀態。

  第四次鄭阮戰爭,以鄭氏勝利而告終。鄭氏奪取了廣平、廣治二府,回師升龍。

  聽說鄭梉得勝歸來,宣光武氏和高平莫氏的聯合伐鄭之謀,自然偃旗息鼓,仿佛從來沒有發生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