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從益州開始》第41章 治夷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吃飯也需要細嚼慢咽一樣。

  劉釜有意借此行,成為他在益州郡成事的一個重要踏板,但郡府內的商議卻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時間輾轉至休沐,當日早上,劉釜再去景府,以當面拜見景毅。

  只是此番沒有看到景氏那位少年,卻是景毅之子景顧回來了。

  劉釜好生與之見了面,若說景毅這位祖父輩的人物,與之父楨是師徒長輩般的關系,那景顧與之父便是同窗朋友間的關系。

  和景毅與之慈和相比,景顧更添了幾份威嚴。

  也是在這日早上,劉釜從景顧口中,得知了長安發生的事情。

  “州牧數子因參與‘謀反’,於長安處斬,未有劉璋及數個劉氏子孫僥幸回到了蜀地。

  此外,州牧因此事,悲傷過度,外有病加身,致使其數次昏迷。

  益州,或有變端也!”

  景顧前段時間回了趟蜀郡,這些消息都是昨日回到滇池的路上,通過景氏的渠道得知的。

  至於現在,遙遠的南中多郡地,一些官吏或本地大族,尚未有景顧來的消息準確。

  畢竟,景氏,因之大族地位擺在那裡,自身消息渠道也是極多,何況景顧在蜀地交友廣泛,就連州牧府也有不少相識。先一步得到消息,並不令人意外。

  “蜀地變端起,益州必定生亂,季安汝此番若是堅持以作郡府使者,同夷人調停近些月來的侵擾事宜,自會有諸多變數。”

  景氏內的廳舍內,景毅這時出言道。

  退是不會退。

  益州的變故,南中的危險,劉釜相信,再也沒人會和自己競爭談判之事了。

  他起身一揖,拿出他此番前來準備好的說辭,亦是為了景毅能在後續繼續支持自己。

  “敢向景公,還有景伯父回稟,釜前些日子,向景公自薦,願為南中和平事,獨身去往夷人部群相談,以之能歸順我官寺。

  但這兩日,釜經過思索,若是按照這般尋常方法,見效自然甚微,甚至還有景公方才說的危機可能。

  於此,或還會長山野夷人的威風,於南中的行事越加肆無忌憚。

  釜經過嚴密的思考,又於近日在記室翻閱了不少過往文書,覺得可以試行另一種方法。

  此法被釜稱之為‘以夷治夷’策!”

  以夷治夷?!

  景毅和景顧這對父子,為劉釜提出的這個新名詞,而大感好奇。

  相陪的景顧道:“季安可否細說一番?”

  劉釜點頭道:“‘以夷治夷’,由表面意思而觀之,便是用夷人來治理夷人。

  此中的‘治’,在釜的想法裡,是分為兩層意思的。

  其一,可使夷人為官吏,將之納入官寺統治,由之治理歸順的夷人,但卻要以我官寺派出的官吏為主。

  其二,便是以這些走出山林,願意同官寺合作的夷人,在我官寺的指導下,使之創立軍隊,以我官寺為監察,以之‘治服’那等拒不合作,侵擾我郡地的夷人,一可說之為‘以夷伐夷’。”

  景顧思索良久,不由歎道:“季安的治夷策確實不錯,比之當日張松於吾言之的,更為具體化。難道說,汝有信心,憑此出發,弄得夷人歸順,為吾郡府所用?”

  劉釜知道該進入正題了,他先是點頭,然後搖頭道:“使夷人歸附,根據釜的探查,決不能以勢力大的本地夷人部族為主,景伯父方才說的亂,多起源於他們,

  當吸引那等流浪山林的散落夷人,甚至於從荊州等地,逃往我南中的流民,也可算作在內。

  釜此番前往,定然也是以說服這些目標為主。

  其次,釜建議於我益州郡下,可再增設一縣,以專門安置這些願意接受教化的夷人。到時,也好空出些職位,以作任用。”

  “增設縣地?”景顧直接將這四字說出了口,然後頷首補充道:“季安此法,吾覺得可行。

  阿翁,汝且看看,若是將夷人引導到新的縣地,誠如季安所言,不僅能解決安置的問題,還能再有開拓之功。

  但增設縣地,需要州牧首肯,亦需朝廷批準,難度頗大啊!”

  這對別人來說是難度,但對景毅來說,卻不是什麽難度。

  憑著景毅在朝野,尤其蜀地的威望,只要將這個想法遞上去,外有蜀地動蕩之際。

  無論是為了安撫人心,亦或是其他,益州牧多會同意,而大漢朝廷,現如今嘛,已然名存實亡。於州地的地方官寺而言,其同意與否,實際意義其實並不大。

  景毅摸著下巴的白胡子,沒有為兒子的稱讚,速而應承下來,而是看著劉釜,道:“季安你若成功行此事,旦以設立新的縣寺,汝該不會是想著向吾自薦為此地縣令吧!”

  景毅一下子就戳中了劉釜的心事,旁邊的景顧也回轉了過來,他喃喃道:“季安若真的能引得這群夷人外出,並召來足夠的人口設立縣地,外有吾於昨日入滇池聽得的名聲,擔一縣令也不是不可。

  只是季安還是太年輕了,今歲當才十七吧?”

  劉釜忙道:“好叫景公,景伯父知曉,釜再有數月便是十八。

  昔日霍去病以十七歲的年紀,獲封剽姚校尉,率八百騎深入大漠,兩獲冠軍侯。年十九,即指揮了兩次河西之戰,大坡匈奴,隻取祁連山。

  而今漢室衰微,南中漢人多受夷人騷擾之苦。

  釜不才,身為漢室宗親,年已不小。就算以身涉險,為郡地事,雖不能自比冠軍侯,又如何不能掌一縣地?

  請景公和景伯父明鑒!”

  劉釜這番話,聽得景毅連連點頭,他更看中的是劉釜的這片坦誠。

  “聽汝之言,吾深感欣慰。只要汝能帶領夷人走出山林,並以維護南中安寧,吾舉薦汝為一地縣令又如何?

  但想身為一地父母官吏,絕非易事。

  於郡府的這些時日,汝還當多學習處事之法。

  還有那往夷人部落之行,待過上一段時間,吾也好向州牧言之設縣之事。”

  景毅的表態,讓劉釜發自內心的喜悅,他在益州的計劃,終於要邁入關鍵的一步了,複興漢室,隨之亦是邁出了一大步!

  他起身一揖道:“景公大義,為南中太平計,南中百姓定會一直記著公之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