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85章 返鄉
  初春至,廣闊的蜀地開始為綠意遮掩。

  農田,山林,除過忙碌的農人,看到最多的,便是各種野獸。

  劉釜出安夷,過喬山的路上,甚至看到了幾頭爭食而打架鬥毆的大熊貓。

  一路未做耽擱,到達滇池時,也是二十天后了。

  而在十天前,他於途中恰收到來自景氏的書信。

  半月前,益州郡新任太守正式到任,景顧做主,並征求了景毅的意見,遂帶著父親景毅及留於此的景氏人,率先返回蜀郡。

  如此急迫的返回蜀郡,除了向讓蜀郡名醫幫景毅看病外,也是景毅自己擔心會客死他鄉。

  古人講究落葉歸根,就連後世的許多人同樣如此。

  由此,足見景毅的身體狀況惡化到什麽狀況了。

  劉釜同樣有些心急,擔心見不到這位幫助過他的老人的最後一面。

  景毅於他有大恩。

  所以在到達滇池後,他幾乎沒有停留,只是讓侍從補充了物資,便繼續上路,希望能趕上前面的景氏人。

  可惜南中天氣多變,進入三月中旬開始,連續下了幾場小雨。

  待劉釜行至漢陽時,方知景氏人早於九日便離開了。

  盡人事,聽天命。

  為了確保行程安全,劉釜隻好放慢腳步。

  三月末時,得以抵達江陽。

  到達江陽,離江州也就數天的路程。

  劉釜先派一個賨衛,騎著快馬往常鄉報信。

  他打算此次往成都去,帶著阿姊還有兩個外甥。

  除過好讓親眷參加他的婚禮外,另有上次的承諾,這兩個外甥也近十歲,該於蜀地,尋得名師求學了。

  作為在人世間僅剩的幾名至親,劉釜自要好生照顧。

  想想他本人十歲之時,已在蜀地多個名師門下學習過,便有些歎息。

  三月初五,天陰。

  劉釜一行人抵達常鄉。

  阿姊劉妍,早帶著外甥常勇常智,另有老仆甄遷,於此等候了。

  常智今年十一,常勇十歲。

  兩外甥和兩年前相比,簡直是大變樣。

  先說身個,兩外甥都長高了不少,已經快到劉釜的下巴了。

  須知,在安夷為吏的這兩年,劉釜的身形也有拔高,只是身體還是有些瘦弱罷了。

  而從脾性來看,常勇顯得更穩重知禮些,不像兩年前那般遇事大喊大叫,一驚一乍的。而常智則完全擔當起了兄長的職責,如以前那般早熟。

  見劉釜拜見了母親劉妍。

  常智常勇兩兄弟,速一左一右,從兩側為劉釜磕頭。

  “外甥常智(常勇)拜見舅父!”

  劉釜自親自將這兩個外甥扶起,並好生勉勵了一番。

  和最前面的親人敘敘舊,他抬頭張望。

  除過這些人,劉釜發現,當日處理常家矛盾的常昇也在此,另有一些眼熟的鄉吏。

  只是此時的常昇,和兩年前相比,蒼老的可不止是一點半點。人年歲不過五旬,給人的年紀,仿佛已經到了七旬,顯然是白發蒼蒼。

  變得如此年邁的重要原因,還是在於常氏近兩年的一些巨變,讓常昇不得不親力親為。

  而今,想到昔日的少年,已被州牧看中,將往成都,迎來更廣闊的舞台。且將迎娶蜀地大族景氏女時。常昇在收到消息後,便決定親自相迎,其內心還是在擔心劉釜會因兩年前之事,為族弟常笠耿耿於懷。

  但其本人顯然多慮了,

劉釜見之後,絲毫未有提及此事,卻是感謝之對姊婿一家人的照顧。  通過阿姊,另有姊婿常堅,還有兩個外甥的信件,劉釜早早得知,常昇自當年之事後,便使常智常勇入得常氏族學學習不說,還免除費用,每年另有一些補助。

  毫無疑問,除過常智常勇本是常氏人外,還看在他劉釜的面子上。

  兩年的時間,尤其南中治理夷人之事,讓他劉釜的名聲更勝往昔。

  “劉君,吾等已在鄉市備好宴席,還請劉君能同往赴宴!”

  同來的鄉紳中,有人出言道。

  劉釜的眉頭皺了皺,但很快又舒展開來。

  他在阿姊耳畔說了兩句話,又對兩個外甥囑托兩句,這才回道:“諸君盛情相邀,我焉能不去?請待我收拾一下,便往赴宴如何?”

  眾人自無不妥。

  是日黃昏,常鄉市井中心,一座新建的酒肆之內,常鄉鄉紳鄉吏濟濟一舍,同為劉釜接風洗塵。

  若放在兩年前,空有名聲的劉釜,斷不會為人如此重視。

  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他的已做過一地縣令,未來的前途更是一片光明,又有景氏作為根基,只要沒太大意外, 總有一天,會成為蜀地中的大人物。

  此事不巴結,更待何時?

  劉釜彬彬有禮的模樣,亦讓常鄉的鄉紳吏者感歎,劉釜劉季安果不愧其禮賢下士之名。

  這等才良,他們兩年前,就聞之名,但為何沒有搶先下手,將之召為女婿。

  另有一些人,則是在宴中旁敲側擊了劉釜的成婚日期,另有心思開始流動。

  宴後回到住處,已是夜深。

  無論是阿姊,還是兩外甥都沒入睡。

  劉釜並未喝醉,回來後,索性吃著阿姊親手煮的八寶粥,同院中親人,親口講述起他在安夷的作為。

  聽舅父劉釜說起,其於安夷之地,操練了一支三千人的大軍後,常勇便毛遂自薦道:“舅父,待外甥過兩年再有長高,便為舅父執掌這三千將士如何?”

  兄長常智卻像以前一樣,更正弟弟的錯誤道:“阿勇,這三千將士,可不屬於舅父,乃是屬於州牧。汝若想執掌這三千將士,要先通過州牧府的考核才是!”

  卻見常勇不服氣道:“阿兄,這三千將士,是舅父挑選成立的,可不就是舅父的人嗎?我這麽說有什麽不對?舅父汝說是不是?”

  劉釜見這兩外甥討論的好生有趣,便點了點頭:“放心吧!只要阿勇你再年長些,願意執掌這三千夷軍,舅父我便向州牧府推薦,以汝為主將又如何?

  阿智如何你也願意去,我便推薦你為軍司馬。”

  常智一聽,也是興奮,也不糾結那三千夷軍的歸屬,回道:“我和阿弟,就先謝謝舅父的舉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