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61章 建設
  景毅足足花了過半時辰,才將劉釜信中之事了解透徹。

  在安夷縣吏方面,劉釜除過舉薦手下數名官吏,還將鄭度推薦了上去。

  對於蜀地才子鄭度,景毅自是聽說過,得聞劉釜與之為友,並舉薦此人,景毅突生寬慰之感。

  “劉季安初仕安夷縣長,手下之吏,如文童左棟之輩,或可幫之處理小事,但總領縣寺大事者,必須有能耐者當可。

  吾可以接受劉季安之建議,以召之,但鄭度願不願往,就看鄭度自己了!”

  而當想起劉釜於信中說到的一些關於縣寺建設的稀奇策略時,景毅忍不住漬漬兩聲。

  “別看劉季安入仕不過大半載,但之的管理建設之法,還真使人眼前一亮。

  如之還想到了以鹽鐵經營,來實現安夷縣建設之所需。

  此事卻也可以!

  而今,益州別看整體穩定,百姓少受戰亂之苦,但內部官吏之腐敗,又是何其嚴重!

  鹽鐵之所出,多為私人壟斷,有幾分可為百姓用?”

  書舍內,幫之研墨的孫女景文茵,見祖父望著簡牘上的書信,一會舒眉,一會皺眉,頗有些好奇。

  待之放下手中的簡牘後,出言道:“祖父,那劉家郎君寫了些什麽,竟讓汝看了這麽久?不會如上次那般,只會顧著您的身份,只是誇讚罷!”

  景毅搖頭笑道:“非也非也,劉季安在汝心中,怎會是那種拍馬屁之人。其之才華、能力者,汝也不是沒見過?

  就如這卷,對安夷建設的布置,劉季安就足以勝任一地縣令了,且此那種只會紙上談兵者,要明智很多。

  不信吾之語乎?那文茵汝也看看!”

  景文茵撇了撇嘴,一雙玉手卻是非常迅速的從祖父景毅手中拿過來那卷寄過來的簡牘。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夷人如水,便如同湍急之流,單以仁政,無以施展,最主要的還是在於一個‘變’字。

  請景公一覽……”

  景文茵輕聲輕語的念到。

  當之將劉釜送呈景毅的簡牘讀完時,所用之時間,要遠比景毅花費的還要長。

  “文茵可有所獲?”

  景文茵剛一抬頭,便看見祖父正溫和的問向她。

  景文茵吐了吐舌頭:“書信中的方案雖好,但若實施起來,就以孫女所見,至少有六處當注意的漏洞。”

  “哦?”景毅雙眼一亮,指著孫女手中的簡牘:“吾都沒有發現,竟被文茵汝發現了……這樣吧,對劉季安的回信,便由文茵汝來書寫如何?”

  想當日,那來景府年輕人有些陽光燦爛,卻又讓人略有些的沉穩,景文茵秀目眨了眨:“這可是祖父汝說的,若文茵有了錯誤,但要祖父汝來承擔。”

  景毅開懷笑道:“這有如何,便由吾一力承擔就是!”

  遠在安夷的劉釜,絲毫不知自己又被人在後給偷偷議論了。

  返回安夷前數日,除了讓臨時任命的一群下屬完備官寺外,劉釜做出的另一重大決定,便是修路。

  出山的夷人婦孺老少,在縣吏的指導下,開始忙著修建屋舍,或是於荒林間墾田。

  修路這種事,自然而然的落到了部分夷軍的頭上。

  按照劉釜隔日給崔昊的原則,居住在異羅湖范圍的各部夷人,家中有老幼,且只有一位成年(滿十六)的男丁者,無須參與本年的夷軍征兵之事。

  即便如此,於崔昊的統計和組織下,各部加起來共不足五百之眾,

若是算上遷移過來的漢人壯士,左右不過七百之眾。  劃分下來,共計十四個屯,勉強劃分成四曲。

  其內,賨人因和丘山夷的對戰,傷亡慘重,此次可得應募者,不過二十人。

  “選十人為軍正,另十人則為親衛部從。”

  當日看罷名冊,劉釜即對賨人有了安排。

  使賨人直接參與到夷軍的建設管理之內,也是劉釜對賨人當初相助的回報。

  而令賨人為親衛部從,則是他看重了賨人恐怖的單獨作戰能力。

  加上賨人的忠誠經過了時間的考量,以之為親衛,是最為合適的。

  而今劉釜說服夷人出山,使南蠻夷人內部出現了不小的分裂,極大的瓦解了南中大族對本地的控制局面。

  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有人暗中行刺殺之舉。

  而使各部夷軍輪換修路與築城,也是之各自磨合的一個過程。

  說到縣城的建設布局,劉釜同樣給了自己的建議,比如每隔兩坊,即修建一處公廁。防火、防澇等諸多突發性自然災害,也被考慮在城市建設布局之內。

  於整個縣城的格局上, 大體呈現的是軸對稱性。縣寺便是處於中軸線上。

  兩側間,是為百姓居住交易之所。

  處於縣郭西面之地,直接和異羅湖相連。

  其上三處島嶼,劉釜打算擇一為夷軍的軍鎮之所,一處為遇戰事或是地龍翻身時的安置之所。另一處,也是處偏僻之所,劉釜自想之成為軍器研究之地。

  如此的話,進可攻,退可守,安夷之地,仿如固若金湯。

  另讓劉釜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整個安夷縣大做建設,財政吃緊之際,還有諸多的南中夷人,包括北面之地的流民聞訊趕來。

  無他,實在是安夷給流民或者夷人的條件太優惠了,可入本地籍不說,最少也能免一年稅收,而如流民只要能在城郭建設中,待夠半年,即可獲得二十畝的中等田地。

  在農業社會,土地的作用無可替代,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黔首百姓,無人可以經得住土地使用權的誘惑。

  若問劉釜用什麽來吸引人,安夷縣,廣袤且待開墾的土地,才是劉釜擁有的最大支票。

  九月剛過,從滇池來的一隊人馬,便沿著山間狹道,逐漸逼近安夷縣城。

  此時的安夷縣城,經過數月的耕耘,城池已拔高到了接近一丈之高,從遠處山丘往下看,尚顯得矮小,但已初具規模。

  行進的隊列間,一青年,一手握韁繩,一手握搖扇,指著前方依山傍水的安夷城池,出言道:“安夷雖處山林,但在季安的治理下,已成規模!吾等由滇池來時,還憂慮是否僅有幾處茅舍,如今且看,純屬多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